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电解质极化模拟演示装置实验报告

电解质极化模拟演示装置实验报告

发布时间:2021-12-26 15:05:02

❶ 实验报告的结论怎么写实验

实验报告常用的内容与格式如下

1、实验名称以及姓名学号: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什么”、“分析什么”等。

2、实验日期和地点:比如2020年4月25日,物理实验室。

3、实验目的: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4、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在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用物,药品以及对环境的要求。

5、实验原理:在此阐述实验相关的主要原理。

6、实验内容: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7、实验步骤: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1)电解质极化模拟演示装置实验报告扩展阅读:

实验报告的特点:

1、正确性,实验报告的写作对象是科学实验的客观事实,内容科学,表述真实、质朴,判断恰当。

2、客观性,实验报告以客观的科学研究的事实为写作对象,它是对科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真实记录,虽然也要表明对某些问的观点和意见,但这些观点和意见都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

3、确证性,确证性是指实验报告中记载的实验结果能被任何人所重复和证实,也就是说,任何人按给定的条件去重复这顶实验,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观察到相同的科学现象,得到同样的结果。

4、可读性,可读性是指为使读者了解复杂的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的写作除了以文字叙述和说明以外,还常常借助画图像,列表格、作曲线图等文式,说明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各步骤之间的关系,解释实验结果等。

❷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的目录

1 力、热学
1.1 力学
1.1.1 向心力
1.1.2 弹性碰撞
1.1.3 圆锥爬坡
1.1.4 科里奥利力
1.1.5 傅科摆
1.1.6 质心运动
1.1.7 转动定律
1.1.8 角速度合成
1.1.9 直升飞机的角动量守恒
1.1.10 角动量守恒转台
1.1.11 常平架回转仪
1.1.12 进动演示仪
1.1.13 混沌摆
1.2 空气动力学
1.2.1 气体流速与压强演示仪
1.2.2 飞机升力
1.2.3 伯努利悬浮球
1.2.4 气体涡旋演示仪
1.3 振动与波
1.3.1 旋转乔量演示仪
1.3.2 简谐振动合成仪
1.3.3 机械共振
1.3.4 音叉
1.4.5 拍频摆
1.4.6 驻波共振
1.4.7 纵驻波
1.4.8 昆特管
1.4.9 鱼洗
1.4.10 水波干涉
1.4.11 傅立叶振动合成仪
1.4.12 声波波形演示仪
1.4.13 声聚焦
1.4.14 超声雾化
1.4 热学
1.4.1 分子运动
1.4.2 伽尔顿板
1.4.3 模拟电冰箱实验装置
1.4.4 投影式相临界点状态演示仪
2 光学
2.1 几何光学
2.1.1 分光计
2.1.2 三棱镜
2.1.3 尼克尔棱镜模型
2.1.4 方解石与双折射
2.1.5 窥视无穷
2.1.6 人造火焰
2.1.7 光栅变换图
2.1.8 激光反射运动合成仪
2.1.9 反射式运动合成仪
2.1.10 海市蜃景演示仪
2.1.11 光学幻影演示仪
2.1.12 光学分形演示仪
2.1.13 普氏摆
2.1.14 光瞳实验演示仪
2.2 波动光学
2.2.1 动态多缝衍射强度实时显示仪
2.2.2 旋转式小孔衍射仪
2.2.3 散射光干涉演示仪
2.2.4 激光光纤干涉演示仪
2.2.5 台式皂膜
2.2.6 帘式皂膜
2.2.7 光栅视镜系统
2.2.8 光学仪器分辨率
2.2.9 反射白光全息图
2.2.10 透射白光全患合成图
2.3 偏振光学
2.3.1 自然光、偏振光模型
2.3.2 偏振光状态演示仪
2.3.3 旋光色散演示仪
2.3.4 偏振光干涉、应力演示仪
2.4 光学综合
2.4.1 热辐射机
2.4.2 氦氖激光器
2.4.3 看得见的激光
2.4.4 绿激光器
2.4.5 激光光学演示仪
2.4.6 红外接收演示仪
2.4.7 梦幻时钟
2.4.8 梦幻球
2.4.9 激光多普勒试验仪
2.4.10 超声光栅演示仪
2.4.11 电光调制演示仪
2.4.12 法拉第磁旋光演示仪
2.4.13 光纤和互感通讯演示仪
2.4.14 3D立体影像演示仪
2.4.15 光纤陀螺演示仪
2.4.16 夫兰克一赫兹演示仪
3 电学
3.1 静电学
3.1.1 维氏起电机
3.1.2 高压电源
3.1.3 指针验电器
3.1.4 静电摆球
3.1.5 静电除尘
3.1.6 静电跳球
3.1.7 静电植绒
3.1.8 雅格布天梯
3.1.9 低气压下辉光放电
3.1.10 辉光球、辉光盘
3.1.11 电子束偏转
3.1.12 库仑扭秤
3.2 导体与电介质
3.2.1 静电感应盘
3.2.2 卡文迪许球
3.2.3 导体静电荷接曲率分布
3.2.4 尖端放电
3.2.5 电风轮、电风转筒
3.2.6 避雷针
3.2.7 静电屏蔽
3.2.8 高压带电作业
3.2.9 电介质极化
3.2.10 电介质对电容影响
3.2.11 PGM数字小电容测试仪
3.2.12 绝缘体转换为导体
3.3 电学综合
3.3.1 手触式电池
3.3.2 压电效应
3.3.3 基尔霍夫定律
3.3.4 RLC电路串并联谐振
……
4 磁学
参考文献

