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车钩缓冲装置的车钩
根据缓冲器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一般缓冲器可分为:摩擦式缓冲器、橡胶式缓冲器和液压缓冲器等。
摩擦缓冲器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为螺旋弹簧(客车用)或环弹簧(货车用),后部为内、外环弹簧,彼此以锥面相配合,两部分之间有弹簧座板分隔。螺旋弹簧用来缓和冲击作用力,环弹簧两滑动斜面间的摩擦力用来起到吸收能量的作用。当缓冲器受力压缩时,使各环相互挤压,这时外环弹簧中就储存了大部分的冲击能量;同时各内外环簧的斜面之间因相互摩擦而将一部分冲击能变成热能。当外力除去后,各环簧之间又产生摩擦,将所储存能量的一部分再一次转变为摩擦热能而消散,因而起到了缓冲和减振的作用。橡胶缓冲器的头部为楔块摩擦部分,由三个形状完全相同且带倾斜角的楔块,压头和箱体等部分组成,楔块介于压头与箱体之间,整个缓冲器封闭在箱体内。
橡胶缓冲器是借助橡胶分子内摩擦和弹性变形起到缓和冲击和消耗能量作用的。为了增大缓冲器容量,在头部装有金属摩擦部分,借助三个带有倾角的楔块,在受压时与箱体及压头间各接触斜面产生相对位移,因摩擦而消耗冲击能量。
❷ 车钩缓冲装置具有缓冲一个基本作用对吗
火车抄车钩缓冲器:
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它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从板等组成一个整体,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
火车车钩缓冲器安装要求:
为了保证车辆连挂安全可靠和车钩缓冲装置安装的互换性,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有关规程规定:车钩缓冲器装车后,其车钩钩舌的水平中心线距钢轨面在空车状态下的高度,客车为880mm(允许+10mm,-5mm误差),货车为880mm(±10mm)。两相邻车辆的车钩水平中心线最大高度差不得大于75mm。
❸ 汽车传动系的基本功用是什么
汽车传动系的功用是使汽车具有度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汽车传动系统是由一系列具有弹性和转动惯量的曲轴、飞轮、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等组成。动力经发动机输出,经离合器,变速箱增扭变速后、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传递到驱动车轮。
车辆的种类虽然多,构造却大同小异。这应该说是标准化的功劳,也是大型生产流水线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铁路车辆的外形开始有了改变,尤其是客车车厢不再是清一色的老面孔。但是它们的基本构造并没有重大的改变,只是具体的零部件有了更科学先进的结构设计。
一般来说,车辆的基本构造由车体、车底架、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五大部分组成。
车体是车辆上供装载货物或乘客的部分,又是安装与连接车辆其他组成部分的基础。早期车辆的车体多以木结构为主,辅以钢板、弓形杆等来加强。近代的车体以钢结构或轻金属结构为主。
❹ 摩擦楔块在ST型缓冲器中的功能及作用
缓冲器在运行和调车作业过程中经常受到变化的压缩力和冲击力,致使各部分零件产生磨耗、变形、裂损等故障,导致缓冲器作用不良,从而使车辆间的冲撞加剧,以致造成车体和货物的损坏。因此,对缓冲器的故障应该及时进行分析与处理。目前,我国货车上使用的缓冲器大部分为二号和MX-1型缓冲器,随着列车载重和列车质量的增加,以上缓冲器的强度和容量逐渐达不到要求,大容量的新式ST型、MT-3型缓冲器正逐步推广使用,因此,以下主要针对二号缓冲器、MX-1缓冲器、ST型缓冲器、MT-3缓冲器常见故障进行分析。
一、缓冲器的故障分析
1、二号缓冲器的故障分析
①弹簧盒裂纹原因
弹簧盒裂纹多数发生在弹簧盒的尾端和弹簧盒端部弯角处。弹簧盒底部与后从板相接触,运行中相互发生摩擦造成弹簧盒底部边沿磨耗和裂损,尤其是当缓冲器作用失灵而处于压死状态时,弹簧盒在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时直接受到过大的冲击力而开裂,也有因施修时截换工艺不良,使弹簧盒受力不均而折损的。
②环弹簧裂纹、折损原因
在环弹簧的裂纹和折损中,以内环弹簧(尤其是半内环弹簧)为最多,约占故障的12%左右。因其相对来说受力较大,当负担力不均匀后,在长期使用中材质容易产生疲劳裂纹,裂纹大多在锥面上,而破损者往往碎成许多小块,而由此影响到其他环簧。
③环弹簧咬合一起
环弹簧咬合一起,致使缓冲器成为一体而失去缓冲作用。产生环弹簧咬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给油不良,油质差、油量不足或者是摩擦面把油膜切断所致。列检作业中,如果发现缓冲器两端与前后从板间有间隙时,即可判断为环弹簧互相咬合的故障。
④缓冲器自由高度不合规定尺寸
缓冲器自由高度不合规定尺寸的产生原因是由于弹簧的刚度过低,容易产生弹簧塑性变形而导致缓冲器自由高度不合规定尺寸。另外,当缓冲器各零件产生磨耗,环弹簧衰弱也会导致缓冲器自由高度不合规定尺寸。
2、MX-I型摩擦橡胶缓冲器故障分析
