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什么!!
发生装置抄和收集装置袭: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具体如下图所示:
1、反应原理:Zn+H₂SO4=ZnSO₄+H₂↑
2、反应物的选择:选用锌粒和稀硫酸。
3、不使用稀盐酸,因为: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4、不用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快,不用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慢。
5、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化学中常用的装置:
1、固固加热型装置;用于两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反应,并且需要加热。
2、固固不加热型装置;用于两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反应,并且不需要加热。
3、固液加热型装置;用于一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和另一种或多种液体化学试剂和反应,并且需要加热。
4、固液不加热装置;用于一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和另一种或多种液体化学试剂和反应,并且不需要加热。
B.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各是什么
实验原理: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步骤:1)检查过气密性之后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2)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3)给试管加热。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 (4)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氧气(瓶中留有少量水)。 (5)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
C. 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分别是什么
我说啊,楼主问的是实验装置, 收集方法。说那么多废话干吗?
排水法 是实验装置,
实验方法是,你自己实验的步骤。
OKAY,
D. 对于给出几种实验装置,选择发生或收集装置的依据的一类题要怎么答呢
发生装置:(初中的两种类型)
1、如果题目是: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
则回答:发生装置选用固固加热型.
理由: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
2、如果目是: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
则回答:发生装置选用固液不加热型.
理由: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
初中就两种爱考
收集装置:(只给出气体)
1、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则回答: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2、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则回答: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3、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略小
则回答:不能采用“排空气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密度比略大/略小.
4、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可/能/易溶于水
则回答: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可/能/易溶于水.
5、如果题目是:该气体难/不能/不易溶于水
则回答: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
理由:XX气体难/不能/不易溶于水.
总结:综合回答,记住字眼:“只能”“或”
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可/能/易溶于水
则回答: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可/能/易溶于水.
如果题目是: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难/不能/不易溶于水
则回答: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理由:XX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难/不能/不易溶于水.
不懂的可以继续问
E. 实验装置和收集方法怎样填
可以不用填写的啊
F. (怎么收集氧气)反应原理实验室装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项
排水法
G.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各是什么
1)药品及其反应原理:2KMnO4====K2MnO4(锰酸钾)+O2+MnO2 2)实验装置: 排水法: 发生装置:试管,酒精灯,带有铁夹的铁架台. 收集装置:导管,集气瓶,水槽. 向上排气法: 发生装置:试管,酒精灯,带有铁夹的铁架台. 收集装置:导管,集气瓶. a.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止湿存水在反应过程中倒流到管底,使试管破裂. ②导管不可伸入试管太长,以利于氧气排出,防止药品堵塞导管. ③使用高锰酸钾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以防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④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适合于制取较多的氧气,但要注意二氧化锰一定要纯净,二氧化如果混有炭粉,制取氧气时就很容易发生爆炸,因此,使用二氧化锰时最好烧灼一下. ⑤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均匀受热. ⑥加热时要使试管均匀受热(预热). ⑦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⑧停止加热,先把导管撤出,在撤离酒精灯,否则水槽内水会倒流,导致试管爆裂. b.适用范围:此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 (不适合于过氧化氢) 3)收集方法: a.排水法----因为氧气难溶于水。 b.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导气管应伸入瓶底,尽量排净空气) 4)验满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复燃,则已收满. 5)集满放置: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片口向上正放. 6)操作步骤(主要有七步): 口诀:"茶庄定点收利息" 1.查:查装置的气密性. 具体为:先把导管放入水中,染手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如果放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原理:手握住,试管内气温高,气体压强大,气体体积大,如果不漏气,则气体从导管口排出,看见气泡. 2.装:装药品.用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3.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 4.点: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 5.收:收集气体. 6.离:先让导管撤离水槽. 7.熄:熄灭酒精灯
H. 氧气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1 2 3 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收集方法 注意事项 用途
氧气的物理性质:
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25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无色、无臭、无味。专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属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约-183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性
氧化性
氧气的实验制法:
1.加热高锰酸钾,化学式为: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2.用催化剂-二氧化锰并加热氯酸钾,化学式为:2KClO3=MnO2催化并加热=
2KCl+3O2↑
3.过氧化氢溶液在催化剂(主要为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氧化铜也可)中,生成O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
2H2O2=MnO2=
2H2O+O2↑
氧气的用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I. 氧气的物理性质 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项)是什么啊
物理性质:氧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液氧呈淡蓝色.氧能跟氢化合成水.
化学性内质:
(1)、氧容气跟金属反应:
2Mg+O2=2MgO,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3Fe+2O2=Fe3O4,红热的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2Cu+O2=2CuO,加热后亮红色的铜丝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2)、氧气跟非金属反应:
C+O2=CO2,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S+O2=SO2,发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P+5O2=2P2O5,剧烈燃烧,发出明亮光辉,放出热量,生成白烟.
(3)氧气跟一些有机物反应,如甲烷、乙炔、酒精、石蜡等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H4+2O2=2CO2+2H2O
2C2H2+5O2=4CO2+2H2O
这个比较全面,各个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