❸ 跪求华东理工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的预习报告或者实验报告的答案!!!

1.[单选题] 分光计读数装置中设置双游标的目的是消除偏心误差,该误差属于_______误差,它是由于刻度盘刻度和游标刻度__________
A.随机,不平行
B.系统,不平行
C.随机,不共面
D.系统,不共心
我的答案:D

1.[单选题]
下图中角游标的读数为

A.116°12′
B.116°42′
C.114°42′
D.114°12′
我的答案:A

1.[单选题]
在用最小偏向角法测量折射率时,测量最小偏向角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1)转动望远镜对准入射光,测出入射方位角
(2)在望远镜中看到待测谱线折返点时,拧紧游标盘的紧固螺丝,固定游标盘
(3)转动望远镜,使待测谱线和准线重合,测量出射方位角
(4)转动游标盘连同载物台,改变入射角
A.(1),(2),(3),(4)
B.(1),(4),(2),(3)
C.(2),(3),(4),(1)
D.(4),(2),(3),(1)
我的答案:D

1.[多选题] 杨氏模量是材料的物性参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A.材料的结构
B.材料的化学成分
C.实验温度
D.材料的几何参数

1.[单选题]
根据误差等作用原理,确定实验中需要测量的各物理量使用的量具,选择不正确的是
A.钢丝长度:米尺
B.镜尺距:米尺
C.光杠杆常数:米尺
D.钢丝直径:螺旋测微器
我的答案:C

1.[单选题] 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中,钢丝的形变量是测量的核心问题,用什么物理实验方法进行转换测量
A.比较法
B.拉伸法
C.放大法
D.逐差法
我的答案:C

1.[单选题]
在实验测量中,如果需要增大光学放大法的放大倍数,可以
A.增大镜尺距离,减小光杠杆常数
B.减小镜尺距离,增大光杠杆常数
C.减小镜尺距离,增大钢丝长度
D.减小镜尺距离,减小钢丝长度
我的答案:A

1.[单选题] 叉丝位于望远镜的目镜套筒上,为了调整叉丝清晰,应进行的操作是
A.调节望远镜的调焦手轮
B.调节物镜所成标尺像与叉丝的距离
C.旋转目镜镜头
D.改变物镜与叉丝相对距离
我的答案:C

1.[单选题]
望远镜调节的基本原则:将光杠杆、反射镜中的标尺像、望远镜轴线调成三点一线, “先粗调,后细调”。粗调包含的操作可分为4步:
(1) 调节光杠杆倾斜螺丝,直到眼睛通过望远镜准星(外部)位置,能看到光杠杆镜面中的反射镜;
(2) 调节望远镜高低倾斜螺丝,直到眼睛通过望远镜准星(外部)位置,能看到光杠杆镜面;
(3) 调节反射镜倾斜螺丝,直到眼睛通过望远镜准星(外部)位置,能看到镜中的标尺像;
(4) 移动望远镜装置,使其正对光杠杆镜面;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1)、(2)、(4)、(3)
B.(4)、(1)、(2)、(3)
C.(2)、(1)、(4)、(3)
D.(4)、(2)、(1)、(3)

