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牛顿力学的著名实验
1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或实际问题中,常有多个因素在变化,造成规律不易表现出来,这时可以先控制一些物理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和利用。如气体的性质,压强、体积和温度通常是同时变化的,我们可以分别控制一个状态参量不变,寻找另外两个参量的关系,最后再进行统一。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都是用这种方法研究的。2、等效替代法某些物理量不直观或不易测量,可以用较直观、较易测量而且又有等效效果的量代替,从而简化问题。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实验中,发生碰撞的两个小球的速度不易直接测量,可用水平位移代替水平速度研究;在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时,用电流场来模拟电场等都用了等效思想。3、累积法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可以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如测量均匀细金属丝直径时,可以采用密绕多匝的方法;测量单摆的周期时,可测30-50个全振动的时间;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时,可隔几个点找出计数点分析等。4、留迹法有些物理过程是瞬息即逝的,我们需要将其记录下来研究,如同摄像机一样拍摄下来分析。如用沙摆描绘单摆的振动曲线;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位置;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平抛的小球位置;用示波器观察交流信号的波形等。5、外推法有些物理量可以局部观察或测量,作为它的极端情况,不易直观观测,如果把这局部观察测量得到的规律外推到极端,可以达到目的。例如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I=0(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电动势)和短路(U=0)时的电流强度,通过一系列U、I对应值点画出直线并向两方延伸,交U轴点为电动势,交I轴点为短路电流。6、近似法在复杂的物理现象和物体运动中,影响物理量的因素较多,有时为了突出主要矛盾,可以有意识的设计实验条件、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用近似量当成真实量进行测量。7、放大法对于物理实验中微小量或小变化的观察,可采用放大的方法。例如游标卡尺、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都是按放大原理制成的。回忆爹の490982014-11-031.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的周长古埃及有一现名为阿斯旺的小镇。在这里,夏日正午的太阳悬在头顶:物体没有影子,阳光直射入深水井中。埃拉托色尼是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长,他意识到这一信息可以帮助他估计地球的周长,在以后几年的时间里的同一天、同一时间,他在亚历山大测量了同一地点的物体的影子。发现太阳光线有轻微的倾斜,在垂直方向偏离了大约7度角。剩下的就是几何学的问题了。假设地球是球状
❷ 如图所示的装置叫做阿特伍德机,是阿特伍德(G.Atwood1746-1807)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
(1)设物体B下落的加速度为a,绳子的张力为T, 以物体A作为研究对象有 T-Mg=Ma…① 以BC作为整体为研究对象有 (M+m)g-T=(M+m)a…② 联立以上两式可解得 a= g …③ 又因为 m= M , 所以 a= g= g …④ 根据运动学公式设B下落的时间为t,下落的位移为h,则有 h= a t 2 …⑤ 解得t=
❸ 物理学经典实验装置(高中)
安培(André Marie Ampè 1775~1836年),法国物理学家,1775年1月22日生于里昂一个富商家庭。 在电磁学上的贡献: ①发现了安培定则 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实验,引起了安培注意,使他长期信奉库仑关于电、磁没有关系的信条受到极大震动,他全部精力集中研究,两周后就提出了磁针转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及从右手定则的报告,以后这个定则被命名为安培定则。
②发现电流的相互作用规律 他提出了电流方向相同的两条平行载流导线互相吸引,电流方向相反的两条平行载流导线互相排斥。对两个线圈之间的吸引和排斥也作了讨论。
③发明了电流计 安培还发现,电流在线圈中流动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磁性和磁铁相似,创制出第一个螺线管,在这个基础上发明了探测和量度电流的电流计。
④提出分子电流假说 他根据磁是由运动的电荷产生的这一观点来说明地磁的成因和物质的磁性。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安培认为构成磁体的分子内部存在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由于分子电流的存在,每个磁分子成为小磁体,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通常情况下磁体分子的分子电流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产生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外界磁场作用后,分子电流的取向大致相同,分子间相邻的电流作用抵消,而表面部分未抵消,它们的效果显示出宏观磁性。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在当时物质结构的知识甚少的情况下无法证实,它带有相当大的臆测成分;在今天已经了解到物质由分子组成,而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绕核运动的电子,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有了实在的内容,已成为认识物质磁性的重要依据。
⑤总结了电流元之间的作用规律——安培定律 安培做了关于电流相互作用的四个精巧的实验,并运用高度的数学技巧总结出电流元之间作用力的定律,描述两电流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同两电流元的大小、间距以及相对取向之间的关系。后来人们把这定律称为安培定律。
⑥安培第一个把研究动电的理论称为“电动力学”,1827年安培将他的电磁现象的研究综合在《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一书中。这是电磁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论著。为了纪念他在电磁学上的杰出贡献,电流的单位“安培”以他的姓氏命名。
安培将他的研究综合在《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一书中,成为电磁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论著。麦克斯韦称赞安培的工作是“科学上最光辉的成就之一”,还把安培誉为“电学中的牛顿”。
❹ 如图所示的装置叫做阿特伍德机,是阿特伍德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设滑轮两侧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绳的张力为T,B下落距离h用时为t1;自由内下落距离容h用时为t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A有: T-Mg=Ma 研究BC有: Mg+ ?T=(M+ )a 根据运动学公式:h= a t12h=gt22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2)设物体C的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A有: T-Mg=Ma 研究BC有: Mg+mg-T=(M+m)a 令T≤1.2Mg,解得:m≤0.5M 答:(1)若物体C的质量为,物体B从静止开始下落一段距离的时间与自由落体下落同样的距离所用时间的比值为3:1. (2)如果连接AB的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Mg,那么对物体C的质量为m≤0.5M.
