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实验室用氢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仪器、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①如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除A装置外,还要选用通入气体和排出气体的装置,同时还有检验生成物和处理尾气的装置,符合要求的装置是DG. ②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H 2 +CuO Cu+H 2 O;一氧化碳、氢气分别还原氧化铜都能生成铜,故在A装置中的试管底部可观察到的相同实验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红色. ③反应前后仪器a中减少的质量是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能完全被还原出来;G装置中增加的质量应该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在实验过程中有可能吸收不完全,如果氧化铜中混有铜粉,为了测氧化铜的质量分数,选择Ⅰ组的数据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更好,理由是 因为数据Ⅰ在题意前提下,其他因素对其影响小;数据Ⅱ在同样前提下,如果生成物吸收不完全,对计算结果影响就大.所以实验数据Ⅰ比Ⅱ可靠.故答案为:①D、G;导出CO 2 和CO(或导出气体);检验CO 2 ,处理CO; ②H 2 +CuO Cu+H 2 O,固体由黑色变红色; ③Ⅰ,因为数据Ⅰ在题意前提下,其他因素对其影响小;数据Ⅱ在同样前提下,如果生成物吸收不完全,对计算结果影响就大.所以实验数据Ⅰ比Ⅱ可靠. |
『贰』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1)由于抄一氧化碳有毒,袭直接排到空气中能够造成污染,应该对尾气处理;
(2)如果先给氧化铜加热,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受热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先通入一氧化碳;
(3)在高温条件下,黑色的氧化铜被一氧化碳还原为红色的铜.所以,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的固体逐渐变为红色固体;B处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4)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所以残留固体的组成可能是:①全部为铜②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③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④氧化铜、氧化亚铜的混合物⑤铜、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⑥氧化亚铜.
故答案为:(1)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将一氧化碳直接排到空气当中去;用酒精灯处理尾气;
(2)先通一氧化碳;
(3)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固体,CO2+Ca(OH)2═CaCO3↓+H2O
(4)①全部为铜
②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③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④氧化铜、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⑤铜、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⑥氧化亚铜.
『叁』 如图是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过程中A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
(1)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所以A处会看到黑色粉末变红,反应方程式是CO+CuO
△ | .
『肆』 下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图:(1)图中A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B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2)该装
(1)因为氧化铜是黑色固体,被一氧化碳还原成铜,而铜是红色固体,同时生成专二氧属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故答案为: A处:黑色固体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需进行尾气处理,可将其点燃转化为二氧化碳再排到空气中, 故答案为:从导管中排出的尾气中含有CO会污染空气;须将尾气点燃或将尾气集中收集; (3)铜不会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氧化铜会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生成Cu 2+ ,使溶液显蓝色,故答案为: 猜想 | 实验内容 | 观察的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猜想一:残留固体成分为铜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充分反应 | 固体不溶解,溶液颜色没有变化(或无明显现象) | 残留物全部为铜 | 猜想二:残留固体成分为铜和氧化铜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充分反应 | 固体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残留物为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 | |
『伍』 下图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其中有三处主要错误,请加以改正(用文字叙述). (1)改错:①___
根据实验室制氢气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可知 (1)改错:①试管口内应向下倾斜;②容酒精灯内酒精过多;③氢气导管插入到试管下部. (2)实验开始时,先通入氢气,待试管中的空气被排净后,再给氧化铜加热,以防试管内的混合气体受热发生爆炸;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试管口有小液滴,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同时也能在试管底部保存有氢气,有利于氧化铜的还原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目的是使还原出来的铜在氢气环境下冷却,防止空气进入试管中致使灼热的铜被再度氧化,导致实验失败.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④. (3)氢气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的氧化铜被还原成红色的铜,同时有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故答案为: (1)①试管口应向下倾斜;②酒精灯内酒精过多;③氢气导管插入到试管下部. (2)③①②④. (3)①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②试管口有小液滴. |
『陆』 怎么检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将左端用夹子夹住(就是进口),右边的导管插入水中,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看到导气管出口处有气泡冒出,移掉酒精灯,在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完好。 气密性试验主要是检验容器的各联接部位是否有泄漏现象。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压力容器,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 压力容器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气密性试验: (1)气密性试验应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对设计要求作气压试验的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可与气压试验同时进行,试验压力应为气压试验的压力。 (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成的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5℃,其它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按设计图样规定。 (3)气密性试验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清洁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4)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安全附件应安装齐全。 (5)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规定试验压力后保压10分钟,然后降至设计压力,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涂刷肥皂水进行检查,以无泄漏为合格。如有泄漏,修补后重新进行液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与气压试验是不一样的。首先,它们的目的不同,气密性试验是检验压力容器的严密性,气压试验是检验压力容器的耐压强度。其次试验压力不同,气密性试验压力为容器的设计压力,气压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5倍。
『柒』 下列是三套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甲:氢气还原氧化铜  ...
(1)加热或高温;黑色的氧化铜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 (2)便于排内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爆容炸,使氢气与氧化铜充分接触; 防止甲中生成的水、丙中的石灰水倒流,试管破裂;CO 2 ;集气;点燃 (3)acdb (4)U形干燥管 |
『捌』 (2012闸北区一模)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是:①组装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装
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金属铜,同时版产生二氧化碳气权体,因此在玻璃管中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 △ | .
『玖』 如图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其
(1)由于CO气体与空气混合在加热时可能出现爆炸,因此,在进行加热前要把玻版璃管中空气全部排出权,所以进行操作时应先通入CO排出管内空气然后再进行加热; 故答案为:排除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 (2)A处,黑色的氧化铜与CO反应生成红色金属铜同时产生气体二氧化碳,因此在此处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故答案为: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固体;CO+CuO?Cu+CO2; B处,前一装置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C处,没有反应的CO在此被点燃生成二氧化碳,CO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 故答案为:尾气燃烧发出蓝色火焰;2CO+O2 点燃 | .
『拾』 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回答:(1)实验前应先______.(2)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
(1)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受热或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加热前应该先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目的是排出试管中的空气. 故填: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 (2)氧化铜中含有水分,加热时氧化铜中的水分变成水蒸气,如果试管口向上倾斜,水蒸气在试管口附近冷凝,回流到试管底部时会炸裂试管,所以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故填: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 (3)把一氧化碳导到酒精灯火焰处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用作燃料,给反应物加热;二是防止一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故填:节约能源,防止污染环境. (4)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uO+CO △ | .
与水煤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五金件外观检验
发布:2025-10-02 06:43:42
浏览:917
电动工具防水管
发布:2025-10-02 06:34:30
浏览:498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