1.[单选题]
在本实验系统中,望远镜视差产生的原因是:
A.标尺像通过望远镜目镜所成的像与叉丝不共面
B.人眼与目镜不共面
C.人眼与标尺像不共面
D.叉丝通过目镜成的像不在明视距离
我的答案:A

1.[单选题]
消除望远镜视差的方法是调节
A.调节望远镜的目镜,使得叉丝清晰
B.调节望远镜的目镜,使得标尺像清晰
C.调节望远镜的调焦手轮,直到眼睛上下运动时,标尺像与叉丝没有相对位移
D.调节望远镜的调焦手轮,使得标尺像清晰
我的答案:C

1.[单选题] 直接测量量中,镜尺距离D是指 B
A.望远镜目镜到标尺的距离
B.光杠杆平面镜镜面到标尺的距离
C.望远镜物镜到标尺的距离
D.光杠杆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物镜的距离

1.[单选题] 在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实验中,通常需在钢丝上预加10kg负荷,目的是
A.拉直金属丝,避免将拉直过程当为伸长量进行测量
B.减小初读数,消除零误差
C.消除摩擦力的影响
D.使系统稳定,金属丝铅直
我的答案:A

3.1.3
1.[单选题] 如何较好地消除接触电阻对测量值的影响?
A.使用四端输入法
B.触点处保持良好的清洁
C.减小触点的接触面积
D.采用相同的材料导线
我的答案:A

1.[多选题]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由于电表内阻的存在,会产生系统误差。
B.在平衡电桥实验中,为了比较迅速调节到平衡点使检流计指零,可采取反向区逐次逼近法进行操作。
C.在自组电桥实验中,比较臂电阻带来随机误差,可以通过交换法来进行修正。
D.一个未知阻值的电阻,用箱式电桥测量前应先估测电阻的阻值。
我的答案:ABD

1.[单选题]
惠斯通电桥测量原理属于什么实验方法?
A.参量转换测量法
B.交换法
C.比较法
D.补偿法
我的答案:C

1.[单选题] 在电桥测量电阻中,电桥是如何达到平衡的?
A.调节可变电阻Rs大小,使检流计电流为零。
B.调节电源电压
C.调节比例臂大小
D.调节可变电阻Rs大小,使检流计上电流为某一定值
我的答案:A

1.[单选题]
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时,比例臂选取的原则是:
A.使测量值有好的重复性
B.使测量值的精度最高
C.使电桥能较快地达到平衡
D.使检流计有大的量值
我的答案:B

❹ 急求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 磁效应测量实验

用模拟法描绘静电场
静电场是由电荷分布决定的。给定区域内的电荷分布和介质分布及边界条件,可根据麦克斯韦议程组和边界条件来求得电场分布。但大多数情况下求出解析解,因此,要靠数字解法求出或实验方法测出电场分布。
【实验目的】
1.学会用模拟法描绘和研究静电场的分布状况。
2.掌握了解模拟法应用的条件和方法。
3.加深对电场强度及电势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实验仪器】
导电液体式电场描绘仪,同轴电极,平行板电极,白纸(自备)
【实验原理】
直接测量静电场是很困难的,因为仪表(或其探测头)放入静电场中会使被测电场发生一定变化。如果用静电式仪表测量,由于场中无电流流过,不起作用。因此,在实验中采用恒定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即通过测绘点定电流场的分布来测绘对应的静电场分布。
模拟法的要求是:仿造一个场(称为模拟场),使它的分布和静电场的分布完全一样,当用探针去探测曲势分布时,不会使电场分布发生畸变,这样就可以间接测出静电场。
用模拟法测量静电场的方法之一是用电流场代替静电场。由电磁学理论可知电解质(或水液)中稳恒电流的电流场与电介质(或真空)中的静电场具有相似性。在电流场的无源区域中,电流密度矢量和静电场中的电场强度矢量所遵从的物理规律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所以这两种场具有相似性。在相似的场源分布和相似的边界条件下,它们的解的表达式具有相同的数学模型。如果把连接电源的两个电极放在不良导体如稀薄溶液(或水液)中,在溶液中将产生电流场。电流场中有许多电位彼此相等的点,测出这些电位相等的点,描绘成面就是等位面。这些面也是静电场中的等位面。通常电场分布是在三维空间中,但在水液中进行模拟实验时,测出的电场是在一个水平面内的分布。这样等位面就变成了等位线,根据电力线与等位线正交的关系,即可画出电力线。这些电力线上每一点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这就可以用等位线和电力线形象地表示静电场的分布了。
检测电流中各等位点时,不影响电流线的分布,测量支路不能从电流场中取出电流,因此,必须使用高内阻电压就能消除这种影响。当电极接上交流电压时,产生交流电场的瞬时值是随时间变化的,但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与直流电压是等效的(见附录),所以在交流电场中用交流电压表测量有效值的等位线与直流电场中测量同值的等位线,其效果和位置完全相同。
模拟法的应用条件是“模拟场“的基本规律或所满足的数学议程要与被模拟的场完全一样,这种模拟为数学模拟。恒定电流场和静电场满足相似的偏微分方程,只要带电体(即电极)的形状和大小,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边界条件一样。那么这两个场的分布就是一样的。
根据静电场与恒定电流场的对应关系,上述静电场可以用下面的恒定电流场来模拟:两长直同轴圆柱形导体,内圆柱半径为a,外圆筒内半径为b,其间充以电容率为 的均匀电介质,内外圆柱保持电势差V0=VA—VB。只要我们测出模拟恒定电流场的分布,则可得出被模拟静电场的分布。
不用形状的电极,可以模拟不同形状的静电场,如平行板电极,可以模拟平行板电容器中的静电场。

