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3NO2+H20==2HNO3+NO,生成的NO与足量的氧气生成NO2,如此形成一个循环,即所得溶液中溶质(HNO3)物质的量等于NO2物质的量,假设该试管的体积为22.4L(标况下),则试管有1molNO2,则该所得溶液中溶质(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1/22.4=0.045mol·L-1(同样地,如果有22.4xL则试管有xmolNO2。)
⑵ 某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写出
(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标号仪器分别是分液漏斗和铁架台;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情况下,常温就能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文字表示式: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
⑶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①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样品所收集到的氧
(1)熟记常用仪器的名称可知①为试管;②为量筒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2KMnO4△ | .
⑷ 急急急!!!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无图
⑸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请按要求填空 : (1)
(1)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一般是通过压强差产生的明显现象来判断,所以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试管中液面不再改变,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试管中液面不再改变,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①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生成盐酸,盐酸和品红溶液不反应,但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气和水反应也生成盐酸,所以实验Ⅱ无法判断是哪部分的盐酸,所以不合理. 故答案为:实验Ⅰ结论合理,实验Ⅱ结论不合理,因为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 ②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分液漏斗只能盛装液体,所以甲装浓盐酸,乙盛装二氧化锰;丙是用来检验氯气的性质,所以盛装溴化钠溶液;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黄绿色的氯气,所以会看到烧瓶中有黄绿色的气体生成;氯气和溴属于同一主族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氯气能置换出溴化钠中的溴,试管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由此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则证明Br - 的还原性强于Cl - . 故答案为:在甲、乙、丙中分别装入浓盐酸、二氧化锰、溴化钠溶液,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则证明Br - 的还原性强于Cl - . (3)①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方程式为:Cu+4HNO 3 (浓)=Cu(NO 3 ) 2 +2NO 2 ↑+2H 2 O. 故答案为:Cu+4HNO 3 (浓)=Cu(NO 3 ) 2 +2NO 2 ↑+2H 2 O. ②若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则烧杯内气体的压强会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烧杯中的溶液会倒流于试管丁,所以先关闭止水夹 ab再打开止水夹 c,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 故答案为:ab;c;双手紧握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二氧化氮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于试管丁. ③设容器的体积为VL,所以二氧化氮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 ,二氧化氮和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所以溶质是硝酸. 设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xmol; 4NO 2 +O 2 +2H 2 O=4HNO 3 4mol 4mol xmol x=
C= = =0.045mol/L 故答案为:0.045mol/L. |
⑹ (7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实验1】模拟炼铁实验①若样品为氧化铁,则A中的实
【实验1】①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3CO + Fe 2 O 3 CaCO 3 ↓+ H 2 O ②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实验2】①装置B不能将反应产生的CO 2 全部吸收 ②Fe 3 O 4 ; Fe 2 O 3 、FeO; Fe 3 O 4 、Fe 2 O 3 、FeO(此空2分)
⑺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请按要求填空:(1)利用B
(1)H 2 、CO 2 、H 2 S等;(2)不合理;因为制取的氯气中含有的HCl气体,HCl溶于水后也能与NaHCO 3 粉末反应产生气泡;(3)在甲、乙、丙中分别装入浓HCl、MnO 2 、NaBr溶液,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试管中溶液有无色变为橙色,证明Cl 2 的氧化性强于Br 2 ;(4)Cu+4HNO 3 (浓)=Cu(NO 3 ) 2 +2NO 2 ↑+2H 2 O;双手握热试管丁,使2NO 2 与水接触; 42.08或44.04
⑻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并粗略测定加热2g高
(1)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因此氧气应该从c进入来排出水,所以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c→b→d,故答案为:c→b; (2)①生成氧气的质量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 ,由高锰酸钾的质量是143g,可知氧气的质量是143g× =14.3g; ②由氧气的质量可以算出其体积,又因为氧气大约占了空气总体积的21%,所以空气的体积为:14.3g÷1.43g/L÷21%≈48L. 故答案为:(1)c→b;(2)①14.3;②48L.
⑼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请按要求填空:(1)
(1)该装置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药品一般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能反应,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Zn+H 2 SO 4 =ZnSO 4 +H 2 ↑,锌难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当将装置中的导气管关闭后,生成的H 2 使装置中的气压增大,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使反应停止,所以能用图中的装置制取氢气;金属铜能稀硝酸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即3Cu+8HNO 3 =3Cu(NO 3 ) 2 +2NO↑+4H 2 O,属于固体和液体混合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所以能用图中的装置制备, 故答案为:H 2 、NO; (2)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生成盐酸,盐酸和品红溶液不反应,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将氯气滴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实验Ⅰ结论合理;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气和水反应也生成盐酸,所以实验Ⅱ无法判断是哪部分的盐酸,所以不合理, 故答案为:实验Ⅰ结论合理,实验Ⅱ结论不合理,因为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不能说明酸性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产物造成的; (3)①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方程式为:Cu+4HNO 3 (浓)=Cu(NO 3 ) 2 +2NO 2 ↑+2H 2 O. 故答案为:Cu+4HNO 3 (浓)=Cu(NO 3 ) 2 +2NO 2 ↑+2H 2 O; ②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则烧杯内气体的压强会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烧杯中的溶液会倒流于试管丁,所以先关闭止水夹 ab,再打开止水夹 c,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 故答案为:ab;c;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二氧化氮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到试管丁中. |
⑽ (2013朝阳区一模)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若装置Ⅰ中加入石灰石和过量稀盐酸,
(1)打开a,关闭b石灰石和稀盐酸接触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关闭a,打开b生成的气回体就将答酸经过b压入装置Ⅱ,反应停止.故答案:固体减少有气泡产生液面上升,浑浊液体变澄清,有气泡冒出 (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气体、气体进入装置Ⅱ中液体会有气泡,故答案:Zn和稀硫酸干燥进入的气体观察冒出气泡的速率.
与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联动燃气阀门
发布:2025-09-29 14:15:24
浏览:84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