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图所示是某学生设计的过滤操作装置图:(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______ B______ C______(2)图中有_____
(1)A仪器来是铁架源台,B仪器是漏斗,C仪器是烧杯.
(2)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会造成过滤时液体溅出;改正:应使用玻璃棒引流.
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会使液体溅出;改正: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
滤纸不能高于漏斗边缘,否则会使滤液浑浊;改正:滤纸应低于漏斗的边缘.
(3)滤纸破损,会造成浑浊的液体就会不经过滤直接进入滤液;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滤液也会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答案:
(1)铁架台;漏斗;烧杯;
(2)3,应使用玻璃棒引,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滤纸应低于漏斗的边缘;
(3)滤纸破损 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❷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化学实验,请你根据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1)C池属于什么装置______.
依据电极材料分析A池为原电池做电源,所以B池、C池是电解池,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锌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Zn-2e-=Zn2+,银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为:2H++2e-=H2↑;B池是惰性电极滴加硝酸银溶液;C池是粗铜做阳极,精铜做阴极是粗铜精炼的反应原理,阳极电极反应电子守恒分别计算电极上质量变化;
(1)分析可知C池是粗铜做阳极,精铜做阴极是粗铜精炼的反应原理,属于电解精炼铜,
故答案为:电解精炼铜;
(2)电极材料分析A池为原电池做电源,所以B池、C池是电解池,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锌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Zn-2e-=Zn2+,银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为:2H++2e-=H2↑;B池是惰性电极滴加硝酸银溶液,电池反应为:4AgNO3+2H2O
通电 | .
❸ 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系列实验,实验时将药品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请回答:
(1)在氨水中有下列平衡:NH 3 +H 2 O NH 4 + +OH - , 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使得氨气的溶解度减小,同时增大了溶液中的c(OH - ),促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有白色沉淀产生; Al 3+ +3 NH 3 · H 2 O == Al(OH) 3 ↓ + 3 NH 4 + (2)CO 3 2- +2CH 3 COOH→2CH 3 COO - + H 2 O+CO 2 ↑;醋酸酸性强于碳酸;不能,因为醋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醋酸也可以和苯酚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苯酚 |
❹ 如图所示是某学生设计的过滤操作装置图,并用装置将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1)指出图中的错误:①______
(1)图中滤纸复的边缘比漏斗口高制,不便于观察漏斗内液面的高度;没有用玻璃棒引流,会造成待过滤液体的外溅;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会导致滤液飞溅; (2)静置一段时间后再过滤,可防止较多的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将滤纸堵塞,使过滤速度减慢; (3)用玻璃棒搅动漏斗内的液体易造成滤纸破损,使过滤失败; (4)滤纸破损、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均可造成待过滤液体不经滤纸直接进入滤液;另外仪器不干净等也可造成滤液浑浊; 故答案为:(1)①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高; ②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③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2)防止较多的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将滤纸堵塞,使过滤速度减慢; (3)滤纸破损; (4)①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②仪器不干净(或滤纸破损等).
❺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化学实验,请你根据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 (1)C池属于什么装置
(1)电解精炼铜(电解池)(2)2H + +2e - = H 2 ↑4AgNO 3 +2H 2 O  4Ag+4HNO 3 +O 2 ↑ (3)C池(4)21.6 6.4
❻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Ⅰ时按教材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甲、乙、丙三个烧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版学实验,权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 【分析讨论】 (1)通过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没有变色进行对比说明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是氨分子运动的结果; (2)通过实验现象说明了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氨分子能到酚酞试液中说明了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的,还能说明温度高分子运动速度快,温度低运动速度慢; (3)改进后的装置氨分子在密闭容器中运动不到空气中,不污染空气,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节约药品.现象明显. 故答案为:甲烧杯酚酞试液变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溶液无色; (1)进行对比; (2)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3)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
❼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
保持F 1 不变,重复实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❽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探究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药品制取气体量气管中
(1)根据题中装置图 0.27g | 1.0g | | ×100%=27.0%, 故答案为:27%.
❾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请回答:(1)图中A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1)黑色的氧来化铜在源高温条件下可以被一氧化碳还原为红色的铜,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uO+CO 高温 | .
❿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请回答:(1)图中A处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粉
(1)黑色的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可以被一氧化碳还原为红色的铜,化学反应方程式回是:CuO+CO Cu+CO 2 ;同时产答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O 2+Ca(OH) 2═CaCO 3↓+H 2O.故答案为: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CuO+CO Cu+CO 2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 2+Ca(OH) 2═CaCO 3↓+H 2O; (2)实验开始时,如果先给氧化铜加热,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物受热可能发生爆炸;实验停止时,为了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先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一氧化碳.故答案为:先通入一氧化碳;防止发生爆炸;停止加热;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 (3)一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应该对尾气进行处理,可用气球收集,也可用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故答案为:没有尾气处理装置;在出气口处用酒精灯点燃尾气
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