❺ 如图所示的装置叫做阿特伍德机,是阿特伍德(G.Atwood1z46-1我0z)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
(1)设物体7下落的加速度为a,绳子的张力为T, 以物体A作为研究对专象属有 T-Mg=Ma…① 以7g作为整体为研究对象有 (M+m)g-T=(M+m)a…② 联立以上两式可解得 a= g…③ 又因为m=M, 所以a=g=g…④ 根据运动学公式设7下落的时间为t,下落的位移为h,则有 h=at2…⑤ 解得t=
❻ 量子力学上有哪些著名的实验
量子力学有一个重要理论,叫哥本哈根诠释。主要内容是:物体在没有被观察前,可以同时以各种可能的状态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叠加态,有时也被称为波函数。要想知道物体处在什么状态,必须进行观察。它使波函数消失,也就是叠加态消失,物体呈现一种确定的状态。 有两个著名的量子力学实验——双孔实验和薛定谔的猫实验,都是围绕叠加态进行的。 双孔实验是在一块纸板上切出两个细长的孔。纸板的一边放置电子发射器,另外一边放置电子检测屏。当电子发射器一个一个地向双孔轮流发射电子时,电子检测屏上就会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图案,这与利用光做双孔实验的结果相同,说明每个电子都像光一样同时通过了两个孔。可是如果我们在两个孔旁边装上电子监测器,监测电子的实际运行轨迹。结果发现电子每次只是通过一个孔,原来那种只有电子同时通过两个孔才会出现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图案也不见了,电子检测屏上呈现的只是电子通过一个孔时才有的图案。好像电子知道有人在监测它们,所以不再像原来那样行动。著名量子物理学家费曼指出,双孔实验揭示了量子物理学的核心,可是没有人知道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量子世界许多奇异的现象和理论,不仅令芸芸众生大为困惑,也让许多量子学者头晕目眩。恰如费曼所言:“从常识的观点看,量子力学对自然的描述是荒谬可笑的。但是它与实验完全吻合。因此我希望你能够接受自然是荒谬的,因为它确实是荒谬的。”另一位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普朗克也同样感慨道:“科学不能解答自然的最终秘密,这是因为归根到底我们自己就是一个需要解答的秘密。” 诚如斯言,我们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我们是宇宙间全知全能的上帝,还是“上帝”眼里的大猩猩?我们看见的就是真实的吗?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我们究竟掌握了自然界的多少秘密?我们中间还有没有哥白尼和爱因斯坦……这些问题得不到明确的回答,宇宙对于我们就只能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谜团。
❼ 如图所示的装置叫做阿特伍德机,是阿特伍德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3;(2)
❽ 如图所示的装置叫做阿特伍德机,是阿特伍德(G.Atwood1746-1807)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匀
请不要用静止时的角度去分析加速物体的受力。 对于BC整体,可以这么写:Mg+mg-F绳子=(m+M)a 此时F绳子不等于物体A的重力。因为明显物体A不静止或匀速。 可以再次对A物体受力分析:F绳子-Mg=Ma 合起来其实就是mg=(2M+m)a
算出a,其他就没啥难度了。
❾ 以下是力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由图可知哪个实验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方法与其他几个不同(
与力学中的著名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带孔天然气阀门
发布:2025-10-01 07:53:56
浏览:245
屯溪高压阀门厂
发布:2025-10-01 06:09:13
浏览:40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