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火烧油层物理模拟实验装置传感器

火烧油层物理模拟实验装置传感器

发布时间:2022-01-16 09:20:40

Ⅰ 川大物理创新实验,求其中的光电传感器第五个实验——光纤传感器原理及运用的数据,急!!

光纤传感器最大的优点就是小 检测距离可能会长一些,用于一些非常小的地方。
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来自光源的光经过光纤送入调制器,使待测参数与进入调制区的光相互作用后,导致光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正态等)发生变化,称为被调制的信号光,在经过光纤送入光探测器,经解调后,获得被测参数

Ⅱ 急求物理实验报告一份。传感器的

我也正在找呢。你和我们的要求一样啊、

Ⅲ 急求一份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压力传感器和CCD的使用》的数据和处理结果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填写课题在理论上和应用上的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是压力电缆传感器与CCD系统在防盗,监视,监测等需求中的结合运用。针对其特征,可将其应用在监狱,劳改所,戒毒所,用于监测。也可用于博物馆,家庭等,起到防盗作用。在这些应用领域中,要求传感器的隐蔽性和对现场情况的及时了解,所以将压力电缆传感器和CCD结合一起运用,此传感器不易被发现,与CCD一起运用,可起到更好的防盗,监测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用于公共事业或者是私人需求的防盗监视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要求高效率,高性能(例如能同时适应高温和低温等特殊环境),低成本,操作简单等,本课题正是为适应这种社会需求而产生的。
调研(社会调查)情况:

传感器技术是现代测量和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从宇宙开发到海底探秘,从生产的过程控制到现代文明生活,几乎每一项技术都离不开传感器,因此,许多国家对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十分重视。如日本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六大核心技术(计算机、通信、激光、半导体、超导体和传感器)之一。
在各类传感器中压力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稳定可靠、成本低、便于集成化的优点,可广泛用于压力、高度、加速度、液体的流量、流速、液位、压强的测量与控制。除此以外,还广泛应用于水利、地质、气象、化工、医疗卫生等方面。由于该技术是平面工艺与立体加工相结合,又便于集成化,所以可用来制成血压计、风速计、水速计、压力表、电子称以及自动报警装置等。压力传感器已成为各类传感器中技术最成熟、性能最稳定、性价比最高的一类传感器。
CCD广泛应用在数码摄影、天文学,尤其是光学遥测技术、光学与频谱望远镜,和高速摄影技术如Lucky imaging。CCD在摄像机、数码相机和扫描仪中应用广泛,只不过摄像机中使用的是点阵CCD,即包括x、y两个方向用于摄取平面图像,而扫描仪中使用的是线性CCD,它只有x一个方向,y方向扫描由扫描仪的机械装置来完成。
CCD的加工工艺有两种,一种是TTL工艺,一种是CMOS工艺,现在市场上所说的TTL和CMOS其实都是CCD,只不过是加工工艺不同,前者是毫安级的耗电量,而后者是微安级的耗电量。TTL工艺下的CCD成像质量要优于CMOS工艺下的CCD。CCD广泛用于工业,民用产品。
拟采用研究方法:(具体写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
(1)根据压力电缆传感器的特性,设计检测前端电路,电路满足耐高温和耐低温的特点,如出现越界情况时,压力电缆传感器检测出情况后报警,同时CCD监测到现场情况,将传感器报警信号与CCD监测信号发送到同一网关节点,然后网关节点将信号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上位机。
其中精简 51 内核作为网关结点的微处理器。
整体结构图如下:

(2)前端电路主要包括压力模块,CCD模块。其中,压力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单元和信号放大单元,其中压力传感器模块用于感应外部压力,并将压力转换成差分电压值,信号放大单元主要用于放大输入的电压信号,并由差分信号转换为单路电压信号。

研究计划:(填写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时间节点)

(阶段时间表:
2012年3月15日 毕业设计开题,学生交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答辩
2012年5月9日;学院进行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交译文
2012年5月30日;交毕业设计论文,学院集中审阅
2012年6月11-15学生毕业答辩)

