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防冲顶装置的作用

防冲顶装置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2-02-16 23:36:08

A. 起重机极限力矩限制装置的定义和作用 功能和特点 相关资料 有哪些

概念是错误的,没有起重机极限力矩限制装置的说法,应该是起重机极限位置(限位器)和力矩限制装置两个东西,前者是属于限位器,后者属于限制器,同属于起重机安全装置。它们的的定义和作用如下:

限位器——限制运动行程与工作位置的安全装置,有以下几种:
1起升高度限位器
起升机构均应装设起升高度限位器。用内燃机驱动,中间无电气、液压、气压等传动环节而直接进行机械连接的起升机构,可以配备灯光或声响报警装置,以替代限位开关。
当取物装置上升到设计规定的上极限位置时,应能立即切断起升动力源。在此极限位置的上方,还应留有足够的空余高度,以适应上升制动行程的要求。在特殊情况下,如吊运熔融金属,还应装设防止越程冲顶的第二级起升高度限位器,第二级起升高度限位器应分断更高一级的动力源。
需要时,还应设下降深度限位器;当取物装置下降到设计规定的下极限位置时,应能立即切断下降动力源。上述运动方向的电源切断后,仍可进行相反方向运动(第二级起升高度限位器除外)。
2运行行程限位器
起重机和起重小车(悬挂型电动葫芦运行小车除外),应在每个运行方向装设运行行程限位器,在达到设计规定的极限位置时自动切断前进方向的动力源。在运行速度大于100m/min,或停车定位要求较严的情况下,宜根据需要装设两级运行行程限位器,第一级发出减速信号并按规定要求减速,第二级应能自动断电并停车。
如果在正常作业时起重机和起重小车经常到达运行的极限位置,司机室的最大减速度不应超过2.5m/s2。

限制器——防超载的安全装置
1起重量限制器
对于动力驱动的1t及以上无倾覆危险的起重机械应装设起重量限制器。对于有倾覆危险的且在一定的幅度变化范围内额定起重量不变化的起重机械也应装设起重量限制器。
需要时,当实际起重量超过95%额定起重量时,起重量限制器宜发出报警信号(机械式除外)。
当实际起重量在100%~ 110%的额定起重量之间时,起重量限制器起作用,此时应自动切断起升动力源,但应允许机构作下降运动。
内燃机驱动的起升和/或非平衡变幅机构,如果中间没有电气、液压或气压等传动环节而直接与机械连接,该起重机械可以配备灯光或声响报警装置来替代起重量限制器。
2起重力矩限制器
额定起重量随工作幅度变化的起重机,应装设起重力矩限制器。
当实际起重量超过实际幅度所对应的起重量的额定值的95%时,起重力矩限制器宜发出报警信号。
当实际起重量大于实际幅度所对应的额定值但小于110%的额定值时,起重力矩限制器起作用,此时应自动切断不安全方向(上升、幅度增大、臂架外伸或这些动作的组合)的动力源,但应允许机构作安全方向的运动。

B. 行车防冲顶行程开关怎么接电线

行车防冲顶行程开关,接到大车的的控制回路。
如果大车是凸轮控制器控制的,行程开关接入主接触器的自保回路。
如果大车是控制屏控制的,分别接入正反转接触器的线圈回路。

C. 电梯撞底(或冲顶)保护装置有什么作用

。缓冲器是电梯机械安全装置的最后一道措施。

当电梯在井道下部运行时

D. 电梯蹲底和冲顶是否有防护措施

电梯蹲底就是电梯的轿厢在控制系统全都失效的情况下,会超越首层平层位置而向下行驶,直至蹲到底坑的缓冲器上停止。缓冲器就是为此而设置的防护装置,此防护装置根据电梯的运行速度的不同,分弹簧式和液压式两种。当轿厢蹲在缓冲器上就称为蹲底。此时,缓冲器对电梯轿厢的冲击力产生缓解的作用,不至于对电梯内乘客造成严重的伤害。

E. 电梯老是冲顶是什么原因plc+接触器电梯贯通门的

常见的电梯冲顶原因都被排除了,那么这次事故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调查人员回到电梯机房,仔细检查了电梯控制柜里的电脑板和电气元器件,发现控制柜中I/O板(主板,接口输入输出板)上行继电器触点动作不良,并且主接触器触点有烧灼现象,接触动作不良。这说明发生电梯冲顶的原因,有可能是抱闸打开着而电机却停止转动,电动机与电梯曳引轮直接相连,曳引轮上悬挂的钢丝绳,一边牵引着电梯轿厢,一边牵引着对重铁。由于电梯对重侧重量较重,对重侧受重力作用向下坠落,此时连接在曳引钢丝绳另一端的轿厢被迫向上提拉,直至冲顶。

电梯控制柜内变频器驱动马达运行的必要条件是Enable信号(允许运行信号)和方向信号,而当上行继电器给变频器上行方向信号的触点动作不良时,变频器就接收不到主板发出的上行信号,从而无法驱动马达。但这种状态下变频器又不报故障,这就出现主板在接收到变频器无故障信号、门锁闭合信号、安全回路闭合信号、上行继电器反馈信号、上方呼梯信号后延时打开抱闸,导致电梯自由溜车。或者在电梯运行过程中,上行继电器的触点突然接触失效,但抱闸仍是打开状态,此时由于电梯轿厢里只有1人,对重侧比轿厢重,轿厢被继续向上提拉,最终发生冲顶。

