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梯超速(失控〉保护装置主要指
电梯超速(失控〉保护装置主要指安全钳系统和曳引机抱闸系统。
电梯安全钳系统是指限速回器、张紧答轮和安全钳组成的安全钳系统。
如图:
图中块式抱闸就可以做到上行超速保护。
上行超速保护的试验,请参看相关资料。
⑵ 电梯上行失控或超速时,电梯通过什么起作用制停
电梯上行失控或超速时,电梯通过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起作用制停
轿厢上内行超速保护装置包括速容度监控和减速元件,应能检测出上行轿厢的速度失控,其下限是电梯额定速度的115%,上限是对重安全钳限速器的动作速度(对重(或平衡重)安全钳的限速器动作速度应高于轿厢安全钳的限速器动作速度,但不得高于10%。),并应能使轿厢制停,或至少使其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该装置在使空轿厢制停时,其减速度不得大于1gn.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1、轿厢空载,以不低于额定速度上行,人为触发减速元件动作同时切断电动机供电,仅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使轿厢减速。
2、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时,检查电梯能否启动或继续运行。
⑶ 为什么电梯同步机封星接触器相当于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什么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同步电机通电工作时是电动机,由电磁场驱动转子转动。不通电是转子转动是切割磁场做有工功率,所以转速会很慢,注明一点的是上行超速保护只是起到一个减速的作用。封星接触器起的作用是把电机磁场由三角形接法串接成星型接法。
⑷ 曳引式电梯应设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其作用是什么
简而言之,曳引式电梯设置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属于电梯安全部件,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避免当电梯上行超速到额定速度的115%时,进行减速和制动,以保护轿厢内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⑸ 电梯上行超速保护怎么做
动作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检修速度上行,曳引轮应打滑,钢丝绳可靠制动。版
电梯是一种以权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⑹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电梯,为什么不需要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GB7588
9.10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曳引驱动电梯上应装设符合下列条件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9.10.1 该装置包括速度监控和减速元件,应能检测出上行轿厢的速度失控,其下限是电梯额定速度的115%,上限是9.9.3规定的速度,并应能使轿厢制停,或至少使其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
9.10.2 该装置应能在没有那些在电梯正常运行时控制速度、减速或停车的部件参与下,达到9.10.1的要求,除非这些部件存在内部的冗余度。
该装置在动作时,可以由与轿厢连接的机械装置协助完成,无论此机械装置是否有其他用途。
9.10.3 该装置在使空轿厢制停时,其减速度不得大于1gn。
9.10.4 该装置应作用于:
a)轿厢;或
b)对重;或
c)钢丝绳系统(悬挂绳或补偿绳);或
d)曳引轮(例如直接作用在曳引轮,或作用于最靠近曳引轮的曳引轮轴上)。
9.10.5 该装置动作时,应使一个符合14.1.2规定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
9.10.6 该装置动作后,应由称职人员使其释放。
9.10.7 该装置释放时,应不需要接近轿厢或对重。
9.10.8 释放后,该装置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9.10.9 如果该装置需要外部的能量来驱动,当能量没有时,该装置应能使电梯制动并使其保持停止状态。带导向的压缩弹簧除外。
〖★★ 永磁同步专用封星接触器〗
对照上述要求,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梯有以下特点:
1- 抱闸均采用两组独立线圈控制,并能够实现单臂抱闸可靠制动。这符合9.10.2“冗余度”的要求;
2- 永磁同步曳引机的抱闸的设计均直接作用于曳引轮。这符合9.10.4的要求;
3- 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梯的控制系统大多会在变频器至电动机之间采用永磁同步专用封星接触器,这种接触器在电梯非正常运行状态(亦即运行接触器断开状态)自动短接永磁同步电机的三相绕组。这样一旦永磁同步电机发生失速,那么永磁同步电机工作在“发电状态”,对外输出的三相电流经接触器短接后回馈给永磁同步电机本身,通过定子绕组建立一个反向磁场,而且磁场力矩随电流增大而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永磁同步电机的速度只会越降越慢。
综合以上三点,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梯可以不需要像普通有齿轮曳引机电梯采用的夹绳器或者对重安全钳那样的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⑺ 封星接触器的作用
接触器是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
1、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电压AC)和直流接触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场合。
2、在电工学上,因为可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和可频繁地接通与大电流控制(达800A)电路的装置,所以经常运用于电动机做为控制对象,接触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而且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接触器控制容量大,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
(7)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作用于扩展阅读:
1、交流接触器利用主接点来控制电路,用辅助接点来导通控制回路。主接点一般是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常有两对常开接点和常闭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
2、交流接触器动作的动力源于交流通过带铁芯线圈产生的磁场,电磁铁芯由两个「山」字形的幼硅钢片叠成,其中一个固定铁芯,套有线圈,工作电压可多种选择。为了使磁力稳定,铁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环。交流接触器在失电后,依靠弹簧复位。
3、另一半是活动铁芯,构造和固定铁芯一样,用以带动主接点和辅助接点的闭合断开。20A以上的接触器加有灭弧罩,利用电路断开时产生的电磁力,快速拉断电弧,保护接点。
4、接触器可高频率操作,做为电源开启与切断控制时﹐最高操作频率可达每小时1200次。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很高,机械寿命通常为数百万次至一千万次,电寿命一般则为数十万次至数百万次。
⑻ 分析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工作原理,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10058-2009 电梯技术条件: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包括速度监控和减速元件,应能检测出上行轿厢的回速度失控,其下答限是电梯额定速度的115%,上限是对重安全钳限速器的动作速度(对重(或平衡重)安全钳的限速器动作速度应高于轿厢安全钳的限速器动作速度,但不得高于10%。),并应能使轿厢制停,或至少使其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该装置在使空轿厢制停时,其减速度不得大于1gn.
