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车辆走行装置的基本作用是

车辆走行装置的基本作用是

发布时间:2022-02-18 07:01:48

1. 汽车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汽车总的说有两大系统 驱动系统和转向系统

汽车各部件作用!吊系统是支持车身重量,并缓和及吸收路面不平整所导致上下振动的机构,藉由减震筒与弹簧的组合防止不当振动传入车身,来达到乘坐舒适性、改善行驶操控的目的。而因弹簧的系数与减震筒的阻尼软硬不同,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属性。悬吊连结车身和轮胎间的主要机件就是避震和防倾杆。 避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和吸收路面冲击的能量。 避震器越硬重量转移的速度越快,重量转移越快则车身子的转向反应也越快。

原理:车身重量转移的速度是由避震器所控制,改变避震器在压缩和拉伸行程的速度可改变车身动量转移的速度。过弯时转动方向盘,轮胎会产生一个滑移角,进而产生转向力,这力量作用在滚动中心和重心,然后导致车身重量转移,车身产生滚动。此时弯外轮的转向力会随着滑移角的增大及车身重量的转移而加大,车子在达到最大转向力及完成重量转移后会建立一个过弯姿势,由於避震器控制重量转移的速度,因此也会影响建立过弯姿势的速度。

加硬避震器和弹簧可以抑制侧倾

录像是以较软的弹簧,配上较硬的可调式避震器,以避震器的硬度补弹簧强度的不足,加上可自由调整的阻尼,获得高度的路况适应性。 防倾杆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达成操控的平衡和限制过弯时的车身侧倾以改善轮胎的贴地性。

防倾杆和弹簧所提供的的防倾阻力是相辅相成的,而且防倾阻力是成对发生的,也就是说车头的防倾阻力是和车尾的防倾阻力伴随发生,但是由于车身配重比例以及其它外力的作用的关系会使得前后的防倾阻力并不平衡,如此一来便会直接影响车身重量的转移和操控的平衡。 杆身的长度越长则硬度越软,反之杆臂的长度越长却会增加其硬度。太软的防倾杆在独立悬吊的车会造成过弯时过多的外倾角,减少轮胎的接地面积,太硬则是会造成轮胎无法紧贴地面,影响操控性。对弯内轮来说,防倾杆对车轮施的力和弹簧对车轮施的力是方向相反的,弹簧产生的力可把车轮压回地面,而防倾杆却会使它离开地面。(假如防倾杆太硬会减少把车轮压回地面的力,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驱动轮,可能会使得出弯加油时弯内轮的抓地力变小,造成轮胎的空转。)

假如一部车过弯时最极限的车身滚动会导致悬吊系统产生一定角度的外倾角变化,我们就需要这个角度的外倾,以便使轮胎在极限过弯时维持充分的轮胎贴地性。如果外倾角过大,会破坏所谓『瞬间循迹性』,也就是从车子直线到弯道或从平路到倾斜路面的瞬间的循迹性。这对操控平衡、过弯速度、进弯和出弯的的转向灵敏度都会有负面的影响,更会影响弯中的刹车和加速表现。

后倾角的主要功能是使车辆保持向正前方行驶。

录像倾角的应用:绝对不推荐使用正值

也称轮胎偏角。论坛有人说往“正极”会增加轮胎偏角的角度,使得轮胎很“八”字,以获得高速稳定性。

这是一个很错误的说法,正极角度越大,越会降低车辆在直线行走的速度。所以适当调校。

胎压

胎压的高低会影响车高

录像不同车胎的胎压与抓地力的关系曲线。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你的——抓地力。胎压相对越低,车轮橡胶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就越大,能产生越大的抓地力。

至于怎样找到最佳的胎压,哈哈,哈哈,我也不知道.而且我一直有个疑问,那就是,轮圈的选择是否真正对汽车有影响。我会在以后的帖子里阐述。

转向反应比

赛车对方向改变的反应,和后倾角相辅

引擎

引擎是一部车子的心脏,对动力性能的提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引擎系统的改装,同时也是最难的改装之一。

凸轮轴可视为气门机构的灵魂,所以凸轮轴也是也是车改装重点之一

道理相当复杂,简单的说凸轮正时调后(也就是软?),会具有较佳的高转速动力表现,但在低转速运转时,将因为气缸真空度不足及吸入油气的流失而造成容积效率降低,导致低转速动力不足、怠速运转不稳的后遗症。

凸轮正时调前(也就是进阶?)正好相反.