文献综述(不少于1000字正文+15篇参考文献,其中应包含英文参考文献)
1.在电子计算机、机器人、自动控制技术等技术中应用广泛。实际应用十分广泛,大至数控机床 、汽车小至家用电器都有传感器。传感器的安装、连接方式等多方面因素都能影 响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只有通过实践,亲自动手使用传感器,才能知道传感器的应该与其他电路如何连接,怎样才能正常工作。我们通常使用 的压力传感器主要是利用压电效应制造而成的,这样的传感器也称压电传感器
压电传感器中主要使用的压电材料包括有石英、酒石酸钾钠和磷酸二氢胺。其中石英(二氧化硅)是一种天然晶体,压电效应就是在这种晶体中发现的,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压电性质一直存在,但温度超过这个范围之后,压电性质完全消失(这个高温就是所谓的“居里点”)。
压电效应是压电传感器的主要工作原理,压电传感器不能用于静态测量,因为经过外力作用后的电荷,只有在回路具有无限大的输入阻抗时才得到保存。实际的情况不是这样的,所以这决定了压电传感器只能够测量动态的应力。
压电传感器主要应用在加速度、压力和力等的测量中。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加速度计。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等优异的特点。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在飞机、汽车、船舶、桥梁和建筑的振动和冲击测量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航空和宇航领域中更有它的特殊地位。压电式传感器也可以用来测量发动机内部燃烧压力的测量与真空度的测量。也可以用于军事工业,例如用它来测量枪炮子弹在膛中击发的一瞬间的膛压的变化和炮口的冲击波压力。它既可以用来测量大的压力,也可以用来测量微小的压力。
2.CCD图像传感器,也就是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可以将图像资料由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是一种进入影像世界不可缺少的取像元件。CCD图像传感器与传统的摄像管比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用电省、价格低、寿命长、防震性强以及不受磁场影响等优点。
对于多监控摄像机系统,希望所有的视频输入信号是垂直同步的,这样在变换摄像机输出时,不会造成画面失真,但是由于多摄像机系统中的各台摄像机供电可能取自三相电源中的不同相位,甚至整个系统与交流电源不同步,此时可采取的措施有:均采用同一个外同步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同步信号送入各台摄像机的外同步输入端来调节同步,从而获得合适的垂直同步,相位调整范围0~360度。
CCD感光元件的核心是感光二极管 (photodiode),该二极管在接受光线照射后产生输出电流,电流强度与光照强度相对应。
CCD感光元件除包括感光二极管之外,在其周边还包括一个用于控制相邻电荷的存储单元,但感光二极管占据了绝大数面积,也就是说CCD感光元件中的有效感光面积较大,在同等条件下可接收到较强的光信号,对应的输出电流也较强,表现在输出结果上即捕捉的图像内容丰富、清晰;
工作原理:在接受光照后,感光元件产生相对应的电流,电流大小与光强相对应,因此感光元件输出的电信号是模拟的。在CCD中,每个感光元件并不对此做进一步处理,而是将电信号直接输出到下一个感光元件的存储单元,结合该元件生成的模拟信号后在输出给第三个感光元件,依次类推,知道结合最后一个感光元件的信号最终形成统一的输出。由于感光元件生成的电信号很微弱,无法直接进行模数转换工作,因此这些输出数据必须做统一的放大处理,这项任务由传感器中的放大器专门负责,经放大器处理之后,每个像点的电信号强度都获的同样幅度的增大,但由于CCD本身无法进行AD转换,因此还需要一个专门的模数转换芯片进行处理,最终以、二进制数字图像矩阵的形式输出给专门的DSP处理芯片。
3.以计算机、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完成程序编辑、编译、下载程序等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建民.传感与检测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刘笃仁,韩保君,刘靳.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孙运旺.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09
[4]马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0
[5]王建校,王建国.51 系列单片机及C51 程序设计.科学出版社, 2002.
[6]徐维祥,刘旭敏.单片机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7. [1]贾石峰.传感器原理与传感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7] 张一斌,余件坤.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8] 戴佳,戴卫恒.51单片机C语音应用程序设计实例精讲.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9] 龙威林,杨冠声,胡山.单片机应用入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10] 齐向东,刘立群.单片机控制技术实践.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11] 边春元,李文涛,江杰.C51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2]CCD Image Sensors and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13] DENVIR D J, CONROY E. Electron Multiplying CCDs[Z]. Proc. SPIE, 2003, 4877: 55~68.
[14] JERRAM P, POOL P, BELL R, et al. The LLLCCD: Low Light Imaging without the need for an intensifier[Z]. Proc. SPIE, 2001, 4306: 178~186.
[15]Piezo Polymer Coax Cable

