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轴向快速锁紧装置实验报告

轴向快速锁紧装置实验报告

发布时间:2021-12-25 20:52:50

1. 求实验室减压蒸馏装置图

实验室减压蒸馏装置图如下图所示:

实验原理

1.减压蒸馏适用对象

在常压蒸馏时未达沸点即已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

2、减压下的沸点

(1)通常液体的沸点是指其表面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的温度;

(2)液体沸腾时温度是与外界的压力相关的,即外界压力降低沸点也降低;

(3)利用外界压力和液体沸点之间的关系,将液体置于一可减压的装置中,随体系压力的减小,液体沸腾的温度即可降低,这种在较低压力下进行蒸馏的操作被称为减压蒸馏。

(1)轴向快速锁紧装置实验报告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真空油泵的好坏决定于其机械结构和真空泵油的质量,如果是蒸馏挥发性较大的有机溶剂,其蒸气被油吸收后,会增加油的蒸气压,影响泵的抽真空效果;如果是酸性的蒸气,还会腐蚀泵的机件;

另外,由于水蒸气凝结后会与油形成浓稠的乳浊液,破坏了油泵的正常工作。因此,在真空油泵的使用中,应安装必要的保护装置。

2.测压计的作用是指示减压蒸馏系统内部的压力,通常采用水银测压计,一般可分为封闭式和开口式两种。使用时必须注意勿使水或脏物侵入测压计内。水银柱中也不得有小气泡存在。否则,将影响测定压力的准确性。