实际应用:直线赛应适当把凸轮正时调软。提高气门扬程也可提高容积效率。 涡轮增压机分两种:发动机涡轮增压(自然吸气)和机械增压。 自然吸气涡轮增压机原理:利用引擎经过爆炸行程后产生的高温、高速废气,通过特殊形状的名为排气蕉的管道,流入废气侧涡轮,并推动废气侧内的涡轮叶片转动,同时,与废气侧涡轮叶片同轴相连的生气端压缩叶轮,会对流经风格后的生气进行压缩,压缩气体经过中央冷却器冷却后,成为带有一定压力的和高密度的新鲜空气,流经节气门和进气歧管后,进入气缸内燃烧。 机械增压就简单的多了。原则上只要引擎在运转,机械增压就自然而然的产生,引擎转速越高加压力度就越大,好处就是没有涡轮增压所产生的那种迟滞现象,加速感受相当线性化,于自然吸气引擎差别不大。

个人感觉,提前增压,退后结束。是提高汽车马力的重要途径。汽车马力都大的惊人,如果觉得马力太大难以控制。那就都减低吧。 氮氧加速装置

气体量是一定的,就看你想让它快速,大马力爆发,还是想长久持续加速了。根据个人喜好吧,这个没有太大技术含量

传动系统(发挥车辆性能的重点

传动系统在极品飞车里只有一项--齿比。

在改装前我们要记住一句话:汽车的提速主要是靠扭矩,极速才是靠功率。获得更大的加速度要增大齿轮比,但要保证驱动功率足够。发动机的转速保持在最有效率的动力区内,而变速箱的功能便是在维持发动机转速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不同挡位的变速率来改变车子的行车速度。

变速箱的重要动作就是更换不同的齿轮组合,齿轮比对于直线加速来说太过重要。变发动机达到合理匹配,才能真正发挥出车子的性能。一台发动机在按照设计诉求制造出来之后,就要按照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曲线,确切说是扭矩曲线来匹配变速箱。

我们可以把发动机的扭矩曲线大致分为两类,也就是说,汽车大体有如下两类。一类是有明显峰值,整个成山峰状;另一类没有明显的峰值,大体成高原状。 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输出曲线,我们就需要匹配不同齿比的变速箱来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动力特性。对于山峰型的扭矩曲线的特点是能利用扭矩曲线的爬升段,充分发挥加速性能。对于高原型的扭矩曲线,因为它比较平直,扭矩能一直维持在一个较恒定的值上,动力区间很宽,需要变速箱用密齿来迁就它较短的动力区间。

我们的诉求是在这一挡转速到达扭矩输出峰值时,换挡后的转速应落在一个较大的扭矩输出值上,这样的加速才有连贯性,不至于使发动机乏力,降低加速能力。

汽车在起步时,需要先克服静摩擦力,然后再推动车身前进,这时是需要较大的扭力来帮忙的;于是低档位(一档)时,是类似脚踏车起步的“前面小齿轮,后面大齿轮”的设计,当车速越来越快时,我们不必需要这么大的扭力输出,在高速档时,变速箱将换成类似骑脚踏车时的“后面小齿轮,前面大齿轮”的设定。

一档时高的齿轮比,用意就相当明显:起步时会很有力。这样的设计是有助于起步冲刺;而各档位的齿轮比或档位间齿比的差异,都是影响车子的运动性能,高齿比是为了扭力,而高档(四档或五档)的低齿比就是为了高速行驶与引擎提速的发挥了.

此外还要考虑换档时的动力差异不致于过大。那到底要如何设定齿轮比呢?因为齿比过高,就转的慢;齿比太低又有扭力不足的可能,各档齿比又不能差异过大。一般说来,变速箱的各个挡位之间都是成等差数列的,也就是说,各个挡位之间的齿轮比差别在理论上是基本相等的,一般只会根据需要做适量的修改。

比(主减速比) 的不同,决定了车辆的加速能力或者极速表现,二者有一定的矛盾性,有时难以兼顾。变速箱的基本作用是充分的发挥出发动机的动力,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决定车辆的行驶极速和加速表现。用较大的齿轮比不仅能提高车辆的轮端扭矩,还能有更为出色的加速表现。只要发动机本身的转速提升够快,用大齿比的1挡猛踩油门,肯定能获得最佳的推背感,同理,后面的每个挡都尽量的用大齿比,那么车辆的加速性能将非常出色。但这种过于密齿的变速箱虽说有凌厉的加速表现,却没有较高的的极速,这就是一把双刃剑,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这就是变速箱的另一功用,是选择加速,还是极速,还是中和加速和极速。但对于一般的汽车改装来说,去调变速箱太麻烦,直接更换最终传动比齿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车辆的加速性能或是极速。

终比增加15%,便可立刻把全挡位内的发动机转速拉高15%,缩短发动机从低转速提升到动力区甚至是最大马力峰值点所需的时间,直接地改善车子在每挡上的提速能力。

多数跑车和运动型车(ff车)的发动机都是典型的高速发动机。这类发动机的扭矩曲线一般都比较陡峭,有些还会设计多个峰值,峰值区间较窄,其中最大扭矩一般是出现在发动机高转时,也就是车辆在后段发力。无论对于何种发动机,对于变速箱的匹配来说,尽可能的让升挡以后的发动机转速保持在扭矩充沛的区域,是最合适的。这种高转发动机的最高扭矩出现的比较晚,而且最高扭矩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也就是说很多高转速发动机,其最大扭矩或功率看似非常可观,但实际上出现的转速范围段非常短,那么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给它匹配一个稀齿比的变速箱,发动机转速冲上5500转以后升挡,然后转速会落到3000转,那此时还何谈加速性?如果为了使换挡后的转速落在4000转以上,我们在6500转换挡,那5500转到6500转这个区域,扭矩也很小,同样无法获得足够的加速性。显然,这个齿比的变速箱是无法满足这类发动机的性能需求的。那么我们给它换个变速箱,换个密齿比的,加速到5500转以后恰好到达扭矩峰值的末端,然后升挡,此时转速能保持在4000转以上,那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高扭矩的平台,将高转速发动机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