①箱口部开裂原因
箱口部开裂,裂口位置位于水平面,其原因是水平面薄于其他面(21 mm),楔块靠近箱间隔爪一侧(即楔块装扁),使楔块与箱口斜面形成空间,造成楔块与箱口摩擦面为线接触,反复压缩和复原,逐渐磨成沟槽,强度减弱,当运用中受到较大冲击时,使箱口胀开。
②箱体底端面辗堆
箱体底端面辗堆的原因是箱体底部水平面厚度为21 mm,而十三号车钩的钩尾框后堵弯角圆根高18 mm,当列车牵引时,钩尾框后堵圆根斜坡向箱底端面摩擦辗堆,直至与钩尾框后堵圆根相似为止。这样,使缓冲器底板在箱体内(设计时为底板露出底端1mm),造成分解时底板取不出来,需用扁铲将辗堆边铲掉后方能分解。
③压块、楔块压人箱体上口内卡住,底板、底隔板、橡胶片脱出箱体。
其原因是底板四角挂耳磨耗,箱体挂耳槽部分外胀,使底板只要稍微窜动,底板即脱出。当缓冲器受到冲击力作用时,压块压迫楔块达到极限,使压块与箱体上口压平,而箱体底端又失去支承作用,造成箱体内配件脱出。
④底隔板折断和底板弯曲变形
底隔板折断和底板弯曲变形的原因是底隔板材质为球墨铸铁,抗弯强度不足,而底板上设有两个长圆孔,减弱其强度,造成底隔板折断和底板弯曲变形。
3、ST型缓冲器故障分析
①、拉紧螺栓折断。
其原因是由于车辆在重载高速运行中刹急闸,拉紧螺栓受到很大的冲击力,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拉紧螺栓产生塑性变形,局部应力集中的部位易发生折断,此外,诸如夹砂等材质缺陷也能造成螺栓折断。
ST缓冲器
②、螺母松动,自由高过限。
原因一是在长时间的交变力作用下,拉紧螺栓螺母逐渐松动,造成自由高增加。原因二是由于弹簧的刚度过低而产生弹簧塑性变形以及长时间使用后圆弹簧衰弱,也容易导致缓冲器自由高度不合规定尺寸。
③、内、外圆弹簧裂纹或塑性变形、折断。
内外圆弹簧在长期使用中材质容易产生疲劳裂纹,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折断。
4、MT-3型缓冲器故障分析
①、箱体裂纹、变形。
当车辆满载时,车辆的冲击速度在7km/h时,缓冲器刚度增加较快,此时有较强的应力交变,在缓冲器压缩过程中,固定板与箱体接触圆角易造成应力集中,使箱体开口部产生裂纹,此外,在长时间外力作用下,由于缓冲器部件的磨耗造成缓冲器受力失衡,造成局部应力集中,使箱体易产生塑性变形和裂纹。此外,由于箱体内部铸造缺陷而造成的裂纹 也占有很大比例。
②、外露部件折损或缺件。
MT-3型缓冲器是由箱体、摩擦机构和弹性元件等组成,采用两楔块带动板的摩擦机构和以圆柱型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的全钢干摩擦式弹簧缓冲器,箱体不直接承受摩擦作用,由其结构来看,不是全封闭的,其外露配件在冲击力作用下易折损,丢失。
③、自由高过限
由于长期受交复力作用,弹簧刚度降低,弹簧产生塑性变形而导致缓冲器自由高度不合规定尺寸。另外,由于缓冲器各零件产生磨耗,角簧、内、外弹簧衰弱,复员弹簧失效也会导致缓冲器自由高度不合规定尺寸。
二、缓冲器常见故障及检查方法
由于列车在运行中和吊车作业中,缓冲器经常受到较大的冲击力作用,致使各部分产生磨耗、裂损、变形等故障,在列车到达或始发进行列检作业时应对其进行仔细检查。
缓冲器常见故障按型号分主要有:
(1)二号缓冲器内、外环弹簧裂纹或塑性变形,弹簧盒底部折缘与上部凸缘处裂纹等。
(2)MX-1型橡胶缓冲器主要故障是箱体口部的裂损比较严重。
(3)ST型缓冲器常见故障为拉紧螺栓断裂、内外圆弹簧裂纹或塑性变形、折断。
(4)MT-3型缓冲器主要故障为箱体裂纹、外露部件折损或缺件。
产生上述故障时,缓冲器会失去缓冲作用。缓冲器失效时,车钩缓冲装置可能会出现以下象征:
(1)弹簧盒盖压人弹簧盒内。
(2)从板与从板座之间的间隙较大。
(3)钩身、钩尾框与钩尾框托板接触磨耗痕迹过长。
(4)当车钩处于牵引状态时,钩肩与冲击座之间距离较大。
列检工作人员在接发车作业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对车钩缓冲装置的检查维修工作,认真按列检作业标准化要求进行检车作业,当发现上述象征时,列检当班人员应注意检查缓冲器有无裂损,如有裂损或明显失效时应进行甩车处理。
❺ 什么是枕梁,枕梁的具体作用(全面的)
枕梁是属于桥梁的一部分,在桥头搭板远离桥台,靠路基一侧。
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桥梁与道路的不均匀沉降以后,产生的桥头跳车。在软土地区作用尤其明显。枕梁是放在搭板外侧的,可以理解为搭板的基础,但又不完全是。枕梁的使用,可以使搭板与道路连接更加顺畅。
另,桥梁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建筑物,称为桥。 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主要指桥跨结构和支座系统;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❻ 火车车钩缓冲器安装要求
火车车钩缓冲器:复
车钩缓冲制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复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它由车钩,缓冲器制、钩尾框,从板等组成一个整体,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
火车车钩缓冲器安装要求:
