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台立式铣床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1.车床加工论文
2.《如何控制切削量有关方面的论文》
3.数控机床的论文
4.数控编程的论文
5.数控机床的检测与维修的毕业论文
6.稀沥青喷刷机设计开题报告
7.c6150车床数控化改造
8.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9.《六工位卧式镗铣专用加工机床的控制系统设计》
其设计任务如下:
1> 分析六工位卧式镗铣专用加工机床的工艺流程和机床的动作流程
2> 设计其控制系统的硬件
3> 编写其控制系统的软件
要求如下:
1> 画出其硬件原理图
2> 画出PLC接线图
3> 调试系统(这个由我来)
4> 编写毕业设计论文 (1万字以上)
10.《和面机的设计》
11.设计S195柴油机中“最终传动箱壳体”的加工工艺和其中某道工序的专用夹具
12.工程机械的主动减振系统研究
13.关于模具设计油笔笔筒或矿泉水瓶盖的毕业设计论文
14.汽车减震器的论文
15.机械零件加工或车床加工
16.关于印刷机械的工艺与发展
17.5t/h冲天炉热风炉胆的设计
18.从公差标准的发展看中国工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19.影响数控加工质量的分析
20.数控中心技师论文
21.矿山机械类毕业设计
22.关于机电数控机床
23.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论文
24.机械产品设计"的论文
25.数控车床加工零件方面的论文
26.NOKIA8210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
说明书.doc(29页)
8210手机上壳装配图.dwg
顶杆固定板零件图.dwg
动模零件图.dwg
主装配图1.dwg
主装配图2.dwg
27.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设计
说明书.doc(29页)
A1液压系统原理1.dwg
总装配图1(A0)A0-00.dwg
总装配图2(A0)B0-00.dwg
定位缸(a2)B-01.dwg
定位缸前缸盖(A2)B0-02.dwg
防尘压盖(a4)B0-03.dwg
法兰盖A4纸B0-06.dwg
后端盖(A4)B0-08.dwg
活塞(A4)B0-07.dwg
活塞杆A4纸B0-05.dwg
夹紧缸A2B0-04.dwg
导向套A4纸03.dwg
顶尖A4纸04.dwg
压装缸A0.dwg
压装缸活塞A4纸02.dwg
压装缸活塞杆A405.dwg
轴承托架a4纸06.dwg
28.XKA5032AC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自动换刀设计
说明书.doc(21页)
1刀库装配图A0.dwg
2自动换刀装置的安装示意图A2.dwg
3机械手装配图A2.dwg
4机械手液压控制图A3.dwg
5蜗杆零件图A2.dwg
机械手换刀过程传动演示.mpg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29.Φ90磨球群铸金属型复合模具设计及制造工艺设计
说明书.doc(46页)
动画演示.mpg
实际生产1.rm
实际生产2.rm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上模A2.dwg
上砂芯A2.dwg
胎具图.dwg
下模A2.dwg
下砂芯A2.dwg
装配图.dwg
30.安全帽注塑模具设计及模腔三维造型CADCAM
说明书.doc(24页)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开合模过程.avi
装配过程.avi
抽芯机构.dwg
定模A1.dwg
动模A1.dwg
动模垫板A2.dwg
零件图A4.dwg
推杆固定板A2.dwg
斜导槽A3.dwg
异型推杆A4.dwg
装配图A0.dwg
31.笔筒抽屉注射模实体设计及数控加工
说明书.doc(22页)
侧型芯A2.dwg
抽屉注射模装配.dwg
定模板兼型腔A1.dwg
零件图A2.dwg
型芯A2.dwg
32.拨叉加工自动线设计
说明书.doc(27页)
A0中间底座装配图(A0).dwg
A3中间底座---零件图(A3).dwg
倒挡拨叉(A3).dwg
电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dwg
电气图(A2).dwg
副变速拨叉(A3).dwg
刚性主轴(A2).dwg
滑台装配图(A0).dwg
集中控制图(A2).dwg
加工示意图(A3).dwg
快挡拨叉(A3).dwg
随性夹具输送系统图(A3).dwg
自动线工艺过程图(A3).dwg
自动线总体布置图(A0).dwg
加工动画.avi
33.长度计数器盖模具设计
说明书.doc(21页)
凹模A3.dwg
模具整体图A0.dwg
凸模A3.dwg
型腔设计图A2.dwg
制品A4.dwg
主流道衬套A4.dwg
34.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及型腔CADCAM
说明书.doc(22页)
注塑模拟.mpg
装备动画.mpg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零件图.dwg
零件图A0.dwg
零件图A1.dwg
装备图A0.dwg
35.抽屉注塑模具设计
说明书.doc(22页)
侧型芯A2.dwg
侧型芯.dwg
抽屉注射模装配A0-O0-00.dwg
导轨块A4.dwg
定模板兼型腔A2.dwg
定模板兼型腔.dwg
定位圈A4.dwg
零件图A2.dwg
零件图.dwg
斜导柱A4.dwg
型芯A2.dwg
型芯.dwg
36.大口杯盖注塑模设计
说明书.doc(24页)
杯盖.DWG
顶杆.dwg
定位环.DWG
上模零件图.DWG
下模零件图.DWG
主流道衬套.DWG
装配图.dwg
37.大型管材相贯线切割机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两轴联动.avi
手动调节割炬.avi
四轴联动.avi
支架装配.avi
相贯线切割机软件系统.exe
A0Z轴方向工作滑台装配.dwg
A0割炬支架装配.dwg
A1相贯线切割机总体布局图.dwg
A1硬件连接线路图.dwg
38.多功能甘蔗中耕田管机改进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端盖(A3).dwg
驱动轮(A2).dwg
驱动轮装配(A1).dwg
行走系(A0).dwg
张紧轮装配图(A1).dwg
支架(A0).dwg
支重轮轴(A4).dwg
支重轮装配(A2).dwg
39.甘蔗收获机剥叶和集拢环节的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甘蔗剥叶机和集拢装置A2.dwg
剥叶片A4.dwg
扫叶片A4.dwg
橡胶棒A2.dwg
橡胶棒依附圆筒A2.dwg
装配图俯视图.dwg
装配图右视图.dwg
装配图主视图.dwg
40.甘蔗种植机机构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机架装配图A0.dwg
四张A2图纸.dwg
行走机构装配图A0.dwg
41.高硬度辊筒注塑模设计
说明书.doc(25页)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浇口套零件图A4.dwg
零件图A0.dwg
零件图A2.dwg
装配图A0.dwg
42.海工码头工字钢数控切割设备
说明书.doc(24页)
布局零件图A2.dwg
回转机构装配图A1.dwg
回转零件图A2.dwg
液压缸装配图A3.dwg
整体布局图A1.dwg
43.渐开线斜齿轮注塑模设计
说明书.doc(22页)
斜齿轮注塑模装配图.dwg
斜齿轮型腔.dwg
型腔衬套.dwg
渐开线斜齿轮.dwg
主流道衬道.dwg
定模型腔.dwg
44.经济型数控系统研究与设计
说明书.doc(62页)
A1数控操作面板外形图.dwg
A1系统连接图.dwg
A3板式结构图.dwg
数控机床操作面板A2.dwg
系统电气原理图A0.dwg
45.沐浴露瓶盖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说明书.doc(28页)
定模板.dwg
定模型芯.dwg
动模板.dwg
动模型芯.dwg
上瓶盖.dwg
下瓶盖.dwg
装配图.dwg
46汽车发动机连杆称重去重自动线设计
说明书.doc(21页)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布局图A0.dwg
分类机A0.dwg
进退液压缸零件图A2.dwg
连杆部件总成图A2.dwg
连杆零件图A2.dwg
连杆上端盖A3.dwg
输送装置A0.dwg
专用部件输送装置液压缸A1.dwg
自动线工作循环时间表A4.dwg
自动线控制框图A2.dwg
47.汽车发动机连杆大小头孔中心线平行度自动检测装置设计
说明书.doc(25页)
动画.mpg
答辩演示幻灯片.ppt
A0汽车连杆大小头平行度自动检测装置设计装配图.dwg
测试箱装配图A1.dwg
连杆总成图A3.dwg
数控系统控制电路图A1.dwg
液压夹紧系统原理图A4.dwg
支座零件图A2.dwg
48.全液压多功能甘蔗收获机设计收割输送装置设计
说明书.doc(16页)
割梢去头刀片A4.dwg
甘蔗收获机收割去头机构装配图.dwg
喂入机构部件图.dwg
割蔗头蔗梢部件图.dwg
49.三自由度圆柱坐标型工业机器人设计
说明书.doc(24页)
答辩演示幻灯片.ppt
工作空间图.dwg
机构简图.dwg
导向套.dwg
支架.dwg
支座.dwg
转动壳体.dwg
支座和手臂装配图.dwg
终端执行器.dwg
实体.mpg
动画.mpg
50.洗衣机波轮注射模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A2定位圈.dwg
A0 装配图.dwg
A1凹模.dwg
A2凹模套板.dwg
A2动模固定板.dwg
A3浇口套.dwg
A3凸模.dwg
A4浇口套.dwg
制品.dwg
51.相机壳下盖注塑模具设计
说明书.doc(27页)
模具组合动画.avi
脱模动画.avi
凹模.DWG
零件.DWG
模具装配图.dwg
凸模.DWG
52.行星齿轮的注塑模具设计及其模腔三维造型CADCAM
说明书.doc(24页)
垫板A2.dwg
垫块A3.dwg
定模板.dwg
定模固定板A3.dwg
动模板.dwg
浇口套A3.dwg
推杆固定板A2.dwg
行星齿轮零件A3.dwg
装配图A0.dwg
53.扬声器模具设计
说明书.doc(31页)
盖板.dwg
上垫板.dwg
凸模固定板.dwg
下垫板.dwg
下模固定板.dwg
卸料板.dwg
上顶块.dwg
下顶块.dwg
冲孔凸模.dwg
二模凹模.dwg
二模凸模.dwg
拉深冲孔凸凹模.dwg
落料凹模.dwg
落料拉深模凸凹模.dwg
凸模(二模).dwg
模柄.dwg
第二模具总装配图.dwg
总装配图.dwg
54.液压控制阀的理论研究与设计
说明书.doc(29页)
A0溢流阀装配图.dwg
A1溢流阀先导阀体.dwg
A1溢流阀主阀体.dwg
A1溢流阀主阀芯.dwg
A4溢流阀调节杆.dwg
A4溢流阀调压螺帽.dwg
A4溢流阀先导阀芯.dwg
A4溢流阀先导阀座.dwg
A4溢流阀主阀座.dwg
55.运送铝活塞铸造毛坯机械手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答辩演示幻灯片.ppt
实体.mpg
动画.mpg
装配图A0.dwg
末端执行器A1.dwg
传动轴A2.dwg
底座A2.dwg
底座上端盖A2.dwg
齿轮轴A3.dwg
底座转盘A3.dwg
工作空间图A3.dwg
传动轴底部端盖A4.dwg
导向杆前支架A4.dwg
导向套A4.dwg
机构简图A4.dwg
上下导向杆A4.dwg
楔块A4.dwg
支承端盖A4.dwg
56.发动机三维设计
说明书.doc(45页)
发动机.mpg
剖视.mpg
气门相位.mpg
发动机总装配图.dwg
30多张三维设计图 PRO/E
❷ 跪求:(操纵杆支架)课程设计全套资料
除了说明书,其他的我可以代做。
2、叙利亚
8、利比亚
0、空袭
4、美国
4、战斧
1、导弹
8、英国
4、德国
7、比利时
序号连起来可以找到我的马化腾号
❸ 关于滑轮组的绳端移动的距离和物体移动距离的关系问题:不是单绳绕轮的问题怎么做求详细解答。。
起重机在施工现场是最常用的一种起重设备访问部分的长度(高度),像塔的形式,也称为塔式起重机,建筑用起重机使用了增强,木制长笛,脚手管等工程材料设备。是一个重要的施工设备。
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的功能是承受急剧上的负载平衡臂臂绳,并通过旋转塔,炮塔绳子来,轴承的结构部件,如类型是直接传递到塔通过转盘车身结构。自升式塔有柱向前或向后截锥体,GABLE风格和支撑架后截锥柱。那些谁需要被定位在旋转塔式起重机配重,其功能是支持配重与平衡设计弯矩所需的起重力矩构成作用方向相反。除了平衡重,还经常安装在其尾部升降机构。之所以升降机构放置在同一个配重平衡臂两端,你可以分配一个权重玩部的作用,双绳卷筒增加距离车轮与塔尖导板之间,以方便周围的绳子,避免行乱绳现象。平衡重是负相关的量和平衡臂的长度,然后有平衡臂和悬臂长度的长度的比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相当大的重量平衡,灯塔一般至少为34T,重近30吨。
按更改可分为:1间距变幅; 2台车的风格。按操作方式可分为:1。可自升式平台,2个非自动升降..按旋转可分为:1臂2的下方旋转..固定可分为:一轨; 2水母框架..按尖顶结构可分为:1平头; 2叉风格。按下操作可分为:机械自动; 2人为控制..