低转速大扭矩的发动机(fr车),配备密齿比变速箱可能适得其反,不利于性能的发挥,而且提升了驾驶难度。这类发动机的扭矩曲线一般都比较平滑,且持续的区间比较宽泛。我们假设一台从2000转开始就能达到或接近最大扭矩,同时可以将这个扭矩数值一直持续到5000转的发动机。此类发动机与高转发动机的最主要区别是有一个宽广的扭矩平台,而且可以在前段发力。这类发动机在整个驾驶过程无法寻找到令人兴奋的加速点,注重平顺性此时尤为重要。

仍然以前面举例的两个变速箱为例,当我们给它配备稀齿比的变速箱的时候,加速到5000转然后升挡,此时转速落在2500转左右,恰好是在其最大扭矩的范围内,可以在这个挡位从2500转一直又加速到5000转。而如果我们给它配备一款密齿比变速箱呢?当我们同样加速到5000转以后升挡,发动机转速落到3500转。没错,现在仍然是最大扭矩区域,但这样白白浪费了前面的这1000转,在这个挡位上车辆只能从3500转加速到5000转,加速区间比前面的变速箱少了1000转。哪一个的性能更好,就不用说了吧?齿比更稀的变速箱反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加速性,别忘了,密齿比变速箱在这个时候还在不停的倒腾挡位呢!所以,对于转速始终较低,在前段发力的发动机,匹配低挡位变速箱反而更适合。

这也是为什么FR车在同样马力的情况下更适合加速赛的的原因

刹车是一项技术活,刹车理想的状态是前刹车『恰』比后刹车早死锁。也就是前轮偏重。

也就是刹车距离长短的调解。个人觉得在游戏里还是松油门更好些。改装刹车系统时要注意平衡前后制动分布,过大的制动力容易令轮胎抱死。如果后制动力过大,会造成刹车时后轮抱死甩尾。

而且注意一点就是轮胎的抓地力极限就是刹车性能的最高极限,其他一切配备都只是为了接近这个极限,而不是把这个极限提高。

轻轮圈的旋转惯性较钢制重轮圈小得多,所以装上合金轮圈可令汽车的加速、刹车、转弯都更加灵敏,就像我们脱去笨重的皮鞋改穿充气的超轻跑步鞋去跑步一样,轻的轮圈会让发动机提速更爽,所以有车轮减轻1公斤相当于车身减轻5公斤的这种说法,这可一点也不夸张。由于车重对于车的平地加速、刹车、转弯性能都有负面影响,所以车身在减重之余,非簧载质量总是越轻越好。

在轮圈改装的整体尺寸方面有一种说法,意思即是在原厂轮圈基础上把轮圈直径和宽度同时加大1英寸或同时加大2英寸。 当你考虑换轮圈更改前,必须清楚这会给车的性能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车轮向外移之后,由于杠杆比的改变,悬挂就会显得软了;二是车的转向特性会发生变化,增大了前轮轮距,会增加转向不足的特性。

最后要谈的是轮圈的大小问题,一般来说较宽的轮胎/轮圈组合可以给车子带来更好的操控性,但直径较大的轮胎/轮圈组合却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增加车子的非簧载质量

2. 车辆走行装置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走行部】指机车车辆下部引导车辆沿轨道运行,并将机车车辆的全部重量回传给钢轨的部分,由轮对、答轴箱油润装置、侧架、摇枕和弹簧减振装置等组成。它保证机车车辆以最小的阻力在轨道上运行,并且顺利地通过曲线。出处为:《铁路常用词典》(第三版)贾新民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3.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汽车用的发动机是靠燃料在汽缸里燃烧推动活塞做功,进而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子前进的,如今车用发动机不外乎是二种类型:汽油机和柴油机。最早的汽车发动机是19世纪末开发出来的,是很简单的单气缸的汽油发动机,输出只有功率只有几马力,相当于现在普通摩托车的功率,例如德国一个叫戴姆勒的人就是制造汽车发动机的先驱,后来戴姆勒与制造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人——本茨合作,两家公司合并,于是就有了现在赫赫有名的“戴姆勒—奔驰”公司,简称奔驰公司。20世纪早期汽车比赛的兴起,大大地推动了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法拉利、美洲虎、马莎拉蒂等车厂都曾经在赛场上有过辉煌。那时候,大排量,多气缸的汽车发动机已经应用在赛车和豪华车上,只不过当时由于技术限制,汽车的发动机都是直列气缸的,而且不能做太复杂,否则体积就会太大,可*性就会降低,这样就大大限制了高性能发动机在普通汽车上的应用。二战以后,V型排列的发动机开始广泛应用的高档车上,普通汽车还是应用结构简单、经济性好的直列汽缸发动机,而且随着技术的不进步,汽车油耗也在不断降低,而为了达到更好的舒适性和耐用性以及更好的性能,普通经济型汽车发动机的排气量也有不断增大的趋势。衡量发动机性能指标的二个最基本参数是:气缸数量和气缸工作容积,后者也就是通常所用的排气量。一般来说,发动机气缸数量越多,排量越大,它的性能就会越好,而气缸数也是与排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排量的发动机通常气缸数量也会越多。现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轿车发动机气缸数都在4—12之间,而排量在1—6升之间。现时大多数轿车装备的都是汽油发动机