GBT10059-2009电梯试验方法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1 轿厢空载,以不低于额定速度上行,人为触发减速元件动作同时切断电动机供电,仅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使轿厢减速。
2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时,检查电梯能否启动或继续运行。
⑼ 上行超速为什么作用在两个支撑的曳引轮轴上
1、机械故障
曳引式电梯依靠曳引机驱动,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摩擦力带动轿厢运行,制动器有效闭合保证轿厢可靠可能制停。因此在对重侧重量大于轿厢侧重量的情况下,传动、曳引和制动的任何一个环节失效都可能导致电梯上行超速,严重时将导致冲顶。因此,引起电梯上行超速原因是多方面的: 曳引式电梯依靠曳引机驱动,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摩擦力带动轿厢运行,制动器有效闭合保证轿厢可靠可能制停。因此在对重侧重量大于轿厢侧重量的情况下,传动、曳引和制动的任何一个环节失效都可能导致电梯上行超速,严重时将导致冲顶。因此,引起电梯上行超速原因是多方面的:
1、1 制动弹簧松弛、制动器闸瓦和制动轮摩擦引起制动器闸瓦和制动轮过热,导致制动能力下降,制动器卡死、制动器臂、轴销断裂等故障导致制动器不能有效闭合;
1、2 曳引机主轴、轴承、齿轮、蜗杆等机械部件断裂或损坏,曳引力严重下降;
1、3 曳引条件被破坏,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打滑;
1、4 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电机过热烧坏、动力电压异常波动等原因引起的超速。
2、部分在用电梯存在的上行超速隐患
以上分析的超速原因中,制动器故障引起的上行失控是最为常见的,这主要是以前部分电梯采用的制动器不是安全制动器所致。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12、4、2、1条明确规定“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力的制动器部件应分两组装设,并且具有合适的尺寸,以满足:如果一组部件不起作用时,制动轮(或盘)仍能获得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的轿厢缓速下行”。本来这是一条很好规定,它要求制动器机械部件设计时必须有冗余,以便当某一部件工作失效时,制动器仍能使电梯可靠制停。可惜在GB7588-1995中,这条规定被暂缓执行。由于这条规定的暂缓执行,致使部分电梯制动器在设计上存在先天缺陷,也为非安全制动器的制造和运用创造了条件。
这种非安全制动器在部分电梯上的运用不仅给电梯上行失控带来了隐患,电梯安全回路所有的电气安全开关保护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因为电梯电气安全保护最终都是通过安全钳的可靠制停来发挥作用的。目前在用电梯上,这种非安全制动器应用不在少数,由于运用了这种制动器而导致电梯上行冲顶的事故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发生。在电梯安全运行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这种具有先天缺陷的非安全制动器应引起重视。是改造制动器还是增加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亦或是采取其它措施。这既涉及经济和安全,同时还涉及曳引机的不同结构,和各种电梯结构差异,难以一概而论。但不管如何,在用电梯的上行超速,尤其是采用非安
全制动器的电梯存在的上行超速隐患应引起我们电梯同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认真对待。
3、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值得可喜和庆幸的是在新颁布执行的GB7588-2003中,12、4、2、1条被作为强制规定执行,这必将进一步促进制动器工作可靠性的提高。而且在新标准中,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作为重要的安全部件被明确要求在新装电梯上采用,这必将大大降低新安装电梯上行失控事故。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安装在曳引驱动电梯上,在电梯上行超速到一定程度时用来使轿厢制停或有效减速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它一般由速度监控装置和减速装置两部分组成。通常采用双向限速器作为速度监控装置检测轿厢速度是否失控。减速装置则包括安全钳、夹绳器和安全制动器,分别作用于轿厢或对重、钢丝绳系统(悬挂绳或补偿绳)和曳引轮。安全制动器作为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必须直接作用在曳引轮或作用于最靠近曳引轮的曳引轮轴上,目前在无机房电梯永磁同步电机上通常就是利用直接作用在曳引轮上的制动器作为上行超速保护。这种制动器机械结构设计冗余,符合安全制动器的要求,不必考虑其失效。同时由于它直接作用在曳引轮上,曳引机主轴、轴承等机械部件损坏不会影响其有效抱闸制停。当然,它不能保护如曳引条件被破坏,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打滑等其它原因而引起的上行超速。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究竟应对哪些类型上行超速起作用?按照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需要对制动器制动失效和电机传动失效引起的上行超速起作用。因此,目前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不能做到保护电梯所有的上行超速
⑽ 电梯技术,请问关于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否对重安全钳,就可以不用钢丝绳夹绳器了
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