之一,据旅行社
是否可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塔机塔式起重机。移动式塔式起重机,根据设备可分为行走履带式,轮胎式,汽车式,履带式4。轨道塔机塔式机箱固定的步行路程,在专用轨道,稳定性好运行,可带负荷,高效率,因而被广泛用于建筑安装工程走路。车轮,汽车式塔式起重机和履带不容易移动,但不能带负荷,稳定性差,现在已经很少生产走路。根据固定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位置分为附着自升式和两个内爬,自升塔式起重机附着,可随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建筑结构仅承受水平荷载的吊车来方便的附件,但占用超过结构钢;内爬塔吊在建筑物内部(电梯井,楼梯间),具有爬升支架和升降系统,起重比较繁琐,但占用较少的钢结构,无需安装基础,所有的建筑都承受的重量和负载。
二,吊杆可分为构造特征
俯仰变幅副臂(臂)和小车热潮(平臂)塔式起重机。动臂塔式起重机的投球不被变幅副臂升降实现,其优点是:充分发挥繁荣的有效高度,机构简单,缺点是最小幅度被限制在最显著的30%左右,没有完全关闭塔,当动臂提升负载一起,不带负载的幅度。拉杆臂式塔式起重机安装在达到一个水平轨道小车行走臂变幅,其优点是:大的幅度范围内,小车可以接近塔,带载荷幅值和缺点分别是:力量热潮复杂的结构要求,以及吊杆与轿厢必须在建筑物,建筑物的超过15-20米更高的屋顶塔尖安装高度的上部。
3,旋转塔结构可以下方式
旋转(旋转塔)和旋转(不旋转的塔)塔式起重机进行划分。回转塔式起重机将降低回转等配重设置在主体下端,其优点是:当下塔遭受较少,重心低,稳定性好,安装维护方便,缺点是比较苛刻的对于高回转安装高度限制。回转塔式起重机回转支承上,配重,主要机构均设置在上端,其优点是由于非旋转塔简化塔结构,方便加顶节的下部。其缺点是:当建筑物超过塔的高度,由于平衡臂的影响,限制起重机的回转,同时重心较高的中心,空气压力增大,重量增加的压力,从而使总重量该机增加。
四种不同的起重机安装
,折叠后可以放入运输,整体自升塔式起重机和快速的安装需要使用辅助进行组拼和拆卸塔式起重机。可以建立自己的快装式机都是中小型塔回转塔式起重机未来,主要用于工期短,要求低层建筑的频繁流动,主要优点是提高效率,节省安装费用,节省了时间和劳力和材料的缺点是复杂,大保养。主题辅助拆解的塔式起重机主要用于高层建筑和大范围的工作,解除了大量的空间,是主力车型目前在施工现场。
5,根据
尖顶结构是否可分为平,尖塔吊塔式起重机。平顶塔式起重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塔机,其特点是原来的自升式塔和尖顶的杆部取消后的结构,提高动臂和平衡臂大的结构强度臂和平衡臂直接相连,其优点是:1,整机体积小,安装方便安全,降低运输和仓储成本; 2,良好的耐受性表现热潮,受力均匀,并且结构损伤小的连接部分; 3,零件设计标准化,模块化,互换性,减少闲置,提高投资效益,其缺点是价格稍高在同类型塔机塔式起重机中平头。
定义起重机设计外包服务:是指企业客户起重机聘请专业的设计服务供应商,为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CMD技术服务,以提升他们的技术优势,降低开发成本行为。
开发设计类:应用成熟设计经验或具有可行的新技术,新起重机的设计,包括功能设计和机械设计。升级设计:根据经验和技术开发升级旨在提高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或降低运营成本现有的起重机。衍生性设计:为了满足现有起重机或删除新的需要,从而开发出的部分是从标准型的衍生产品的不同。系列的设计:为母本的起重机,设计了一系列类似的形状相同的功能,但功率,吨位,尺寸有所不同系列的产品。
一个发展的过程br,需求分析的发展。根据功能,性能,作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与客户一起制定详细的用户需求说明书,并由此确定的发展目标。二,初步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方案制定,包括功能及参数设置,计算出总的三维绘图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再进行与客户进行初步审查。三,详细方案设计。听取初步意见,该方案设计的实现。精致立体总数的模型,三维地图绘制的部分,进行有限元分析和动态仿真结构部件。然后与客户第二次审查。第四,最终方案确定及图纸绘制。听二审的意见,设计。绘制计划(如零件图,部件装配图和装配图,人物画等),零件清单,易损件清单。第五,使所有的技术文件,包括宣传及技术样本,产品使用说明书。
小升百米以内,与QTZ5008,约230,000,或更少140米高,用QTZ5013或QTZ5313,27万至32万上调200米或更低,QTZ6313或QTZ7030,80万至120万的价格适中价格为目前市场上,由于不同厂商的配置,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短塔吊塔式起重机,又称塔式起重机,起源于西欧。据记载,第一项专利涉及到建筑用塔式起重机颁发于1900年。 1905年出现了配备有固定副臂塔式起重机,于1923年由现代塔式起重机样机,出现了同样的年度起,第一比较完整的现代塔楼。 1930年德国已开始批量生产塔机,并用于建设。 1941年,德国工业标准DIN8770公布关于塔。本标准规定了产品(TM)的悬架载荷(t)和幅度(米),重刻在一起,说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塔式起重机行业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在建筑行业中,由于造成塔式起重机行业发展软肋西欧国家的经济衰退,对海波赫有限公司传动系统我们的塔式起重机行业正处于一个周期的快速发展。从技术的角度查看塔式起重机的发展,虽然新产品,新产品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维修简单,运行可靠方面络绎不绝有所改善,但在塔机技术没有根本改变。研究塔式起重机是朝着模块化发展。所谓模块,塔架结构是在核心,根据塔的结构和功能特征被划分成几个部分,并根据序列和一般要求,然后按照各部分的弹性模量的原理被分成几个模块。根据所需的参数,选择适当的模块是由塔式起重机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以满足施工的具体需求。模块化塔机塔式起重机的实施有助于加快产品开发进度,节省产品开发成本,以及更好的客户服务。回转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进入回转塔式起重机两大类。其中前者高于后者,在许多我们所看到的施工现场的承载能力是旋转部分再加入对高层塔楼顶部。旅游与固定:可以通过进一步分为移动。固定固定塔式起重机塔不转,安装在混凝土基础块上,或安装在X形混凝土基础的形式。在房子的建设一般是用静止的。
1。使用前,检查金属结构部件的状况和外观完好,无负荷运转声音正常,重刹车和可靠的测试各种安全限位和保护装置齐全完好,灵敏,操作前可靠。 2。当操作的控制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操作,更不间断运行。在运行时改变方向,将操作手柄应为零,直到电机停止反转操作前旋转,力求平整,不急于打开紧急停止。 3。设备在运行中,如在机械异常情况发现,应立即停机检查,他们被允许运行,直到故障排除后前。 4。证书严禁酒后作业,并跳闸不停操作开关,而不是禁止的违规操作和擅离工作或驾驶机器给别人。 5。当货物的重量,你应该离开地面一段距离检查制动可靠后,才继续进行。 6。坚持“十”不吊。工作完成后,电源锁箱应做好“十字”作业工作的机器。不挂10内容如下:(1),斜吊不吊(2),不超载吊(3),散装物料装得太满或捆扎不牢不吊(4),吊物不吊未受保护的边缘(5) ,谁不站在吊物吊(6),命令信号不是未知悬挂(7),埋在地下不吊件(8),安全装置的故障不挂(9),看到挂灯黑乎乎的东西是不挂(10),六多大风都不是很多样化
塔式起重机型号介绍[1]。在过去,这个国家是统一规定。目前,这一规定,虽然仍在运行,但也有很多塔式起重机制造商表达的手段。塔式起重机模型的主要参数表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额定起重力矩,二为最大臂长,臂达到体重。现在,下面介绍的几个典型的表现,三种常见的分类:
1,标准编号
由ZBJO4008执行,我们的塔式起重机模型包括:类组号+表格+主要参数特征代码+代码。分类:Q - (自)组:T - (塔)类型:转自后备 - 登山P(固体)内 - (自)固定G(爬)起来下一次转会类型S(l)本主要参数额定起重力矩。标记示例如下:额定起重力矩600kNm固定塔式起重机:QTG600额定起重力矩1000kNm自升式塔式起重机:QTZ1000 TM仍是测量一些塔式起重机力矩单位,则这三个塔模型表示为QTG60,QTZ100。
2,企业功能的编号
(塔吊)TC组代码,而不是类,特征代码的缩写形式,最显著(M)和重量(KN)两个基本参数的最显著代码,而不是主要参数代码。标记示例如下:四川建设机械C7050,代表了最大的塔式起重机臂长70米,从50kN的重量这个时候。中联重科TC5613(QTZ80H),代表了最大的塔式起重机臂长56米的,从13KN重量这段时间。抚顺永茂建筑机械有限公司ST70/30,代表了最大的塔式起重机臂长70米,从30kN的重量这个时候。 STT293,STT553(这一连串的数字比较特殊的),代表74米,80的最大塔机工作半径,结束葫芦2.5吨,3.55吨。
3,引进波坦技术
编号和中国四川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沉阳法国POTAN技术引进,生产塔式起重机在使用POTAN编号方法,见下图所示模型的技术特点。 。最大臂长码的塔式起重机型号第一个字母,代码含义:F - 50小时 - 60米K表 - 70万 - 80米湾塔式起重机型号第二个字符是最大单绳吊码,代码含义:0 - 2吨3 - 3吨角字符作为最显著的双绳的第三塔式起重机型号吊的最大值,以kN为单位。 e。为改善第四个字符代码的设计塔式起重机型号。 H3/36B,F0/23B是引进POTAN我们的典型产品,型号示例如下:H3/36B:H - 最显著60M,3 - 最大单绳吊挂负载3T,36 - 的时候最显著最大重量(千牛)B - 改进设计规范F0/23B:F - 最显著60m时,0 - 最大单绳吊挂载荷2T,23 - 改进设计规范K50/50 - 因为最大重量(千牛)B中的最显著代表了最大的塔式起重机臂长70米,从50kN的重量这段时间内,最大的单绳吊50kN的; M125/75代表了最大的塔式起重机臂长80米,从75KN,最大单绳的重量,这个时候吊125kN。
起重机(10)
使用年限按照规定“建设部颁发的建设工作”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通知“(659号)中,塔式起重机(TOWER&nbspCRANE)的建设使用年限的定义如下:(a)在以下三种类型的起重机,比生命更由有资格的评估机构资格的,可继续使用:⒈630KN。 m以下(不含630kN.m),工厂生活超过10年(不含10年)的塔式起重机;⒉6301250kN.m(不含1250kN.m),超过15年(不含15岁)的工厂寿命塔起重机;⒊1250kN.m以上,出厂生活超过20年(不含20岁)塔式起重机。 (B)如果使用所提供的低于上述规定的使用寿命的指示起重机应在说明书寿命来指定。 (三)除本机,主轴承结构报废的起重机的规定,应按照“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第4.7节:执行“退休的结构和多年的服务”的要求。
起重机滑钩原因
1,滑钩
一个原因,起重机接触配电箱进出线螺丝松动螺栓接线端子板坏了,接触器主触点差了点。二,接线插头消融电机转子,定子线圈是坏的。三,高,低速电机制动刹车片磨损超过了需求。四,传动齿轮坏了,齿轮固定螺栓松动。第五,缺乏保护不起作用。
2,
