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动扶梯布置时应参考哪些规定
1、在自动扶梯的出入口,应有充分畅通的区域,以容纳进(出)自动扶梯的乘客,该区域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其在深度方向,从自动扶梯的扶手带端部起,向外延伸至少2.5m。若该通行区域的宽度达到扶手带中心距的两倍以上,则其深度方向尺寸可减至2m。
设计人员应将该通行区域视为整个交通输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实际上有时需要适当增大。
2、自动扶梯的梯级上方,应有不小于2.3m的垂直净通过高度。该净高度应沿整个梯级、踏板的运动全行程,以保证自动扶梯的乘客安全无阻碍的通过。
3、扶手带中心线与相邻建筑物墙壁或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小于500mm,该距离应保持到自动扶梯梯级上方至少2.1m的高度处。
如果采取适当措施可避免伤害的危险,则此2.1m的高度可适当减少。
对平行并列布置或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为防止相邻自动扶梯运动引起的伤害,相邻两台自动扶梯扶手带外缘之间距离应大于500mm。
4、自动扶梯与楼板交叉处以及各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相交叉的三角形区域,除了应满足上述3)的安全距离的要求外,还应在外盖板上方设置一个无锐利边缘的垂直防碰保护板,其高度不应小于0.3m,例如用一个无孔的三角形保护板。
如扶手带中心线与任何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时,则不须采用防碰保护板。
5、自动扶梯与上层楼板相交处,为了满足上述2)梯级、踏板上方的安全高度,在上层楼板上应开有一定尺寸的孔,为了防止乘客有坠落或挤刮伤害的危险,在开孔楼板的边缘应设有规定高度的护栏。
自动扶梯的主要参数有:
1、提升高度:一般在10米以内,特殊情况可到几十米。
2、倾斜角度:一般为30°、35°。
3、速度:一般为0.5米/秒,有的梯型可达到0.65米/秒、0.75米/秒
4、梯级宽度:600毫米、800毫米,1000毫米。
5、理论输送能力:按照速度0.5米/秒计算,不同梯级宽度的输送能力相应为4500人/时、6750人/时、9000人/时。
6、梯级节距和牵引链节距等。
⑵ 自动扶梯的基本结构包括电气装置和什么
自动扶梯除了电动装置应该还有传动装置。
⑶ 自动扶梯上应有哪些必需的机械和电气安全装置
电梯本来身是一种完善的运输设备自,它采用了多种安全措施来消除坠落、冲顶等安全隐患。只要电梯正确使用和定期维修、检查,就不会发生安全事故。主要的安全保护装置有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
限速器是一个超速探测装置,一般安装在电梯机房或电梯井道顶部,也有装于底坑的情况。当电梯超速达到设定的电气动作速度时,它会通过电气开关切断电梯的安全回路,进而切断系统电源。如果电梯由于重力或惯性还继续超速,会触发限速器的机械动作装置,使限速钢丝绳停止运动,从而提拉安全钳。
安全钳是一个制动装置,安装在电梯轿厢或电梯对重装置底部。它包括提拉机构和制动机构两部分。 提拉机构的作用是将限速器的机械动作传递到制动机构并使制动机构动作,制动机构动作后其内部的楔形块会将电梯卡在导轨上 , 避免电梯进一步坠落。
缓冲器安装在电梯井道的底坑。它的作用是防止电梯墩底。电梯墩底时它可以减少冲击,以降低对电梯本身及电梯内乘客的伤害。
⑷ 自动扶梯安全毛刷的装置要求
1、围裙板应垂直、平滑且是对接缝的。
注:对于长距离的自动人行道,在其跨越建筑伸缩缝部位的围裙板的接缝处可采取其他特殊连接方法(例如:滑动接头)来替代对接缝。
2、围裙板上缘或内盖板折线底部或围裙板防夹装置(降低梯级和围裙板之间挤夹风险的装置)钢性部分的底部与梯级前缘的连线、踏板或胶带踏面之间的垂直距离h2不应小于25mm
3、在围裙板的最不利部位,垂直施加一个1500N的力于25cm的方形或圆形面积上,其凹陷不应大于4mm,且不应由此而导致永久变形。
4、对自动扶梯,应降低梯级和围裙板之间滞阻的可能性。为此,应满足下列四个条件:
a).围裙板的刚度应符合2的规定。
b).间隙应符合1的规定。
c).应装设符合下列规定的围裙板防夹装置):
1)由刚性和柔性部件(例如:扶梯毛刷、橡胶型材)组成
说明:
1-----柔性部件
2-----钢性部件
a 在倾斜区段
b 在过渡区段和水平区段
注:图示未按比例,仅用于图解说明
2)从围裙板垂直表面起的突出量应最小为33 mm,最大为50 mm;
3)在刚性部件突出区域施加900 N 的力,该力垂直于刚性部件连接线并均匀作用在一块6 cm2的矩形面积上,不应产生脱离和永久变形;
4)刚性部件应有18mm 到25mm的水平突出,并具有符合规定的强度。柔性部件的水平突出应为最小15 mm,最大30 mm;
5)在倾斜区段,围裙板防夹装置的刚性部件最下缘与梯级前缘连线的垂直距离应在25 mm 和30 mm 之间;
6)在过渡区段和水平区段,围裙板防夹装置的刚性部件最下缘与梯级表面最高位置的距离应在25 mm 和55 mm 之间;
7)刚性部件的下表面应与围裙板形成向上不小于25°的倾斜角,其上表面应与围裙板形成向下不小于25°倾斜角;
8)围裙板防夹装置边缘应倒圆角。紧固件和连结件不应突出至运行区域;