4. 汽车底盘的作用

你好!汽车的底盘是继发动机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底盘中有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
底盘: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传动系
传动系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
一.传动系的功用
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二.传动系的种类和组成
传动系可按能量传递方式的不同,划分为机械传动、液力传动、液压传动、电传动等。
行驶系
行驶系由汽车的车架、车桥、车轮(注意)和悬架等组成。
汽车的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等组成了行驶系,行驶系的功用是:
1.接受传动系的动力,通过驱动轮与路面的作用产生牵引力,使汽车正常行驶;
2.承受汽车的总重量和地面的反力;
3.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衰减汽车行驶中的振动,保持行驶的平顺性;
4.与转向系配合,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转向系
汽车上用来改变或恢复其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统。
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
(1)转向操纵机构 主要由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组成。
(2)转向器 将转向盘的转动变为转向摇臂的摆动或齿条轴的直线往复运动,并对转向操纵力进行放大的机构。转向器一般固定在汽车车架或车身上,转向操纵力通过转向器后一般还会改变传动方向。
(3)转向传动机构 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给车轮(转向节),并使左右车轮按一定关系进行偏转的机构。
转向系统的类型
按转向能源的不同,转向系统可分为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两大类。
制动系
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统称为制动系统。其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对汽车起制动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车上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而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
以实现上述功能。
分类:
(1) 按制动系统的作用
制动系统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等。用以使行驶中的汽车降低速度甚至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行车制动系统;用以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制动系统则称为驻车制动系统;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应急制动系统;在行车过程中,辅助行车制动系统降低车速或保持车速稳定,但不能将车辆紧急制停的制动系统称为辅助制动系统。上述各制动系统中,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是每一辆汽车都必须具备的。
(2)按制动操纵能源
制动系统可分为人力制动系统、动力制动系统和伺服制动系统等。以驾驶员的肌体作为唯一制动能源的制动系统称为人力制动系统;完全靠由发动机的动力转化而成的气压或液压形式的势能进行制动的系统称为动力制动系统;兼用人力和发动机动力进行制动的制动系统称为伺服制动系统或助力制动系统。
(3)按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
制动系统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电磁式等。同时采用两种以上传能方式的制动系称为组合式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一般由制动操纵机构和制动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1) 制动操纵机构
产生制动动作、控制制动效果并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如图中的2、3、4、6,以及制动轮缸和制动管路。
(2) 制动器
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的部件。汽车上常用的制动器都是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产生制动力矩,称为摩擦制动器。它有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两种结构型式。
望能帮到你!

5. 车辆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有何作用

车辆的基本构造由车体、车底架、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五大部分组成。
车体是车辆上供装载货物或乘客的部分,又是安装与连接车辆其他组成部分的基础。早期车辆的车体多以木结构为主,辅以钢板、弓形杆等来加强。近代的车体以钢结构或轻金属结构为主。
车底架就是由各种纵向和横向钢梁组成的长方形构架。它承托着车体,是车体的基础。车底架承受上部车体及装载物的全部重量,并通过上、下心盘将重量传给走行部。在列车运行时,它还承受机车牵引力和列车运行中所引起的各种冲击力及其他外力。
走行部是车辆在牵引动力作用下沿线路运行的部分。走行部的作用是保证车辆灵活、安全平顺地沿钢轨运行和通过曲线;可靠地承受作用于车辆各种力量并传给钢轨;缓和车辆和钢轨的相互冲击,减少车辆振动,保证足够的运行平稳性和良好的运行质量;具有可靠的制动机构,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
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它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从板等组成一个整体,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为了保证车辆连挂安全可靠和车钩缓冲装置安装的互换性,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有关规程规定:车钩缓冲器装车后,其车钩钩舌的水平中心线距钢轨面在空车状态下的高度,客车为880mm(允许+10mm,-5mm误差),货车为880mm(±10mm)。两相邻车辆的车钩水平中心线最大高度差不得大于75mm。
列车制动就是人为地制止列车的运动,包括使它减速,不加速或停止运行。对已制动的列车或机车解除或减弱其制动作用,则称为“缓解”。为施行制动和缓解而安装在列车上的一整套设备,总称为列车“制动装置”。