为了以防万一,溜钩现象在下班后司机似乎要冷静,要能够及时通知信号地面工作人员的工作了。进行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从钩,不倒翁,坐汽车等,将重物放置在场景中的区域没有之一。二,课前做的类,工人阶级经过安全检查,用眼看,耳朵和其他形式的人工检查。第三,不时检查并拧紧各种连接点线。第四,要经常检查刹车刹车片是否正常,电机接线插头接触是否良好,接触器主触点接触是否正常。五,维修人员的工作要负责,严格按照要求做安全程序,附件的改变必须改变,做的检查调试工作后。
编辑本段起重机整体安装方法
(1)准备
检查路基,轨道铺设总满足埋锚的要求,根据吊装塔的旋转方向的立法,塔等的高度,以确定电枢的位置。锚的主锚和辅助锚。主锚的关键在于竖立塔,塔的旋转起重整个负载由主锚承担,而且在塔的拆迁,仍然需要使用地锚,它必须被仔细地埋葬,以达到所要求的轴承能力,并准备进行防腐处理。中心锚轮必须与中心规一致,以确保塔吊装过程中,始终沿着旋转仪,无偏心,桅杆平衡力量的中心平面。在起重塔,以提供方便的绳索的旋转,为的是在这里的保险锚绳锚,以防止在塔转动时,该事件在相反的方向发生向下在塔的时候辅助锚定效果。
(2)整体的安装程序。悬臂托架轴插在门框平台,根据塔组件的大小躺在树林和设置婴儿床,组装塔,塔帽,依此类推树林塔堆栈帧,其轴线基本平行到地面。
(3)围绕卷扬钢丝绳
驾驶室乘穿封顶滑轮塔,最后固定在绳子的两个完整长度和滑轮组之间的鹤头应通过计算距离来确定。
(4)塔台管制
响应,限位开关等电气设备检查控制室的活动,卸下控制面板的架设前,支架安装在外面,以方便垂直塔操作。夹紧夹轨器和行走轮下面好滑楔楔。以增强所述门框的刚度,可连接到门框上的两侧交叉支撑。应该要求每个岗位严格分工和指挥联络信号开始工作之前。 OMV主锚由负责抬起时其他异常发现松动,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增加对锚的重量),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启动绞车,所以离开树林叠塔200mm左右,立即停机,检查零部件的受力情况良好。
(5)塔检查,以确保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继续启动绞车,如此稳定塔竖立在沿辅助锚松了绳子。塔垂直60°,重心与塔式起重机的变化逐渐减慢,当重力接近塔中心安装铰链,绞车停止工作,使用移动式起重机安全绳绷紧,依托塔的重量缓慢下降进击垫木垫好。稳定塔,然后拧紧保险绳,使塔稍微歪后,再滑动层去掉,然后把绳子松保稳定塔。
编辑本段安全设备和安全设备
1,起重机操作员安全要求
(1)吊车司机和信号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由相关部门出具的合格证书,并注意该驱动程序的研究与柱塔的实际操作一致。 (2)手工管理平面负责制,严格交接班制度队长的实施。 (3)新的起重机安装或检修时,机器必须按规定的试验机上运行的指示进行。 (4)从架空输电线路起重机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5)驾驶室应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二,起重机械安全装置
(1)钩安全装置:防止吊在钩子上被勾上打滑的自动安全装置。这是安装一个挂钩卡簧开口,开口闭合今年春天只能按下来,不要让男人拉起吊索,以防止吊索自动关闭。 (2)卷安全装置:由于不当的伤口滚有效的措施超出了钢丝绳的外面,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它的做法各不相同,主要是焊接钢管笼罩在一滚,限制可在绳卷筒范围内只能移动。 (3)固定基地:挖沟槽深度为600mm,灰尘浇混凝土,表面光滑,防水和接地保护措施。
三,起重机械安全
接地塔式起重机安装,不得用于铝导线和钢接地线到地面或地下。导线必须具有狂奔结束。地面由以下三种方式:(1)使用正式的接地接地桩,或33 * 1.5m长管4.5或1.5m长70 * 70角钢。 2地面钢板,金属片或其他生产延长,?1平方米的区域。李埋在深处1.5米距离地面。 3 - 部分不小于28毫米,或不小于50毫米的钢导线埋在槽中,这是由接地电阻器嵌入在壳体的长度来确定的铜导体的横截面。在这三种方式,的?不少于25铅铜接地导线的截面积,如果差的土壤电导率可以嵌入在氯化钠(食盐),在土壤中。然后灌溉。为推动起重机,每个轨道必须接地,应用轨道之间两线连接。也应该是导轨的两部分之间电气连接,接地小于4的阻力。
❹ 哪位仁兄有《汽修液压千斤顶》的毕业设计 我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各位请帮忙下啊。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液压传动发展概况
自18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液压传动技术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直到20世纪30年代它才较普遍地用于起重机、机床及工程机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出现了由响应迅速、精度高的液压控制机构所装备的各种军事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工业,液压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自动机及自动生产线。
本世纪60年代以后,液压技术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因此,液压传动真正的发展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当前液压技术正向迅速、高压、大功率、高效、低噪声、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新型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直接控制(CDC)、机电一体化技术、可靠性技术等方面也是当前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发展和研究的方向。
我国的液压技术最初应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上,后来又用于拖拉机和工程机械。现在,我国的液压元件随着从国外引进一些液压元件、生产技术以及进行自行设计,现已形成了系列,并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机械的传动方式
一切机械都有其相应的传动机构借助于它达到对动力的传递和控制的目的。
机械传动——通过齿轮、齿条、蜗轮、蜗杆等机件直接把动力传送到执行机构的传递方式。
电气传动——利用电力设备,通过调节电参数来传递或控制动力的传动方式
液压传动——利用液体静压
力传递动力
液体传动
液力传动——利用液体静流
动动能传递动力
流体传动
气压传动
气体传动
气力传动
第二节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一、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一个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来说明。
�
图1-1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图
1—杠杆手柄2—小油缸3—小活塞4,7—单向阀5—吸油管6,10—管道�
8—大活塞9—大油缸11—截止阀12—油箱
图1-1是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大油缸9和大活塞8组成举升液压缸。杠杆手柄1、小油缸2、小活塞3、单向阀4和7组成手动液压泵。如提起手柄使小活塞向上移动,小活塞下端油腔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这时单向阀4打开,通过吸油管5从油箱12中吸油;用力压下手柄,小活塞下移,小活塞下腔压力升高,单向阀4关闭,单向阀7打开,下腔的油液经管道6输入举升油缸9的下腔,迫使大活塞8向上移动,顶起重物。再次提起手柄吸油时,单向阀7自动关闭,使油液不能倒流,从而保证了重物不会自行下落。不断地往复扳动手柄,就能不断地把油液压入举升缸下腔,使重物逐渐地升起。如果打开截止阀11,举升缸下腔的油液通过管道10、截止阀11流回油箱,重物就向下移动。这就是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通过对上面液压千斤顶工作过程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到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液压传动是利用有压力的油液作为传递动力的工作介质。压下杠杆时,小油缸2输出压力油,是将机械能转换成油液的压力能,压力油经过管道6及单向阀7,推动大活塞8举起重物,是将油液的压力能又转换成机械能。大活塞8举升的速度取决于单位时间内流入大油缸9中油容积的多少。由此可见,液压传动是一个不同能量的转换过程。
二、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液压千斤顶是一种简单的液压传动装置。下面分析一种驱动工作台的液压传动系统。如图1-2所示,它由油箱、滤油器、液压泵、溢流阀、开停阀、节流阀、
图1-2机床工作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
1—工作台2—液压缸3—活塞4—换向手柄5—换向阀
6,8,16—回油管7—节流阀9—开停手柄10—开停阀�
11—压力管12—压力支管13—溢流阀14—钢球15—弹簧
17—液压泵18—滤油器19—油箱
换向阀、液压缸以及连接这些元件的油管、接头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液压泵由电动机驱动后,从油箱中吸油。油液经滤油器进入液压泵,油液在泵腔中从入口低压到泵出口高压,在图1-2(a)所示状态下,通过开停阀、节流阀、换向阀进入液压缸左腔,推动活塞使工作台向右移动。这时,液压缸右腔的油经换向阀和回油管6排回油箱。
如果将换向阀手柄转换成图1-2(b)所示状态,则压力管中的油将经过开停阀、节流阀和换向阀进入液压缸右腔、推动活塞使工作台向左移动,并使液压缸左腔的油经换向阀和回油管6排回油箱。
工作台的移动速度是通过节流阀来调节的。当节流阀开大时,进入液压缸的油量增多,工作台的移动速度增大;当节流阀关小时,进入液压缸的油量减小,工作台的移动速度减小。为了克服移动工作台时所受到的各种阻力,液压缸必须产生一个足够大的推力,这个推力是由液压缸中的油液压力所产生的。要克服的阻力越大,缸中的油液压力越高;反之压力就越低。这种现象正说明了液压传动的一个基本原理——压力决定于负载。从机床工作台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能够正常工作的液压系统,应该由以下五个主要部分来组成:
1.能源装置它是供给液压系统压力油,把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的装置。最常见的形式是液压泵。
2.执行装置它是把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其形式有作直线运动的液压缸,有作回转运动的液压马达,它们又称为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
3.控制调节装置它是对系统中的压力、流量或流动方向进行控制或调节的装置。如溢流阀、节流阀、换向阀、开停阀等。
4.辅助装置上述三部分之外的其他装置,例如油箱,滤油器,油管等。它们对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5.工作介质传递能量的流体,即液压油等。