为了保证车辆连挂知安全可靠和车钩缓冲装置安装的互换性,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有关规程规定:车钩缓冲器装车后,其车钩钩舌的水平中心线距钢轨面在空车状态下的高度,客车为880mm(允许+10mm,-5mm误差),货车为880mm(±10mm)。两相邻车辆的车钩水平中心线最大道高度差不得大于75mm。
❼ 火车车钩总是摇摇晃晃,那为什么不会脱开呢
在中国,高铁动车不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旅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作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在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方面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讲,对于高铁可能只知道复兴号、和谐号和时速350km/h这些浅显的概念,对于其核心技术、核心组成部件知之甚少。其中,车钩缓冲装置就是其中不为人知的核心技术之一。
车钩的定义是指火车或者机车两端具有联结、牵引及缓冲的作用的装置。其主要作用就是连挂车辆与车辆或者车辆与机车,并传递牵引力。车钩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插销式车钩、螺旋车钩、詹氏车钩、自动车钩、苏联SA-3式自动车钩和密接式车钩。其中,密接式车钩在近代轨道车辆上得到广泛应用。
1.插销式车钩
插销式车钩是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车钩类型。其特点为两侧凹陷,中间有凸槽或者凹槽。连挂时一侧凸槽插进凹槽,并使用连接销插进孔中,便实现了连挂。该种类型的车钩结构简单,使用也很容易,现已经基本被淘汰,除了在铁路博物馆中,很难被看到。
❽ 车辆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有何作用
车辆的基本构造由车体、车底架、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五大部分组成。
车体是车辆上供装载货物或乘客的部分,又是安装与连接车辆其他组成部分的基础。早期车辆的车体多以木结构为主,辅以钢板、弓形杆等来加强。近代的车体以钢结构或轻金属结构为主。
车底架就是由各种纵向和横向钢梁组成的长方形构架。它承托着车体,是车体的基础。车底架承受上部车体及装载物的全部重量,并通过上、下心盘将重量传给走行部。在列车运行时,它还承受机车牵引力和列车运行中所引起的各种冲击力及其他外力。
走行部是车辆在牵引动力作用下沿线路运行的部分。走行部的作用是保证车辆灵活、安全平顺地沿钢轨运行和通过曲线;可靠地承受作用于车辆各种力量并传给钢轨;缓和车辆和钢轨的相互冲击,减少车辆振动,保证足够的运行平稳性和良好的运行质量;具有可靠的制动机构,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
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它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从板等组成一个整体,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为了保证车辆连挂安全可靠和车钩缓冲装置安装的互换性,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有关规程规定:车钩缓冲器装车后,其车钩钩舌的水平中心线距钢轨面在空车状态下的高度,客车为880mm(允许+10mm,-5mm误差),货车为880mm(±10mm)。两相邻车辆的车钩水平中心线最大高度差不得大于75mm。
列车制动就是人为地制止列车的运动,包括使它减速,不加速或停止运行。对已制动的列车或机车解除或减弱其制动作用,则称为“缓解”。为施行制动和缓解而安装在列车上的一整套设备,总称为列车“制动装置”。
❾ HXD1C型电力机车车钩缓冲装置的工作性能
车钩是用来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传递牵引力及冲击力,并使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车辆部件。车钩按开启方式分为上作用式及下作用式两种。通过车钩钩头上部的提升机构开启的叫上作用式(一般货车大都采用此式);借助钩头下部推顶杠杆的动作实现开启的叫下作用式(客车采用)。车钩按其结构类型分为螺旋车钩、密接式自动车钩、自动车钩及旋转车钩等。螺旋车钩使用最早,但因缺点较多已被淘汰,密接式自动车钩多为高速铁路车辆所用。中国除在大秦铁路重载单元列车上使用旋转车钩外,现一律采用自动车钩。所谓自动车钩,就是先将一个车钩的提杆提起后,再用机车拉开车辆或与另一车辆车钩碰撞时,能自动完成摘构或挂钩的动作的车钩。中国铁道部门1956年确定1、2号车钩为标准型车钩。但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和牵引吨位的增加,又于1957、1965年先后设计制造了15号车钩和13号车钩。客车使用15号车钩,货车则逐步用13号车钩代替2号车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