⑴植物呼吸释放的是二氧化碳吗
变浑浊气孔光合
⑵如老鼠能为植物的生存提供原料吗
3. 上海蓝波工频耐压实验装置安装说明
耐压试验装置是鉴定电力设备绝缘强度的最严格、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它专能检查出那些危险属性较大的集中缺陷,对判断电力设备能否继续参加运行具有决定性作用,是保证设备绝缘水平、避免发生绝缘事故的重要手段。是根据国家最新电力行业标准而设计的、性能先进的耐压试验设备,用于对各种电器产品、电气元件、绝缘材料等进行规定电压下的绝缘强度试验,以考核产品的绝缘水平,发现被试品的绝缘缺陷,衡量过电压的能力。
4. 如何检测复合食品包装袋复合层分离
1、外观视觉检查:以视觉检查复合袋表面有无明显的擦伤和针孔。重点检查封口有无污染,如有上述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品。
2、封口密合性检查:封口一些细微的小缝,无法马上由视觉检查判定,稍有疏忽是造成日后渗漏腐败的原因。检查此封口瑕疵可利用一种加有染料的表面活剂喷于封口内,观其透过与否,来判别封口的密合性。
3、 封口强度试验:将检验的复合袋的封口,裁下宽15mm的长条形,用万能材料测定仪以300±20mm/min速度,测定封口强度,一般复合袋封口强度应达23~34N/15mm。
4、 检漏试验:
(1)着色液浸透法:通常用来试验空气含量极少的复合袋的渗漏或针孔情况。其方法是将表面活性剂加入袋内,密封后将袋子平放在滤纸上,5分钟后视滤纸上有否色液,而后将袋子反过来再测试。
(2)水中减压法:检验空气含量较多的复合袋是否渗漏。其方法是将待测试的复合袋放入一装置中,开启真空泵,在30秒至1分钟时间内使玻璃瓶内减压至1333Pa(10mmHg),维持30秒钟,若有漏袋则会有气泡溢出。
5、 耐压强度试验:将复合袋水平放置在平台上,在其上加一重物,保持一分钟后,取下检查其封口,外观有无漏损现象。平口复合袋及盒状复合袋加压方法略有不同,加压时间均为1分钟,加压重量因产品本身重量而有所区别(标准见下表)。
6、耐破强度试验:在一间隙1.27cm(0.51n)的二平行板间,放置待测的复合袋,在袋上装一个固定器及橡皮管,经由此管在10~30秒钟内,缓慢地将压缩空气通入袋内,使内压达到预定标准后再保持30秒钟。一般商业用袋的耐破强度应达0.1MPa以上。
7、 跌落试验:复合袋装产品分别以水平及垂直方向跌落在粗糙的水泥地上,各一次。跌落后再检查复合袋有否造成漏袋或穿孔的现象。跌落高度,则根据复合袋装产品的大小。重量而异。
8、包装袋内空气列存量的检验:破坏性试验:利用排水集汽法的原理,在水面下将复合袋剪一缺口,将漏斗倒置其上方收集由此缺口浮上来的气体,漏斗上再接一充满水的量简,最后可由量筒内充塞的气体量得知袋内的空气残存量(此法对某些粘稠性较高的产品,气体不易完全排出,易造成误差)。
9、非破坏性检验:是利用在某个液面压力下,残存有空气的复合袋所受浮力正好等于其重量,而呈悬浮状态的原理来测定的。测试的样品,并未破坏,可再使用。方法如下:将试验复合袋放入一装满水的透明容器内,缓缓抽真空,当袋悬浮起时的真空度称中和点。
5. 求GB/T21302—2007《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General
rules
of
laminated
films
&
pouches
for
packaging
(征求意见稿)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GB/T21302-2007
前
言
本标准是首次制订版。
本标准的编写根据GB/T1.1-2000及其相关规定,着眼于与ISO标准的接轨。其中部分参照了JIS
Z
1707:1997“食品包装用塑料薄膜通则”及EN788:1994“适用于食品流通的包装袋——由复合膜制造的包装袋”,而主要依据则是我国包装用复合膜、袋的实际现状。
本标准是包装用复合膜、袋应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各类已定结构和有特殊要求的包装用复合膜、袋在制订相应产品标准时,不得与本标准中的相应规定发生抵触。
另,符合国家标准并不意味可割免法律义务。
本标准由全国复合膜制品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不同材料用不同方法制成的包装用复合膜、袋的共同事项。
注1:材料指各种不同类型的树脂、塑料薄膜、涂层薄膜、纸张、金属箔等;
注2:方法指干法复合、湿法复合、挤出复合、共挤出复合等;
注3:复合膜由二种或二种以上材料组成。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装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038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
GB1410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GB/T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5009.60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667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
GB6673
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GB
7707
凹版装潢印刷品
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8808