三、液压传动系统图的图形符号
图1-3机床工作台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图
1—工作台2—液压缸3—油塞4—换向阀
5—节流阀6—开停阀7—溢流阀8—液压泵9—滤油器10—油箱
图1-2所示的液压系统是一种半结构式的工作原理图它有直观性强、容易理解的优点,当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根据原理图检查十分方便,但图形比较复杂,绘制比较麻烦。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种用规定的图形符号来表示液压原理图中的各元件和连接管路的国家标准,即“液压系统图图形符号(GB786—76)”。我国制订的液压系统图图形符号(GB786—76)中,对于这些图形符号有以下几条基本规定。
(1)符号只表示元件的职能,连接系统的通路,不表示元件的具体结构和参数,也不表示元件在机器中的实际安装位置。
(2)元件符号内的油液流动方向用箭头表示,线段两端都有箭头的,表示流动方向可逆。
(3)符号均以元件的静止位置或中间零位置表示,当系统的动作另有说明时,可作例外。
图1-3所示为图1-2(a)系统用国标《GB786—76液压系统图图形符号》绘制的工作原理图。使用这些图形符号可使液压系统图简单明了,且便于绘图。
第三节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液压传动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由于它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
(1)由于液压传动是油管连接,所以借助油管的连接可以方便灵活地布置传动机构,这是比机械传动优越的地方。例如,在井下抽取石油的泵可采用液压传动来驱动,以克服长驱动轴效率低的缺点。由于液压缸的推力很大,又加之极易布置,在挖掘机等重型工程机械上,已基本取代了老式的机械传动,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外形美观大方。
(2)液压传动装置的重量轻、结构紧凑、惯性小。例如,相同功率液压马达的体积为电动机的12%~13%。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单位功率的重量指标,目前是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十分之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可小至0.0025N/W(牛/瓦),发电机和电动机则约为0.03N/W。
(3)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借助阀或变量泵、变量马达,可以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可达1∶2000,并可在液压装置运行的过程中进行调速。
(4)传递运动均匀平稳,负载变化时速度较稳定。正因为此特点,金属切削机床中的磨床传动现在几乎都采用液压传动。
(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借助于设置溢流阀等,同时液压件能自行润滑,因此使用寿命长。
(6)液压传动容易实现自动化——借助于各种控制阀,特别是采用液压控制和电气控制结合使用时,能很容易地实现复杂的自动工作循环,而且可以实现遥控。
(7)液压元件已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推广使用。
液压传动的缺点是:
(1)液压系统中的漏油等因素,影响运动的平稳性和正确性,使得液压传动不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
(2)液压传动对油温的变化比较敏感,温度变化时,液体粘性变化,引起运动特性的变化,使得工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所以它不宜在温度变化很大的环境条件下工作。
(3)为了减少泄漏,以及为了满足某些性能上的要求,液压元件的配合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加工工艺较复杂。
(4)液压传动要求有单独的能源,不像电源那样使用方便。
(5)液压系统发生故障不易检查和排除。
总之,液压传动的优点是主要的,随着设计制造和使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缺点正在逐步加以克服。液压传动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第四节 液压传动在机械中的应用
驱动机械运动的机构以及各种传动和操纵装置有多种形式。根据所用的部件和零件,可分为机械的、电气的、气动的、液压的传动装置。经常还将不同的形式组合起来运用——四位一体。由于液压传动具有很多优点,使这种新技术发展得很快。液压传动应用于金属切削机床也不过四五十年的历史。航空工业在1930年以后才开始采用。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以来液压技术在各种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机床上,液压传动常应用在以下的一些装置中:
1.进给运动传动装置磨床砂轮架和工作台的进给运动大部分采用液压传动;车床、六角车床、自动车床的刀架或转塔刀架;铣床、刨床、组合机床的工作台等的进给运动也都采用液压传动。这些部件有的要求快速移动,有的要求慢速移动。有的则既要求快速移动,也要求慢速移动。这些运动多半要求有较大的调速范围,要求在工作中无级调速;有的要求持续进给,有的要求间歇进给;有的要求在负载变化下速度恒定,有的要求有良好的换向性能等等。所有这些要求都是可以用液压传动来实现的。
2.往复主体运动传动装置龙门刨床的工作台、牛头刨床或插床的滑枕,由于要求作高速往复直线运动,并且要求换向冲击小、换向时间短、能耗低,因此都可以采用液压传动。
3.仿形装置车床、铣床、刨床上的仿形加工可以采用液压伺服系统来完成。 其精度可达0.01~0.02mm。此外,磨床上的成形砂轮修正装置亦可采用这种系统。
4.辅助装置机床上的夹紧装置、齿轮箱变速操纵装置、丝杆螺母间隙消除装置、垂直移动部件平衡装置、分度装置、工件和刀具装卸装置、工件输送装置等,采用液压传动后,有利于简化机床结构,提高机床自动化程度。
5.静压支承重型机床、高速机床、高精度机床上的轴承、导轨、丝杠螺母机构等处采用液体静压支承后,可以提高工作平稳性和运动精度。
液压传动在其他机械工业部门的应用情况见表1-1所示。
表1-1 液压传动在各类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实例
行业名称 应用场所举例
工程机械 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铲运机等
起重运输机械 汽车吊、港口龙门吊、叉车、装卸机械、皮带运输机等
矿山机械 凿岩机、开掘机、开采机、破碎机、提升机、液压支架等
建筑机械 打桩机、液压千斤顶、平地机等
农业机械 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农具悬挂系统等
冶金机械 电炉炉顶及电极升降机、轧钢机、压力机等
轻工机械 打包机、注塑机、校直机、橡胶硫化机、造纸机等
汽车工业 自卸式汽车、平板车、高空作业车、汽车中的转向器、减振器等
智能机械 折臂式小汽车装卸器、数字式体育锻炼机、模拟驾驶舱、机器人等
❺ 内圆磨床的传动系统是怎样的
abrasion n. 磨料,研磨材料,磨蚀剂, a. 磨损的,磨蚀的
abrasive belt n. 砂带
abrasive belt grinding n. 砂带磨削,用研磨带磨光
abrasive cut-off machine n. 砂轮切断机
abrasive dressing wheel n. 砂轮修整轮
abrasive grain n. 磨料粒度
abrasive grit n. 研磨用磨料,铁粒
abrasive lapping wheel n. 磨料研磨轮
accuracy of position n. 位置精度
accuracy to shape n. 形状精度
active cutting edge n. 主切削刃
adapter flange n. 连接器法兰盘
adjointing flanks n. 共轭齿廓
align n. 找中(心),找正,对中,对准,找平,调直,校直,调整,调准
angle milling cutter n. 角铣刀
angular grinding n. 斜面磨削,斜磨法
angular milling n. 斜面铣削
angular plunge grinding n. 斜向切入磨削
angular turning n. 斜面车削
arbour n. 刀杆,心轴,柄轴,轴,辊轴
attachment n. 附件,附件机构,联结,固接,联结法
automatic bar machine n. 棒料自动车床
automatic boring machine n. 自动镗床
automatic ing lathe n. 自动仿形车床
automatic double-head milling machine n. 自动双轴铣床
automatic lathe n. 自动车床
automatic turret lathe n. 自动转塔车床
B
belt grinding machine n. 砂带磨床
bench lathe n. 台式车床
bevel n. 斜角,斜面,倾斜,斜切,斜角规,万能角尺,圆锥的,倾斜的,斜边,伞齿轮,锥齿轮
bevel gear cutting machine n. 锥齿轮切削机床
bevel gear tooth system n. 锥齿轮系,锥齿轮传动系统
borehole n. 镗孔,镗出的孔,钻眼
boring n. 镗孔,钻孔,穿孔
boring fixture n. 镗孔夹具
boring machine n. 镗床
boring tool n. 镗刀
boring, drilling and milling machine n. 镗铣床
broaching machine n.拉床,铰孔机,剥孔机
broaching tool n. 拉刀
broad finishing tool n. 宽刃精切刀,宽刃精车刀,宽刃光切刀
C
Calibrate vt. 校准〔正〕,刻度,分度,检查〔验〕,定标,标定,使标准化,使符合标准
cam contour grinder n. 凸轮仿形磨床
carbide tip n. 硬质合金刀片
carbide turning tool n. 硬质合金车刀
carbide-tipped tool n. 硬质合金刀具
cast iron machining n. 铸铁加工,铸铁切削加工
centerless cylindrical grinder n. 无心外圆磨床
ceramic cutting tool n. 金属陶瓷刀具
chamfer n.;vt. 倒角,倒棱
chamfered cutting edge n. 倒角刀刃
champ v. 焦急
champing fixture n. 快换夹具
champing jaw n. 快换卡爪
chaser n. 螺纹梳刀,梳刀盘,板牙
chatter vi.;n. 振动,振荡,震颤,刀振
cherry n.;a. 樱桃,鲜红的,樱桃木制的
chip n. 切屑,铁屑,刀片,刀头,片,薄片,芯片,基片
chip breaker groove radius n. 断屑槽底半径,卷屑槽底半径
chip clearance n. 切屑间隙
chip cross-sectional area n. 切屑横截面面积
chip curl n. 螺旋形切屑
chip flow n. 切屑流
chip formation n. 切屑形成
chip removing process n. 去毛刺加工
chip variable n. 切屑变量
chuck n. 卡盘,夹盘,卡头,〔电磁〕吸盘,vt. 固定,装卡,夹紧,卡住