图a 图b
如图a所示为一个同轴圆柱电极,内电极半径为a,外电极半径为b,内电极电势Va,外电极电势Vb=0,在两极间距轴心r处的电势为:

由高斯定理知半径为r的圆柱面上的电场是:
式中λ是圆柱面单位长度上的电量,ε是两极间介电常数,由两式可得
当r=b时, ,则 ,代入上式有:

此式即为同轴圆柱电极间静电场中的电势分布公式。
若在同轴圆柱电极间充填均匀不良导体,在该电极间将形成稳定的电流场。同上道理,也可推导出稳定电流场中的电势分布公式为

比较两个公式不难看出,它们都满足高斯定理的拉普拉斯方程,其电势分布是相同的。而稳定电流场不会因为探针的引入导致电场畸变,所以完全可用电极尺寸相同,边界条件一样的稳定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进行探测,从而间接描绘出静电场的分布状况。
【实验内容及步骤】
1.按线路图连接线路(图b为同轴圆柱电极)。
2.用水准仪调平水槽架底座。在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在水槽架上层压好白纸,用于记录测绘点;接通电源,电压调至10V,其值由数字电压表置“输出”时读出,探针置于水槽外。
3.将探针与内电极紧密接触,电压显示为10V,其值由数字电压表置“检测”时读出。若电压显示为0V,则改变电源电压输出极性。
4.让探针在两极间慢慢移动,依次测出电压分别为7.0V、5.0V、3.0V、1.0V的等势线,每一个等势线8个测量点。
5.用探针沿外电极内、外侧分别取三个和一个记录点,用于确定电极的圆心和外电极的厚度;记录内电极直径和外电极内直径。
6.用平行板电极换下同轴圆柱电极重复(2、3)两个步骤,分别沿7.5V、5.0V、2.5V三个等势线各记录8个测量点(均匀分布),并做出确定电极位置的测量点。
7.在平行板电极测量纸上用不同符号标注出各等势线上的测量点和等势线数值,画出电极,绘出实验等势线和电场线。
8.在同轴圆柱电极记录纸上,用几何方法确定圆心,画出内、外电极,用不同符号标注出各等势线上的测量点和等势线数值,绘出理论等势线(根据公式计算)和电场线。
9.量出同轴圆柱电极记录纸上等势线各测量点到圆心的距离,求出平均值。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出Vr/Va~lnr理论曲线,标出对应的实验测量点 ,画出实验曲线。
【实验教学指导要点】
1.模拟场除满足与被侧场有相似地数学方程和边界条件外,还要求水槽底座一定要水平,溶液导电率远小于电极且处处均匀,电源必须是一定频率的交流电,以防止电介质的极化。
2.水槽中装入的水不可漫过电极上表面。
3.导线的连接一定要牢固,避免因接触电阻而导致输出电压达不到要求。
4.描绘电场线应始于高电势电极的外表面,终止于低电势电极的内表面,且处处与等势线垂直。电场线的密度反映了电场强度的大小。
5. 上层记录纸上打点时,不要用力过猛,轻轻按即可,以免移动电极,带来误差。
6. 做实验时,要确定圆心;要确定电极位置;除此之外,还要描出两极板之间的区域外向外延伸的边缘效应。
7. 作图时,不仅要画出等势线,还应画出电场线(起于正电荷,止于负电荷)。