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
GB8809
塑料薄膜抗摆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9685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10004
耐蒸煮复合膜、袋
GB/T10005
双向拉伸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复合膜、袋
GB10006
塑料薄膜和片材摩擦系数测定方法
GB12904
商品条码
GB13022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14258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GB/T15171
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GB/T16928
包装材料试验方法
透湿率
GB/T17409
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试验方法通则
GB/T17497
柔性版装潢印刷品
QB/T1130
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
QB/T2358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82)
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1990)
EN
788-1994
适用于食品流通的包装袋——由复合膜制造的包装袋
JIS
Z
1707:1997
食品包装用塑料薄膜通则
3.
术语、定义、符号和缩写
3.1术语、定义和符号
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3.1.1干法复合
dry
lamination
被复合材料间所用粘合剂层压成型时已不含须挥发物质(如溶剂等)的复合膜制造方法。
/dr
置于两种材料名称的英文缩写之间,表示干法复合,如:BOPP/drLDPE
3.1.2湿法复合
wet
lamination
被复合材料间所用粘合剂层压成型时含有挥发物质的复合膜制造方法。
/WL
置于两种材料名称的英文缩写之间,表示湿法复合,如:PAPER/WLAL
3.1.3挤出复合
extrusion
用挤出机挤出粘合树脂将被复合的材料层压成型的复合膜制造方法。
/CX
置于两种材料名称的英文缩写之间,表示挤出复合,如BOPP/CXLDPE
3.1.4共挤出复合co-extrusion
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挤出机挤出不同或相同材料并经多层模头共挤成型的复合膜制造方法。
/CO
置于两种材料名称的英文缩写之间,表示共挤出复合,如:PP/COEVA/COLDPE
3.2缩写
下列常用材料名称与英文缩定适用于本标准
3.2.1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3.2.2
AS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3.2.3
AL
铝箔
3.2.4
BOPA
双向拉伸尼龙(聚酰胺)
3.2.5
BOPET
双向拉伸涤纶(聚酯)
3.2.6
BOPP
双向拉伸聚丙烯
3.2.7
CPP
流延聚丙烯
3.2.8
EAA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3.2.9
EAA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3.2.10
EMA
(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3.2.11
EVA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3.2.12
EVOH
(乙烯/乙酸醇)共聚物
3.2.13
HDPE
高密度聚乙烯
3.2.14
LDPE
低密度聚乙烯
3.2.15
MBS
(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3.2.16
MDPE
中密度聚乙烯
3.2.17
OPP
双向拉伸聚丙烯
3.2.18
PA
聚酰胺
3.2.19
PAPER
纸
3.2.20
PC
聚碳酸酯
3.2.21
PE
聚丙烯
3.2.22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醇酯
3.2.23
PO
聚烯烃
3.2.24
PP
聚丙烯
3.2.25
PT
玻璃纸(赛璐玢)
3.2.26
PVA
聚乙烯醇
3.2.27
PVC
聚氯乙烯
3.2.28
PVDC
聚偏二氯乙烯
3.2.29
UPVC
非增塑聚氯乙烯
3.2.30
VMBOPP
真空镀铝双向拉伸聚丙烯
3.2.31
VMCPP
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
3.2.32
VMPET
真空镀铝聚酯
4分类和规格
4.1分类
4.1.1结构
产品结构按材料组合分类,如表1所示。
表1结构分类
种类
材质
示例
Ⅰ
纸、塑
PAPER(PT)/ex.PO(改性PO)、PAPER(PT)/dr.PO(改性PO)
Ⅱ
塑、塑
BOPET(BOPA、BOPP)/ex.PO(改性PO)、BOPET(BOPA、BOPP)
/dr.BOPET(BOPP)
、PE/co.PA/
co.PE、BOPET(BOPA、BOPP)/drVMPET(VMBOPP)/dr.