chucker n. 卡盘车床,卡角车床
circular drillling machine n. 圆工作台钻床
circular path n. 环路,圆轨迹
circular pitch measurement n. 周节测量
circumference n. 圆周,周线,周界,周围,四周,范围
close-grained a. 细颗粒的
coeffecient of tool thrust n. 刀具推力系数
coil chip n. 卷状切屑
cold circular saw n. 冷圆锯
cold saw n. 冷锯
column drilling machine n. 圆〔方〕柱立式钻床
combined drill and milling cutter n. 复合钻铣床
complete traverse grinding n. 横进给磨削,切入磨削
computer-controlled machine n. 计算机控制机床,数控机床
contact pattern n. 靠模
continuous chip n. 连续切屑
continuous spiral chip n. 连续螺旋切屑
contour n. 轮廓,外形,外貌,轮廓线,回路,网路,电路,等高线,等值线,轮廓等高距 a. 仿形的,靠模的
contour grinding n. 仿形磨削,成形磨削
contour milling n. 成形铣削,外形铣削,等高走刀曲面仿形法
convex milling attachment n. 凸面铣削附件
convex turning attachment n. 中凸车削附件,凸面车削附件
coolant lubricant n. 冷却润滑剂
coolant lubricant emulsion n. 冷却润滑乳液〔剂〕
n. 样板,仿形,靠模工作法,拷贝复制品, v. 复制,模仿,抄录
grinding n. 仿形磨床
-mill n. 仿形铣
ing turret lathe n. 仿形转塔车床
corner n. 角,弯〔管〕头,弯管
counterbore n. 埋头孔,沉孔,锥口孔,平底扩孔钻,平底锪钻, n.;vt. 扩孔,锪孔,镗孔,镗阶梯孔
crankshaft grinding machine n. 曲轴磨床
crankshaft turning lathe n. 曲轴车床
creep feed grinding n. 缓进给磨削
cross milling n. 横向铣削
curly chip n. 卷状切屑,螺旋形切屑,切屑螺旋
cut v.;n. 切削〔割〕,口,片,断,断开,削减,减少,断面,剖面,相交,凹槽
cut off n. 切断〔开,去〕,关闭,停车,停止,断开装置,断流器,挡板,截止,截流
cut teeeth n. 铣齿
cut-off grinding n. 砂轮截断,砂轮切割
cutter n. 刀具,切削工具,截断器,切断器,切断机
cutting n. 切削,切片,切割,切屑,金属屑,截槽
cutting edge profile n. 切削刃轮廓〔外形,断面〕,切削刃角度
cutting force n. 切削力
cutting lip n. 切削刃,刀刃,钻唇,钻刃
cutting operation n. 切削加工,切削操作,切削作业
cutting rate n. 切削效率,切削速率
cutting tool n. 刀具,切削工具,刃具
cycle n. 周期,周,循环,一个操作过程,轮转,自行车
cylindrical grinder n. 外圆磨床
D
damage n.;vt. 损坏〔害,伤,耗,失〕,破坏,事故,故障,伤害,危害
deep-hole drilling n.深孔钻削
deep-hole milling n. 深孔铣削
design n. 设计,计算,计划,方案,设计书,图纸
die-sinking n. 凹模
dimension n. 尺寸,尺度,维度,量纲,因次
direction of the feed motion n. 进给方向,进刀方向
discontinuous chip n. 间断切屑
distance n. 距离,间隔〔隙〕,长度,vt. 隔开
double-column planer-miller n. 双柱龙门铣床
dress v. 修饰,修整,平整,整理,清理,装饰,调制,准备,打磨,磨光,压平,轿直,清洗,清理,分级
drilling n. 钻头,钻床,穿孔器,凿岩机,v. 钻孔,打孔,钻井,钻探
drilling machine n. 钻床,钻机,钻孔机,打眼机
drilling tool n. 钻孔〔削,井,眼〕工具
E
edge point n. 刀口,刀刃
efficiency n. 效率,效能,性能,功率,产量,实力,经济性,有〔功,实〕效
end mill n. 立铣刀
external grinding n. 外圆磨削
F
face n. 表面,外观,工作面,表盘,屏,幕 v. 面向,朝向,表面加工,把表面弄平
face grinding machine n. 平面磨床
face milling machine n. 端面磨床
feed force n. 进给力
feed motion n. 进给运动
fine adjustment n. 精调,细调,微调
fine boring n. 精密镗孔
finish v.;n. 精加工,抛光,修整,表面粗糙度,完工,最后加工,最后阶段,涂层,涂料
finish-cutting n. 精加工,最终切削
fixture n. 夹具,夹紧装置,配件,零件,定位器,支架
form n. 型式,类型,摸板,模型,形成,产生,成形,表格 v. 形〔组,构〕成,产生,作出,成形,造型
form-turn n. 成形车削
free-cutting n. 自由切削,无支承切削,高速切削
G
gap n. 间隔,间隙,距离,范围,区间,缺口,开口火花隙, vt. 使产生裂缝 vi. 豁开
gear cutting machine n. 齿轮加工机床,切齿机
gear generating grinder n. 磨齿机
gear hob n. 齿轮滚刀
grinding cutter n. 磨具
grinding force n. 磨削力
grinding machine n. 磨床
grinding wheel diameter n. 砂轮直径
grinding wheel width n. 砂轮宽度
groove n. 槽,切口,排屑槽,空心槽,坡口,vt. 切〔开,铣〕槽
groove milling n.铣槽
H
headstock spindle n. 床头箱主轴,主轴箱主轴,头架轴
helical tooth system n. 螺旋齿轮传动装置
high precision lathe n. 高精度车床
high-speed n. 高速
high-speed machining n. 高速加工
hob n. 齿轮滚刀,滚刀,螺旋铣刀,v. 滚铣,滚齿,滚削
horsepower n. 马力
hobbing machine n. 滚齿机,螺旋铣床,挤压制模压力机,反应阴模机
hole n. 孔,洞,坑,槽,空穴,孔道,管道,v. 钻〔穿,冲,开〕孔,打洞
hone n. vt. 磨石,油石,珩磨头,磨孔器,珩磨,
honing machine n. 珩磨机,珩床,搪磨床,磨孔机,磨气缸机
I
inclination n. 倾斜,斜度,倾角,斜角〔坡〕,弯曲,偏〔差,角〕转
increment n. 增量,增加,增〔大〕长
indexing table automatic n. 自动分度工作台
infeed grinding n. 切入式磨削
installation n. 装置,设备,台,站,安装,设置
internal grinding n. 内圆磨削
involute hob n. 渐开线滚刀
J
jig boring machine n. 坐标镗床
K
keyway cutting n. 键槽切削加工
knurling tool n. 滚花刀具,压花刀具,滚花刀
L
laedscrew machine n. 丝杠加工机床
lap grinding n. 研磨
lapping n. 研磨,抛光,精研,搭接,擦准
lathe n. 车床
lathe dog n. 车床轧头,卡箍,鸡心夹头,离心夹头,制动爪,车床挡块
lathe tool n. 车刀
level n. 水平,水准,水平线,水平仪,水准仪,电平,能级,程度,强度,a. 水平的,相等的,均匀的,平稳的
loading time n. 装载料时间,荷重时间,充填时间,充气时间
lock n. 锁,栓,闸,闭锁装置,锁型,同步,牵引,v. 闭锁,关闭,卡住,固定,定位,制动刹住
longitudinal grinding n. 纵磨
low capacity machine n. 小功率机床〔机器〕
M
machine axis n. 机床中心线
machine table n. 机床工作台
machine tool n. 机床,工作母机
machining n. 机械加工,切削加工
machining (or cutting) variable n. 加工(或切削)变量
machining allowance n. 机械加工余量
machining cycle n. 加工循环
machining of metals n. 金属切削加工,金属加工
magazine automatic n. 自动化仓库,自动化料斗,自动存贮送料装置
manufacture n. 制造者,生产者,厂商,产品,制造
material removing rate n. 材料去除率
metal cutting n. 金属切削
metal-cutting technology n. 金属切削工艺学,金属切削工艺〔技术〕
metal-cutting tool n. 金属切削刀具,金属切削工具
micrometer adjustment n. 微调
milling n. 铣削,磨碎,磨整,选矿
milling feed n. 铣削进给,铣削走刀量,铣削走刀机构
milling machine n. 铣床
milling spindle n. 铣床主轴
milling tool n. 铣削刀具,铣削工具
mount v. 固定,安装,装配,装置,架设,n. 固定件,支架,座,装置,机构
mounting n. 安装,装配,固定,机架,框架,装置
mounting fixture n. 安装夹具,固定夹具
N
Nose n. 鼻子,端,前端,凸头,刀尖,机头,突出部分,伸出部分
number of revolutions n. 转数
numerical control n. 数字控制
numerically controlled lathe n. 数控车床
O
oblique grinding n. 斜切式磨床
operate v. 操纵,控制,运行,工作,动作,运算
operating cycle n. 工作循环
operation n. 运转,操作,控制,工作,作业,运算,计算
operational instruction n. 操作说明书,操作说明
operational safety n. 操作安全性,使用可靠性
oscillating type abrasive cutting machine n. 摆动式砂轮切割机
oscillation n. 振动,振荡,摆动,颤振,振幅
out-cut milling n. 切口铣削
oxide ceramics n. 氧化物陶瓷
oxide-ceramic cutting tool n. 陶瓷刀具
本帖转自数控中国论坛:http://www.shukongcn.com/bbs
呵呵 很多啊
❻ 自行车脚蹬与车体之间有距离是正常的么 后轮刹车时响 把刹车紧了就好了,为什么
自行车
·
简介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是通常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一般以人骑上脚踩踏板驱动。英文bicycle的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在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通常称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香港、澳门则通常称为“自行车”。
