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来测滑块的加速度,由导轨
(1)由于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
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1=
,
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
2=
.
根据
v | 2
❷ (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气垫导轨实验装置来探究合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1)  ;8.15mm(2)BC
❸ (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守恒,滑块1的质量为M1,滑块2的质量为M2,两个
(1)②要验证动量守恒,就需要知道碰撞前后的动量,所以要测量碰撞版前后滑块的速权度,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近似认为是滑块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 所以至少还需要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遮光条的宽度d. ③碰撞前滑块1的速度v1= ,碰撞前系统的动量P=M 1碰撞后滑块1和2的速度v 2= ,碰撞后系统的动量P′=(M 2+M 1) 本实验中,如果等式M 1=(M 2+M 1)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成立,就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当欧姆表的指针指在中间位置附近时,测量值较为准确,根据读数为:示数×倍率=读数知,选择×1K的挡较好; 欧姆表的正极插孔与内部电源的负极相连,与电压表构成一闭合回路,电流从负极流出,进入电压表的正极,所以选择图2正确; 欧姆表的读数为:40×1K=40KΩ; 由题意知欧姆表的内阻为30KΩ,与电压表的内阻40KΩ串联,由欧姆定律可知: E=I(r+R)= (3×10 4+4×10 4)=2.8V. 故答案为:(1)遮光条的宽度d,M 1=(M 2+M 1) . (2)×1k,图2,40k,2.8
❹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来探究合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1)用游标卡
(1)游标卡尺的读数由主尺1cm和游标尺:10× mm=0.5mm=0.05cm两部分组成.所以读数为1+0.05=1.05cm. (2)光电门测量滑块瞬时速度的原理是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 故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表达式:v 1= , 经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表达式:v 2=, 加速度a= v | 2
❺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来测小车的加速度,由导轨标尺可
由于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 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 v 1 = , 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 v 2 = . 根据 - =2aL得, a= . 故答案为: , . |
❻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实验装置来探究合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1)做实
(1)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表达式v1= 经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表达式v 2= a= v | 2
❼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动能定理实验前开通气源,调整气垫导轨底座使之水平,①测得遮光
①由于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因此可以利用平均速度来代替其瞬时速度,因此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 v= = =0.25m/s 实验要验证动能定理,故: mgL= (M+m) v2 故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钩码的质量m、滑块质量M和、滑块初始位置与光电门间距离L; ②实验要验证动能定理,故要比较mgL与(M+m)v2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故答案为: ①0.25,滑块初始位置与光电门间距离L; ②mgL,(M+m)()2.
❽ 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
①a、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b、保证两个滑块专的碰属撞是一维的. ②滑块1碰撞之前的速度v1= ==0.50m/s; 滑块1碰撞之后的速度v2===0.10m/s; 滑块2碰撞后的速度v3===0.60m/s; ③a、系统碰撞前后总动量不变. 原因:系统碰撞之前的动量m1V1=0.15kgm/s系统碰撞之后的动量m1V2+m2V3=0.15kgm/s b.碰撞前后总动能不变. 原因:碰撞前的总动能Ek1=m1V12/2=0.0375J碰撞之后的总动能Ek2=m1V22/s+m2V32/2=0.0375J, 所以碰撞前后总动能相等. c.碰撞前后质量不变. 故本题答案为:①a、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b、保证两个滑块的碰撞是一维的. ②0.50,0.10,0.60 ③a、系统碰撞前后总动量不变.b.碰撞前后总动能不变.c.碰撞前后质量不变.
❾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气垫导轨水平).图乙所示
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6mm,游标读数为0.05×15mm=0.75mm,则最终读数为6.75mm=0.675cm. 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版瞬时速度v= ==0.45m/s. 为了验证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即验证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和系统动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表达式为:mgx=(M+m)v2,所以还需要测量滑块上遮光条的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x和滑块的质量M. 故答案为:(1)0.675,0.45,滑块上遮光条的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滑块的质量.
❿ I.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实验前需要调整气垫导轨
I、(1)需要测钩码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所以需要测量滑块上的遮光条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s,因为该距离即为钩码下降的距离.因为要测量系统动能的增加量,所以还需测量滑块的质量M. (2)因为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所以看钩码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即看重力势能的减小量mgs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 (M+m)()2是否相等. II.(1)直流恒流电源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出的电流恒定并且可读出其大小,电压表并联在热敏元件两侧,实物图连接如下图. (2)该实验需测出不同温度下热敏元件的电阻,所以需记录电压表的示数和温度计的示数. (3)根据R-t关系图线,知R与t成线性关系,为R=100+1.6t. (4)测量时认为电压表的示数与输出电流的比值等于电阻的测量值,该值等于电压表与热敏元件的并联电阻,小于真实值. (5)根据欧姆定律,热敏元件在温度较高时两端电压大约为15V,三个电压表量程都不够,从电表改装考虑,电压表V2和定值电阻R2共同分担的电压可达到15V左右.故B正确. 故答案为: d | △t | | )2、mgs II.(1)如图 (2)电压表示数,温度计示数(3)100+1.6t(其中100±1,1.6±0.1均可) (4)小(5)B
与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实验装置来探究合力一定时相关的资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