2. 那里能找到剪叉式升降机完整检测报告

升降机 一、概述简史: (一)定义:
升降机【elevator】应该定义为:在垂直上下通道上载运人或货物升降的平台或半封闭平台的提升机械设备或装置。是由平台以及操纵它们用的设备、马达、电缆和其它辅助设备构成的一个整体。
(二)简史:
类似升降机最早的出现应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及欧洲各国,当时都有以辘轳等工具垂直运送人和货物。现代的升降机是十九世纪蒸汽机发明之後的产物。1845年,第一台液压升降机诞生,当时使用的液体为水。1853年,美国人艾利莎·奥的斯【Elisha Otis】发明自动安全装置,大为提高钢缆曳引升降机的安全。1857年3月23日,美国纽约一家楼高五层的商店安装了首部使用奥的斯安全装置的客运升降机。自此以後,升降机的使用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高速的发展。最初的升降机是由蒸汽机推动的,因此安置的大厦必须装有锅炉房。1880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使用电力的升降机,从此名副其实的「升降机」正式出现。自此以後,升降机的使用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高速的发展。
在近代我们用来升降货物的是一种木质梯子,用起来很不方便,攀登时比较危险。中国首个安装升降机的城市是上海。1907年,六层高的汇中饭店安装了两台奥的斯升降机。台湾第一部商用升降机则在日治时期1932年安装,位于台北市「菊元百货」,当时称为流笼。目前,国内生产的升降机,产品型号各异,提升高度有4米、6米、、、18米甚至达百米不等。选用国内外先进液压,马达,泵站系统,液压系统防爆装置和液压自锁装置。具有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升降平衡、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等其他产品不可替代的优点。广泛用于厂房维护、工业安装、设备检修物业管理、仓库、航空、机场、港口、车站、机械、化工、医药、电子、电力等高空设备安装和检修。 [编辑本段]二、升降机分类:(一)按照升降机结构的不同分:剪叉式升降机、套缸式升降机、铝合金(立柱)式升降机、曲臂式升降机(折臂式的更新换代)、链条式升降机(电梯、货梯)。
1.剪叉式升降机
剪叉式升降机简介:剪叉式升降机是用途广泛的高空作业专用设备。它的剪叉式机械结构,使升降台起升后有较高的稳定性,宽大的作业平台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使高空作业范围更大,并适合多人同时作业。它使高空作业效率更高,更安全。是用途广泛的高空作业升降设备。
特点:举升机构采用高强度锰钢钜形管制作。设有防止升降机超载的安全保护装置。设有防止液压管路破裂的安全保护阀。设有停电情况下的应急下降装置。该产品适用于各行业高空设备安装、检修等可移动性高空作业。根据不同要求可选择不同动力形式(如:三相交流电源、单相交流电源、直流电源和内燃动力等),加配上手动液压装置,可在停电或无电源场所照常升降工作,并可加伸缩平台,在平台长度不足时可延伸至所需位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是现代高大建筑、设备之理想配备产品,是高空安全文明生产之必备。
用途:适合于机场候机楼、飞机抢修,车站、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小区物业、厂矿车间等较大范围的高空连续作业。部分产品具有自动行走的功能,能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快速、慢速行走,只需一个人在空中便可操作机器连续完成上下、前进、后退、转向等动作。机器处于停止状态时,车轮始终处于制动状态,并能在6度坡时可靠制动。大直径超宽优质橡胶车轮使得用户地面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增大了制动的摩擦力。 套缸式升降机
2.套缸式升降机
简介:套缸式升降机为多级液压缸直立上升,液压缸高强度的材质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塔形梯状护架,使升降台有更高的稳定性。即使身处20米高空,也能感受其优越的平稳性能。主要用于电力线路、照明电器、高架管道等安装维护,高空清洁等单人工作的高空作业。
特点:全新设计,双梯防转结构,双速下降系统,最大升高达35米不等,稳定、可靠、美观、操作简便是套缸式电动升降机的最大特点。采用多级液压缸直立上升,液压缸高强度的材质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塔形梯状护架,使升降机有更高的稳定性。即使在20米高空,平稳如山。动力选配:交流220V(标准配置)、交流380V电源、直流电源、手动泵。
用途:最普通的也是最实用的,登高作业也许不再是烦恼。广泛适用于车站、厂房、宾馆、大厦、商场、机场、体育场、码头、酒店、机场以及各种需要登高作业的场合等。
单立柱铝合金升降机3.铝合金式升降机
简介:整体采用高强度铝型材精制而成由于型材强度高,具有造型美观、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移动方便、升降平台平稳、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令高空作业更方便快捷,能够快速、慢速行走,可调速,是现代企业高效安全生产之理想高空作业设备。主要产品分为单立柱铝合金,双立柱铝合金,多柱铝合金升降机。
特点:采用高强度优质铝合金材料,具有造型美观、体积小、重量轻、升降平稳、安全可靠等优点。它轻盈的外观,能在极小的空间内发挥最高的举升能力。立柱升降系统,具有载量大,稳固性强,平台面积大,推行方便等特点。
用途:
单柱铝合金升降机:该系列产品为室内型,广泛适用于星级酒店,大型超市等各行业大厅、厂房内的高空作业, 具有升降平衡,操作方便,能进入一般门厅,可随意进出电梯且耗电少、无污染、工作时不伤 地面,可用于 双立柱铝合金升降机贴墙工作及探出作业,工作无死角。单立柱式铝合金电动升降机配上龙门跨架附件,非常适合于影剧院、会堂、教堂等的维修工作。该龙门跨架组装容易,操作省力,移动灵活,可跨越高度达1.1m的固定座椅等障碍物,并可在台阶上稳定 作业。 高强度矩形钢管制作, 刚性、稳定性好。 配有万向脚轮,机动灵活。 两端架跨距可调,能适 用于跨越不同障碍物的要求。 两端架垂直可调,可用于一定坡度的斜面或台阶上作业。
双立柱铝合金升降机:全新设计的新一代产品,整体采用高强度铝型材精制而成由于型材强度高,使升降台的偏转与摆动极小。采用双桅柱式结构,载重量大,平台面积大,稳定性极好,运转灵活,推行方便。它轻盈的外观,能在极小的空间内发挥最高的举升能力。该升降机广泛用于厂房、宾馆、大厦、商场、车站、机场、体育场等。可用作电力线路、照明电器、高架管
道等安装维护,高空清洁等单人工作的高空作业。
三立柱铝合金升降机: 三组桅柱支撑作业平台同步升降,支退结构同单桅柱式平台,具有超大的载重量和优秀 多立柱铝合金升降机的工作稳定性。整体升降式护栏装置,强度好,运输时大幅度地降低整机高度,装卸十分方便,通过一次升降即可完成装配或拆卸。该升降机承载能力强,适合于两人(可携带一定的重量工具和材料)同时登高作业;还可根据不同环境订制成各种非标产品,以满足不同需要。
四立柱铝合金升降机: 整体采用高强度铝型材精制而成由于型材强度高,采用四桅柱式结构,稳定性极好,运转灵活,载重量大,平台面积大,推行方便。它轻盈的外观,能在极小的空间内发挥最高的举升能力。使升降台的偏转与摆动极小。该升降机广泛用于厂房、宾馆、大厦、商场、车站、机场、体育场等。可用作电力线路、照明电器、高架管道等安装维护,高空清
洁等单人工作的高空作业。
4.曲臂式升降机
简介:曲臂式升降机是折臂式升降机的更新换代产品。能悬伸作业、跨越一定的障碍或在一处升降可进行多点作业;36 曲臂式升降机0度旋转,平台载重量大,可供两人或多人同时作业并可搭载一定的设备;升降平台移动性好,转移场地方便;外型美观,适用于车站、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小区物业、厂矿车间等大范围作业。
特点:采用优质结构钢,单面焊接双面成型工艺,原装进口液压泵站或国内合资液压泵站,高空作业升降平台装有平衡阀、自动保压等安全装置,平台安全可靠耐用。该系列升降机具有移动灵活,升降平稳,载重量大,操作方便等特点,
用途: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按照臂展方式可分为直臂和曲臂两种,多用于船厂等高度要求较高的场所,此类机器安全性较好,移动方便,但是成本很高。 广泛用于工厂、自动仓库、停车场、市政、车站、机场、影剧院、展览馆、码头、建筑、装修、物流、电力、交通,石油、化工、酒店、体育馆、工矿、企业等的高空作业及维修。是保养机具、油漆装修、调换灯具、电器、清洁保养等用途的最佳选择。可根据个人需求使用要求设计制造。 消防队普遍使用这种升降机。
(二)按移动的方式不同可分:移动式升降机、固定式升降机、壁挂式升降机、折叠式升降机、牵引式升降机、自行式升降机、车载式(电瓶,柴油)升降机等。
1.移动式升降机 全新设计的新一代产品,采用了新型合金型材,由于材质强度高,使升降台的偏转与摆动极小。它轻盈的外观,能在极小的空间内发挥最高的举升能力。使单人高空作业变得轻而易举,可以移动进行作业。
2.固定式升降机 固定式升降机是一种升降稳定性好,不能移动只能固定进行作业,使高空作业变得轻而易举。主要用于生产流水线高 度差之间货物运送;物料上线、下线;工件装配时调节工件高度;高处给料机送料;大型设备装配时 部件举升;大型机床上料、下料;仓储装卸场所与叉车等搬运车辆配套进行货物快速装卸等。根据使用要求,可配置附属装置,进行任意组合,如固定式升降机的安全防护装置;电器控制方式;工作平台形式;动力形式等。各种配置的正确选择,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升降机的功能,取得最佳的使用效果。
固定式升降机的可选配置有人工液压动力、方便与周边设施搭接的活动翻板、滚动或机动辊道、防止轧脚的安全触条、风琴式安全防护罩、人动或机动旋转工作台、液动翻转工作台、防止升降机下落的安全支撑杆、不锈钢安全护网、电动或液动升降机行走动力系统、万向滚珠台面。
3.壁挂式升降机 适用于不能开挖地坑的工作场所,具有单垮、双垮式,该升降机动作平稳、安全可靠,适用于超市、医院、餐厅、车间货物传输等行业。
4.折叠式升降机 一种家用折叠式升降机,属于一种升降机,尤其是一种家用折叠式升降机。其横梁由两块钢板构成,并且其通过若干个倒“U”字形连接卡焊接相连,中间形成一空隙,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可进退电机和电动葫芦相连的滑车置于该空隙形成的轨道内。从而克服了现有家用升降机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和使用不便等缺陷。具有结构合理、制造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和既可一机多户使用也可独户使用等优点
5.牵引式升降机 自行式升降机
使用汽车或拖车牵引,移动迅速、方便,结构紧凑.采用新型优质型钢,强度高,重量轻,直接接入交流电或采用车自身动力启动,架设速度快,具有伸缩臂,工作台既可升高又可延伸,还可360度旋转,易于跨越障碍物到达工作位置,是理想的高空作业设备.。
6.自行式升降机
自身具有行走及 转向驱动功能,不需人 工牵引,不需外接电源 移动灵活方便,令高空 作业更方便快捷,是现 代企业高效安全生产之理想高空作业设备。能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快速、慢速行走,只需一个人操作便可在空中连续完成上下、前进、后退、转向等所有动作。特别适合于机场候机楼、车站、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小区物业、厂矿车间等较大范围的作业。
7.车载式(电瓶,柴油)升降机