很多国家和地区认为自行车是车辆,常常要求适当配备甚至是要向政府相关部门登记领取车牌后始得上路。有些地方要求夜间行车时自行车要使用车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交通法规将自行车列为一种非机动车。在香港,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辆”,无须领有牌照,但在路上行驶时,须遵守和机动车辆一样的交通规则。
历史
1790年,有个法国人名叫西夫拉克,他特别爱动脑筋。有一天,他行走在巴黎的一条街道上,因为前一天下过雨,路上积了许多雨水,很不好走。突然,一辆四轮马车从身后滚滚而来,那条街比较狭窄,马车又很宽,西夫拉克躲来躲去幸而没有被车撞倒,还是被溅了一身泥巴和雨水。别人看见了,替他难过,还气得直骂,想喊那辆马车停下,讲理交涉。西夫拉克却喃喃地说:“别喊了,别喊了,让他们去吧。”马车走远了,他还呆呆地站在路边。他在想:路这么窄,行人又那么多,为什么不可以把马车的构造改一改呢应当把马车顺着切掉一半,四个车轮变成前后两个车轮……他这样一想,回家就动手进行设计。经过反复试验,于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马轮”小车造出来了。这辆小车有前后两个木质的车轮子,中间连着横梁,上面安了一个板凳,像一个玩具俱似的。由于车子还没有传动链条,靠骑车人双脚用力蹬地,小车才能慢慢地前进,而且车子上也无转向装置,只能直行,不会拐弯,出门骑一会儿就累得满身大汗。
刚刚出现的新东西总是不那么完善的。西夫拉克并不灰心,他继续想办法加以改进。可惜,不久他因病去世了。
1818年,在德国有个看林人名叫德莱斯,他每天从村东的这一片树林,走到村西的另一片树林,年年如此。他想:如果人坐在车子上,走走停停,随心所欲,不是很潇洒吗?德莱斯开始制作木轮车,样子跟西夫拉克的差不多。不过,在前轮上加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子,可以改变前进的方向。但是骑车对依然要用两只脚,一下一下地蹬踩地面,才能推动车子向前滚动。当德莱斯骑车出门试验的时候,一路上遭到不少人的嘲笑。尽管如此,他还是十分喜欢自己创作的这架“可爱的小马崽”。
1840年,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弄到了一辆破旧的“可爱的小马崽”。他在后轮的车轴上装上曲柄,再用连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并且前后轮都用铁制的,前轮大,后轮小。当骑车人踩动脚蹬,车子就会自行运动起未,向前跑去。这样一来,就使骑车人的双脚真正离开地面,以双脚的交替踩动变为轮子的滚动,大大地提高了行车速度。1842年,麦克米伦骑上这种车,一天跑了20公里,由于不小心,踩车的速度过快,撞倒了路上的一个小女孩,因此而被警察抓住,并处以罚款。其罪名是野蛮骑车。
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原本职业是马车修理匠,他们在前轮上安装了能转动的脚蹬板;车子的鞍座架在前轮上面,这样除非骑车的技术特别高超,否则就抓不稳车把,会从车子上掉下来。他们把这辆两轮车冠以“自行车”的雅名,并于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让观众大开眼界。
1869年,英国的雷诺看了法国的自行车之后,觉得车子太笨重了,开始琢磨如何把自行车做得轻巧一些。他采用钢丝辐条来拉紧车圈作为车轮;同时,利用细钢棒来制成车架,车子的前轮较大,后轮较小。从而使自行车自身的重量减小一些。从西夫拉克开始,一直到雷诺,他们制作的5种型式的自行车都与现代自行车的差别较大。
真正具有现代形式的自行车是在1874年诞生的。英国人罗松在这一年里,别出心裁地在自行车上装上了链条和链轮,用后轮的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但仍然是前轮大,后轮小,看起来不够协调,不稳定。
1886年,英国的斯塔利,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为自行车装上了前叉和车闸,前后轮的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的车轮。斯塔利不仅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还改制了许多生产自行车部件用的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利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阔的前景,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自行车之父”。斯塔利所设计的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子基本一致了。
1888年,爱尔兰的兽医邓洛普,从医治牛胃气膨胀中得到启示,他把家中花园里用来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打足了气,装在自行车轮子上,前往参加骑自行车比赛,居然名列前茅,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充气轮胎是自行车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它增加了自行车的弹性,不会因路面不平而震动;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行车速度,减少了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这样,就根本上改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完善了自行车的使用功能。由此可知,从18世纪末叶起,一直到20世纪初期,自行车的发明和改进,经历了大约200年的时光,有许多人为之奋斗不息,才演变成现在这种骑行自如的样式。
自行车的发明
关于自行车的发明说法较多。
①我国是世界上发明自行车最早的国家。自行车的始祖是我国公元前五百多年的独轮车。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黄履庄曾发明过自行车。《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一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
②自行车为西欧人所发明。公元179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研制成木制自行车,无车把、脚蹬、链条。车的外形像一匹木马的脚下钉着两个车轮,两个轮子固定在一条线上。由于这辆自行车没有驱动装置和转向装置,座垫低,西夫拉克自己骑在车上,两脚着地,向后用力蹬,使车子沿直线前进。1817年,德国的冯?德莱斯男爵发明了一种能自由活动的车把,使他的自行车转变比较方便。1818年,德莱斯在英国申请了专利。1839年,英国一位工人K?麦克米伦首创了用曲轴机构驱动后轮的脚踏自行车,可使人在骑自行车时双足离开地面。1861年的一天,巴黎的马车和婴儿车制造商米肖父子修理德莱斯式自行车,修好后在坡道上试车时,感到这种车放脚很困难,于是对它进行了改进,在车的前轮上安上脚蹬曲轴,从而发明了米肖型自行车,不久这种自行车便开始大量生产。大概在1870年前后,法国的马执又制造了一种前面驱动轮大,后面从动轮小的自行车,这种车的运行效果较好。1890年后,英国的亨伯公司生产出一种用链条传动的、车为菱型的自行车,这种形式的自行车一直沿用至今。
③自行车为俄国人发明。1801年9月的一天,俄国农奴阿尔塔莫诺夫骑着自己制造的木制自行车,行驶2500公里,赶到莫斯科向沙皇来历山大一世献礼。阿尔塔莫诺夫制造的自行车与法国人西夫拉克制造的车较相似。亚历山大一世见到阿尔塔莫诺夫制造的自行车,当即下令取消了他的奴隶身份。
欧洲人早期千奇百怪的设计方法
世界上第一批真正实用型的自行车出现于19世纪初。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在法国巴黎发明了带车把的木制两轮自行车。自行车问世后迅速成为当时欧洲人青睐的交通工具。19世纪一些欧洲人也构思出了一些理想的自行车图。
自行车发明的早期阶段,人们认为越大的轮子行驶的速度越快,两名男子骑着一辆车轮几乎为一人高的自行车。
在自行车的发明阶段,有些人并没有把自行车的两个轮子设计成前后放置,而是把两个轮子做成了左右放置,这种自行车的外形有些类似轮椅。
这是欧洲人早期设计的一种三轮自行车。三轮自行车的平衡能力更好,人们更容易学会骑乘三轮自行车。随着日后自行车技术的改进,三轮自行车逐渐发展成一种运货的交通工具。
这也是一款三轮自行车,不过设计人员将两个动力轮放在了车前部,一个辅助轮放在了车后部。人们在骑这种自行车时前方还可以做一名乘客。这种自行车与现代在后面可以带人的自行车设计理念正好相反。
组成
①车体部分:包括车架、前叉、车把、鞍座和前叉合件等,是自行车的主体。
②传动部分:包括脚蹬、曲柄、链轮、链条、中轴和飞轮等,由人力踩动脚蹬,通过以上传动件带动车轮旋转,驱车前行。
③行动部分:即前后车轮、包括前后轴部件、辐条、轮辋(车圈)、轮胎等。
④安全装置:包括制动器(车闸)、车灯、车铃、反射装置等。
根据需要,还可增加一些附件,如支架、衣架、保险叉、挡泥板、气筒等。另外,装有变速机构的运动车、竞赛车、山地车等还装有变速控制器和前后拨链器等。
分类
根据用途可分为载重车、普通车、轻便车、运动车、竞赛车、山地车、特种车(如健身车、杂技车)等。
根据使用对象可以分为男车、女车和童车等。
根据车轮直径大小可以分为71厘米车、66厘米车、61厘米车等。
根据车架等主体部件的用材可以分为碳钢车、合金钢车、铝合金车等。
根据车架的结构可以分为杆叠车、可拆卸车和整体车等。
原理
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
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2、驱动(传动或行走)系统:由脚蹬、中轴、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3、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使、确保行车安全。
此外,为了安全和美观,以及从实用出发,还装配了车灯,支架等部件。
部件
1、车架部件是构成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体,也是自行车的骨架和主体,其他部件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安装在车架上的。
车架部件的结构形式有很多,但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男式车架和女式车架。
车架一般采用普通碳素铜管经过焊接、组合而成。为了减轻管重量,提高强度,较高档的自行车采用低合金钢管制造。为了减少快速行驶的阻力,有的自行车还采用流线型的钢管。
由于自行车是依靠人体自身的驱动力和骑车技能而行驶的,车架便成为承受自行车在行驶中所产生的冲击载荷以及能否舒适、安全地运载人体的重要结构体,车架部件制造精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乘骑的安全、平稳、和轻快。一般辐条是等径的,为了减轻重力,也有制成两端大、中间小的变径辐条,还有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将辐条制成扁流线型
2、外胎:分软边胎和硬边胎两种。软边胎断面较宽,能全部裹住内胎,着地面积比较大,能适宜多种道路行驶。硬边胎自重轻,着地面积小适宜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具有阻力小,行驶轻快等优点。
外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山地自行车的外胎宽度特别宽,花纹较深也是适应越野山地用。
