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行车 内变速器 工作原理是什么有图吗
自行车全自动变速器(即内变速器) 是采用离心和杠杆原理设计制造的,随骑行速度变化而自动变挡的新型变速器。其三速速比分别为 1:0.7 1:1 1:1.4 变速范围比较适合人们正常的骑行规律,并可根据人们的爱好调整变挡时间的早晚。
该产品规格尺寸是根据我国自行车行业标准设计制造的,适用于辐条13G,数量36根,现生产飞轮数有11T、13T、14T、16T、18T、20T,可调式全自动变速器,国家授权四项专利。
全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是根据自行车的车速变化随意改变传动比,达到省力和提速的目的,从根本上取代了手操作变速。三个挡位的变换区间为0—116(转/分),96--120(转/分),大于120(转/分)。
其变挡动力是靠自行车骑行状态所产生的离心力作为驱动力,而且是靠骑行速度的高低来控制速比的高低,并通过转矩的输入和机械原理相结合,对离心力所驱动运动加以限制,将挡位锁住,达到定挡定位目的,总结起来全自动变速器的性能和特点有如下几点:
1、 不用手操纵(取消了拉线系统)换挡变速。
2、 该产品为三个挡位,挡位的变换是随车速快慢自动完成,不需要手操纵。一挡0~14.5公里/小时;二挡12~16公里/小时;三挡大于15公里/小时。
3、 变速早晚可调,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可以自行调整螺栓,使变速区间适合自己的骑行频率。因为离心装置与弹簧组成一个系统,完成1~3挡的轴向变换。因压缩弹簧的预紧力越大,所需变速的离心力就越大,需要更高的车速提供所需离心力,反之亦然。所以调整螺栓改变弹簧预紧力大小,就可以改变变挡早晚。
4、 老少皆宜,老年人骑车喜欢请一些的,可以骑低速区,早换挡;年轻人喜欢快一点,可以骑高速区,晚换挡,只要调整好弹簧预紧力,就可以轻松换挡。
5、 随心所欲,想变则变,不想变则不变。当速度达到变速区间时,离心力已经能够实现变速,但只要骑行者不停止蹬踏动作就不会变挡的。
6、 灵敏度高,由于该产品是靠机械传动,是采用车轮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和杠杆原理来完成变速的,车速决定了离心力大小,而离心力大小又决定了花键的位置,因而变速准确,无任何后顾之忧。
7、 结构紧凑,设计中尽量让每个零件尽量完成多种功能,免除零件多、环节多,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所以,比起手拉线变速装置,结构简单,动态性能好。
8、 适应性广、维修方便,该产品是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设计的,所以零部件大量采用国家标准件和行业标准件,拆装方便,便于维护保养,更换易损件。
9、 密封性好,采用了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两种密封结构,保障产品内部的清洁度,从而提供极少的维护就可以保持良好的性能。
⑵ 自行车的变速器用什么物理原理吗
轮轴原理,也是杠杆原理。
⑶ 自行车的变速器的变速原理是什么
变速器的抄原理就是主齿袭轮和不同的副齿轮啮合,通过两个齿轮齿数的不同,达到不同的变速倍数
如果两个齿轮齿数相同,那么两轮的圆周速度相同,如果齿数相差1倍,那么两轮圆周速度也差1倍
相应的,自行车上只是加了一根链条和齿轮配合。脚登的地方和链条啮合,而链条和后轮轴承处的齿轮啮合,变速过程就是改变链条和轴承处其他齿轮的啮合。
⑷ 自行车工作原理是什么
自行车的原理
1、测量中的运用
在测量跑道的长度时,可运用自行车。如普通车轮的直径是0.71米或0.66米。那么转过一圈长度为直径乘圆周率,即约2.33米或2.07米。然后,让车沿着跑道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跑道长为2.33n米或2.07n米。
2、力和运动的运用
⑴ 减小与增大摩擦。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以减小摩擦。为更进一步减少摩擦,人们常在这些部位加润滑剂。多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而在刹车的同时,手用力握紧闸把,增大刹车皮对钢圈的压力,达到制止车轮滚动的目的。
⑵ 弹簧的减振作用。车的坐垫下安有许多根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振动。
3、压强知识的运用
⑴自行车车胎上刻有载重量。如车载重过量,则车胎受到压强太大而被压破。
⑵坐垫呈马鞍形,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使人骑车不易感到疲劳。
4、简单机械知识的运用
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把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对刹车皮的拉力。自行车为了省力或省距离,还使用了轮轴:脚踏板与链轮牙盘;后轮与飞轮及龙头与转轴等。