Ⅳ 传感器将物理量转换为模拟量为什么不稳定有点小波动,会不会与传感器本身特性有关

不一定,单片机稳压,滤波处理不好,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满意望采纳

Ⅳ 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勘探参数的测定

———水合物层声速的变化与水合物饱和度的关系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声学特性的研究对于水合物地球物理勘探及资源评价均有重要意义。关于沉积物中水合物饱和度对声学性质的影响已有一些研究,但还不足以验证前人提出的理论模型,从而修正原有模型或建立新的模型。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于2004年建成了一套地球物理实验装置,专门用以研究沉积物中水合物的饱和度与声学特性的关系。该装置的特色是将超声探测技术和时域反射探测技术集成于一个系统中,前者用于测量水合物形成和分解过程中沉积物的声学参数(声速、幅度和频率等),后者通过测量体系中的含水量来确定水合物的饱和度,目前已经取得了人工岩心中水合物饱和度与声波速度的初步关系。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主要由高压反应釜及内筒、饱和水高压罐、配气系统、制冷系统和计算机测试系统组成(图75.10)。反应釜的设计压力为30MPa,利用饱和水高压罐事先制定好饱和甲烷水溶液,可以缩短实验时间。通过配气系统加入高压气体,制冷系统控制温度来实现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反应釜内压力由一压力传感器测量,精度为±0.1MPa,分别用两个不同长短的热耦测量沉积物表面和内部的温度,热耦精度为±0.01℃。实验采用纵横波一体化超声换能器和纵波超声换能器各一对,发射频率分别为500kHz和200kHz,可以同时测量体系的声速、幅度及主频参数。TDR探测采用购于美国Tektronix公司的1502c时域反射仪,TDR探针为自行制作的同轴型探针,可以测量体系的含水量。

图75.10 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图

实验技术与方法

岩心中天然气水合物超声探测实验流程:

1)将人工岩心放入高压反应釜的内筒中,插入TDR探针并接好;

2)分3次向岩心中加入纯水或300×10-6的SDS溶液,直至将岩心刚好淹没,观察TDR波形变化情况;

3)用导线将TDR探针与同轴电缆零线短路,记录TDR波形的变化以确定波形的起始点;

4)安装好反应釜,对整个系统抽真空,打开加压阀使气体缓慢进入反应釜,直至达到实验压力;

5)放置约24h,使甲烷溶入水中,同时可以试验压力是否泄漏;

6)开循环水制冷系统,通过控制温度进行岩心中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实验;

7)记录超声波形、TDR波形。

获取实验数据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完善,根据超声波形的文件读出声速、幅度和频率,由TDR波形计算出含水量。由于是在同一个系统中进行实验,因此可以同时得到温压、含水量和声学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因此不存在水合物饱和度与声学特性关系之间的系统误差问题。为了使实验数据准确可靠,可对不同体系均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取其中重复性较好的实验结果使用。

温压、超声及TDR结果分析

岩心孔隙中水合物的饱和度Sh(%)可以通过下式求得: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Φ为岩心的孔隙度,θV为生成水合物的体积。

在人工岩心中,纵波速度vp和横波速度vs随着岩心中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水合物饱和度20%至47%之间,声波速度随饱和度的增大相对快速增长。

图75.11岩心中水合物生成(分解)过程的温压、声速、含水量变化图,图中3条虚线对应的位置分别代表水合物开始生成、水合物开始分解、水合物完全分解的时刻。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水合物的生成,由于放热使岩心内部温度(Ta)和表面温度(Tb)升高,反应消耗气体和水使压力(p)和含水量下降,纵横波速度(vp,vs)增大。vp值在水合物生成前为4242m/s,完全生成后为4685m/s,增幅为443m/s。vs值在水合物生成前为2529m/s,完全生成后为2765m/s,增幅为236m/s。水合物开始生成、开始分解和完全分解的几个时间点上温压异常、超声和含水量变化对应的比较好。

图75.11 岩心中水合物生成(分解)过程的温压、声速、含水量变化图

Ⅵ 大学物理实验,磁阻传感器及其应用。 在实验中为什么要保证传感器方向不变

因为磁场容易受到干扰,比如地磁就是一个很大的干扰源。

Ⅶ 大学物理实验(温度传感器的设计和试验)思考

1.本人学识浅薄,不过我觉得电路上面应该没有变化吧。既然是将温度的变化量转成电压的变化量,一样测就是咯,只是数据的不同吧。如果你知道,告诉我下,谢谢

2.我的感想就是:
CTR具有负温度系数,但在某个温度范围内电阻值急剧下降,曲线斜率在此区段特别陡,灵敏度极高。适合用作温度开关。
PTC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有斜率最大的区域,当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其电阻值朝正的方向快速变化。其用途主要是彩电消磁、各种电器设备的过热保护等。