查明事故原因后,调查组采取了相应措施,修理被损坏的电梯并预防同样的事故再次发生。首先更换了I/O板上损坏的上行方向继电器,防止上行信号异常中断,接着更换了主接触器,防止接触器发生粘连不断电、抱闸不合闸制动。此外,还增加了1个保护措施,就是取变频器抱闸输出信号,将其串入原抱闸接触器1的线圈回路。

抱闸控制回路更改后,调查人员进行了试验,以确认整改安全。

一是执行了之前模拟试验时的操作,即在电梯控制柜内登记“9F”的内呼指令后,主板输出上行方向指令,输出接触器吸合,I/O板上行继电器吸合,主板延时后打开抱闸,BKMAG2(抱闸接触器2)吸合,但因为变频器未收到上行信号,变频器抱闸输出继电器不吸合,致使BKMAG1(抱闸接触器1)无法吸合,抱匣不打开,这时主板报故障停止运行,需断电复位。

二是在电梯满速运行时,一旦断开变频器上行信号输入口上的信号线,电梯立即减速,速度减到零后变频器抱闸输出继电器断开,使得BKMAG1(抱闸接触器1)释放,同时抱闸关闭、电梯停止,这时主板报故障停止运行,需断电复位。

同理,无论在电梯启动前还是电梯运行中,当切断变频器下行信号线进行试验时,仍然得到“主板报故障停止运行,需断电复位”的结果。这一系列试验说明,增加安全回路,能够有效预防同类事故再次发生。最后调查人员为这部电梯增加了一套夹绳器,它是一种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当上述防护措施都失效时,它能通过夹死钢丝绳来使电梯停止运转,从而防止冲顶事故的发生。

虽然这起事故没有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但是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引起电梯安装及使用人员的足够重视。

一是该电梯是2002年安装并投入使用的,缺少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及防抱闸粘连功能,这是该事故无法有效避免的关键所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9.10条款中明确规定,曳引驱动电梯上应装设符合相应条件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但是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是2004年1月1日起才强制执行,所以在此之前出厂的电梯绝大部分都没有此装置,这就提醒所有电梯使用单位,特别是2004年前出厂的老电梯及高楼层电梯的用户,应该及时添加这种装置及功能,保护自身安全。

二是我国电梯实行强制维保制度,维保单位、人员都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维保人员在工作中应加强责任心,加强对电梯电气、机械部件的定期检查维护,特别是要严格参照技术文件,对已到使用寿命的电气原器件执行强制更换,不能仅仅从表面上来判断能否继续使用。该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上行继电器的接触不良,而该宾馆电梯的使用频率很高,一年平均达45万次,像这类电梯的维保就要特别重视,元器件的更换周期应该缩短,以提高安全系数。

三是作为特检机构的检验人员,除了充分熟悉和了解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做好电梯检验工作外,还要向广大电梯用户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更好的管好用好电梯,使他们在乘坐电梯时更加舒心更加安全。

F. 提升机制动装置的作用

(1)提升终了或提升机不工作时闸住卷筒;
(2)参与提升机速度控制;
(3)发生紧急事故时,进行安全制动;
(4)双筒提升时,调绳,更换水平。
苏州豪锝铝合金升降机械是生产导轨式链条提升机的厂家

G. 通常门吊防止冲顶是什么意思

门吊冲顶就是用限位器就行了

H. 吊篮防冲顶挡板距离

摘要 经过多方面的查询,吊篮防冲顶挡板距离不得超过80cm。

I. 实况10高手就进 如何防冲顶

目前我是学上网友说的,一见传中后就按方格,看见球要到了就松开方格,再按一下方格。

以这个套路来就可以了 。但是 按方格的时候 顺便按住 R2。。
判断球的 落点位置 按方向 移动就可以了 。

X传中 主要是以 快速反击时候 中路比较空的时候推举使用,防守人员多的话 成功率 很低。
方块 传中 有点 运气性。 主要是 用来让门将
脱手 补射时候用的 。 建议平时少用。

阅读全文

与防冲顶装置的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烟台华盛金属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57
地暖分水器的放气阀门在哪 浏览:344
如何给机械水表调字 浏览:78
煤气罐上低压阀门怎么调 浏览:318
新昌五金建材市场 浏览:322
机械手常用坐标系有哪些 浏览:355
取95ml水需要用什么仪器 浏览:191
圆带传动用于什么机械 浏览:860
化工管道阀门可以地埋吗 浏览:654
实验仪器的正确选择和实验装置 浏览:462
臀部按摩疏通有什么好的仪器 浏览:182
辐射4机械大师怎么离开 浏览:605
车子仪表台被晒得发白了如何解决 浏览:597
五征仪表盘不亮什么原因 浏览:907
一字带磁暖气阀门开关 浏览:334
cad机械制图怎么填充 浏览:692
上海悦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地址 浏览:468
板墙自动提升装置 浏览:30
暖气上12345数字的阀门 浏览:567
麦德龙有电动工具买吗 浏览: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