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智能家居的毕业设计
智能家居是系统性的产品,主要有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其中该系统的通讯模式、系统构架、系统功能等是关键的。
市场主流智能家居产品的通讯模式大概有10多种。其中不乏各种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所以,你断难取舍源自你题目太大而无法落地。
我建议你采用Zigbee方式做家居内的I/O控制,有成熟的250KZigbee解决方案,如果你水平高,可以尝试做1MZigbee的I/O+简单音视频智能家居系统。论文好办,解决了物理模型后,直接把解决方案中的芯片介绍60%+你的开发感受40%写进去即可。
补充说明:简易智能联动控制产品设计,我推荐你做“人体红外感应”,可广泛应用于走道、玄关、卫厨、衣柜等处灯光甚至设备开关控制。资料、IC、方法等可以网络“电子设计 KT-0003”,20块钱1个。
如果能将433Mhz的无线收发(市面很多解决方案,关键是这种融合的思路是一种创新)做进去,还能实现逻辑联动1拖多。
㈡ 物联网专业 毕业设计题目
基于和安卓系统的智能家居设计
物联网环境下的楼宇安防系统
CO中毒防护装置设计
城市智能公交系统设计
物联网智能教室设计
物联网环境下的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
一种安全行车智能辅助控制系统
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设计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
智能家居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家居门禁管理系统设计
智能家居电器控制设计
智能家居门窗控制设计
智能家居环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
基于校园卡的学生考勤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车辆定位与防盗系统
㈢ 关于智能家居设计毕业设计问题,请前辈指点迷津
个人觉得,只要你肯学,就不存在有没有前途的问题,就比如说我一哥们,学的也是酒店设计,现在算是混出头啦,在AAI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工作,为国内外的酒店进行设计呢,所以说只要肯努力,都会有回报的!
㈣ 谁有物联网智能家居的毕业设计,大专水平,或者教我怎么做
在此给你一些素材,但全面的设计论文没有,希望有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解决了基础物质生活需求的今天,高质量的生活水平逐渐为人们所追求。智能家居也随之而生,随着物联网络的出现,家居物联网的组建也日渐提上。
家居物联网的出现,将极大的改变我们的家居环境,甚至是社会生活习惯,其本质是物理无缝集成到信息网络中,实现真实世界与互联世界的融合。本文将结合物联网技术,着重介绍家居物联体系的建立、实现以及在物联环境中家电的新型应用。
体系架构
家庭家居物联网系统是物联网域中的最小集成单位,是实现统一融合的物联网络的最小系统,其技术构建可用”DCMC”来概括,即Device(设备)、Connect(连接)、Manage(管理)以及Customer(用户)。其组成如图所示:(附件)
家居物联网的设备层(Device)主要实现数据的采集以及信息的发布。包括了传感器、集成RFID识别等新型技术的物联家电终端、二维码标签以及通信模块等设备。
家居物联网的数据互联层(Connect)实现不同的数据传输类型的协议互联,是整个家居物联网的数据传输通道。通过数据的互联实现终端设备的组网通信,而不再是单一的信息孤岛,实现对于GSM、3G、RFID、WIFI、蓝牙等技术的互联。
家居物联网的控制管理层(Manage),是整个家居物联系统的核心,通过它可以对家中的终端设备进行控制、管理,以及提供智能的分析处理。并可以实现人与家居物联网络的交互,实现互联世界对物理世界的操作。
家居物联网的用户对象层(Customer),是家居物联网的使用者。通过语音合成技术构筑的良好人机交互机制,通过对管理层下发命令来控制整个家居物联网络,而物联网的信息可以通过语音合成进行语音的播报反馈给使用者。
解决方案
家庭家居物联网系统(以下简称家庭联网系统)的技术方案主要涉及TT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家庭家居互联控制、通信以及家居网络的安防的功能,能与其他家庭网络互连组网。可以实现远程家电控制、报警,以及实时数据采集、网络互享等功能。
家庭联网系统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组成:
1、家庭信息互联处理中心是家居物联网的联络中心,主要实现家中不同的家电的互联信息处理以及与外网的数据交流;
2、家庭控制管理中心是实现家居物联网的控制中心,处理远程操控命令、采集传感器和标签信息,并兼容家庭安防控制系统,可以对局域网的用户设置访问等级等功能。;
3、移动互连处理中心是外网数据与家居联网数据的交互平台,主要实现物理局域网内、外数据与家居互联中心的数据交互,并能将外来请求提供给安防中心。如下图所示:(附件)
系统构成