6. 汽车传动系的基本功用是什么

汽车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装置称为汽车的传动系。它应保证汽车具有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所必需的牵引力、车速,以及保证牵引力与车速之间协调变化等功能,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还应保证汽车能倒车,以及左、右驱动轮能适应差速要求,并使动力传递能格局需要而平稳地结合或彻底、迅速地分离。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及半轴等部分。
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分布形式:

汽车传动系的组成和布置形式是随发动机的类型、安装位置,以及汽车用途的不同而变化的。例如,越野车多采用四轮驱动,则在它的传动系中就增加了分动器等总成。而对于前置前驱的车辆,它的传动系中就没有传动轴等装置。
传动系的布置型式机械式传动系常见布置型式主要与发动机的位置及汽车的驱动型式有关。可分为:
1.前置后驱—FR:即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
这是一种传统的布置型式。国内外的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都采用这种型式。FR的优点是附着力大易获得足够的驱动力,整车的前后重量比较均衡,操控稳定性较好。缺点是传动部件多、传动部件多、传动系统质量大,贯穿乘坐舱的传动轴占据了舱内的地台空间。
2.后置后驱—RR:即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
在大型客车上多采用这种布置型式,少量微型、轻型轿车也采用这种型式。发动机后置,使前轴不易过载,并能更充分地利用车箱面积,还可有效地降低车身地板的高度或充分利用汽车中部地板下的空间安置行李,也有利于减轻发动机的高温和噪声对驾驶员的影响。缺点是发动机散热条件差,行驶中的某些故障不易被驾驶员察觉。远距离操纵也使操纵机构变得复杂、维修调整不便。但由于优点较为突出,在大型客车上应用越来越多。
3.前置前驱—FF: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
这种型式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散热条件好。但上坡时汽车质量后移,使前驱动轮的附着质量减小,驱动轮易打滑;下坡制动时则由于汽车质量前移,前轮负荷过重,高速时易发生翻车现象。现在大多数轿车采取这种布置型式。
4.越野汽车的传动系
越野汽车一般为全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在变速箱后装有分动器将动力传递到全部车轮上。目前,轻型越野汽车普遍采用4×4驱动型式,中型越野汽车采用4×4或6×6驱动型式;重型越野汽车一般采用6×6或8×8驱动型式。
5.中置后驱—MR: 即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
发动机放置在前、后轴之间,同时采用后轮驱动,类似F1赛车的布置形式。还有一种“前中置发动机”,即发动机置于前轴之后、乘员之前,类似于FR,但能达到与MR一样的理想轴荷分配,从而提高操控性。MR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点是:发动机占去了座舱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实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现的跑车。
6.四轮驱动—4WD
无论上面的哪种布局,都可以采用四轮驱动,以前越野车上应用的最多,但随着限滑差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四驱系统已能精确地调配扭矩在各轮之间分配,所以高性能跑车出于提高操控性考虑也越来越多采用四轮驱动。4WD的优点是:四个车轮均有动力,地面附着率最大,通过性和动力性好。
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
机械式传动系
机械式传动系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在各类汽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基本组成情况和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动力经离合器1、变速器2、万向节3、传动轴8、主减速器7、差速器5、半轴6传给后面的驱动轮。并与发动机配合,保证汽车在不同条件下能正常行驶。为了适应汽车行驶的不同要求,传动系应具有减速增扭、变速、使汽车倒退、中断动力传递、使两侧驱动轮差速旋转等具体作用。
液力传动系
液力传动系组合运用液力和机械来传递动力。在汽车上,液力传动一般指液传动,即以液体为传动介质,利用液体在主动元件和从动元件之间循环流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来传递动力。动液传动装置有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两种。液力偶合器只能传递扭矩,而不能改变扭矩的大小,可以代替离合器的部分功能,即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和加速,但不能保证在换档时变速器中的齿轮不受冲击。液力变矩器则除了具有液力偶合器的全部功能外,还能实现无级变速,故目前应用得比液力偶合器广泛得多。但是,液力变矩器的输出扭矩与输入扭矩的比值范围还不足以满足使用要求,故一般在其后再串联一个有级式机械变速器而组成液力机械变速器以取代机械式传动系中的离合器和变速器。液力机械式传动系能根据道路阻力的变化自动地在若干个车速范围内分别实现无级变速,而且其中的有级式机械变速器还可以实现自动或半自动操纵,因而可使驾驶员的操作大为简化。但是由于其结构较复杂,造价较高,机械效率较低等缺点,目前除了高级轿车和部分重型汽车以外,一般轿车和货车很少采用。
静液式传动系
静液式传动系又称容积式液压传动系。主要由油泵、液压马达和控制装置等组成。发动机的机械能通过油泵转换成液压能,然后由液压马达再又转换为机械能。在图示方案中,只用一个水磨石马达将动力传给驱动桥主减速器,再经差速器、半轴传给驱动轮。另一方案是每一个驱动轮上都装一个水磨石马达。采用后一方案时,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机械传动件都可取消静压式传动系由于机械效率低、造价高、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不够理想,故目前只在某些军用车辆上开始采用。
电力式传动系
电力式传动系主要由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2、整流器3、逆变装置(将直流电再转变为频率可变的交流电的装置)、和电动轮(内部装有牵引电动机和轮达减速器的驱动轮)等组成。电力式传动系的性能与静液式传动系相近,但电机质量比油泵和液压马达大得多,故目前只限于在超重型汽车上应用。
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
离合器
功用:1,离合器可使汽车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结合,保证汽车平稳起步。2,离合器可暂时切断发动机与传动系的联系,便于发动机的起动和变速器的换挡,以保证传动系换挡时工作平顺。3,离合器还能限制所传递的转矩,防止传动系过载。
组成: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装置、分离机构和操纵机构。
变速器
功用:1,实现变速变矩。2,实现汽车倒驶。3,必要时中断动力传输。4,实现动力输出。
由于变速器分为MT、AT、AMT、DCT、CVT等多种形式,并且此处并没有完全展开介绍的必要。只按照手动和自动两种情况分类。手动变速器最为常见,自动变速器已较为普遍并且有取代手动变速器的趋势。虽然类型不同、组成部分不同。但功能几乎一样。显然自动变速器结构更为复杂、技术含量更高、操作更为简便、价格较为昂贵、维修较为不便。此处就再略为介绍下对变速器的要求:1,能防止变速器自动换挡和自动脱档。2,能保证变速器不会同时挂入两个档位。3,能防止误挂倒档。(关于汽车自动变速器网络有专门词条,欲知详情请直接在网络里搜“汽车自动变速器”就可以了)
万向传动装置
功用:在汽车上任何一对轴间夹角和相对位置经常发生变化的转轴之间传递动力。

