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MnO
4 2 Na
2 SO
3 +H
2 SO
4 == Na
2 SO
4 + SO
2 ↑+ H
2 O
(2)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3)①Cl
— ②HCl饱和食盐水③A B SO
2 + Cl
2 + 2H
2 O == 2HCl+H
2 SO
4
㈢ 现有含CaO杂质的CaC2试样.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以下三种方案测定CaC2试样的纯度(固体电石--CaC2
(1)碳化钙和水反应实际为碳化钙的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反应为:CaC2+2H2O→Ca(OH)2+C2H2↑,是固体+液体→气体,反应不加热,但反应剧烈需要控制反应的速率,甲是固体和液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乙装置不能控制反应进行,丙装置是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气体的装置,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进行的速率,所以选丙装置;乙炔是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量气法测定气体体积,装置的连接顺序是E、C、D、B;
故答案为:丙;E、C、D、B;
(2)若实验时称取的试样为1.4g,产生的乙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mL,物质的量为0.02mol,
CaC2+2H2O→Ca(OH)2+C2H2↑
64g1mol
m0.02mol
解得m=1.28g
所以纯度为:
×100%=91.4%,
故答案为:91.4%;
(3)在锥形瓶中生成乙炔,气体逸出,剩余物质的质量减小,所以根据称量反应前后锥形瓶和物质的质量变化,得到生成气体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乙炔的质量.得到样品的纯度;所以需要称量反应前锥形瓶和水的质量、样品质量、反应后锥形瓶加水加式样的质量,第4、5次实验读数相同,表明锥形瓶内质量已达恒重,反应进行完全,说明反应在第四次读数时已经结束,
故答案为:试样质量、锥形瓶和水的质量、第4、5次读数;第4、5次实验读数相同,表明锥形瓶内质量已达恒重,反应进行完全;
(4)加入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钙溶液,实验目的是最后称量氯化钙的质量,应将溶液蒸发,所用仪器为蒸发皿,并用玻璃棒搅拌,加热后所得固体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
故答案为:蒸发;
(5)要测定CaC
2试样的纯度,加入盐酸反应后与氧化钙和碳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溶液,实验目的是最后称量氯化钙的质量,将溶液蒸发得到溶质固体氯化钙,加热后所得固体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质量,结合样品中的成分是氧化钙和碳化钙进行计算,故答案为:CaCl
2的质量;
(6)实验时为减小误差,应将烧杯洗涤2~3次,洗涤液全部转移入蒸发皿,蒸发冷却称量得到氯化钙的质量;设原样品中的氧化钙物质的量为X,碳化钙物质的量为Y,未损耗时称量的氯化钙质量为Z,则得到:56X+64Y=1.6;X+Y=Z/111;整理得到 Y=0.2-
,所以称量的氯化钙损耗越多,计算得到的碳化钙的质量越大,所占质量分数越大,在转移溶液时,如溶液转移不完全,损耗氯化钙,Z减少,Y增大,CaC
2质量分数增大,所以测量结果偏高;
故答案为:偏大.
㈣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D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
(1)装置图中D是干燥管上部容积较大,倒吸的液体会靠自身重量回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2)若A为30%H2O2溶液,B为MnO2,C盛有氢硫酸(H2S)饱和溶液,旋开F后,AB中发生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生成氧气,C中出现浅黄色浑浊的现象,氧气会氧化硫化氢生成硫单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S↓+2H2O,
故答案为:2H2S+O2═2S↓+2H2O;
(3)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中盛有KI淀粉溶液,旋开F后,AB中发生反应,浓盐酸和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C中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氯气过量会把碘单质氧化为碘酸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I2+6H2O═10Cl-+2IO3-+12H+;
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5Cl2+I2+6H2O═10Cl-+2IO3-+12H+;
(4)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旋开F,AB中浓氨水中溶解氧化钙放热,氨气挥发出来,通入氯化铝溶液中足够长的时间后,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氢氧化铝难溶于氨水溶液,C中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
㈤ 某化学活动它组设计以下装置进行不同的实验.其中a为用于鼓入空气的气囊,b为螺旋状铜丝,c中盛有冰水.
(4)若用A装置做乙来醇源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需要连接D装置,不能用连接E,防止倒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防止倒吸;A装置液体加热沸腾需要加入碎瓷片/沸石,防止暴沸,A中发生反应为CtcCOOt+CtcCtdOt
浓硫酸 |
㈥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2)实验室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发生
(1)标号仪器抄的名称袭:①是 试管. (2)实验室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试管口没有一团棉花,应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氯酸钾 二氧化锰 |
㈦ 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反应原理的装置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②的名称:______;(2)A装
(1)仪器②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 (2)在实验室中,通常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A装置适用于固液常温下来制取气体,如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或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来制取氢气等;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2H2O2 MnO2 | .
㈧ 某化学实验小组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反应时,小明设计出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a为烧杯,b为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烧杯;胶头滴管. (2)实验①中试管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和烧杯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试管内压强减小,所以试管内液面会逐渐上升,形成水柱;实验③中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和胶头滴管中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锥形瓶中压强减小,所以会观察到小气球胀大. 故答案为: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形成水柱;小气球胀大. (3)因为广口瓶质地较硬,反应后瓶内压强减小但看不到现象,改用质地较软的矿泉水瓶后,会看到瓶子变瘪. 故答案为:矿泉水瓶;矿泉水瓶变瘪或向内凹进. (4)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也会使瓶内压强减小,而NaOH溶液中有水,CO2又能溶于水且和水会反应,无法证明是CO2溶于水或和水会反应使气压减小的结果,还是CO2与NaOH反应使气压减小的结果. 故答案为:NaOH溶液中有水,CO2又能溶于水且和水会反应,究竟是CO2溶于水或和水会反应使气压减小的结果?还是CO2与NaOH反应使气压减小的结果? (5)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若两者没有发生反应,则现在的溶液中不会有碳酸钠,若两者发生反应,则会生成碳酸钠,所以可以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若看到有气泡产生,则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 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实验步骤方法: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 (6)除了使用稀盐酸检验外,碳酸钠还可以和氯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等反应,看到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CaCl2溶液(或石灰水Ca(OH)2溶液或BaCl2溶液或Ba(OH)2溶液);有沉淀生成;二氧化碳确实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㈨ 根据炼铁的反应原理,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
(1)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 高温 | .
㈩ 四位同学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分别设计了下列四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他们对设计的装置相互进行了交
A、装置中的金抄属网放袭下使反应物相互接触则反应进行,金属网升高使反应物相互脱离则反应停止,所以可以使反应随时停止和发生,故A符合题意; B、玻璃导管几乎伸到试管底部,加入一定稀盐酸后,导管口可能被液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排出,所以不能使反应随时停止和发生,故B不符合题意; C、装置中的长颈漏斗在反应过程可随时添加液体反应物,但不能使反应随时停止和发生,故C不符合题意; D、装置中的注射器在反应过程可随时添加液体反应物,但不能使反应随时停止和发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与拟设计一反应装置进行下列液相反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联动燃气阀门
发布:2025-09-29 14:15:24
浏览:84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