PO(改性PO)
Ⅲ
纸、塑、铝
PAPER(PT)/wt.AL/dr.PO(改性PO)
Ⅳ
塑、铝
BOPET(BOPA、BOPP)/dr.AL/ex.PO(改性PO)
4.1.2形状
产品形状分为平膜、卷膜和袋。膜的断面形状分为单膜(含对折)和管膜(含折边)两种。袋的形状分为一般袋(边封袋、枕形袋等)和特殊袋(立体袋、异形袋等)。
4.1.3用途
产品按用途分为食品包装、非食品包装。
4.2规格
4.2.1平膜的长度、宽度及尺寸偏差由当事者商定。
4.2.2膜卷的长度、宽度由当事都商定。但以长度出厂的产品,其长度偏差不允许负数(以重量出厂的产品,其重量偏差不允许负数),宽度偏差为±2mm。
4.2.3膜卷筒芯内径为Φ76+2mm或Φ152+2mm,特殊要求由当事者商定。
4.2.4袋的尺寸偏差,袋的尺寸偏差按表2规定。
表2袋的尺寸偏差
袋的
宽度mm
长度
偏差mm
宽度
偏差mm
封口
宽度偏差%
封口与
袋边距离mm
<100
±2
±2
±20
≤4
100-400
±4
±4
±20
≤5
>400
±7
±7
±20
≤6
4.2.5平膜、卷膜和袋的厚度偏差为±10%。
5外观
5.1外观
5.1.1膜、袋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外观要求
项目
要求
折皱
允许有轻微的间断折皱,但不得多于产品表面积的5%
划伤、烫伤、穿孔
粘连、异物、分层
不允许
热封部位
平整、无虚封、无气泡
气泡
不明显
膜卷松紧
搬动时不出现膜间滑动
膜卷暴筋
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轻微暴筋
膜卷端面不平整度
不大于3mm
5.1.2凹版印刷应符合GB7707的规定。
5.1.3柔性版印刷应符合GB/T17497的规定。
5.1.4条形码印刷应符合GB12904及GB/T14257-14258的规定。
5.1.5标志与标签印刷应符合GB191及GB7718的规定。
5.2物理机械性能
5.2.1拉伸性能
拉伸性能等级划分按表4表示。
表4拉伸性能等级划分
项
目
符
号
单
位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拉断力
TS
N/15mm
>100
100-50
<50-25
<25-5
<5
5.2.2直角撕裂性能
直角撕裂性能等级划分按表5所示。
表5直角撕裂性能等级划分
项
目
符
号
单
位
1
级
2级
3级
4级
5级
直角撕裂力
TR
N
>10
10-1
<1-0.5
<0.5-0.3
<0.3
5.2.3热合强度
热合强度等级划分按表6所示。
表6热合强度等级划分
项
目
符
号
单
位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热合
强度
HS
N/15mm
>60
60-30
<30-15
<15-5
<5
5.2.4断裂伸长率
断裂伸长率等级划分按表7所示。
表7断裂伸长率等级划分
项
目
符
号
单
位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断裂
伸长率
EL
%
>1000
1000-500
<500-100
<100-10
<10
5.2.5剥离力
剥离力等级划分按表8所示。
表8剥离力等级划分
项目
符号
单位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剥离力
PF
N/15mm
>10
10-5
<5-1
<1-0.2
<0.2
5.2.6穿刺强度
穿刺强度等级划分按表9所示。
表9穿刺强度等级划分
项目
符号
单位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穿刺强度
PS
N
>30
30-20
<20-10
<10-5
<5
5.2.7抗摆锤冲击能
抗摆锤冲击能等级划分按表10所示。
表10抗摆锤冲击能等级划分
项
目
符
号
单
位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抗摆锤
冲击能
PIR
J
>1.0
1-0.8
<0.8-0.6
<0.6-0.4
<0.4
5.2.8透湿率
透湿率等级划分按表11所示。
表11透湿率等级划分
项目
符号
单位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水蒸汽透过量
WTR
G/m2•24h
<1
1-5
>5-20
>20-100
>100
5.2.9气体透过性
气体透过性等级划分按表12所示
表12气体透过性等级划分
项目
符号
