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氨的催化氧化是氨重要的化学性质.其实验设计也是大家探究的主要内容.演示实验“氨的催化氧化”装置甲一
(1)氨催化氧化反应是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气氧化为一氧化氮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催化剂 | .
⑵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固定装置去)。 (1)A中使
(1)②④⑤⑥;(2)CO 2 ,H 2 O;4NH 3 +5O 2  4NO+6H 2 O;(3)铜片逐渐溶解并产生气泡,溶液变蓝色,气体在广口瓶上方变为红棕色;(4)在装置C、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在装置D后面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⑶ 在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往三颈瓶内的浓氨水中不断通入空气,将红热的铂丝插入瓶中并接近液
⑷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1
(袭1) NH 4 HCO 3 或(NH 4 ) 2 CO 3 ;e、f、g、h (2)①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 ;②在D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3)①吸收CO 2 和水蒸气,并生成O 2 ; ②4NH 3 +5O 2 4NO+6H 2 O ③铜片逐渐减少直至溶解,溶液变蓝色,生成无色气体并在广口瓶上方变成红棕色 |
⑸ 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气体混合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合成氨的装置如图乙所示,氨吸收和
(1)实验室可用抄饱和亚袭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是溶液与溶液反应,应选择C装置,制取氢气不需要加热,应选用A装置; 故答案为:C;A;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中的浓硫酸可以将氮气和氢气干燥,同时可以根据甲装置中冒气泡的速率来控制气体流量,混合气体, 故答案为:干燥气体;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体比例和气流速度; (3)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催化剂 | .
⑹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1)A处是气体发生装
(1)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过氧化钠在此装置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制版取氨气的药品可权以用NH4HCO3或(NH4)2CO3,药品均为固体,选择的装置符合加热固体制气体,故答案为:NH4HCO3或(NH4)2CO3;cfgh; (2)氨气极易溶于水,实验会倒吸,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氨气有毒,需要尾气处理,要在D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故答案为:①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②在D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3)①过氧化钠的作用是用来吸收铵盐分解产生的CO2和水蒸气并发生反应,生成氨的催化氧化所需要的O2,故答案为:①吸收CO2和水蒸气,并生成O2; ②氨气的催化氧化方程式为:4NH3+5O2 催化剂 | .
⑺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1)常温下,用5.8mol/L的氨水时实验现象明显,现用浓
(1)浓氨水,可以量取溶液体积混合得到,利用量筒量取氨水和水在烧杯中混合后,用玻璃棒搅拌得到配制的溶液; 故答案为:量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2)甲处是干燥氨气需要用碱石灰,防止水蒸气进入玻璃管炸裂玻璃管,乙处是干燥一氧化氮气体用氯化钙,不吸收后再后续装置会生成白烟;氨气不能用氯化钙干燥;甲处:碱石灰; 故答案为:碱石灰; (3)实验时,先将催化剂加热至红热,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反应是放热反应,发生的是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催化剂 | .
⑻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固定装置略去) (1)
(1)③; 4NO+6H 2 O;③铜片逐渐减少直至溶解,溶液变蓝色,生成无色气体,并在广口瓶上方变成红棕色 |
⑼ 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氨的催化氧化生成no,是工业生成硝酸的重要反应 4nh3+5o2====4no+6h2o,以pt或rh为催化剂,高温下反应 实验室中常用锥形瓶 氨气作为还原剂,被氧气氧化。这是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
⑽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1)A处是气体发生
(1)②或③ e、f、g、h (2)①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 ②在D后增加一个尾气吸版收权装置 (3)①吸收CO 2 和水蒸气,并生成O 2 ② ③铜片逐渐减少直至溶解,溶液变蓝色,生成无色气体并在广口瓶上方变成红棕色
与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屯溪高压阀门厂
发布:2025-10-01 06:09:13
浏览:409
永磁轴承怎么拆
发布:2025-10-01 05:21:10
浏览:730
弱电工具箱工具
发布:2025-10-01 04:06:40
浏览:344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