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他把铝屑加入到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整个实验过程如
(1)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放出热量,从而使气球膨胀起来.
故填:2A1+3H2SO4═A12(SO4 )3+3H2↑
(2)过程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因为2A1+3H2SO4═A12(SO4 )3+3H2↑使锥形瓶内气体增多,瓶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气球膨胀.
故答案为:瓶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气球膨胀.
Ⅱ 为研究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中间有红墨水的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
在阳光的照射下,瓶内的温度升高,有二氧化碳的瓶内的温度高于盛有空气的瓶内的温度,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红色的墨水向左移动,所以二氧化碳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故答案为:向左移动;二氧化碳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Ⅲ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标明仪器的名称①是
(1)是基本的实验仪器---长颈漏斗,关键字不要出现错误;
(2)D装置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专集二氧化属碳,为了尽量排出集气瓶内的空气而收集到比较纯的二氧化碳,要把导气管深入到集气瓶的底部,因此D装置错误;
(3)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可以干燥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D装置中导气管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3)干燥CO2
Ⅳ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纯净、干燥的C02的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装置的错误:__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进入集气内瓶后,沉积在集气容瓶的底部,二氧化碳自下而上,充满集气瓶,所以导气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故答案为:收集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导管应伸到底部;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分;由于石灰水既和二氧化碳反应,又能和氯化氢气体反应,所以不能用石灰水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除去水分 石灰水也和二氧化碳反应;
(3)如果装置漏气,则在集气瓶中就收集不到二氧化碳;如果药品的量不足,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少,也不能充满集气瓶;故答案为:装置气密性不好 药品的量不足.
Ⅳ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氯碱工业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电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B.
氯碱工业原理: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由图可知Cu为阴回极(若铜为答阳极,则铜失电子,氯离子不反应),C为阳极,
A、石墨为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故A错误;
B、Cu为阴极,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没有氯气生成,所以用湿润KI淀粉试剂在铜电极附近检验气体,试纸不变蓝色,故B错误;
C、Cu为阴极,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同时生成氢氧化钠,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Na+向Cu电极移动,故C错误;
D、Cu为阴极,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铜电极的反应式为:2H++2e-═H2↑,故D正确.
故选D.
Ⅵ 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颈椎病人设计的一个牵引装置的示意图,一根绳绕过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后两端各挂6
对动滑轮受力分析,受重力、两个对称的拉力,拉力等于悬挂物体的重量mg,如图所示:
三个力的合力为零,两个拉力的大小恒定,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夹角越小,合力越大;
A、手指向中移动,两个拉力大小不变,夹角变小,故两拉力合力变大,故手要用较大的力,故A正确;
B、手指向上移动,两个拉力大小不变,夹角变大,故两拉力合力变小,故手要用较小的力,故B错误;
C、增加重物的重力,两个拉力变大,动滑轮位置不变,则两拉力夹角不变,故合力变大,故手要用较大的力,故C正确;
D、增加细线长度时,由于两个细线拉力也不变,动滑轮位置不变,故三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故D错误;
故选:AC.
Ⅶ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
(1)根据匀变抄速直线运动公式得袭: a=
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保持F 1 不变,重复实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当F 1 >F 0 时,木板才产生加速度.随着继续向瓶中加水后,矿泉水瓶的质量不断增加, 矿泉水瓶的质量不能远小于木板的质量,那么水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差值越来越大.故选C. (3)A、不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A错误. B.缓慢向瓶中加水,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故B正确. C.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故C正确. D.并没有获得很大的加速度,可以获取多组实验数据以提高实验精度.故D错误. 故选BC. 故答案为:(1)
(2)C, (3)BC. |
Ⅷ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为颈椎病人设计的一个牵引装置的示意图..
http://..com/question/2265220312953008588.html 选择B答案…………不解释
Ⅸ 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的相关问题,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丙中
(1)燃料电池中,负极上投放燃料所以投放甲烷的电极是负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故答案为:CH4-8e-+10OH-═CO23-+7H2O;
(2)甲中投放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所以乙装置中石墨电极是阳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故答案为:2Cl--2e-═Cl2↑;
(3)串联电池中转移电子数相等,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氧气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2.24L |
22.4L/mol |
Ⅹ 某同学设计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装置置于阳光下,其余条件相同)的装置(如图所示),请你预测,数天
A、B、C、D都是密闭的透光装置.
A、碳酸氢钠溶液不稳定,经阳光照射受热后,能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A装置内的植物生长茂盛.该项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周围的二氧化碳,B装置内的植物引得不到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生长不茂盛.该项不符合题意.
C、澄清的石灰水能吸收二氧化碳,C装置内的植物引得不到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生长不茂盛.该项不符合题意.
D、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也不能产生二氧化碳,数天后,D装置内的二氧化碳有可能被全部吸收,植物体再不能得到足够的二氧化碳,生长不茂盛.该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