7. 机动车的总体构造、主要装置的作用

6.1 机动车总体构造常识(18题)

6.1.1 选择题:(11题)

6.1.1.1 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 四部分组成。

A.电气设备

B.车架

C.车箱

D.驾驶室

答案:A

6.1.1.2 发动机冷却水不能进行循环时,将会使发动机 。

A.燃料消耗降低

B.温度过低

C.燃料消耗不变

D.温度过高

答案:D

6.1.1.3 汽车机油压力表指示的压力是发动机 的机油压力。

A.主油道中

B.曲轴箱中

C.机油泵进油腔中

D.机油泵产生

答案:A

6.1.1.4 发动机润滑系的主要作用是 。

A.密封

B.冷却

C.清洗

D.润滑

答案:D

6.1.1.5 发动机的动力是经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传给 。

A.减振器

B.转向节

C.驱动车轮

D.从动车轮

答案:C

6.1.1.6 汽车制动时,如果前轮单侧制动器起作用,将会引起汽车 ,极易发生事故。

A.侧滑

B.跑偏

C.溜车

D.抖动

答案:B

6.1.1.7 转向盘是操纵汽车行驶方向的装置,用以控制 实现车辆的转向。

A.被动轮

B.车后轮

C.转向轮

D.从动轮

答案:C

6.1.1.8 离合器踏板是离合器的操纵装置,用以控制 与传动系动力的接合与分离。

A.离合器

B.变速器

C.差速器

D.发动机

答案:D

6.1.1.9 制动踏板是 的操纵装置,用以减速或停车。

A.行车制动器

B.驻车制动器

C.变速器

D.离合器

答案:A

6.1.1.10 加速踏板是控制发动机 或喷油泵柱塞的装置,用以控制发动机转速。

A.加速器

B.节气门

C.离合器

D.喷油嘴

答案:B

6.1.1.11 变速器操纵杆是 的操纵装置,用于改变车辆的行驶速度、转矩和方向。

A.离合器

B.制动器

C.变速器

D.节气门

答案:C

6.1.2 判断题:(7题)

6.1.2.1 汽车由发动机、底盘、点火系和车身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答案:错误

6.1.2.2 点火系由蓄电池、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容电器、分电器和火花塞等组成。

答案:正确

6.1.2.3 变速器的作用是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平稳接合或彻底分离,便于起步和换挡。

答案:错误

6.1.2.4 行车制动器的作用是使停驶的车辆保持不动。

答案:错误

6.1.2.5 踏下加速踏板发动机转速降低,松抬转速升高。

答案:错误

6.1.2.6 踏下离合器踏板,离合器接合;抬起离合器踏板,离合器分离。

答案:错误

6.1.2.7 踏下制动踏板,驻车制动器作用。

答案:错误

6.2 主要安全装置常识(26题)

6.2.1 选择题:(14题)