3、脚蹬部件:脚蹬部件装配在中轴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一个将平动力转化为转动力的装置,自行车骑行时,脚踏力首先传递给脚蹬部件,,然后由脚蹬轴转动曲柄,中轴,链条飞轮,使后轮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前进。因此脚蹬部件的结构和规格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骑车人的放脚位置是否合适,自行车的驱动能否顺利进行。
脚踏:可分为整体式脚踏和组合式脚踏。无论什么款式的脚踏都必须有脚踏面,必须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可以选用橡胶、塑料或金属材料制造。脚踏必须转动灵活。
4、前叉部件:前叉部件在自行车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架部件与前管配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
转动车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轮改变方向,起到了自行车的导向作用。此外,还可以起到控制自行车行驶的作用。
前叉部件的受力情况属悬臂梁性质,故前叉部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等性质。
5、链条:链条又称车链、滚子链,安装在连轮和飞轮上。其作用是将脚踏力由曲柄、链轮传递到飞轮和后轮上,带动自行车前进。
链轮:用高强度钢材制成,保证其达到需要的拉力。
6、飞轮:飞轮以内螺纹旋拧固定在后轴的右端,与链轮保持同一平面,并通过链条与链轮相连接,构成自行车的驱动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单级飞轮和多级飞轮两大类。
单级飞轮又称为单链轮片飞轮,主要由外套、平挡和芯子、千斤、千斤簧、垫圈、丝挡几钢球等零件组成。
其单级飞轮工作原理:当向前踏动脚踏是,链条带动飞轮向前转动,这时飞轮内齿和千斤相含,飞轮的转动力通过千斤传到芯子,芯子带动后轴和后轮转动,自行车就前进了。
当停止踏动脚踏板时,链条和外套都不旋转,但后轮在惯性作用下仍然带动芯子和千斤向前转动,这时飞轮内齿产生相对滑动,由此将芯子压缩到芯子的槽口内,千斤又压缩了千斤簧。当千斤齿顶滑到飞轮内齿顶端时,千斤簧被压缩得最多,再稍微向前滑一点,千斤被千斤簧弹到齿根上,发出“嗒嗒”的声响。芯子转动加快,千斤也很快在各个飞轮内齿上滑动,发出“嗒嗒”的声音。当反向踏动脚踏时,外套反向转动,会加速千斤的滑动,使“嗒嗒”声响得更急促。多级飞轮是自行车变速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
多级飞轮是在单级飞轮的基础上,增加几片飞轮片,与中轴上的链轮结合,组成各种不同的传递比,从而改变了自行车的速度。
①车架和前叉组合件的冲击强度:有两个测定方法。一是落重冲击试验,将组合件垂直竖起,在前叉上方180mm处置一个22.5kg的重锤,在重锤的一次冲击下,组合件的永久变形不能超过40mm,并无肉眼能见的裂纹;二是跌落冲击试验,在组件的鞍座处放置70kg的重物,使其重心移至后轴垂直位置上,自由向前跌落,经过两次重复测试,不得有肉眼能见裂纹。另外,车架和前叉还需进行侧向荷重强度试验,其负荷重量按车型而有所不同。
②车把与前叉的装配牢固度:测定方法是车把装入前叉后,在车把横管(通常用试棒代替)上施加25N·m的力矩,车把不得转动。
③前、后车轮的强度:测定方法是将穿好辐条并经过校正的车轮夹紧平放,在其侧向施加178N的力,1分钟后,永久变形不得大于1.5mm。
④闸车制动性能:测试方法根据车辆的传动速比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行程5m或5m以上的自行车,规定试验车速为24km/h;另一种是对行程5m以下的车,车速为16km/h。制动性能有干态和模拟雨天的湿态两种。在规定的试验车速下,同时使用前、后闸,干态的制动距离不得大于5.5m,湿态的制动距离不得大于15m。
⑤安全装置:自行车要装有车铃或车灯,还要有反射器(俗称回光)。反射器是借机动车头灯或其他外来光源照射,反射出足够强度的光线,提醒对方注意,从而保护自身。反射器有前方、侧向和后方反射器 3种。前方的为白色,后方的为红色,前轮侧向的为白色或琥珀色,后轮侧向的为白色或红色,脚蹬为白色或琥珀色。
耐用性能 可分为内在和外表两个方面。内在的耐用性能要求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要求对一些易磨损零件如前、中、后轴的挡碗、飞轮的齿片、链条心子和滚子以及脚闸的零件等,进行热处理渗碳淬火,以提高表面硬度。外表的耐用性能是通过电镀和涂装(油漆)防止腐蚀和增加外表美观。电镀是在车把、轮辋等原有金属表面上镀上铜、镍、铬或镍、镍、铬3层金属镀层,也可视资源情况和防锈性能要求选择其他镀层。对一些次要的小零件,则采用光亮镀锌工艺。涂装是采用高压静电的方法,对车架、前叉表面进行喷涂。油漆表面要丰满、绚丽,并具有一定的防锈性能和漆膜结合力。
发展趋势 由于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异,使用自行车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些国家的骑行者以旅游、锻炼身体以及少年儿童体育运动为主要目的,一般使用多速车、越野车和山地车;有些国家的自行车主要作为交通工具,多使用轻便车和多速车。总的来说,自行车是朝着美、轻、牢、新、廉方向发展。美是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华丽而不俗;轻是自重轻、骑行轻;牢是强度高;新是款式新、品种多;廉是成本低、竞争力强。
维护
自行车的润滑
自行车是量大面广的人力机械,润滑结构型式有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有点摩擦和线摩擦,有流体润滑和边界润滑,有油润滑和脂润滑。
自行车的关键运动摩擦部位是中轴和前、后轴,都是使用滚珠轴承,用2号钙基润滑脂润滑。每次检修时都要将滚珠和珠槽及挡盖清洗干净,向珠槽内涂匀2号钙基润滑脂,沿轴周围摆满表面光滑完整滚圆并颗粒均匀,大小一致的专用滚珠(珠子),而后上好挡盖,切勿使尘土杂质混入。而后每一季度或半年向加油孔(有油孔的)或轴端滴2-5滴自行车润滑油,或40℃,粘度7-15mm2/s的低粘度润滑油。但在加油之前一定要清除加油孔或轴端附近的尘埃污物,以免造成磨损。一般用润滑脂润滑时不能混用润滑油,油与脂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但在自行车上是特殊情况,为简化设备而无脂嘴,只有补加润滑油,以改善润滑。
其次链条和齿轮盘的润滑,这里是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混合摩擦,且大部分处于边界润滑状态,因而摩擦条件较苛刻,一定要用粘附性和润滑性较好的润滑油润滑,尤其大多数都是开放式,在尘埃较多的情况下工作的,对链条和齿轮盘的磨损严重,因而要根据情况随时(季度或半年)清洗干净,换用新油,最用用粘度较大的润滑油(40℃粘度10-20mm2/s),但一般也用和向三轴加的同样润滑油,这样较为方便。
正常骑乘使用
清洗车子:除了让你的车保持新车时的耀眼外,清洗车子也同时避免车架的锈蚀,而如果你在一场大雨中或泥泞中骑车,在骑完之后应尽快进行清洗的工作,洗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如果车身上的污泥不多,或多是灰尘而已,可以使用抹布擦干净,或是用大毛刷刷干净。不可使用高压水柱来清除车身上的污泥,这方法虽然很有效率,但是可能将污水逼入轴承中,如此会造成轴承的损坏。在车身上污泥很多的情况下,应使用刷子以及肥皂水将污泥洗净后,用清水冲干净,再用布擦干。车一清洁干净后,记得检查烤漆是否有剥落,钢制车架烤漆剥落后会开始锈蚀,铝合金或碳纤维以及钛合金车架则不会锈蚀,只会影响美观。在使用水洗过车子后,记得链条要擦干,并重新上油。
检查刹车皮:将刹车皮上的杂物加以清除,以保证其刹车力,若其磨耗已很严重,则须更新。
将线管重新上油:如果刹车或变速的动作不良,可能是内外线的摩擦过大,将外线由止管的部位取下,把内线涂布黄油,再重新装回,如果如此后动作仍然不顺,则考虑更换内外线管。
链条上油:将链条上滴上润滑油之后,约十分钟之后,将链条外侧的油擦干净,链条只要内部动作的部份有油就够了,外部多馀的润滑油会黏住灰尘,增加清洁的麻烦,因此最好擦干净。另外,如果使用喷罐式的润滑油,记得在上完油后,把滴到其他部位的油擦干净。
中期定期维护
检查链条:链条在长期使用后会发生拉长的情况,链条的节距为0.5英寸,测量24节链条,长度应为12英寸,若其长度已经超过正常长度1/8寸,则应更换链条。
清洗链条:如果你的链条内部有许多的油泥,也许该清洗了,清洗链条可以使用洗链器,或是把链条拆下,找一个容器,装满溶剂油,置入链条后,摇晃使其洗净,最后取出晾干上油。
检查飞轮及大齿盘:若更新链条后,如果飞轮会有跳齿的情况,则更新飞轮,若大齿盘的齿磨耗甚大,产生卡链的情况,也应更换,检查大齿盘的固定螺丝,若松动则须重新锁紧。
检查轮圈:检查气嘴孔及钢丝孔附近,是否有细微的裂痕产生,若有裂痕,则尽快更换轮圈,将轮子抬起,旋转轮子,观察轮圈是否会摩擦到刹车皮,如果会,则须重新调整轮圈。
检查钢丝:检查前后轮的钢丝是否有断裂的情形,若有则更换之,换钢丝后须重调轮圈,调整轮圈时,观察轮圈偏摆的方向,如向右偏,则将轮圈该处附近的右侧钢丝放松,左侧锁紧,向左偏则反之,轮圈左右的偏摆幅度应小于2mm。
检查车手:检查车手是否在车祸中发生变形,是否在立管锁紧的部位产生裂痕,如果是,则更新车手。
检查座垫及座垫杆:取下座垫杆,检查是否有变形或裂痕,若无则上一层薄黄油后装回,检查座垫是否有损伤,底下的支架是否完好,如果有问题,则加以更换。
长期定期维护
检查花鼓:取下前后轮,检查钢丝孔附近是否有裂痕,如有则马上更换,用手转动花鼓轴看看,再加以上下摇晃,如有感到间隙,或是非常的松动,则将花鼓轴分解,将内部的油清理干净,再重新装入新的黄油,把花鼓轴重新组合,记得调整轴承应调至轴可顺畅转动,但不会有上下摇晃的间隙。
检查中天心:取下链条,抓住曲柄左右摇晃,如有晃动,锁紧固定螺丝,若还会晃动,则须调整天心轴承;将耳朵贴座垫上,旋转曲柄,听到的声音应是“呼-呼”很顺畅的声音,如果听到嘎拉嘎拉或其他的怪声,则表示轴承已损坏,应更换中天心。
检查踏板:拆下踏板,使用15mm的开口扳手,注意左边的踏板是左牙的,拆时不要拆错,踏板轴承不太须要调整,但仍须加以检查,如果使用的是卡式踏板,则检查其机构动作是否正常,并上油润滑。检查变速器:检查变速器的各个动作部位是否会晃动,如果会,表示变速器的磨损已相当严重,应该更换了,如果不会则在动作部位上油润滑。
避震器保养:油压避震前车腕应该拆卸,更换新的避震油,优利胶形式的则检查优利胶是否已有裂痕或变形,如有的话则更新之,避震器的维修,应洽询原购买厂商进行之。
检查车架:检查所有烤漆,如有锈蚀状态至车架穿孔,则须更换车架,如果车架受到冲击发生变形,则也应更换。
更新所有内外线管:所有的线管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已经磨损,因此建议加以更换,以维持其性能表现。
野外紧急修复
当在野外骑车时,车子发生了故障,使得你必须走路回家,实在是非常扫兴的事情,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去骑车时千万记得要带着工具,不要认为意外不会发生,有备无患总是好的。以下介绍在野外常见到的故障状况以及修复的方法:
爆胎:这是常常发生的事情,发生爆胎时,拆下轮子,用拆胎杆卸开外胎,取下内胎,如果有携带备胎,那么直接装上备胎即可,如无备胎,便须要补胎了,补胎时先找出破洞,用砂纸或粗糙的东西将破洞附近略为研磨后,涂上补胎胶,稍待等其接近半干时,将补胎片贴上,加以压牢,然后打气检查是否还会漏气,最后装回内外胎,将气打足即可。
怎样选购自行车
选择自行车的主要是一看是不是好的车架,二看是不是好的零件组成,三看组装技术好不好。将这三个因素科学地加以组合后,才能算是一辆好的自行车。
一、车架:
1.车架是什么?