单位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氧气透过量
OTR
Cm3/m2•24h•0.1mpa
<1
1-5
>5-100
>100-500
>500
5.2.10耐热性
耐热性等级划分按表13所示。
表13耐热性等级划分
项目
符号
单位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耐热性
HR
℃
>125
125-110
<110-100
<100-80
<80
5.2.11袋的耐压性能
袋的耐压性能按表14所示。
袋与内装物总质量g
负荷N
要求
三边封袋
其它袋
<30
100
80
无渗漏不破裂
31-100
200
120
101-400
400
200
>400
600
300
5.2.12袋的跌落性能
袋的跌落性能按表15所示。
表15袋的跌落性能
袋与内装物总质量g
跌落高度mm
要求
<100
800
不破裂
101-400
500
>400
300
5.2.13表面摩擦系数
表面摩擦系数按所示。
表16表面摩擦系数
项目
符号
单位
1级
2级
3级
表面摩擦系数
COF
/
0.1-0.2
0.2-0.4
0.4以上
5.2.14表面电阻系数
表面电阻系数按表17所示。
表17表面电阻系数
项目
符号
单位
抗静电性
导电
高导电
表面电阻系数
SR
Ω•cm²
5.2.15耐高温介质性
耐高温介质性,要求袋内、外无明显变形、分层、破损,剥离力、拉断力与断裂伸长率改变均≤30%。
5.2.16
透明性
塑塑复合膜等的透明性要求由当事者商定。
5.2.17
卫生性能
包装食品等用途时,膜,袋的卫生性能应符合GB/T
5009.60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用塑料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
5.2.18
溶剂残留量
包装食品等用途时,溶剂残留量≤10mg/m2,其中苯类溶剂残留量≤3mg/m2。
5.3
检测项目
5.3.1
食品包装复合膜、袋必须测4.2、5.1、5.2.1、5.2.3、5.2.6、5.2.17、5.2.18七项,其余各项由当事者商定。
5.3.2
非食品包装复合膜、袋必须测4.2、5.1、5.2.1、5.2.3、5.2.6五项,其余积压项由当事者商定。
6
试验方法
6.1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按GB/T
2918规定的标准环境和正常偏差范围进行,空气温度23±2°C,相对湿度50±10%,状态调节时间为不小于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6.2
尺寸偏差
6.2.1
膜、袋的长度和宽度偏差按GB
6673的规定进行。
6.2.2
膜、袋的厚度偏差按GB
6672的规定进行。
6.2.3
袋的热封宽度偏差用精度为0.5mm的量具检验。
6.2.4
封口与袋边的距离用精度为0.5mm的量具检验。
6.3
外观
6.3.1
膜、袋的外观质量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并用精度为0.5mm的量具测量。
6.3.2
凹版印刷质量
按GB
7707的规定进行
6.3.3
柔性版印刷质量
按GB/T
17497的规定进行。
6.3.4
条形码印刷质量
按GB
12904及GB/T
14257-14258的规定进行。
6.3.5
标志与标签印刷质量
按GB
191及GB
7718的规定进行。
6.4
物理机械性能
6.4.1
拉伸性能、断裂伸长率
按GB
13022的规定进行。
试样采用长条形,长度为≥150mm,宽度为15mm,试样标距为(100±1)mm,试样拉伸速度(空载)为(250±25)mm/min。
6.4.2
直角撕裂性能
按QB/T
1130的规定进行。
6.4.3热合强度
按QB/T2358的规定进行。
热封的方法、条件由当事者商定。
6.4.4
剥离力
按GB8808的规定进行。
6.4.5穿刺强度
按JIS
Z
1707:1997中7.4的规定进行。
将试片固定在拉力仪上,然后用直径为1.0mm,顶端半径为0.5mm的针,以每分钟50±5mm的速度去顶刺,测定顶针空透试片时最大应力。测试片数5个以上,求取其平均值。
6.4.6抗摆锤冲击能
按GB8809的规定进行。
6.4.7透湿率
按GB/T16928的规定进行。
试验条件为温度(38±1)℃,相对湿度(90±3)%,Ⅲ、Ⅳ类产品按B法;对于Ⅰ、Ⅱ类产品可以用A法,但试验时热封面向湿度低的一侧。
6.4.8气体透过性
按GB/T1038的规定进行
试验时热封面向氧气低压侧。
6.4.9耐热性