6.2.1.1 车速里程表由车速表和里程表两部分组成,车速表指示 。

A.加速时间

B.行驶速度

C.发动机转速

D.累计里程

答案:B

6.2.1.2 机油压力表是用来指示发动机运转时 主油道的润滑油压力。

A.行驶系

B.冷却系

C.传动系

D.润滑系

答案:D

6.2.1.3 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 ”灯亮起或闪烁,表示 。

A.制动系出现异常

B.缺少润滑油

C.可能是油路故障

D.轮胎过热

答案:A

6.2.1.4 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 ”灯亮时,提示驾驶人应该 。

A.前往维修厂检修

B.加注燃油

C.停车添加机油

D.检查油路故障

答案:B

6.2.1.5 仪表板上的“ ”灯一直亮,是提示驾乘人员 。

A.已经系好安全带

B.驾驶姿势不正确

C.没有系好安全带

D.安全带系得过松

答案:C

6.2.1.6 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 ”灯亮时,表示 。

A.车内温度过高

B.发动机温度过低

C.燃油温度过高

D.发动机温度过高或冷却液不足

答案:D

6.2.1.7 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 ”灯亮时,表示 。

A.发动机机油量不足、压力过低

B.制动液泄漏

C.燃油有泄漏

D.发动机机油量过多、压力过高

答案:A

6.2.1.8 仪表板上的“ ”灯亮,提醒驾驶人使用的是 。

A.前照灯近光

B.前照灯远光

C.前雾灯

D.后雾灯

答案:B

6.2.1.9 座椅安全头枕的主要作用是 。

A.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使头部放松

B. 车辆发生追尾事故时保护颈椎

C. 车辆发生追尾事故时保持正确姿势

D.长时间驾驶时使颈部放松

答案:B

6.2.1.10 调节座椅头枕高度,使头枕中心 。

A.抵住脖子

B.与颈平齐

C.与头平齐

D.抵住颈椎

答案:C

6.2.1.11 驾驶车辆上道路行驶前,应系好安全带,其主要目的是 。

A.避免受到管理部门的处罚

B.固定乘坐位置

C.使后背紧靠背椅

D.在车辆发生碰撞或紧急制动时,有效保护身体

答案:D

6.2.1.12 装有安全气囊的车辆在行驶中,前排乘员 。

A.应当系好安全带

B.不必系安全带

C.安全带可系可不系

D.用手抓住安全带

答案:A

6.2.1.13 驾驶人调整座椅时,应调整到 的位置。

A.双手伸直后手尖能碰到转向盘顶端

B.双手伸直后手腕过转向盘顶端

C.加速踏板踏轻松踏到底

D.能将离合器踏板和制动踏板轻松踏到底

答案:D

6.2.1.14 出车前应检查机动车转向机构、灯光和 等是否完好。

A.制动

B.后排座椅

C.随车工具

D.音响

答案:A

6.2.2 判断题:(12题)

6.2.2.1 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 ”灯亮起或闪烁,若暂时未发现操纵异常,可以继续行驶。

答案:错误

6.2.2.2 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 ”灯亮起或闪烁,表示制动系统出现异常。

答案:正确

6.2.2.3 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 ”灯亮起,提醒需要添加机油。

答案:错误

6.2.2.4 仪表板上的“ ”灯亮,表示安全带插头未插入固定扣。

答案:正确

6.2.2.5 仪表板上的“ ”灯亮,是提醒驾驶人座椅位置调整不当。

答案:错误

6.2.2.6 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 ”灯亮起,表示车内温度异常。

答案:错误

6.2.2.7 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 ”灯亮起,表示机油量可能不足、机油压力过低。

答案:正确

6.2.2.8 仪表板上的“ ”灯亮,表示已开启近光灯。

答案:错误

6.2.2.9 仪表板上的“ ”灯亮,表示已开启防雾灯。

答案:错误

6.2.2.10 驾驶装有安全气囊的汽车,应当系好安全带。

答案:正确

6.2.2.11 驾驶装有安全气囊的汽车,不必系安全带。

答案:错误

6.2.2.12 仪表板上的“ ”灯亮,表示已开启近光灯。

答案:错误

6.3 车辆日常检查和维护基本知识 (20题)

6.3.1 选择题:(10题)

6.3.1.1 汽车日常维护以清洗、补给和 为主要内容。

A.检查

B.排故

C.试车

D.紧固

答案:A

6.3.1.2 行车前应检查机动车的转向机构、轮胎、照明信号和 等装置是否完好。

A.随车工具

B.制动

C.座椅

D.备胎

答案:B

6.3.1.3 汽车转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不得超过 。

A.5度

B.30度

C.10度

D.20度

答案:B

6.3.1.4 发动机舱的日常检查与维护的项目有 。

A.发动机温度

B.点火正时

C.机油、冷却液、制动液量

D.发动机有无异响

答案:C

6.3.1.5 检查发动机机油时,应把车停在平坦的地方,在发动机 进行。

A.熄火后立即

B.怠速时

C.高转速时

D.冷车起动之前或熄火30分钟后

答案:D

6.3.1.6 行驶途中停车时,应检查各部位有无漏水、 、漏气三漏现象。

A.漏雨

B.漏电

C.漏油

D.漏光

答案:C

6.3.1.7 车辆日常维护时,应保持轮胎气压正常,检查轮胎外表有无破损,并 。

A.更换新轮胎

B.进行轮胎换位

C.清洗轮胎

D.清除胎纹间杂物

答案:D

6.3.1.8 检查轮胎时,从轮胎表面到沟槽底部的橡胶厚度应不低于 ,否则应更换轮胎。

A.1.6毫米

B.1.2毫米

C.1.0毫米

D.0.8毫米

答案:A

6.3.1.9 使用已经有裂纹或损伤的轮胎行驶,容易引起 。

A.车辆跑偏

B.爆胎

C.转向失控

D.增大行驶阻力

答案:B

6.3.1.10 专用备胎使用的错误做法是 。

A.作为正常轮胎长期使用

B.发生爆胎时临时使用

C.在轮胎漏气临时使用

D.不能作为正常轮胎使用

答案:A

6.3.2 判断题:(10题)