5、功和机械能的知识的运用
⑴ 根据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费距离。因此人们在上坡时,常骑“s”形路线就是这个道理。
⑵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互相转化。如骑车上坡前,人们要加紧蹬几下,就容易上去些,这里是动能转化为势能。而骑车下坡,不用蹬,车速也越来越快,此为势能转化为动能。
⑶ 整体上自行车是费力机械,一般为省距离才骑自行车。顶风骑车比顶风行走艰难,就是因为骑车费的力被“放大”了。
6、前驱和后驱
⑴自行车属于后驱,即后轮驱动,前轮被动。
⑵自行车由于后驱,笔直骑过后的胎痕一条笔直,一条规则弯曲,笔直的为后轮胎痕,弯曲的为前轮胎痕。
(4)自行车的传动装置用的什么原理扩展阅读:
1、车架部件是构成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体,也是自行车的骨架和主体,其他部件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安装在车架上的。
车架部件的结构形式有很多,但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男式车架和女式车架。
由于自行车是依靠人体自身的驱动力和骑车技能而行驶的,车架便成为承受自行车在行驶中所产生的冲击载荷以及能否舒适、安全地运载人体的重要结构体,车架部件制造精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乘骑的安全、平稳、和轻快。
一般辐条是等径的,为了减轻重力,也有制成两端大、中间小的变径辐条,还有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将辐条制成扁流线型。
2、外胎:分软边胎和硬边胎两种。软边胎断面较宽,能全部裹住内胎,着地面积比较大,能适宜多种道路行驶。硬边胎自重轻,着地面积小适宜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具有阻力小,行驶轻快等优点。
外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山地自行车的外胎宽度特别宽,花纹较深也是适应越野山地用。
3、脚蹬部件:脚蹬部件装配在中轴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一个将平动力转化为转动力的装置,自行车骑行时,脚踏力首先传递给脚蹬部件,然后由脚蹬轴转动曲柄,牙盘,中轴,链条飞轮,使后轮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前进。
因此脚蹬部件的结构和规格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骑车人的放脚位置是否合适,自行车的驱动能否顺利进行。
脚踏:可分为整体式脚踏和组合式脚踏。无论什么款式的脚踏都必须有脚踏面,必须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可以选用橡胶、塑料或金属材料制造。脚踏必须转动灵活。
4、前叉部件:前叉部件在自行车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架部件与前管配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
转动车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轮改变方向,起到了自行车的导向作用。此外,还可以起到控制自行车行驶的作用。
前叉部件的受力情况属悬臂梁性质,故前叉部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等性质。
5、链条:链条又称车链、滚子链,安装在连轮和飞轮上。其作用是将脚踏力由曲柄、链轮传递到飞轮和后轮上,带动自行车前进。
链轮:用高强度钢材制成,保证其达到需要的拉力。
6、飞轮:飞轮以内螺纹旋拧固定在后轴的右端,与链轮保持同一平面,并通过链条与链轮相连接,构成自行车的驱动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单级飞轮和多级飞轮两大类。
单级飞轮又称为单链轮片飞轮,主要由外套、平挡和芯子、千斤、千斤簧、垫圈、丝挡几钢球等零件组成。其单级飞轮工作原理:当向前踏动脚踏时,链条带动飞轮向前转动,这时飞轮内齿和千斤相含,飞轮的转动力通过千斤传到芯子,芯子带动后轴和后轮转动,自行车就前进了。
当停止踏动脚踏板时,链条和外套都不旋转,但后轮在惯性作用下仍然带动芯子和千斤向前转动,当反向踏动脚踏时,外套反向转动,会加速千斤的滑动,使“嗒嗒”声响得更急促。多级飞轮是自行车变速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
多级飞轮是在单级飞轮的基础上,增加几片飞轮片,与中轴上的链轮结合,组成各种不同的传递比,从而改变了自行车的速度。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自行车
⑸ 自行车变速器运用什么原理
变速自行车就像汽车的排挡一样.不同的齿轮需要转动的力也不一样.