按JIS
Z
1707:1997中7.8的规定进行。
将膜热封制成小袋,充入水后密封好,用热水或热的水蒸汽根据表13规定的条件处理30分钟,然后冷却,检查小袋有无异常现象。
注:所谓异常现象是指小袋明显变形、多层复合膜的层间剥离或热封部位的剥离等。
6.4.10袋的耐压性能
6.4.10.2试验装置(见图1)
图1
耐压试验装置
1-砝码;
2—上加压板;
3—试验袋;
4—托板
6.4.10.2试验步骤
a)袋内充二分之一袋容量的水,并封口,样品为5个;
b)
试验时将试样逐个放在上、下板之间,试验中上、下板应保持水平,不变形,与袋的接触必须光滑,上、下板的面积应大于试验袋。根据表14规定加砝码保持1min(负荷为上加压板与砝码重量之和),目视袋是否破裂或渗漏。
6.4.11袋的跌落性能
试验面为光滑、坚硬的水平面(如水泥地面)。袋内填充实际内容物或二分之一袋容量的水;试样数量为5个。按表15的规定将由水平方向的垂直方向各自由落下一次,目视是否破裂。
6.4.12表面摩擦系数
按GB10006的规定进行。
6.4.13表面电阻系数
按GB1410的规定进行。
6.4.14耐高温介质性
在包装袋内分别装入4%醋酸(HAc)、1%硫化钠(Na2S)、5%氯化钠(NaCI)水溶液及精制植物油,然后进行排气封口,在带反压冷却装置的高压灭菌锅中经121℃、40min高温加压处理,并在压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冷却至40℃以下取出,开袋后逐个检验外观(试验袋每组至少5个)。
将以上试验袋每组任取2个,截取长度150mm,宽度为15mm的长条形试样5个,测定其平均拉断力和伸长率,求出这些数值与正常状态下相应试验数值之差,与正常状态下相应试验数值之比,以百分率表示,精确到个位数。
6.4.15透明性
按GB2410的规定进行。
6.4.16卫生性能
按GB/T5009.60的规定进行。
6.4.17溶剂残留量
按GB/T10004中5.7的规定进行。
7检验规则
7.1组批
产品以批为单位进行验收,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产品一批,每批膜不超过50000m,袋不多于1000000只。
7.2检验分类
7.2.1出厂检验
7.2.1.1食品包装复合膜,袋为5.3.1规定的项目和由当事者的商定的项目。
7.2.1.2非食品包装复合膜,袋为5.3.2规定的项目和由当事者的商定的项目。
7.2.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技术要求中规定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时;
b)原材料及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e)正常生产时,卫生性能可每年进行一次检验,其余项目每半年进行一次。
7.3抽样
7.3.1外观和尺寸偏差按GB/T2828规定进行,采用一般检查水平为Ⅱ,合格质量水平(AQL)为6.5。
7.3.2物理机械性能抽样,以批为单位。膜在每批样品中任取一卷去掉最外5层进行取样;袋在每批样品的任意三箱中,按测试项目要求取样。
7.4判定规则
7.4.1样本单位的质量判定
膜以一卷,袋以一只为一个样本单位。外观、规格及尺寸偏差按4.2、5.1规定进行检验,全部项目均合格,样本单位为合格。
7.4.2合格项的判定
7.4.2.1外观、规格及尺寸偏差,采用二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Ⅱ,合格质量水平(AQL)为6.5,若样品的检验结果符合GB/T2828的规定,则判定为合格。
7.4.2.2在物理机械性能中若有不合格项,应重新从原批中抽取双倍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全部合格,则整批为合格。
7.4.2.3卫生性能、溶剂残留检验结果若不合格,则整批为不合格。
7.4.3合格批的判定
5.3中相关规定及当事者商定的项目与项目等级全部合格,则整批为合格。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产品的每件包装内、外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并标明产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生产厂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检验员代号等。
8.2包装