6.3.2.1 行车前的检查有驾驶室内检查、发动机舱检查、车辆外部检查、轮胎检查。

答案:正确

6.3.2.2 检查离合器踏板时,应将踏板踏到底,检查踏板与车厢板之间的间隙是否合适。

答案:错误

6.3.2.3 检查刮水器时,尽量在干燥状态下进行。

答案:错误

6.3.2.4 行车前发动机舱的检查包括玻璃清洗液、机油、冷却液、蓄电池液、制动液、风扇传动带等项目。

答案:正确

6.3.2.5 为了避免爆胎,平时一定要定期检查轮胎的气压是否符合标准,外表有无损伤等,清理胎纹间杂物。

答案:正确

6.3.2.6 为了避免爆胎,要定期进行轮胎换位,适当降低轮胎气压。

答案:错误

6.3.2.7 专用备胎只能在轮胎漏气或者发生爆胎时临时使用。

答案:正确

6.3.2.8 专用备胎不仅是在轮胎漏气或者发生爆胎时临时使用,也可作为正常轮胎使用。

答案:错误

6.3.2.9 轮胎气压高于或低于标准均会导致爆胎。

答案:正确

6.3.2.10 使用已经有裂纹或损伤的轮胎行驶,容易引起爆胎。

答案:正确

8. 汽车传动系统的作用是

传动系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汽车的驱动车轮,产生驱动力,使汽车能在一定速度上行驶。 传动系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

9. 车辆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有何作用

车辆的基本构造由车体、车底架、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五大部分组成。 车体是车辆上供装载货物或乘客的部分,又是安装与连接车辆其他组成部分的基础。早期车辆的车体多以木结构为主,辅以钢板、弓形杆等来加强。近代的车体以钢结构或轻金属结构为主。 车底架就是由各种纵向和横向钢梁组成的长方形构架。它承托着车体,是车体的基础。车底架承受上部车体及装载物的全部重量,并通过上、下心盘将重量传给走行部。在列车运行时,它还承受机车牵引力和列车运行中所引起的各种冲击力及其他外力。 走行部是车辆在牵引动力作用下沿线路运行的部分。走行部的作用是保证车辆灵活、安全平顺地沿钢轨运行和通过曲线;可靠地承受作用于车辆各种力量并传给钢轨;缓和车辆和钢轨的相互冲击,减少车辆振动,保证足够的运行平稳性和良好的运行质量;具有可靠的制动机构,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 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它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从板等组成一个整体,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为了保证车辆连挂安全可靠和车钩缓冲装置安装的互换性,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有关规程规定:车钩缓冲器装车后,其车钩钩舌的水平中心线距钢轨面在空车状态下的高度,客车为880mm(允许+10mm,-5mm误差),货车为880mm(±10mm)。两相邻车辆的车钩水平中心线最大高度差不得大于75mm。 列车制动就是人为地制止列车的运动,包括使它减速,不加速或停止运行。对已制动的列车或机车解除或减弱其制动作用,则称为“缓解”。为施行制动和缓解而安装在列车上的一整套设备,总称为列车“制动装置”。

10. 列车转向架的基本作用

1。车体坐落在转向架上,通过轴箱装置将车轮沿钢轨方向的滚动转化为车辆沿线内路方向的平动容
2.支撑车体,承受并传递车体与轮对间载荷,并使轴重平均分配
3.从分利用轮轨间黏着,传递牵引力与制动力
4.缓和线路不平顺对车辆的冲击,保证良好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
5.保证车辆有良好的直线稳定性和曲线通过能力

阅读全文

与车辆走行装置的基本作用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上海悦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地址 浏览:468
板墙自动提升装置 浏览:30
暖气上12345数字的阀门 浏览:567
麦德龙有电动工具买吗 浏览:384
入户阀门采用什么阀 浏览:921
机械鼠标左侧的按键是什么意思 浏览:439
锅炉油质对汽轮机轴承有什么影响 浏览:155
热力管道总阀门关不紧 浏览:670
设计消音装置实验 浏览:493
卡胜电动工具图标 浏览:931
阀门一开水表就转为什么意思 浏览:16
如何用实验装置模拟气举过程 浏览:989
联动燃气阀门 浏览:842
怎么用轴承做起钉器 浏览:273
女孩有多少能接受电动工具的 浏览:693
女机械换装需要多少钱 浏览:667
机械电子研究生应该怎么过 浏览:501
手机支付宝怎么看电脑的登录设备 浏览:646
蠕动探测装置的作用 浏览:47
xposed框架魅工具箱 浏览: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