家庭信息互联处理中心和家庭控制管理层的组成包括:物联终端设备、通信网关设备和提供信息管理处理的应用软件,而移动互联中心组成主要为通信网关和网络应用程序组成。
物联终端设备主要为家用物联电器,物联家电终端将是新技术综合的复杂元器件整体。如物联冰箱(产品中已集成了语音合成芯片SYN6288),在食物扫描进入冰箱时会自动的记录食物的生产日期,经过智能的判断后会通过TTS技术进行语音播报:“于2010年11月5日购买的牛奶,已经过期,请勿饮用。”或者在冰箱内的食物不够时,会进行语音提示给用户,在得到用户的采购单后,通过联网技术在允许接入的超市中进行购物。
除了白色家电控制管理应用外,家居物联环境中的物联黑色家电终端也将更智能,更娱乐。未来的家用物联TV会智能判断感知人观看电视节目时与电视的距离,当距离过近会自动的黑屏并通过内置的语音合成软件进行语音播报提示。而电视节目提供商在得到客户允许后,收集客户平时喜欢观看的电视节目,有新的客户喜欢的节目出现会第一时间通过TTS技术进行合成播报推荐,用户可选择接受或拒绝。终端生产商在客户使用电器过程中收集客户常用的功能,来制定针对目标客户的个性化产品。
物联家电终端出现产品故障等问题时,会第一时间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对室内的客户报警,并将家电故障数据提交给厂商的售后部门以及指定的用户手机中。售后部门的服务处理中心得到数据,并从云处理中心得到准确的操作步骤,反馈给客户,并指派工程师去提供维护服务。
通信网关与物联终端基于统一的互联通讯协议(如闪联标准),物联终端和传感采集装置可将整个家庭环境中的动静态数据信息通过通信网关与家庭控制管理进行数据的交互。当出现异常的数据信息能迅速的将数据上传,并进行室内的告警。用户在外出时,可以通过移动互连终端如手机,精确的对家中的电器进行操控,在夏日的下班途中,可以远程控制家中的空调提前开启,等踏入家门中,将是舒适的温度。
每个家庭的家居物联网可以对外来访问请求设置相应的等级,最大的保障用户的隐私使用权益。按照不同访问等级,将访问不同权限的家居联网数据信息。
意义
家庭物联网的构筑将实现家用电器等一系列家用产品的触觉,而集成了语音合成技术实现了物品的说话能力,在物联终端或者通信网关中集成语音合成芯片(如SYN6288)实现物品开口说话的能力。通过语音的直接交流,才是最为合适的人机交互处理机制。
家庭环境中的一些数据信息需要与小区或者更大规模的物联网络进行集成,通过云处理中心来提供智能的判断能力,提供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法,最终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
结语与展望
家庭联网系统将是整个物联网络中的一个最小完整节点,只有家庭物联网系统的构成,才能实现小区以至国家范围内的物联系统。家庭家居物联网的建设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物联通讯协议标准的确立,而不是几年过后互不相连的信息孤岛。
通过家居联网系统的建设推广,实现统一的物联小区局域网。家居物联网的主要应用场所也是在小区、办公楼等局域网络中的使用,通过家庭家居联网系统的构建来推动我国物联网的由点及面的发展。整套系统的构建将是小区物联网必不可分的基础结构,是实现物联小区的主力应用方向。语音合成带来的良好人机交互体验,也是物联终端所必备的功能。
㈤ 求助,吧里有没有对毕业设计成品制作很有经
去年这个时候我也还在网上找现成的毕业设计你们不会就一个人做吧?如果几个人一起做,同组的有高手可以找有实例的书照着做,没有的话就只能到处找了不过最后找来的东西答辩的时候肯定看的出来比较糗一点而已,过还是会让过的
㈥ 谁有夜间人体感应灯的毕业设计论文及相关资料啊
摘要:本文介绍了红外线感应开关的原理,采用热释电红外探头(PT8A2621)将接收到的微弱信号加以放大,然后驱动继电器,制成红外热释电感应开关。本开关能探测来自移动人体的红外辐射,只要人体进入探测区域,开关会自动开启。该设计可作为企业、宾馆、商场及住宅的走廊、楼梯、电梯间、卫生间、库房等处的自动开关,起到“人来灯自亮,人走灯自灭”的作用,既新颖方便,又节约用电,在某些场所还能起到威慑盗窃活动的防范作用。本设计结构简单,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价格低廉,隐蔽性好,应用范围广,所以可以通过扩展而达到实际的应用。
关键词:红外线,感应开关,红外辐射,探测区域
Abstract:this article will normally introce the theory of dopuler effect, which advance PT8A2621 to zoom out micro-signal. then drive the relay, complete the infrared -heat electric on- off. this switch can mensurate moving-body infraed ray. once coming into the mensurate area, the switch will automatically turn on .this invitation could be used as auto-on-off in corporation, hotel, mall and could ince house like the lane, stairs, bathroom, stockroom. bringing the effectness that coming on, leaving off. it is innovate and convient, also rece the expanse of electricity, could resist the steal activities. its structure is very simple. it can emit no ray, small size, low price, well cover-up, widely used, attach to practical advantage when spreaded.