a
b
同轴圆柱电极电场分布

平行板电极电场分布
10.0V
7.5V

5.0V
2.5V
0.0V
8. 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作图时,要把理论直线和实验直线同时作出。

Vr /Va~ln r曲线
Vr /Va

1.0

0.8

0.6

0.4

0.2

0.3 0.4 0.6 0.8 1 2 3 4 5 6 7 89 r (cm)
此图用半对数坐标纸进行绘制,纵向为均匀分布,横向为对数分布。图中理论曲线为过(ln a, 1)和(ln b, 0),线上四点为实际测量点。
9. 在电极间加上直流电压时所形成的电场是不随时间变化的,是稳定的。如果在电极间加交流电压,电场将随时间而变,场面稳定。但考虑到直电极间加上不同值的直流电压时,场中相对的电势值一定的等势线或面的几何形状和位置都不变。既接交流电压时,可看作在电极上块速变换不同值的直流电压(包括极性)。因此,在交流电场中测定的相对电势线和直流电场中测定的同值相对电势等势线,其开头和位置都完全相同。但必须指出这里的完全相同是有条件的。我们所选的交流电的频率不能高,否则会出现电极间点电势不是目前增减的效应。我们选用的是50HZ的交流电,场中的电极和不良条件互相杨成电容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完全符合条件。