车架相当于人的骨架、有了车架才能装上各种自行车零件。车架由铁、铝合金等材料组成、根据管材的长短构成的角度等影响整体自行车的特性。比如,直线骑行较好的自行车、易转的自行车、骑行舒畅的自行车等,决定这些因素的很多都来自于车架。
2.怎样才能算是好车架?
轻、牢、弹性好等是车架追求的目标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还要看各个车架生产厂家的工艺。如设计的车架是否根据材料的强度和特点来设计、焊接工艺是否成熟。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车架的外观、强度和弹性。还有较重要的就是喷漆,好的车架喷漆均匀,而且喷3-4层的漆。别小看喷漆,好的喷漆可使自行车容易保养、不易生锈。如果使用不符合以上要求的车架来装车的话、就有可能生产出不能直线骑行或不易转弯的自行车,或很快就退的自行车。
3.车架是由哪些材料组成的?
最多的是铁车架,但是,铁车架也分成铬钼钢、高强钢、普通钢等在铁中加入其它万分的车架,加入了这些其它成分后,可以做成比如较薄的管材,使得整体车架变轻。最近,在不减低强度的基础上,出现了采用铁以外的材料的车架,比如铝合金材料。以自行车比赛中有使用钛金属炭纤维材料的车架。
❼ 操纵杆支架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要有说明书,零件图 还要有工艺卡片 这个还在吗
资料
工艺卡片
❽ 自行车各部分结构特点和制作材料
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
1、导向系统
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2、驱动(传动或行走)系统
由脚蹬、中轴、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3、制动系统
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使、确保行车安全。此外,为了安全和美观,以及从实用出发,还装配了车灯,支架等部件。
具体材料
1、车架
车架部件是构成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体,也是自行车的骨架和主体,其他部件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架部件的结构形式有很多,但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男式车架和女式车架。
车架一般采用普通碳素铜管经过焊接、组合而成。为了减轻管重量,提高强度,较高档的自行车采用低合金钢管制造。为了减少快速行驶的阻力,有的自行车还采用流线型的钢管。
2、外胎
分软边胎和硬边胎两种。软边胎断面较宽,能全部裹住内胎,着地面积比较大,能适宜多种道路行驶。硬边胎自重轻,着地面积小适宜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具有阻力小,行驶轻快等优点。
3、脚蹬部件
脚蹬部件装配在中轴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一个将平动力转化为转动力的装置,自行车骑行时,脚踏力首先传递给脚蹬部件,然后由脚蹬轴转动曲柄,中轴,链条飞轮,使后轮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前进。
4、前叉部件
前叉部件在自行车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架部件与前管配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
转动车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轮改变方向,起到了自行车的导向作用。此外,还可以起到控制自行车行驶的作用。前叉部件的受力情况属悬臂梁性质,故前叉部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等性质。
5、链条
链条又称车链、滚子链,安装在连轮和飞轮上。其作用是将脚踏力由曲柄、链轮传递到飞轮和后轮上,带动自行车前进。链轮用高强度钢材制成,保证其达到需要的拉力。
6、飞轮
飞轮以内螺纹旋拧固定在后轴的右端,与链轮保持同一平面,并通过链条与链轮相连接,构成自行车的驱动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单级飞轮和多级飞轮两大类。单级飞轮又称为单链轮片飞轮,主要由外套、平挡和芯子、千斤、千斤簧、垫圈、丝挡几钢球等零件组成。
❾ 汽车维修实习计划怎么写
答案汽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行加深学生对汽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 2.切身了解贵阳汽车服务市场现状 3.熟悉汽车修理环境、修理工具。为将来工作打下基础。 4.通过现场维修实习和企业员工的交流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印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培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维修实习是对学生的一次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细致地认真观察、实践,使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后轮驱动 (RWD) 车型 二、变速器拆卸 1) 在除公羊 (Ram)50 外的所有的车型上,从四轮驱动的汽车上拆卸分动箱。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根据提供拆卸空隙的需要脱开排气系统的下面部分,脱开发动机与变速器间的支撑 ( 如果安装的话 ) 。拆开在变速器上的冷却器管道。拆卸起动机、冷却器管路支架和变矩器通路盖。 2) 松开泊盘螺栓。轻敲油盘使油盘松动并使油排出。重新安装油盘。用减振器螺栓上的球窝顺时针旋转曲轴,以得到通往液力变矩器和到驱动盘螺栓的通路。拆卸这些螺栓。在传动轴上作标记供重新装配时的参考,并从汽车上拆卸掉传动轴。 注:曲轴法兰盘螺栓、驱动盘上的内部和外部孔以及液力变矩器上的攻丝孔,都有一个孔偏心,因此各零件只能安装在原来的位置上。 3) 从倒车灯 / 空档安全开关上拆开导线接头。从变速器上脱开换档杆和扭力轴总成。从操纵杆上脱开变速器节气门杆。如果装有杆系摇臂总成则将其拆下。拆卸注油管。脱开车速里程表软轴。 4) 在发动机后下方安装一发动机支撑固定装置。用一个维修千斤顶举升变速器以减轻支撑的载荷。拆卸横梁与变速器和车架间的固定螺栓,然后拆下横梁。拆卸所有液力变矩器壳体到发动机间的连接螺栓。 5) 小心地把变速器和液力变矩器总成向后移动以脱开发动机缸体上的定位销,从曲轴末端脱开液力变矩器轴套。当移动变速器时,在变矩器壳体的边缘安装一个“ C ”形的夹紧装置,以保持液力变矩器在适当的位置上。放低变速器并从汽车上拆下。 安装 1) 在安装液力变矩器之前,转动带有定位器 (C3756) 的前泵转子直到工具柄上的两个小孔在垂直位置。使液力变矩器在输入轴和反作用轴上滑动。确认液力变矩器轴套的槽处于竖直位置并且泵内转子凸耳完全接合。 2) 在变速器壳体的端面上放一个直只来检测是否完全接合。当液力变矩器完全接合时,液力变矩器前盖突缘的表面到直尺后面应至少有 0.5 英寸的距离。当安装变速器时,在液力变矩器壳体的边缘安装一个“ C ”形的卡箍,保持液力变矩器在适当的位置上。 3) 检查液力变矩器柔性板是否变形或是否有裂纹,必要时应作更换。安装柔性板并拧紧螺栓到 55 磅英尺 (75N · m) 。 4) 在曲轴中的液力变矩器轴套孔上涂一层多功能油脂。把变速器总成放在千斤顶上,并且放在汽车下面。确认在拆卸时所做的液力变矩器和驱动盘上的标记已经对齐。检查液力变矩器螺栓长度是否合适。见“液力变矩器螺栓长度”表。 液力变矩器螺栓长度表 液力变矩器直径和外形 英寸 (mm) 9.5 英寸 3- 螺栓 0.46 英寸 (11.7) 9 .5 英寸和 10 英寸 3- 螺栓 0.52 英寸 (13.2) 10.75 英寸 4- 螺栓 0.44 英寸 (11.2) 5) 通过定位销小心地把变速器总成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内。安装液力变矩器壳体和发动机之间的所有固定螺栓。拧紧螺栓到 30 磅 英尺 (41N · m)
❿ 如图操纵杆支架,如果我以底座上表面为粗基准铣削底面,怎样设计夹具,应该限制几个自由度,怎样夹紧
6个自由度都需要限制是最好的,限制5个也可以到达效果。夹紧用转角气缸或者手动夹紧装置都可以的。我可以指导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