Keywords: Infrared, Sensor switch, Infrared radiation, Detection of regional
引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l/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又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发展经济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能源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国家生活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日益成为中国战略安全的隐患和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上升。自1993 年起,中国由能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能源总消费已大于总供给,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迅速增大。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在中国都存在缺口,因此节能思想尤为重要,节能的中心思想是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措施,来更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从能源资源的开发到终端利用, 更好地进行科学管理和技术改造,以达到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费。由于常规能源资源有限,而世界能源的总消费量则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十分重视节能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节约常规能源中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因为这些还是宝贵的化工原料;电力作为一种洁净方便的能源广泛的应用与我们的生活与生产方面,因此电能的节能尤为重要,要节能首先就要做到节约能源,其次再通过科学研究发明更加人性化和节能的用电器。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检测人或动物发射的红外线而输出电信号的传感器。早在1938年,有人提出过利用热释电效应探测红外辐射,但并未受到重视,直到六十年代,随着激光、红外技术的迅速发展,才又推动了对热释电效应的研究和对热释电晶体的应用。热释电晶体已广泛用于红外光谱仪、红外遥感以及热辐射探测器,它可以作为红外激光的一种较理想的探测器。它目标正在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自动化控制装置中。除了在我们熟知的楼道自动开关、防盗报警上得到应用外,在更多的领域应用前景看好。比如:在房间无人时会自动停机的空调机、饮水机。电视机能判断无人观看或观众已经睡觉后自动关机的机构。
1红外线感应灯控制系统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题目的:本课题是设计一个红外线感应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本设计了解红外线感应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而研究红外线感应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通过已学的模拟电路知识设计红外线感应灯控制开关电路,再利用由光敏电阻组成的光感电路来控制感应灯开关的触发与否,将控制开关与节能灯组成家庭照明系统。