9)围裙板防夹装置的末端部分应逐渐缩减并与围裙板平滑相连。围裙板防夹装置的端点应位于梳齿与踏面相交线前不小于50 mm,最大150 mm 的位置;
10)如果围裙板防夹装置是内盖板的延伸,同样适用对于与水平面成倾斜角小于45的每一块内盖板,沿水平方向测得的宽度b3应小于0.12m的要求适用。如果围裙板防夹装置是装设在围裙板上或是围裙板的组成部分,则与我们的第1条的要求同样适用;
d).围裙板防夹装置下方的围裙板宜采用合适的材料或合适的表面处理方式,以减小其与皮革(湿和干)、PVC(干)和橡胶(干)之间的摩擦系数。
⑸ gb16899-2011中规定,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必须具备的监控和安全装置有哪些
2012年7月31日起,抄电梯行业GB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正式实施。据了解,此项新国标强制要求所有自动扶梯及人行道增设防碰挡板、围裙防夹装置、警示标志、防攀爬翻越措施、扶手防滑装置等;而在技术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参数要求,如传动元件安全系数、制停距离标准等。无疑,新标准的正式实施将大大增强公众的乘梯安全,同时也将推动中国电梯标准化的发展进程。
⑹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必须具备的监控和安全装置都有哪些
1、紧急制抄动的制动器;
2、速度监控装置;
3、梯级链异常保护装置;
4、梳齿板异常保护装置;
5、扶手带出入口安全保护装置;
6、梯级下沉保护装置;
7、扶手带断带保护装置;
8、裙板保护装置;
9、警示标志装置;
10、机械防护装置。
⑺ 扶梯的安全开关有哪些,具体点
,你指的是电梯感应开关吗,一般都是红外线的
⑻ 自动扶梯安装规范有哪些
1、在自动扶梯的出入口,应有充分畅通的区域,以容纳进(出)自动扶梯的乘客,该区域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其在深度方向,从自动扶梯的扶手带端部起,向外延伸至少2.5m。若该通行区域的宽度达到扶手带中心距的两倍以上,则其深度方向尺寸可减至2m。
设计人员应将该通行区域视为整个交通输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实际上有时需要适当增大。
2、自动扶梯的梯级上方,应有不小于2.3m的垂直净通过高度。该净高度应沿整个梯级、踏板的运动全行程,以保证自动扶梯的乘客安全无阻碍的通过。
3、扶手带中心线与相邻建筑物墙壁或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小于500mm,该距离应保持到自动扶梯梯级上方至少2.1m的高度处。
如果采取适当措施可避免伤害的危险,则此2.1m的高度可适当减少。
对平行并列布置或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为防止相邻自动扶梯运动引起的伤害,相邻两台自动扶梯扶手带外缘之间距离应大于500mm。
4、自动扶梯与楼板交叉处以及各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相交叉的三角形区域,除了应满足上述3)的安全距离的要求外,还应在外盖板上方设置一个无锐利边缘的垂直防碰保护板,其高度不应小于0.3m,例如用一个无孔的三角形保护板。
如扶手带中心线与任何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时,则不须采用防碰保护板。
5、自动扶梯与上层楼板相交处,为了满足上述2)梯级、踏板上方的安全高度,在上层楼板上应开有一定尺寸的孔,为了防止乘客有坠落或挤刮伤害的危险,在开孔楼板的边缘应设有规定高度的护栏。
(8)自动扶梯应设置哪些安全装置扩展阅读:
自动扶梯的主要参数有:
1、提升高度:一般在10米以内,特殊情况可到几十米。
2、倾斜角度:一般为30°、35°。
3、速度:一般为0.5米/秒,有的梯型可达到0.65米/秒、0.75米/秒
4、梯级宽度:600毫米、800毫米,1000毫米。
5、理论输送能力:按照速度0.5米/秒计算,不同梯级宽度的输送能力相应为4500人/时、6750人/时、9000人/时。
6、梯级节距和牵引链节距等。
⑼ 自动扶梯必须设置哪些安全装置
有很多啊,机械类的,电气类的
过载保护,防逆转保护,梯级链断链保护,梯级丢失保护,梯级塌陷保护,梳齿板后退保护……
可以去找一份国标来看,上面都有的
⑽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有哪些主要的安全装置
我了解的如下:
电机过热保护------温度偏高即切断电源;
电机超速保护-----转速不在正常内速度范围内即切断电源;
采用蜗轮蜗容杆设计----防逆转;
驱动链断裂保护----一旦松或断裂即断电;
减速机移位保护-----减速机一旦螺栓松掉移位即断电;
前沿板下沉开关----一旦下沉即碰掉开关;
梳齿板开关----梳齿夹入异物超过一定力即断电;
手指保护装置----在入口扶手带下方,夹入异物超过一定力即断电;
梯级链保护----一旦逆转或超速,机械缓慢制动;
梯级轴下沉保护;
围裙板触点;
梯级链张紧触点;等等
可以说扶梯由于是载人工具,国家标准中安全要求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