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制备Cl2,并探究氯气的相关性质.(1)若A装置中固体药
(1)若A装置中固体药品为KClO3,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lO3+6HCl=KCl+3Cl2↑+3H2O,反应生成3molCl2,转移电子,则反应中每生成1mol 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故答案为:
;
(2)反应过程中氯化氢和水蒸气是氯气中的杂质,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
2中的HCl;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发生堵塞时B中的,压强增大,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故答案为: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液柱;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要验证干燥氯气无漂白性,湿润的有色布条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选项中abc的Ⅱ中都是干燥剂,再通入湿润的有色布条不能验证氯气的漂白性,所以C中I、II、III依次放入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硅胶、P
2O
5),干燥的有色布条,
故答案为:无水氯化钙(硅胶、P
2O
5),干燥的有色布条;
(4)氯气和溴化钠反应现象判断氯气氧化性大于溴单质,打开D装置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入E中溴单质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实验步骤为: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D中的无色溶液变为橙色(橙红色或黄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打开D中活塞,将D中少量溶液放入装置E中,振荡,下层为紫红色,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大于碘,
故答案为: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D中的无色溶液变为橙色(橙红色或黄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打开D中活塞,将D中少量溶液放入装置E中,振荡,下层为紫红色,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大于碘;
(5)F装置是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2NaOH=NaCl+NaClO+H
2O,
故答案为:Cl
2+2NaOH=NaCl+NaClO+H
2O;
(6)亚硫酸钠溶液中通入氯气反应生成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
32-+Cl
2+H
2O=SO
42-+2Cl
-+2H
+,同时生成的盐酸和亚硫酸钠反应会生成污染气体二氧化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
32-+2H
+=SO
2↑+2H
2O,
故答案为:SO
32-+Cl
2+H
2O=SO
42-+2Cl
-+2H
+,SO
32-+2H
+=SO
2↑+2H
2O.
㈡ 如图实验装置瓶中是萌发的种子,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燃烧的蜡烛放在瓶中会熄灭,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氧气有助燃的作用,蜡烛熄灭表明瓶中没有氧气,原因是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瓶中的氧气参与了有机物的分解,被消耗尽了.
故选:A
㈢ 请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若用A装置
(1)①是铁架台,常用于固定、支持实验装置;②是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③是水槽,常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 故填:铁架台;长颈漏斗;水槽.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实验前要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双手紧捂试管,若导管内水柱上升且一段时间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 2KCl+3O 2 ↑; 收集氧气可选用D装置,用该装置收集氧气,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故填:双手紧捂试管;2KClO 3 2KCl+3O 2 ↑;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 (3)A、此装置若用于制备氧气,应在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 B、分液漏斗中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小试管中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 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大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石蕊试液变红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 +H 2 O═H 2 CO 3 . 故填:过氧化氢溶液;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O 2 +H 2 O═H 2 CO 3 . (4)改后该装置的优点是能够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故填:能够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5)如果把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或注射器,通过分液漏斗或注射器可以控制水的滴加速率,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故填:把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或注射器. |
㈣ 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略)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有关仪器的名称为:a______,b_
(1)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水槽是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集气瓶;水槽;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2H2O2
MnO2 | .
㈤ 如图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B. &nb...
A、因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能改变瓶内的压强,所以不能用硫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实验室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收集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但导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为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集气瓶底预先铺上一层细沙或放少量的水,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㈥ 请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______,b是______.(2)若用B装置制氧气
(1)a是酒精灯,常用作热源;b是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可以向锥形瓶中注入液体药品. 故填:酒精灯;分液漏斗. (2)用B装置制氧气不需要加热,应该是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
㈦ 如图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B.  ...
A、因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能改变瓶内的压强,所以不能用硫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实验室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收集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但导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为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集气瓶底预先铺上一层细沙或放少量的水,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
㈧ 如图 实验装置中,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选D A是电流的磁效应 BC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这类问题,找没有电源和小磁针的,就是电磁感应。
㈨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n...
(1)试管长颈漏斗(2)A;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2KMnO 4  K 2 MnO 4 +MnO 2 +O 2 ↑ (3)BE;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
㈩ 请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在实验室用B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内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容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该反应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因此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B装置与A装置相比较,多了一个隔板,因此优点为:通过控制活塞的开关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或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或减少酸的用量); 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应该从长管进入,把空气从短管排出;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CO2↑+H2O;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或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或减少酸的用量);c.
与如图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勤和五金制品厂
发布:2025-09-30 11:53:18
浏览:9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