课题意义:现代化家居照明系统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应引入智能化的概念。在传统的家居照明系统中,一般都是综合布线,使用刀开关来控制,灯具的寿命短,较费电。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照明灯具节能和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照明控制在智能化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商品房的建设热潮中,各大楼盘和房地产商也意识到了智能照明的重要性。使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更能体现其在节能与管理方面的优势。红外智能节电开关由于触发的时候不需要人发出任何声音,而是人走过时身体向外界散发红外热量最终控制灯具的开启,当人离开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延时,自动熄灭。因为不同于声光控灯,不需要声音和开关控制,从而避免了声控噪音的侵扰,同时因为它是感应人体热量控制开关,所以避免了无效电能的损耗,达到节能效果。
现在的公共场所照明(比如公共走廊及楼梯间)应用最多的还是几年前出现的声光控延时灯具和开关。这种灯具和开关的出现,实现了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目前已成为公共场所照明开关的主流产品。当然,这种产品在某种程度上说确实实现了节能的目的,但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由于产品本身性能的限制,这种声光控灯具和开关自动控制的实现需要(超过60分贝)声音的配合,这就给大众需要的安静环境造成一定的噪声污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这种声光控灯具和开关已慢慢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要求更加节能和环保的自动照明控制产品的出现,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
红外智能节电开关是以成熟的红外感应技术为平台,加入更多的高新技术元素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科技产品,它的出现弥补了声光控技术的缺陷,它的自动控制的实现不需要声音和其他会给环境造成影响的条件的配合,而是人走过时身体向外界散发红外热量最终实现它的自动控制功能。
2红外线感应灯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照明缺乏独创产品,模仿产品居多,基础加工落后,只顾外表,轻视功能,产品的品种比较单一,性能差。尤其是在“智能”照明方面,缺乏创新,与国外智能灯具在技术研究方面有着不小的差距。我国现阶段的照明系统一般采用主电源经配电箱分成多路配电输出线,提供照明灯回路用电,由串接在照明灯回路中的开关面板直接接通或断开供电线来实现对灯的控制,灯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无逻辑时序及亮、暗调光控制,因而无法形成各种灯光亮度组合的场景及系统控制。而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对LED照明效益进行了预测,美国55%白炽灯及55%的日光灯被LED取代,每年节省350亿美元电费,每年减少7.5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日本100%白炽灯换成LED,可减少1~2座核电厂发电量,每年节省10亿公升以上的原油消耗。台湾地区15%白炽灯换成LED,每年节省110亿度电。全球性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节能和环保是中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每年照明电能消耗约占全部电能消耗的12%~15%,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必须尽快寻找可以替代传统光源的节能环保光源。LED以其较之于传统照明光源所没有的优势,诸如较低的功率需求、较好的驱动特性、较快的响应速度、较高的抗震能力、较长的使用寿命、绿色环保以及不断快速提高的发光效率等,成为目前我国今后照明系统发展的方向。基于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尤其是能源紧缺,智能照明必是以后照明系统的发展方向。智能照明将会使人们利用起来更加便利,改善家庭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维护费用,不仅为建筑照明提供多种的艺术效果,而且使灯具控制和维护变得更为简单,而且具有可靠性高、安装布线容易。
㈦ 朋友你懂做太阳能路灯控制装置设计的毕业设计吗或者你那里有成品吗
首先来,太阳能路灯的优势有:
太阳源能路灯的优点:安装简便,不用铺设复杂的线路,只需挖个小坑,一个水泥基座,用不锈钢螺丝固定即可。太阳能路灯依靠太阳能转化成为电,所以建好之后几乎零投入,只需要日常的维护和设备的老化修理。采购成本虽然相对高些。但是后期成本会慢慢回收。而且太阳能路灯灯具的使用寿命比市电路灯长。
最后,好的厂家,建议在太阳能在线门户上订,上面有中国大部分的路灯企业,你只要简单的发布个求购就有大量的厂家为你报价,如果你想更放心,更可以进入组团砍价页面,团购砍价还可以进行担保业务。
㈧ 跪求无线智能报警系统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综述了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应用的现状、特点和作业方式,介绍了GPS变形监测的自动