把升降机安装在汽车上的高空作业设备。由专用底盘、工作臂架、三维全旋机构、柔性夹紧装置、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和安全装置等部分组成。由升降机和电瓶车配套改装而成的高空作业专用设备。它利用汽车发动机或电瓶车原有直流动力,勿须外接电源,即可行驶又可驱动升降平台,它移动方便,作业流动范围广,产品具有无污染,无尾气,作业范围大,流动性强。特别适用于冷库、人群密集区域(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广泛用于城建、油田、交通、市政等行业。根据个人要求可设停电情况下的应急下降装置、平衡阀、自动保压等安全装置,防止高空升降平台超载的安全装置、漏电保护装置和缺相保护装置、防止液压管路破裂的安全防爆装置。
(三)其他产品分类:特殊订做升降机、微型电动升降机、伸缩台面升降机
微型电动升降机
特制的交流电动机连接减速机构及扬升系统。电路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开关,限位开关及其常闭触点,限位开关压板、芯杆和压缩簧。电动机正反运转时,电动机轴可左右位移,超负荷时,位移增大,压板压住限位开关使限位开关的常闭触点断开,电动机不工作。操作方便,可随意使其升降或停止,运转安全可靠,故障率低,应用范围广,可用在澡堂、游泳池的升降存衣吊篮或高层楼房重物的提升等。
微型电动升降机是一种微型电动升降机,它包括电动机、减速机构及电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动机的转子有效叠厚比定子有效叠厚长;电动机轴右段为蜗杆,并与蜗轮啮合,蜗轮轴一端固定在蜗轮上,中间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电动机右 特殊订做-残疾人升降机端外壳上,蜗轮轴另一端固定扬升卷筒;电动机外壳左端固定芯杆架,芯杆架内固定两个芯杆支承套,支承套内装芯杆,芯杆中间固定一个限位开关压板,芯杆右端顶在电动机轴的左端;套在芯杆左段的压缩簧一端顶在左边的芯杆支承套上,另一端顶在限位开关压板上;套在芯杆右段的压缩簧一端顶在右边的芯杆支承套上,另一端顶在芯杆端部的凸台上;芯杆架上部在限位开关压板的两侧分别固定限位开关;电源通过控制开关DSK和限位开关的常闭触点接通电动机。
伸缩台面升降机
伸缩台面升降机结合四轮移动式或车载式定制,该平台在高空作业时操作台面可以自由伸缩,从而增大作业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定制 。伸缩台面升降机广泛适用于汽车、集装箱、模具制造,木材加工,化工灌装等各类工业企业及生产流水线,满足不同作业高度的升降需求,同时可配装各类台面形式(如滚珠、滚筒、转盘、转向、倾翻、伸缩),配合各种控制方式(分动、联动、防爆),具有升降平稳准确、频繁启动、载重量大等特点,有效解决工业企业中各类升降作业难点,使生产作业轻松自如。 [编辑本段]三、扩展知识: (一)升降机原理:
升降机原理:液压油由叶片泵形成一定的压力,经滤油器、隔爆型电磁换向阀、节流阀、液控单向阀、平衡阀进入液缸下端,使液缸的活塞向上运动,提升重物,液缸上端回油经隔爆型电磁换向阀回到油箱,其额定压力通过溢流阀进行调整,通过压力表观察压力表读数值。
液缸的活塞向下运动(既重物下降)。液压油经防爆型电磁换向阀进入液缸上端,液缸下端回油经平衡阀、液控单向阀、节流阀、隔爆型电磁换向阀回到油箱。为使重物下降平稳,制动安全可靠,在回油路上设置平衡阀,平衡回路、保持压力,使下降速度不受重物而变化,由节流阀调节流量,控制升降速度。
为使制动安全可靠,防止意外,增加液控单向阀,即液压锁,保证在液压管线意外爆裂时能安全自锁。安装了超载声控报警器,用以区别超载或设备故障。电子控制系统可以通过防爆按钮来控制电机的转动,使隔爆型电磁换向阀的换向,以保持载荷提升或下降,且通过“LOGO”程序调整时间延迟量,避免电机频繁起动而引起的升降不灵活、卡机现象,延长使用寿命。
(二)升降机常见问题与保养:
升降机在出厂前均已检验调试,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使用时只需接通电源,液压、电气系统不需调整。升降机在使用中要注意, 必须放置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以防工作时倾翻。按下“上升”或“下降”按钮,使工作台升降。如果工作台不动,应立即停机进行检查。发现电动升降机工作压力过高或声音异常时,应立即关机检查,以免机械遭受严重破坏;每月定期检查轴销工作状态,如发现轴销、螺丝松脱,一定要锁紧,以防轴销脱落造成事故。 液压油应保持清洁,每6个月更换一次; 维修保养和清扫升降机时,务必要撑起安全撑杆。 ★升降机保养:
1.每月保养
升降台保养时人员进入升降台内部工作,必须吊住升降机防止升降台突然下降而造成人员伤亡。
A. 检查滚轮、中间轴及轴承;油缸销轴及轴承;臂架铰轴及轴承等润滑度和磨损情况;
B. 上述各部件加注润滑油。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C. 检查液压油质和油位。升降台升至最高时液压油面应高出油箱底40-50毫米。液压油油色变暗,油质发粘,或油中有砂砾等异物时,应及时更换液压油。升降台的液压系统应用32#液压油。
2.年终保养
A. 检查液压和管道连接部位。管道有破损应马上更换;连接部位有松动时拧紧管接头。
B. 卸下并拆开下降阀,用压缩空气将阀芯吹净后从新装上。
C. 把油箱中的液压油全部放尽打开油箱,取出吸油过滤器,洗净后放回油箱,按原位安装。油箱中从新注满新油。
★常见问题:
升降机升不起或上升力弱
1.溢流阀压力调节不符合要求 调整压力到要求值
2.油缸内泄 检查或更换油缸组件
3.换向阀卡紧或内泄 检查或更换阀组件
4.油面过低、进油滤油器堵塞 加足油,清洗滤油器
5.供油泵有毛病 检查或更换泵
松土器升降不起或上升力弱
1.溢流阀压力调节不符合要求 调整压力到要求值
2.油缸内泄 见上项2.3.4.5的排除方法
3.换向阀卡紧或内泄
4.油面过低、进油滤油器堵塞
5.供油泵有毛病
6.单向阀泄漏 检查单向阀芯与阀座磨损坏情况,单向阀弹簧是否疲劳、变形等
操作杆沉重
1.操作杆机构有毛病 检查、调整、更换不合格零件;清洗阀件;检查液压油清洁度
2.控制阀阀芯卡紧(制造、安装问题、污物问题)