Ⅷ 火烧油层的发展

美国早在1917年J.O.李威斯就提出了采用热力或注溶剂的方法,驱替地层中的原油以提高采收率的概念。1923年瓦尔科特(Wolcott)和霍华德 (Howard)也认识到,把空气注入到油层,使油层在地下燃烧过程的关键是燃烧掉一部分原油,产生热量以降低粘度,同时产生驱替原油的驱动力。1947年开始了实验室试验研究。50年代后,美国的石油资源日见枯竭,新油田勘探成功率降低,这项新技术得到广泛的关注.从1951年开始,各个石油公司在油田展开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使得火烧油层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世界上最早的一次火烧油层现场试验是1942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伯特勒斯维尔油田进行的.50年代以后,据统计,美国已经开展了70多个火烧油层项目。另外还有前苏联,荷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德国,印度等40多个国家先后开展了火烧油层采油的相关工作。
我国从1958年起,先后在新疆、玉门、胜利、吉林和辽河等油田开展了火烧油层试验研究,因受当时条件的限制,火烧油层技术让位于注蒸汽采油,在我国的现场应用直到目前还为数不多。但是,室内研究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热力采油研究所,中科院化学所等单位,80年代以来不断开展火烧油层的物理模拟,化学模拟和数学模拟研究,配置了一批研究设备和仪器,开展了大量的室内试验,也进行了现场火烧可行性研究和施工设计与预测。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热力采油研究所也与罗马尼亚开展了有关现场火烧工艺的交流合作研究项目。
火烧油层采油法从本世纪20年代起,至今已经经历了70多年。在世界上150~160多个稠油和轻质油油藏上进行了现场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据资料统计,1998年全世界共有29个火驱项目,火驱开发日产原油4800t,单井日产油4.8t。其中,美国的8个火驱项目日产油960t;加拿大的3个项目日产油1040t,火驱产能规模占非蒸汽开采的50%以上;印度与罗马尼亚各有5个火驱项目,罗马尼亚原油总产量中10%以上的产量是用该方法开采出的。现今全球范围内还有14个大规模的工业性火烧油层项目正在进行之中。
由于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人们对该方法的应用前景还一直存有争议。该方法之所以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火烧油层本身的复杂性。因为其燃烧过程发生在油层内部,人们在进行过程量化时有很大的局限性,缺乏全面的认识。
②火烧油层对现场操作和管理要求比较苛刻。
③先导试验的严格评估存在很大困难。
④工艺方法的推陈出新。例如循环注蒸汽工艺的出现。
由此可见,在提出火烧油层技术的初期因为对驱油机理认识不够,驱油方案设计不合理(如井组面积大小与注气速度不匹配,燃烧温度与原油性质不匹配,湿式燃烧参数不合理等),造成试验失败,所以在实际生产上该方法一直未能被广泛应用。尽管如此,火烧油藏仍然以其独有的优势吸引着油田开发人员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正因为火烧油藏具有这些优势,伴随着近年来对其燃烧驱油机理认识的不断提高,火驱技术重新被重视。火驱技术采收率高、热效高、适用范围广,只要合理地应用,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Ⅸ 大学物理实验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中可以用作图法求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吗

可以的。测量时挂不同的砝码,其质量值为X轴,对应的数字表显示表的值为y轴,作图,其斜率就是灵敏度。

Ⅹ 物理模拟实验仪器选用

根据煤粉产出物理模拟实验的原理及目的,需要设计可以满足该实验要求的仪器装置。这些要求包括:

(1)满足模拟地层流体在煤储层裂隙之间的流动要求;

(2)满足模拟煤储层经储层改造后的裂隙展布效果要求;

(3)满足模拟煤储层在含煤地层中的赋存状态要求;

(4)满足模拟煤层气井排水→降压→采气的生产模式要求。

通过一系列的摸索与尝试,确定了该物理模拟实验仪器装置的主体系统结构,其中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样品制备系统、泵送驱替系统、物理模拟系统、煤粉储集系统、煤粉分析系统、电力动力系统等。

(1)计算机监控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操控平台和驱替导流监测平台等组成。计算机操控平台提供半自动半人工化功能服务,通过计算机实现对驱替导流监测平台的操控,可以满足不同条件下物理模拟实验的要求。同时,驱替导流监测平台实现流体相态驱替模式、自动调控驱替流速及压力、实时监测导流状况及实时记录排出产物状况等。