化系统以及一机多天线监测系统,对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三维定位;周期性变形监测;连续性变形监测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人们对生产安全、生产效率的要求也越来
越高。如果仍然使用传统测量方法,不仅工作量
大,而且定位精度也很难达到要求。GPS全球定位
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空间定位技术,逐渐取代
了常规的光学和电子测量仪器。它以全天候、全球
性、高精度、高速度、实时三维定位、误差不随定
位时间而积累等优点博得了人们的青睐。目前,动
态差分定位技术实现了实时导航和定位功能,高精
密定位的相对精度可达10-9,使得GPS的应用更加
广泛。
1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经过近十年的迅速发展,GPS观测边长相对精
度已经能够达到10-9,比传统大地测量精度提高了
3个量级。GPS技术在变形监测方面主要应用于以
下领域:首先,利用GPS技术解决了常规观测中
需要多种观测的问题,观测结果能充分反映滑坡的
全方位活动性,是监测滑坡变形、掌握滑坡发育规
律的切实可行的技术;其次,该技术可对大型建筑
物位移实时监测,具有受外界影响小、自动化程度
高、速度快、精度较高等优点,可以全天候测量被
测物体各测点的三维位移变化情况,找出被测物体
三维位移的特性规律,为大型建筑物的安全营运、
维修养护提供重要的参数和指导;第三,GPS精密
定位技术不仅可以满足水库大坝外观变形监测工作
的精度要求,而且有助于实现监测工作的自动化[1]。
另外,GPS技术还应用于地面、海上勘探平台及高
层建筑物等的沉陷观测中。
2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特点
1)测站间无需同时通视。对于传统的地表变
形监测方法,点之间只有通视才能进行观测,而运
用GPS测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点之间无需保持通
视,只需保证测站上空开阔即可。
2)可同时提供监测点的三维位移信息。在运
用传统方法进行变形监测时,平面位移和垂直位移
是采用不同方法分别进行监测,这样不仅监测的周
期长、工作量大,而且监测的时间和点位也很难保
持一致,为变形分析增加了难度。采用GPS可同时
精确测定监测点的三维位移信息。
3)可以全天候监测。GPS测量不受气候条件
限制,不论起雾刮风还是雨雪天气,均可正常监
测,配备防雷电设施后,GPS变形监测系统便可实
现长期的全天候观测。
4)监测精度高。GPS可以提供1×10-6甚至更
高的相对定位精度[2]。
5)操作简便,易于实现监测自动化。GPS接
收机的自动化程度已越来越高,且体积越来越小,
重量越来越轻,便于安置和操作。同时,GPS接收
机为用户准备了必要的接口,用户可以较为方便地
利用各监测点,建成无人值守的自动监测系统,实
现从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报警到入库的
全自动化。
6)GPS大地高用于垂直位移测量[3]。用于GPS
定位获得的是大地高,而用户需要的是正常高或正
高,它们之间有以下关系
式中,hz为大地高,Hd为正常高,ξ为高程异常,N
为大地水准面差距。
由于高程异常和大地水准面差距的确定精度较
低,从而导致转换后的正常高或正高的精度差。但
是,在垂直位移监测中,我们关心的只是高程的变
化,对于工程的局部范围而言,完全可以用大地高
的变化来进行垂直位移监测。
3 GPS用于变形监测的作业方式
GPS用于变形监测的作业方式可分为周期性和
连续性两种模式[4]。
周期性变形监测与传统的变形监测网没有多大
区别,因为有的变形体的变形极为缓慢,在局部时
间域内可以认为是稳定的,其监测频率有的是几个
月,有的甚至长达几年。此时,采用GPS静态相对
定位法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一般都在事后。
在周期性监测方面,利用GPS技术的最大屏障还是
变形基准的选择与确定。
连续性变形监测指的是采用固定监测仪器进行
长时间数据采集,获得变形数据序列[5]。虽然连续
性变形监测模式也是对测点进行重复性的观测,但
其观测数据是连续的,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根
据变形体的不同特征,GPS连续性变形监测可采用
静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两种数据处理方法进
行观测,一般要求变形响应的实时性,它对数据解
算和分析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动态监测方面,我们
一般采用激光干涉仪测定建筑结构的振动特性,但
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以及连续性、实时性和自
动化监测程度要求的提高,常规测量技术越来越受
到局限。GPS作为一种新方法,由于其硬件和软件
的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高采样率GPS接收机的出
现,在动态特性和变形监测方面已表现出独特的优
