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明设计了一个趣味实验(见图装置),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口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
A、氯化钠和水不反应,不能使A瓶中的压强增大,故A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使A瓶气压减小,故B错误.
C、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没有气体放出,不能使A瓶中的压强增大,故C错误.
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快速释放出氧气,增加气压,使B瓶导管口产生“喷泉”,故D正确.
故选D.
Ⅱ 小明很想证明空气也有质量,请你帮助他想想办法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从而证明空气也有质量
在一个天平两托盘上分别放一个没有充气的相同的气球,天平平衡、然后在其中一个气球中充满空气,发现天平会向充气的气球倾斜. |
Ⅲ 小明家有一自来水蓄水池,他想设计一套装置,当水深低于某个值时,水泵自动注水,当水深达到某个值时,水
(1)随着水位的下降,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浮力减小,因此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增大;
由图乙可知,拉力越大,传感器的电阻越小,即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2)水泵开始注水时,传感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
3V |
0.3A |
3V |
0.2A |
F浮 |
ρ水g |
5N |
1×103kg/m3×10N/kg |
V排 |
S |
5×10?4m3 |
5×10?2m2 |
Ⅳ 小明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见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B中尖嘴导管会形成一段水柱,故选项错误.版
B、生石灰与水反应权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使瓶内水喷出形成“喷泉”,故选项正确.
C、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温度变化不大,B中尖嘴导管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快速释放出氧气,增加气压,使B瓶导管口产生“喷泉”,故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D
Ⅳ 小明同学利用定滑轮设计了一种拉动窗帘的简易装置(图10)。设计时他采用一根闭合
三只定滑轮,来一只在窗上方一侧,自两只在另一侧,这两只滑轮的布置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相距一个滑轮的直径略大一些。
三只滑轮之间穿一首尾相连的拉绳,绳的一点与窗帘一端点相连接,拉动拉绳,就可控制窗帘的闭合位置。
Ⅵ (1)小明用如图1所示装置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从图可以看出,小明控制不变的量是
(1)由图示可知,甲、乙两图所示实验中,瓶子的重力不变,海绵受到的压力不变,因此实验回过程中,控制压力不变答;
两种情况下受力面积大小不同,所以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2)①甲乙两图中的液体密度相同,探头所在深度不同,所以探究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②丙和丁液体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容器形状不同,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③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使探头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所以应选择乙丙两图.
故答案为:(1)压力大小;受力面积;(2)①深度;②无关;③乙、丙.
Ⅶ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氢氧化钠反应时,小明用自己设计的三个装置(见图)进行实验,请你参与并解答问题:(
(1)a是试管;b是烧杯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本无明显现象,而二氧化碳消耗会使体系压强降低,BC就是使用了该原理,要使A也能有明显现象,可使用可改变形状的反应容器,故填:用软塑料瓶代替烧瓶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使烧瓶内和试管内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比内部气压大,所以试管内液面上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填:试管内液面上升;2NaOH+CO2=Na2CO3+H2O
(4)因为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气体,可取实验B中反应后溶液,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生成了碳酸钠.故填:取实验B中反应后溶液,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生成了碳酸钠
Ⅷ 小明设计了如图的装置AB进行趣味实验。
(1)锥形瓶中的物质可能为H2S, 滴管中的物质可能为H2O溶液.(2)使用装置B进行专实验时,将滴属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也鼓起来.你推测锥形瓶中的物质可能为CaO, 滴管中的物质为H2O.
Ⅸ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从图可以看出,小明控制不变的量是
压力
,能得出的结论是:
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要使瓶子倒放时与正放时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最简单的方法是:
从倒放的瓶中倒出适量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