【实验随即提问】
1.提问:本实验对静电场的测绘采用的是什么方法?为什么要用此方法?
回答:采用的是模拟法测绘静电场。因为直接测量静电场的分布,需用探针对空间各点逐点进行测量。当把探针放入静电场后,由于静电感应,探针上会产生感应电荷,则会改变原电极的电荷分布,从而引起原电场的畸变。显然直接测量不可行,所以采用模拟法来进行测绘。
2.提问:模拟法分为哪两种模拟,其应用的条件是什么?本实验采用的是哪一种模拟?
回答:模拟法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物理模拟的应用条件为物理相似和几何相似,即模型和原型都遵从同样的物理规律;模型的几何尺寸与原型的几何尺寸成比例的放大或缩小。数学模拟应用的条件为模型与原型在物理实质上可以完全不同,但它们都遵从相同的数学规律,即满足相似的数学方程,还要带电体(即电极)的形状和大小,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边界条件一样。用恒定电流场模拟静电场采用的是数学模拟。
3.提问:为什么不良导体内的电场分布与真空中的静电场分布相同?
回答:因为在不良导体内没有电流通过时,其中任一宏观体积元中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没有净电荷,呈电中性。当有直流电流通过时,单位时间内流出体积元的电荷被流入的同号电荷所代替,体积元内正负电荷数量还是相等,因而整个体积内呈电中性。换言之,真空中的静电场是由电极上的电荷产生的,而在有恒定电流通过的不良导体中,电场也是由电极上的电荷产生的。不同的是静电场中电极上的电荷静止不动,而恒流场中电极上的电荷一边流失,一边由电源随时补充,在动态平衡状态下保持电荷的数量不变。所以,两种状况下电场的分布是相同的。
4.提问:用恒定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的实验条件是什么?
回答:实验条件首先要求不良导体在两极间区域内其电导率是常数,并保持其厚度不变;其次要求测量电势的仪表中基本上无电流通过。从本质上讲就是要保证测量时,恒定电流场的电位分布在极间区域内和边界上不会因测量操作而发生改变。
5.提问:实验中如何做测量点?
回答:⑴ 同轴柱形电极沿半径做测量点。
首先沿与实验者垂直的两个半径做测量点,沿半径由高电势向低电势(由中心电极向外电极)依次做四个测量点;再反方向沿另一个半径线做四个测量点;其次沿水平方向的两个半径做测量点,最后再做左斜和右斜的四个半径线,其布局如同一个“米”形。这样做测量点的优点在于不会遗漏测量点,同时也可使同一条等势线上的测量点均匀分布。做完所有等势线上测量点后,还需沿外电极外沿做三个测量点,以确定电极的圆心。
⑵ 平行板电极沿等势线做测量点,由高电势向低电势依次做出等势线。
沿等势线做测量点时,不可只局限于电极两端之间的区域内,一定要向外延伸扩展。因为实验中的平行板电极是有限长的,在电极两端电场存在边缘效应,所以,在测量中沿等势线先在中间做四个测量点,其次在电极两端各做一个测量点,然后向两端外延约1厘米再各做一个测量点,最后,再沿两个电极板的四个角各做一个测量点,确定电极的位置。
6.提问:如何绘制电场分布图?
回答:⑴ 同轴柱形电极:
首先根据外电极外沿的三个测量点,用几何作图法确定圆心,由测出的半径a、b,画出完整的同轴柱形电极。由公式算出各等势线的理论半径值,按理论半径值画出等势线。用同一种符号标出同一等势线上的八个测量点,并注明等势线的量值。再依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处处正交的特性,画出电场线,标出其方向(由公式E=-dU/dr知,电场的方向是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
因为在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内部电场为零,电荷分布于导体表面。所以电场线始于中心电极的外表面,终止于外电极的内表面。
最后写出图名(同轴柱形电极电场分布图)。
⑵ 平行板电极
根据确定电极位置的测量点画出两电极板,分别用光滑曲线连接同一电势的八个测量点,画出等势线,用同一种符号将测量点标出,并注明等势线量值。与同轴电极一样,画出电场线及其方向。在画电场线时,要特别注意靠近极板两端电场的边缘效应。写出图名(平行板电极电场分布图)。
7.提问:如何为什么对柱形电极要用单对数坐标纸作图?怎样用单对数坐标纸作图?
回答:由极间电势的公式 知, 仅仅只是坐标r的函数,所以用单对数坐标纸可以表现出 与r的线性关系,且作图比较便捷。
单对数坐标纸(又称半对数坐标纸)在制作时已将某个轴向取好对数,从坐标纸上看刻度值,一个轴向是均匀分布,而另一个轴向则是对数分布。在做同轴柱形电极“ ~ 理论曲线”图时,在坐标纸上以均匀分布刻度为纵轴取名 ,以对数分布刻度为横轴取名r(cm),以点(lna,1)和点(lnb,0)为端点,画出理论直线。然后,分别量出各等势线上八个测量点的实际半径记录于数据表中,并算出各等势线实际平均半径值,在坐标纸上描出平均值点,观察其是否落在理论直线上。
8.提问:能否模拟平行轴电线或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的平行长直圆柱体的电场?为什么?
回答:能。由电磁学理论可知电解质(或水液)中稳恒电流的电流场与电介质(或真空)中的静电场具有相似性。在电流场的无源区域中,电流密度矢量和静电场中的电场强度矢量所遵从的物理规律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所以这两种场具有相似性。在相似的场源分布和相似的边界条件下,它们的解的表达式具有相同的数学模型。如果把连接电源的两个电极放在不良导体如稀薄溶液(或水液)中,在溶液中将产生电流场。电流场中有许多电位彼此相等的点,测出这些电位相等的点,描绘成面就是等位面。这些面也是静电场中的等位面。通常电场分布是在三维空间中,但在水液中进行模拟实验时,测出的电场是在一个水平面内的分布。这样等位面就变成了等位线,根据电力线与等位线正交的关系,即可画出电力线。这些电力线上每一点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这就可以用等位线和电力线形象地表示静电场的分布了。
9. 提问:请给出模拟平面板与其中垂面上长直带电圆柱体的电场的主要步骤?
回答:(1).按线路图连接线路。
(2).用水准仪调平水槽架底座。在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在水槽架上层压好白纸,用于记录测绘点;接通电源,电压调至10V,其值由数字电压表置“输出”时读出,探针置于水槽外。
(3).将探针与内电极紧密接触,电压显示为10V,其值由数字电压表置“检测”时读出。若电压显示为0V,则改变电源电压输出极性。
(4).让探针在两极间慢慢移动,依次测出电压分别为7.5V、5.0V、2.5V的等势线,每一个等势线8个测量点。
(5).用探针沿带电圆柱体电极外侧取三个记录点,用探针沿带电平面板电极外侧取四个记录点,用于确定电极的圆心和电极的厚度。
(6). 在测量纸上用不同符号标注出各等势线上的测量点和等势线数值,画出电极,绘出实验等势线和电场线。