液力变矩器及补偿系统有毛病,如液力变矩器无力,动力换档失灵,油温过高等
1.液力变矩器无力
(1)液力油量不足
(2)调压不当
(3)背压不足 检查变矩器油质量(是否误用液压传动用油),用量,检查变矩调压阀、背压阀及其调定压力值
2.动力换档失灵
(1).快回阀、减压阀、动力变速阀、换向阀出现卡死、内泄漏
(2).油污染严重 检查阀卡死原因并作相应排除,过滤或更换液力油
(3).油温升高过大 检查冷却器是否有毛病,检查液力油质量品牌
(三)常见升降机液压系统的维护方法与措施
对机械化施工企业来说,工程机械技术状况的良好与否是企业能否正常生产的直接因素。就液压传动的工程机械而言,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其良好技术状况的一个主要标志。合格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保障,正确的维护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根本。为此,本人根据工作实践,就一般作业环境中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作一粗略的探讨。
1.选择适合的液压油
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起着传递压力、润滑、冷却、密封的作用,液压油选择不恰当是液压系统早期故障和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按随机《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牌号选择液压油,特殊情况需要使用代用油时,应力求其性能与原牌号性能相同。不同牌号的液压油不能混合使用,以防液压油产生化学反应、性能发生变化。 深褐色、乳白色、有异味的液压油是变质油,不能使用。
2.防止固体杂质混入液压系统
清洁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生命。 液压系统中有许多精密偶件,有的有阻尼小孔、有的有缝隙等。若固体杂质入侵将造成精密偶件拉伤、发卡、油道堵塞等,危及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一般固体杂质入侵液压系统的途径有:液压油不洁;加油工具不洁;加油和维修、保养不慎;液压元件脱屑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止固体杂质入侵系统:
2.1加油时
液压油必须过滤加注,加油工具应可靠清洁。不能为了提高加油速度而去掉油箱加油口处的过滤器。加油人员应使用干净的手套和工作服,以防固体杂质和纤维杂质掉入油中。
2.2保养时
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滤清器盖、检测孔、液压油管等部位,造成系统油道暴露时要避开扬尘,拆卸部位要先彻底清洁后才能打开。如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时,先除去油箱盖四周的泥土,拧松油箱盖后,清除残留在接合部位的杂物(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水渗入油箱),确认清洁后才能打开油箱盖。如需使用擦拭材料和铁锤时,应选择不掉纤维杂质的擦拭材料和击打面附着橡胶的专用铁锤。液压元件、液压胶管要认真清洗,用高压风吹干后组装。选用包装完好的正品滤芯(内包装损坏,虽然滤芯完好,也可能不洁)。换油时同时清洗滤清器,安装滤芯前应用擦拭材料认真清洁滤清器壳内底部污物。
2.3液压系统的清洗
清洗油必须使用与系统所用牌号相同的液压油,油温在45~80℃之间,用大流量尽可能将系统中杂质带走。液压系统要反复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完后,趁油热时将其全部放出系统。清洗完毕再清洗滤清器、更换新滤芯后加注新油。
3.防止空气和水入侵液压系统
3.1防止空气入侵液压系统
在常压常温下液压油中含有容积比为6~8%的空气,当压力降低时空气会从油中游离出来,气泡破裂使液压元件“气蚀”,产生噪声。大量的空气进入油中将使“气蚀”现象加剧,液压油压缩性增大,工作不稳定,降低工作效率,执行元件出现工作“爬行”等不良后果。另外,空气还会使液压油氧化,加速油的变质。防止空气入侵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维修和换油后要按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排除系统中的空气,才能正常作业。
2、液压油泵的吸油管口不得露出油面,吸油管路必须密封良好。
3、油泵驱动轴的密封应良好,要注意更换该处油封时应使用“双唇”正品油封,不能用“单唇”油封代替,因为“单唇”油封只能单向封油,不具备封气的功能。本单位曾有一台柳工ZL50装载机大修后,液压油泵出现连续“气蚀”噪声、油箱油位自动升高等故障,经查询液压油泵修理过程,发现即为液压油泵驱动轴的油封误用“单唇”油封所致。
3.2防止水入侵液压系统
油中含有过量水分,会使液压元件锈蚀、油液乳化变质、润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磨损.除了维修保养时要防止水分入侵外,还要注意储油桶不用时,要拧紧盖子,最好倒置放置;含水量大的油要经多次过滤,每过滤一次要更换一次烘干的滤纸,在没有专用仪器检测时,可将油滴到烧热的铁板上,没有蒸气冒出并立即燃烧方能加注。
4.作业中注意事项
4.1机械作业要柔和平顺
机械作业应避免粗暴,否则必然产生冲击负荷,使机械故障频发,大大缩短使用寿命。作业时产生的冲击负荷,一方面使机械结构件早期磨损、断裂、破碎,一方面使液压系统中产生冲击压力,冲击压力又会使液压元件损坏、油封和高压油管接头与胶管的压合处过早失效漏油或爆管、溢流阀频繁动作油温上升。
(四)升降机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3. 高温内压疲劳爆破实验装置是台什么样的设备,参数是多少