简单来说,变速自行车的回最小的1档,是用来上坡的答,因为1档是用最大的前齿轮和最大的后齿轮.这种齿轮搭配所需要的下踏的力非常小,所以上坡会觉得很轻松,基本不会出什么力.但是1档的齿轮搭配在平地上是非常费力的.因为需要的力小了,你要踩的圈数多了.所以,在平地上1档是几乎用不到的(骑累了调节用的).
相对与1档,5档上坡是最累的,原理和1档刚刚相反.5档起步慢,需要的力量大,但是速度是最快的.(2、3、4档介于1档和5档之间,前轮盘变速作用不明显,只是将1、2、3、4、5档细分了一下).
怎么拧的话,摩托车油门型的变速器,往前拧到底是1档,往后拧是5档.
⑹ 自行车内轴变速器是什么原理
这牵扯到一个专业名词叫做“传动比”
简单的说就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时转数变大,小齿轮带大齿轮时转数变小。
分析如下:自行车变速系统一般由脚蹬位置的大齿轮、自行车后轮轴上的小齿轮、链条、变速拨动器等组成。
当你拨动档位时通过连接线把力传动到控制链条位置装置,链条位置改变从而使链条在自行车后轮小齿轮系上进行齿位切换,若链条在最小齿轮上工作时此时速度和转数最快,反之则变慢。
⑺ 自行车变速器原理(有原理图)
自行车变速器的原理是,人在驾驶自行车的时候,踩踏踏板,踏板受力通过线绳来拉动自行车的变速器,变速器因为拉动的原因改变了它本来所在的位置,进而也相应使得链条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链条因此便可以跳自行车不同的齿轮上,自行车的速度也因此相应得到改变。
在整个自行车动的过程中,前齿盘和后齿盘的大小就会决定踩踏时候的力度,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踩踏就越费力,但自行车前进距离会变长,反之前齿盘越小,后齿盘越大,踩踏就越轻松,但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就会变短。
(7)自行车的传动装置用的什么原理扩展阅读:
自行车变速器的作用:
自行车的变速器,前3齿盘、后9齿盘的组合可变速为27。在此以山地车自行车变速系统为例说明。
旋动脚蹬时,前齿盘旋转,通过链条把力量转递到后齿盘,车轮就前进。前齿盘的大小(齿数)和后齿盘的大小(齿数)决定旋动脚蹬时的力度。
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脚蹬时感到费力(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变长)。
前齿盘越小,后齿盘越大,脚蹬时感到轻松(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变短)。
自行车的骑行是起跑、停止、上坡、下坡、迎风、顺风等情况下前进。不管是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车快速前进,或者是慢速前进,都能保持一定的踩蹬步速和力矩,就要变速器。
⑻ 自行车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出于各种原因,全世界有无数人使用自行车。人们骑自行车去锻炼、上下班、运送包裹、参加比赛或只是为了好玩。骑自行车对某些人来说似乎很容易,但实际上,自行车工作原理非常复杂。
自行车将我们身体产生的能量转化为动能。动能是“运动物体或粒子的一种属性,不仅取决于它的运动,而且取决于它的质量”。如果通过施加净力对物体进行传递能量的功,则物体会加速,从而获得动能。一辆自行车最多可以将一个人 90% 的能量和运动转化为动能。然后使用该能量来移动自行车。骑手的平衡和动力有助于在沿路径行驶时保持自行车稳定。
总结
虽然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蕴含在自行车背后的知识,却是非常复杂的。
⑼ 自行车原理是什么
轮轴方面
(1)自行车的车把相当于一个轮轴,车把相当于轮,前轴为轴,是一个省力杠杆,如图3所示.
(2)自行车的脚踏板与中轴也相当于一个轮轴,实质为一个省力杠杆.
(3)自行车的飞轮也相当于一个省力的轮轴
齿轮传动方面
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如图5所示,设齿轮边缘的线速度为v ,齿轮的半径为R,齿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有v = ωR.
可以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