膜、袋一般采用纸箱内衬牛皮纸或薄膜进行包装,也可由当事者商定。
8.3运输
运输时应防止碰撞式接触锐利的物体,轻装轻卸,同时避免日晒雨淋,保证包装完好及产品不受污染。
8.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通风、湿度适宜的库房内,距热源不小于1m,堆放合理,产品贮存期为自生产日起一年。
6. 六千伏母耐压实验装置怎么连接
工频耐压试验装置是根据国家最新电力行业标准而设计的、性能先进的智能型工频耐压试验装置,用于对各种电器产品、电气元件、绝缘材料等进行规定电压下的绝缘强 度
7.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设计图A实验装置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以后,用手挤
(1)、二氧化碳有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呼吸作用是不需要条件的,只要是活细胞,即使是无光也进行呼吸作用,也能进行微弱的蒸腾作用,但是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同时无光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图A实验装置是为了验证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实验过程中也能进行微弱的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出来,遇塑料袋壁凝结成水滴.本实验选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遮光,以避免植物因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掉二氧化碳而影响实验效果.
(2)、装置图B是著名的普利斯特里实验,此实验的结论是植物能够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污浊的空气.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呼吸,还提供给了动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这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同时还制造了有机物,是生物的物质来源.因此接下来普利斯特里还可以探究很多问题,如:老鼠能为植物的生存提供原料吗?
故答案为:(1)植物呼吸释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吗变浑浊
(2)老鼠能为植物的生存提供原料吗或植物能为老鼠的生存提供氧气吗?
8. 塑料袋热合强度试验机如何测试包装袋的热合强度
塑料袋热合强度试验机采用热压封口法,将待封试样置于上下热封头之间,在预先设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下,完成对试样的封口。经过反复试验为用户找到热封参数提供指导。为保证快速、精确的压力设置,热封夹缓缓靠近并封合相临样本,从而使较短的封合时间可精确再现。 热封时间的设定可进行时间任意设定。压合脚踏开关,试样被压,其热封时间由脚踏开关的压合时间决定,松开脚踏开关,上下热封刀从压合状态分离,试样热封完毕。
9. 塑料包装袋密封性检测方法
在袋生产过程中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封合时的漏封、压穿或材料本身的裂缝、微孔,而形成内外连通的小孔。这些都会对包装内容物产生很不利的影响,特别是食品、医药包装、日化等行业,密封性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密封性不好是造成日后渗漏腐败的主要原因。其中风琴袋的包装特别是四层处最容易出现泄漏。密封性测试(使用设备:铭威检测密封性测试仪)的相关标准详见表1:
表1 密封性测试的有关标准
标准号 标准名称 样品类型 测试方法 测试条件
ASTMD3078-1994 检测软包装件泄漏的标准测试方法
包装件 气泡和染色的目测 17Kpa、24Kpa 、51Kpa 、91Kpa的真空度下保持30s
JIS Z0382-1981 密封软包装的试验方法 包装件 气泡和染色的目测 0.98Kpa的真空度下保持30-60s