高温内压疲劳爆破实验装置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与板卡数据采集系统相融合,全自动控制的液压系统,专门针对承压管路或者其他承压部件来设计制造的高温内压疲劳爆破实验装置。
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实验工况具有高温、高压、高精度、压力疲劳、应变疲劳等特点,系统一共分为铅铋合金介质大管件疲劳试验模块,铅铋合金介质小管件爆破和疲劳试验模块,铅铋合金介质大管件爆破试验模块,水介质大管件疲劳试验模块,水介质小管件爆破和疲劳试验模块,水介质大管件爆破试验模块,水介质常温高压外压坍塌试验模块、水介质高温低压外压坍塌试验模块共八大模块。
主要技术参数(此参数是根据某企业的技术规格试验得技术参数):
电源:AC380V±10%,50Hz±2%,总功率320Kw
气源:干燥洁净的压缩空气4~7bar
冷却水源:水温低于25℃,水压大于2bar,冷却水流量15m³/h
液压油源系统
功率:压动力站的主功率约250KW(以实际设计为准)
系统额定流量:480L/min(以实际设计为准)
系统额定压力:28MPa(以实际设计为准)
电压及电流:AC380V±10%, 50Hz±2%
冷却方式:水冷
铅铋合金介质试验系统
试验介质
介质:铅铋合金液态金属
液化温度:70~80℃
液化方式:
1、 介质箱干化加热方式;
2、 管道外壁缠绕伴热带加热防固化方式。
介质箱大小:60L
介质箱材质:不锈钢材质
介质箱辅助配套:液位检测、便利开启加油盖,排液,擦净清洗,温度测量等等
供液方式:溶体式齿轮泵输送
输送方式特点:高粘度,大密度高温液体介质的强力输送
大管件疲劳系统
管件规格:0.5L≤管件容腔大小≤70L,如长1200mm,φ328mm不锈钢管等大直径管材
疲劳管件芯轴:根据相应规格提供管件内芯轴,减少管件内液体容腔。
管件连接方式:
1、 输入连接方式:特殊耐疲劳焊接,再转为高压锥面密封锁紧连接方式;
2、 输出连接方式:特殊耐疲劳焊接堵头。
最大疲劳压力值:100Mpa
疲劳频率:0~1Hz(频率越大,膨胀量越小)
脉冲压力发生器:伺服增压缸
增压缸规格:活塞/活塞杆-行程:152/80-300
增压缸增压比:3.61:1
增压缸增压腔容积:1.51L
脉冲压力实现原理:电液伺服控制技术实现
压力检测方式:压力传感器检测
压力传感器量程:0~120Mpa
压力传感器精度:±0.125%FS
增压缸位移检测方式:磁滞伸缩位移传感器检测
位移控制精度:0.1mm
位移传感器量程:350mm
位移传感器精度:±0.05%FS
应变检测方式:高温点焊型应变片检测
应变片工作温度范围:800℃
应变片连接方式:点焊连接
应变片规格:3mmx10mm方形
应变片数量:2件(一件用于做管件轴向应变测量和控制,一件用于管件径向应变测量和控制)
应变片位置:800℃高温炉内管件表面
试件膨胀量:膨胀量≤1L(频率越大,膨胀量要求越小)
脉冲控制方式:
1、 压力闭环控制方式;
2、 位移闭环控制方式;
3、应变轴向/径向闭环控制方式。
贯穿补液功能:具有试验时管件贯穿继续补液继续进行疲劳试验功能
贯穿补液方式:高温介质从环境箱出来经过冷却系统冷却至一定低温后再经过溶体式齿轮泵灌入供液系统,并经过管道快速加热系统将铅铋合金加热到与环境温度一致。此过程维持脉冲压力峰值和谷值不变化,形成一个开式的循环系统。
小管件疲劳/爆破系统
管件规格:管件容腔大小≤0.5L,如长150mm,外径9.5mm锆管或小直径管材
管件连接方式:输入/输出连接方式,双卡套连接
最大疲劳/爆破压力:224Mpa
疲劳频率:0~5Hz(频率越大,膨胀量越小),最大频率可到10Hz(峰值和谷值不同时实现)
爆破升压速率:0~500Mpa/min任意可设定
脉冲/爆破压力发生器:伺服增压缸
增压缸规格:活塞/活塞杆-行程:54/18-400
增压缸增压比:8:1
增压缸增压腔容积:101.736mL
脉冲/爆破压力实现原理:电液伺服控制技术实现
保压时间:可任意设定
压力传感器量程:0~250Mpa
压力传感器精度:±0.25%FS
位移传感器量程:550mm
