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斜面和滑轮组装置分别的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都是Gh:Fs
对于滑轮组 h:s=1:3
则有:G/3F1 :Gh/F2s = 8:7
F1:F2为已知,代入上式
完全可以求斜面的 h:s
s:h=24F1:7F2
2. 物理滑轮组机械效率题
(1)拉力=2.5N
(2)W总=F
×
S
=2.5N
×
0.4m×3(因为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有三段)
=3J
机械效率=W有
÷
W总
=2.4J÷3J
=80%
谢谢
O(∩_∩)O~
3. 装置的机械效率是什么,公式是什么,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一样吧
机械效率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用符号η表示,计算公式为η=W有/W总*100%
4. 老师说装置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不同的,到底不同在哪里有例题最好谢谢了
机械效率是发动机输出总功率经过传动装置的运动,磨损,发热,打滑等现象的降耗,最后到达输出装置的部分功率,除去发动机总功率。功率的损失主要在传递途中零件转动,摩擦,发热,打滑等。
滑轮组效率是提升物体所需功(物体重力乘升高距离)除拉动滑轮组和物体付出的功。
功的损失除了少数带与轮的摩擦外,主要在动滑轮的升高上,动滑轮越重,功率越低。
5. 用图所示的装置来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端时,拉力的方向应______,并
(1)要正确测量绳端拉力,弹簧测力计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竖直向上;匀速. (2)由图知,此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S=3h, 所以h=
故答案为:5. (3)额外功是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所以W 额 =G 动 h=0.5N×0.05m=0.025J η=
故答案为:0.025J;80% (4)物体的重力变大,则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变大,所以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变大. 故答案为:变大. |
6. 实验室中“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组下面挂4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每个
(1)只有让钩码匀速上升,此时滑轮对钩码的拉力的大小才会等于钩码的重力,专测力属计的示数才等于拉力的大小; (2)由图甲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 有用功: W 有 =Gh=4×0.5N×0.2m=0.4J, 绳端移动的距离: s=nh=3×0.2m=0.6m, 拉力做的总功: W 总 =Fs=0.8N×0.6m=0.48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3)滑轮组(甲)和(乙)提升相同的重物、升高相同的高度时,两者做的有用功相等, 因甲组的动滑轮的个数比乙组的少, 所做的额外功就少, 由机械效率的公式η=
故答案为: (1)向上匀速直线; (2)0.4;83.3%; (3)大于. |
7.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因为人不可能提起比自己重的物体,所以F最大为500N,因为G=nF-G动,所以G=900N。机械效率=G/n F=90%
8. 装置机械效率、滑轮组机械效率区别
两种情况外力做的功就是总功。
滑轮组机械效率:对水和桶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装置机械效率:对水做的功才是有用功
9. (3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与动滑轮重G 动 的关系: (1)实验时,应 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