GB/T 15171-1994 软包装件的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软包装件 气泡和染色的目测 20Kpa、30Kpa、50Kpa、91Kpa的真空度下保持30s
密封性测试具体方法各不相同,国内生产实践中常用GB/T 15171-1994标准。
1. 着色液浸透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来检验空气含量极少的复合袋的密封性。方法如下:将试验液体(与滤纸有明显色差的着色水溶液)倒入擦净的试验样袋内,密封后将袋子平放在滤纸上,5min后观察滤纸上是否有试验液体渗漏出来,然后将袋子翻转,对其另一面进行测试。
2. 水中减压法(真空法)
这种方法又包括真空泵法和真空发生器法,通常用来检验空气含量较多的复合袋。
(1) 真空泵法
测试装置主要由透明耐压容器、样品架以及真空系统(真空泵、真空表等)组成。这种方法有如下缺点:形成真空的时间长,且不稳定;密封性能不好;压力为指针式显示,精度偏低。因此现在已逐步被淘汰。
(2) 真空发生器法(使用设备:铭威检测MFY-01密封性测试仪)
这种方法目前在软包装行业内应用广泛,它利用射流原理,正压变负压形成稳定的空气源,高精度电子压力传感器实时显示测试容器内的真空度,微电脑自动控制,试验参数(真空度和保持时间)可随意设定,达到真空所需时间短,真空保持平稳,密封性能好。
更多资料请咨询:0531-88808020
10. 工频耐压实验装置有什么功能特色
产品概述
TPXB-D系列电缆交流耐压调频串联谐振装置采用了调节电源频率的方式,使得电抗器与被试电容器实现谐振,在被试品上获得高电压大电流,是目前高电压试验的一种新方法和潮流,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使用的电缆电压在35kV及其以下电压等级的数量很多,试验工作量大,所以此类耐压试验装置应该体积小,重量轻。因此,我公司生产的TPXB-D系列电缆交流耐压调频串联谐振装置,使产品的每个单独部件的重量保证不超过50公斤,适合现场搬运。
电源采用220V单相电源或380V单相电源,方便现场取电;电抗器部分采用干式环氧浇注,美观可靠,适合各类电缆的要求。部分配置还可以满足110kV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
设备组成
◆TPCB-B型变频控制电源
◆EDYD系列激励变压器
◆EDDK系列电抗器
◆EDFC系列电容分压器
◆EDC系列高压电容
◆各种连接导线
◆接入DZCL系列高压整流硅堆及H9840型直流数字微安表,可以完成设备的直流耐压试验。由于系统谐振后具有很好的滤波特性,因此其产生的直流电压优于普通试验变压器整流出来的直流电压。
产品特点
◆操作简单。手动试验(手动寻找谐振点和手动升压)、自动调谐(自动寻找谐振点)和自动试验(自动寻找谐振点和自动升压)三种模式适应不同试验要求
◆局部放电量小,Q值高,调频范围宽。
◆试品闪烙后无暂态过电压。
◆本装置设计独特。高压组合电器试验电压高,但试验电流小,而高压电缆的试验电压相对高压组合电器来说要低,但试验电流大大增加,故此类调频谐振装置把电抗器分为n节,使之串联可输出高电压/小电流,并联可输出较低电压/大电流。
◆完全可以期待常规试验变压器来完成变电站内的交流耐压试验,试验所需电源容量小,为试验容量的1/20~1/30倍可解决变压器用变电源容量小于试验容量问题。
◆试验范围大,可对CT,PT,开头,断路器,绝缘子,母线变压器中性点等进行交流耐振试验。
◆重量轻,单件重≤40kg,方便搬动,极便于现成试验。
◆装置可对现场XLPE交联聚乙烯电缆220KV电压等级1200mm2的长度达10公里进行试验。
◆大屏幕显示试验数据、状态和实时操作步骤提示
◆采用我公司专有的16位精细调频和调压软件专业技术、11KHZ载波频率、SPWM和进口原装IPM整体模块。配合适当电抗器,就可以满足国家和地方电力部门规定的频率范围,整机领先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软件精细调频、调压。
主要技术指标
◆额定输出电压 0~500KV(AC有效值)及其以下
◆输出频率 20~300HZ
◆谐振电压波形 纯正弦波,波形畸变率<1.0%
◆最大试验容量 5000KVA及其以下
◆工作制 满功率输出下,一次连续工作时间60min
◆品质因数 30~90
◆频率调节灵敏度 0.1HZ,不稳定度<0.05%
◆工作电源 380/220V±15%/50HZ±5%
用户选型需提供的被试品参数
◆被试品对象及最高试验电压
◆电缆的单根长度和截面,试验时间,最高试验电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