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①中试剂 ①中现象 解 释
A.将SO2通入Ba(NO3)来2溶液,有白色沉淀自生成,白色沉淀为硫酸钡,不溶于硝酸,故A错误;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而使其溶液呈酸性,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故C正确;
D.二氧化硫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酸性高锰酸钾被还原,所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二氧化硫体现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A.
②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 (1)若A为浓硫酸,B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片状
(1)镁;C中的溶液又抄变为红色。 (2)碳酸;AlO 2 - +2H 2 O+CO 2 =Al(OH) 3 ↓+HCO 3 - 或2AlO 2 - +3H 2 O+CO 2 =2Al(OH) 3 ↓+CO 3 2- (3)浓氨水 ;NH 3 ·H 2 O ![]() |
③ 下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或操作均有错误,指出错误所在,并简要回答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a)制取氢气的
a.长颈漏斗的导管未伸入液面以下,这样产生的氢气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b.倾倒液化时专试剂标签未向着属手心,这样错误操作试剂瓶口流下的残液会将标签腐蚀;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未略微向下倾斜,生成的水蒸气冷凝后流向热的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d.进气口与出气口连接不正确,氢气进入集气瓶后,会使浓硫酸从右边的导管喷出;
故答案为:a.长颈漏斗的导管没有伸入液面以下b.标签未向着手心c.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d.进气口与出气口装反了a.产生的氢气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b.试剂瓶口流下的残液会将标签腐蚀c.生成的水蒸气冷凝后流向热的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d.氢气进入集气瓶后,会使浓硫酸从右边的导管喷出
④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体积不变时的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当时大气压为H(cm)汞柱.封有一定质量气
烧瓶由浸在冰水混合物到温度为t℃的热水中,压强将增大,因此B管水银面将下降,A管水银面上升;
使B管中水银面回到原处,说明体积不变,为等容变化,用来研究查理定律;
此时A、B两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烧瓶中的气体压强为P=(H+h)cmHg;
故答案为:下降,上升,回到原来位置,(H+h)cmHg.
⑤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D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
(1)装置图中D是干燥管上部容积较大,倒吸的液体会靠自身重量回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2)若A为30%H2O2溶液,B为MnO2,C盛有氢硫酸(H2S)饱和溶液,旋开F后,AB中发生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生成氧气,C中出现浅黄色浑浊的现象,氧气会氧化硫化氢生成硫单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S↓+2H2O,
故答案为:2H2S+O2═2S↓+2H2O;
(3)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中盛有KI淀粉溶液,旋开F后,AB中发生反应,浓盐酸和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C中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氯气过量会把碘单质氧化为碘酸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I2+6H2O═10Cl-+2IO3-+12H+;
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5Cl2+I2+6H2O═10Cl-+2IO3-+12H+;
(4)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旋开F,AB中浓氨水中溶解氧化钙放热,氨气挥发出来,通入氯化铝溶液中足够长的时间后,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氢氧化铝难溶于氨水溶液,C中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
⑥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a是装有水的透明塑料管
(1)图(A)是装制有水的透明塑料管,上端开口下端连通,可以用来说明连通器原理;
(2)图(B)是托盘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仪器.
(3)物体在空气受到的拉力是F 1 ,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是F 2 ,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F 浮 =F 1 -F 2 ,物体浸没水前后分别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求出物体排开水的质量,求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 排 ,比较F 浮 和G 排 的大小,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4)图(D)所示的实验装置为“U形管压强计”,利用它可以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和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故答案为:(1)连通器;(2)天平;质量;(3)阿基米德;(4)U形管压强计;液体内部压强.
⑦ 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B.片刻后甲池中硫
甲、乙装置能抄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是原电池,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则含有硫酸钾溶液的滤纸是电解池,a是阴极,b是阳极,
A.电子从Zn→a,b→Cu路径流动,电子不进入电解质溶液,故A错误;
B.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硫酸根离子不参加反应,所以硫酸根离子浓度不变,故B错误;
C.铜电极上铜离子五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铜,故C正确;
D.电解池中,a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a电极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溶液碱性增强,所以a极变红色,故D错误;
故选:C.
⑧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A.B.C.D
A、当闭合开关后,导体运动,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版故该选项正确;
B、当导体运权动时,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即会产生感应电流,即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故该选项错误;
C、此图是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D、在外力作用下使导体左右移动,切割磁感应线,则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此时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