❺ 实验报告怎么写啊

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报告是根据实验步骤和顺序从七方面展开来写的:
1.实验目的:即本次实验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目的是什么。使实验在明确的目的下进行,可避免学生无目的的忙碌,所以教师课前检查实验预习是很必要的。
2.实验日期和实验者:在实验名称下面注明实验时间和实验者名字。这是很重要的实验资料,便于将来查找时进行核对。
3.实验仪器和药品:写出主要的仪器和药品,应分类罗列,不能遗漏。此项书写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仪器的用法和用途,药品的作用及其所能发生的具体的化学反应,从而有助于理解实验的原理和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报告中应该有为完成实验所用试剂的浓度和仪器的规格。因为,所用试剂的浓度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对于仪器的规格,学生也应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大试管”“小烧杯”的阶段。
4.实验步骤: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原理来设计实验,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这是报告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此项可以使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明确每一步的目的,理解实验的设计原理,掌握实验的核心部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此项中还应写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5.实验记录:正确如实的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为表述准确应使用专业术语,尽量避免口语的出现。这是报告的主体部分,在记录中,应要求学生即使得到的结果不理想,也不能修改,可以通过分析和讨论找出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6.实验结论和解释:对于所进行的操作和得到的相关现象运用已知的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得出结论,这是实验联系理论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已知的理论知识。
7.评价和讨论:以上各项是学生接收,认识和理解知识的过程;而此项则是回顾、反思、总结和拓展知识的过程,是实验的升华,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此项目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的发挥,比如“你对本次实验的结果是否满意?为什么?如果不满意,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改进?”或者“为达到实验目的,实验的设计可以如何改进?这样改进的优点是什么?”或者“你认为本实验的关键是什么?”等问题。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既能反映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又能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敢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因此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来说,此项内容的书写应是实验报告的重点和难点

❻ 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1)图来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源①、②、③、④分别模拟人体的①表示气管、②表示胸廓、③表示肺、④膈肌.
(2)平静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2模拟的是人体在吸气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肌的收缩,胸廓的上下经增大.
(3)若用此实验装置探究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原理,则此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因为它无法模拟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
故答案为:
(1)④;胸廓
(2)吸气; 上下
(3)左右

❼ 实验报告的实验结果讨论怎么写

一般就是写你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或者认识,启发什么的,还有你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以及实验注意事项。

❽ 如图是米勒研究生命起源过程的实验装置,请你按要求完成探究实验报告:(1)提出问题______(2)作出假设

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步.在这个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如图).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1)米勒提出的问题: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吗?
(2)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假设: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3)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用来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和原始地球的条件.图中B装置里是用来产生水蒸气的沸水.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
(4)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
(5)结论:米勒的该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无机小分子到有机小分子的转变是完全可能的.
故答案为:
(1)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吗?
(2)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3)甲烷;氨;氢;水蒸气;原始大气的成分和原始地球的条件;原始天空的闪电;
(4)产生了多种氨基酸等有机物;
(5)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无机小分子到有机小分子的转变是完全可能的

阅读全文

与电解质极化模拟演示装置实验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本奶茶店需要什么设备 浏览:647
分水阀上的排气阀门打不开 浏览:370
地热注水的时候没开阀门怎么办 浏览:266
阀门上开关字母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383
风扇旁边放水制冷叫什么 浏览:79
叉车仪表盘上的h代表什么 浏览:284
测风向的仪器是什么公鸡 浏览:21
5090滚柱轴承多少钱 浏览:856
凯迪拉克cts仪表盘中文怎么切换 浏览:545
为什么不能用阀门口罩 浏览:624
搅拌机传动装置运动简图 浏览:932
数控机床水堵住了怎么解决 浏览:864
机械推胸怎么做 浏览:641
混砂机传动装置的设计下载 浏览:544
vb编程的工具箱 浏览:972
父母老是不关煤气阀门 浏览:576
达芬奇机械手有多少台 浏览:277
进口五金件报关单 浏览:702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汉字是什么 浏览:929
化学选取实验装置的原则 浏览: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