越性。
4 GPS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
GPS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由数据采集、数据传
输、数据处理三部分组成[2]。下面以隔河岩水库大
坝外观变形GPS自动化监测系统为例进行分析。隔
河岩水电站的大坝为三圆心变截面重力拱坝,坝长
653 m,坝高151 m[6]。
4.1数据采集
GPS数据采集分基准点和监测点两部分,由7
台Ashtech Z-12GPS接收机组成。为提高大坝监测
的精度和可靠性,大坝监测基准点宜选两个,分别
位于大坝两岸,点位地质条件好、点位稳定且能满
足GPS观测条件;监测点要能反映大坝变形,并能
满足GPS观测条件。根据以上原则,隔河岩大坝外
观变形GPS监测系统基准点为3个(GPS1,GPS2,
GPS数据采集器),监测点为5个(GPS3~GPS7)。
4.2数据传输
根据现场条件,GPS数据传输采用有线(坝面
监测点观测数据)和无线(基准点观测数据)相结
合的方法[7]。
4.3 GPS数据处理分析和管理
整个系统7台GPS接收机需要在1年中连续观
测,并将实时观测资料传输至控制中心进行处理、
分析、存储,系统反应时间小于10 min(即从每台
GPS接收机传输数据开始,到处理、分析、变形显
示为止,所需时间小于10 min)。为此,必须建立
一个局域网和一个完善的软件管理、监控系统。
整个系统全自动,应用广播星历1 h~2 h,GPS
观测资料解算的监测点位水平精度优于1.5 mm(相
对于基准点),垂直精度优于1.5 mm(相对于基准
点);应用广播星历6 h后,GPS观测资料解算水平
精度优于1 mm(相对于基准点),垂直精度优于1
mm(相对于基准点)。GPS数据处理分析和管理见
图1。
5 GPS一机多天线监测系统
GPS一机多天线监测系统主要包括GPS多天线
控制器、天线阵列组、传输系统(包括信号放大
器)、供电系统、基准站系统和数据处理等模块[8]。
一机多天线控制器的硬件部分由具有多通道的微波
开关、相应的微波开关控制电路、1台GPS接收机
以及相应的处理芯片组成。GPS多天线控制器的供
电为交流、直流两用,还可以外接太阳能、风能发
电等,非常适合在坝区的恶劣环境中使用。
与传统的GPS监测方案相比,采用GPS一机
多天线监测系统后,由于每个监测点不必设专门的
接收机,所需的双频GPS接收机将大大减少,整个
系统的造价也随之下降。但GPS一机多天线监测系
统并没有因为系统造价降低而降低监测的精度[9]。
同时,多天线监测系统的方案还有一些独特优点,
如比常规GPS监测方法的测点布设更为灵活,系统
维护和升级更为简单,因此,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6结论
综上所述,GPS技术以其全天候、高精度、高
速度、实时三维定位、误差不随定位时间而积累、
高自动化等特点优于传统的测量技术,对于变形监
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大型工程中应
用一机多天线监测系统,不但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而且其精度不会降低,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省
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参考文献:
[1]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
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86-98.
[2]黄声享,尹晖,蒋征.变形监测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
出版社,2003:121-134.
[3]周忠谟,易杰军.GPS卫星测量原理与应用[M].北京:测绘
出版社,1992:35-52.
[4]陈永奇,吴子安,吴中如.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M].北京:测
绘出版社,1998:54-55.
[5]王侬,过静珺.现代普通测量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80-95.
[6]杨光,何秀凤,侯新华,等.GPS多天线大坝形变监测系统研
究[J].测绘通报,2003,48(3):65-67.
[7]岳建平,华锡生.GPS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大坝观
测与土工测,1996,17(3):96-98.
[8]孙永荣,陈武,丁晓莉,等.GPS多天线系统研究[J].仪器仪
表学报,2002,17(4):81-84.
[9]吉星升,董军,卢秀山.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现状及
其局限性[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5):
52-55.
㈨ 毕业设计成品网站
毕业设计上千倒不至于 免费的也没有 简单的成品200左右的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