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和反应的实验装置
(1)防止热量散失(2分) (2)② (2分) (3)bc (2分) 略
②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实验操作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mL 0.50molL-1盐酸,倒入小
(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2)起始温度三次平均值分别为:20.6℃、20.5℃、20.5℃,终止温度三次分别为24.1℃、23.8℃、23.9℃,温度差分别为:3.5℃、3.3℃、3.4℃,平均温度差为3.4℃,50mL 0.55mol?L-1 NaOH溶液与50mL 0.50mol?L-1盐酸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0mol/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g,温度变化的值为3.4℃,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g?℃)×3.4℃=1421.2J,即1.4212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1.4212KJ |
0.025mol |
③ 测定中和反应中反应热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 0.25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溶液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mol/L NaOH溶液,并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④ 某实验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装置
(1)中和热的测定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减少热量损失,所以在两个烧杯之间填弃碎泡沫塑料的目的是防止热量散失,
故答案为:防止热量散失;
(2)为了保证酸能够完全被中和,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应该稍稍过量,原因是H+与OH-相互接触碰撞才能发生反应,如果用等量的酸、碱,随着反应的进行,H+与OH-相互碰撞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困难,可能有一部分H+与OH-就不能反应,而在一种微粒过量的情况下,则大大增加了另一种微粒完全反应的机会,所以②正确,
故答案为:②;
(3)a.若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的盐酸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盐酸的体积偏大,中和反应放出的水的物质的量偏大,测定的混合液的最高温度偏大,所以测定的中和热偏高,故a错误;
b.若分多次把(2)中所选试剂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会导致有部分热量在倒入的过程中散失,使测定的混合液的最高温度偏低,测定的中和热偏小,故b正确;
c.若用醋酸代替盐酸,醋酸为弱电解质,醋酸电离过程中会吸收部分热量,导致测定的混合液最高温度偏小,测定的中和热偏小,故c正确;
故选bc.
⑤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实验步骤有哪些
中和热指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摩尔水时的反应热。
实验仪器:大烧杯、小烧杯、量筒、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实验装置:
⑥计算。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计算依据。
⑥ 高中化学中和热测定实验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具体步骤。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25 mol·L-1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二、注意事项。
1.碎泡沫塑料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隔热,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
2.为保证酸完全中和,常使碱稍稍过量。当然,酸也可以过量,但要保证后加的过量。
3.实验中若使用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数值偏低。
4.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而不使用金属棒,是因为玻璃导热性差,减少热量损失。
5.操作都要快,手速快,目的还是为了减少热量损失,以防增大误差。
6.温度计最好准备三把,一把测酸,一把测碱,一把测混合液。
化学中和热测定的问题:
1、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比中和热更多,原因:除了发生中和反应外,还发生了下列反应: Ba2+(aq)+SO42-(aq)=BaSO4(s),此反应为熵减反应,放热(学过化学反应原理就能理解了)。
2.中和热指25 ℃,101 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单位kl/mol,此处的物质的量当然是指H2O的物质的量。
根据1,显然此处的强酸、强碱,并不适用硫酸和氢氧化钡。实际上指适用于离子方程式为:
H++OH-=H2O的反应
⑦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的实验原理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_网络文库
⑧ 中和反应热的测定原理
热力学第一定理,能量是守恒的,中和反反应中,产生的化学能转化成水的热能,通过对水温度的变化测定,进而算出中和热的值,希望楼主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