试件膨胀量:膨胀量≤100mL(频率越大,膨胀量要求越小)
脉冲控制方式
1、等升压速率增压和等体积增压控制方式;
2、位移闭环控制方式;
大管件爆破系统(膨胀量及容腔无限制)
管件连接方式
1、输入连接方式:特殊耐疲劳焊接,再转为高压锥面密封锁紧连接方式;
2、输出连接方式:特殊耐疲劳焊接堵头。
增压原理:先导气驱增压泵增压
增压原理特点:气动泵增压不需要考虑管件内容腔过大供压问题,可以无限内容腔供压实现爆破。
先导气控制方式:电气比例控制技术
最大爆破压力:310Mpa
升压速率控制方式:电气比例控制技术
压力传感器量程:0~350Mpa
气氛高温实验舱
工作温度:RT~600℃(最大极限温度800℃)
气氛保护:防止高温下管件氧化
炉膛尺寸:1000X1000X1800mm(宽*高*深),共1.8m³
加热元件:310S电热管(Cr20Ni80)
升温速率:10~20℃/Min(推荐10℃/Min以内)
温区个数:3温区独立控温
温场均匀性:≤±5℃(600度测温)
温度传感器:K型热电偶
开门方式:侧开门结构
控温方式:采用PID方式调节,可以设置30段升降温程序
风机个数:4个
电机功率:1.5KW
总计功率:60KW(以实际设计为准)
配置:带照明、门限位,超温报警等等
水介质试验系统
试验介质:水
使用温度:常温
供液方式:气驱增压泵输送
应变检测方式:常温黏贴型应变片检测
应变片工作温度范围:常温
应变片连接方式:胶水黏贴连接
应变片数量:1件双轴型应变片(一轴用于做管件轴向应变测量和控制,一轴用于管件径向应变测量和控制)
应变片位置:常温炉内管件表面
贯穿补液功能:具有试验时管件贯穿继续补液做脉冲功能
贯穿补液方式:常温介质从环境箱出来经过回液泵回收液体,在气驱增压泵的作用下再次打入压力交变系统中。此过程维持脉冲压力峰值和谷值不变化,形成一个开式的循环系统。
增压缸规格:活塞/活塞杆-行程:54/18-500
压力控制精度:±1%
大管件爆破系统
常温实验舱
工作温度:RT
炉膛尺寸:1000X1000X1500mm(宽*高*深),共1.8m³
固定台架:铝型材框架
常温高压坍塌装置
最大坍塌压力:200Mpa
坍塌供压升压速率:0~300Mpa/min任意可设定
反应釜承压能力:最大200Mpa
反应釜温度:常温
反应釜内胆规格:φ80mm,深度500mm有效空间
釜体材质:耐高压腐蚀合金
辅助机构:电动升降,便于管件放入和取出
配置性:带限位报警、超温报警等
高温低压坍塌装置系统
压力传感器量程:0~50Mpa
反应釜承压能力:最大35Mpa
反应釜温度:MAX600℃
加热方式:外部加热丝导热
温度精度:±3℃
加热功率:6KW
控温模式:2测2控
反应釜内胆规格:φ200mm,深度300mm有效空间
空压机系统
外形尺寸:LxWxH=670mmx450x500mm
模块化方式:一体式结构
安装位置:设备内置安放
工作原理方式:活塞式
排气压力:1.0Mpa
排气流量:0.8m³/min
电机功率:5.5KW
接口尺寸:G3/4寸内牙规格
噪音水平:65dB
设备重量:265kg
计算机控制系统
波形控制:采用智能电液伺服控制技术,疲劳次数在可控范围内任意设定。
试验波形:正弦波、梯形波、三角波等
伺服控制系统:
1.闭环控制周期:1s
2.采样精度:16位
3.反馈采样通道:12模拟量输入
4.伺服控制轴:2轴输入
5.控制信号:压力、应变、位移
应变采集系统:
1.采集精度:16位
2.采集通道数:32模拟量通道
3.采用西门子LMS(指定型号及指定相关参数)
液位报警、泄漏报警、异常报警过载保护、超温报警、和安全停机等功能,并设有报警界面,可实时监控系统报警。
实时显示温度、压力、应变上下限,试验次数,压力-时间曲线等信息,自动生成试验数据报告。
系统设有基本设置界面,对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变片、伺服阀等元件参数设置,更换元器件时,输入更新元器件参数即可完全替代。
PC机
下位机:美国高速控制器
上位机:联想塔式服务器计算机
软件
控制软件:高温内压疲劳爆破实验装置控制软件
报告格式:Word、Excel、TXT等其他格式