表5-3 煤体结构差异对煤粉产出的影响研究实验方案

(2)样品制备系统:主要由制样模具、升降施压油缸、平台支架等组成。制备样品的前期准备工作需要碎样机、标准样品筛、电子天平等辅助设备。首先使用碎样机将煤岩样品破碎,经过标准样品筛的筛选,选用一定粒度的煤粉颗粒,依据制样模具的尺寸形状,在升降施压油缸的挤压作用下,制作煤砖样,用于煤粉产出物理模拟实验。该系统需要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控制升降施压油缸,为制样提供稳定的压力。

(3)泵送驱替系统:主要由平流泵、储液容器、驱替液、导流室、无缝钢导管、法兰等组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整平流泵的泵送功率,使其提供一定流速的稳定流体,该流体将储液容器内的驱替液以同等速率注入导流室内,对导流室中的煤砖进行驱替作用,同时,需要导流室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进出液孔道,并在进出口端部安装测压孔道及相应法兰。在此过程中,通过驱替导流监测平台调控平流泵的泵送功率、设置驱替作用的周期及数据记录频率等参数。

(4)物理模拟系统:主要由煤砖样、石英砂、导流室、金属垫片、塑料密封圈、差压传感器、升降施压油缸、平台支架等组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块煤砖中夹持石英砂颗粒进行人工造缝,模拟煤储层经过储层改造后的裂隙延展状态;由泵送驱替系统向导流室内提供一定流速的驱替液,模拟地层流体在煤储层裂隙之间的流动过程;由计算机监控系统调控升降施压油缸,使其对导流室内的煤砖产生稳定围压,模拟煤储层在含煤地层中的赋存状态。该系统是在计算机监控系统、泵送驱替系统及物理模拟系统的相互配合下进行的,由平流泵提供驱替流体,由升降施压油缸提供挤压力,由驱替导流监测平台调控记录驱替液流速、油缸压力等参数,由金属垫片和塑料密封圈来保证导流室中煤砖处于密封状态。

(5)煤粉储集系统:主要由电子天平、无缝钢导管、烧杯等组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收集由物理模拟系统排出的液体及其中煤粉,同时通过驱替导流监测平台对排出液进行实时称重并储存数据结果。

(6)煤粉分析系统:主要由激光粒度仪、滤纸、过滤器、恒温烘干机、电子天平、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组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采用激光粒度仪对不同实验条件中产出的煤粉进行粒度分布测试;采用过滤器及恒温烘干机将排出液中的煤粉进行过滤烘干;采用电子天平对干燥的煤粉颗粒进行精密称重;采用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煤粉的显微形态及物质成分。从煤粉的粒度、质量、显微状态和物质成分等角度研究煤粉的产出物性特征。

(7)电力动力系统:主要由配电箱和电动机等组成。该系统为物理模拟实验设备装置的其他系统提供电力及动力保障。

图5-1 煤粉产出物理模拟实验仪器设计示意图

根据上述物理模拟实验仪器装置功能要求,实验仪器设计如图5-1所示。通过调研,在综合考虑物理模拟实验的可行性情况下,采用HXDL-Ⅱ型酸蚀裂隙导流仪作为测试仪器。该仪器可以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模拟地层压力及温度状态,可以实现气、液两相驱替过程,并能评价裂缝的导流能力。其装置流程如图5-2所示。根据上述物理模拟实验装置的说明,选用的酸蚀裂隙导流仪的主体系统均达到开展实验的要求,各个装置部件可以满足实验的需求。该仪器的各项参数是参照《SY-T 6302—1997 压裂支撑剂充填层短期导流能力评价推荐方法》标准而设定的。

图5-2 酸蚀裂缝导流仪流程示意图

阅读全文

与火烧油层物理模拟实验装置传感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梯阀门安装前进行什么实验 浏览:117
五菱荣光前轮胎轴承多少钱 浏览:7
测量仪器仪表费用多少 浏览:302
格力变频一赫兹什么制冷剂 浏览:714
自动装置主要组成 浏览:235
电动工具产品的研究现状 浏览:321
轴承加油后温度为什么降低 浏览:573
热量表和表测阀门怎么套定额 浏览:174
婴儿四驱车充电仪表怎么显示 浏览:669
洗沙绞槽轴承怎么卸 浏览:814
机械毕业设计总结怎么写 浏览:489
油烟机电机用什么轴承 浏览:702
阀门描述中1f6是指什么 浏览:986
一字阀门锁怎么打开 浏览:86
pE管道阀门按装方法 浏览:302
仪表字母Y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368
理正结构工具箱软件破解版下载 浏览:645
充气消防预作用装置怎么安装 浏览:600
带孔天然气阀门 浏览:245
家用暖气片阀门儿哪里买 浏览: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