4. 三轴机械手使用

你是想知道三轴机械手的使用范围还是使用操作呢?如果是需要三轴机械手,不知道适不适合用在自己的生产线上,建议找工业机器人厂家,像博立斯、康道都有数控车床机械手、上下料机械手、多轴机械手、关节机器人、冲压冲床机械手等,结合自己的生产线定制比较好。、


机械手:mechanical hand,也被称为自动手,auto hand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部门。
机械手主要由手部、运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转动(摆动)、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运动机构的升降、伸缩、旋转等独立运动方式,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为了抓取空间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体,需有6个自由度。自由度是机械手设计的关键参数越多、自由度越多,机械手的灵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广,其结构也越复杂。

3.1 紧急停止按键:按此键切断电源,立即停止全部的动作,接触紧急停止,将开关按照标识方向旋转解锁后,电源开关,电源开关OFF后再次设定为ON;

3.2 动作可能键:手动操作时,边按此键及各手动操作键,进行机械手动作。如果过分按动作可能键,将不能进行手动操作。

3.3 电源:将电源设定为ON/OFF的状态。

3.4 停止:自动运转中,连续步进进给操作中,按此键,机械手停止。

3.5切换运转:表示运转模式画面。

3.6复位:报警灯显示时,清除报警;另外从各画面返回到运转模式画面。

3.7 菜单:想要显示菜单画面时,按此键。

3.8 帮助:表示各设定画面或操作画面中的帮助。

3.9取出侧 落下侧:按取出侧,走行轴往产品成型侧行走;按落下侧,走形轴往远离产品成型侧行走。

3.10 Z+:使机械手向下行走, Z-:使机械手向下行走;Y+:使机械手沿着动模方向运动,Z-:使机械手沿着定模方向运动。

3.11 姿态 复归/动作:使夹具板姿势动作,复归。

3.12 回转 复归/动作:使夹具板回转动作,复归。

3.13 夹具 开/闭:使夹具开,闭。

3.14 步进 进/退:和自动运转相同顺序,执行1个步进的前进,返回动作。 四、操作步骤 4.1开机

4.1.1控制开关转向“ON”。

4.1.2不使用机械手而用半自动生产时,控制开关转向“ON”,或由技术人员将脱机信号短接。

4.1.3将注塑机的机械手功能打开:托模—功能—机械手选择使用。

4.2 检查并确认气压

4.2.1检查气源、气压是否达到5kg/cm2以上。

4.2.2检查各功能键显示灯是否正常。

4.3选择夹具

4.3.1根据制品侧有无水口选择夹具或吸盘。

4.3.2根据制品形状、大小、重量等选择吸盘规格、数量。

4.4装夹具、吸盘

4.4.1换装夹具

4.4.2副臂侧夹具不使用时,关闭副臂使用开关。

4.5 确定开模位置

4.5.1调整开模位置,为节省时间,调至最小开模为宜。

4.5.2调整顶针顶出长度,顶针不宜顶得过长,能顺畅顶出脱落即可。

4.6制品顶出,但不让制品脱落。

4.7设定取出待机位置

4.7.1 在轴设定选项里,找到取出待机位置。

4.7.2让机械手座架缓慢下降,选择合适的待机位置,并记忆该位置

4.8 设定取出夹具位置。

4.8.1 将夹具或吸盘贴住产品,调整吸盘或夹具螺丝确定左右位置,以能适应产品形状为佳(即调好吸盘吸住产品的位置),并记忆该位置。

4.9设定滑移位置

根据制品的结构,设定滑移位置,以便机械手安全的将产品取出,并记忆该位置。

4.10 设定取出上升位置

机械手将产品从模具中拉出后,调整机械手制品前后位置,以便机械手安全的上升,并记忆该位置;

4.11设定产品装箱1位置

根据工艺要求将机械手取出的产品放置在要求位置,并记忆该位置。 4.12设定产品装箱2位置

4.12.1打开模式功能,将装箱位置2选择。

4.12.2按工艺要求将机械手取出的产品放置在要求位置,并记忆该位置。 4.13 步进测试确认

4.13.1使用步进测试检验每个动作行程是否OK,需由工艺人员、技术 人员确认。 4.14 时间调整

4.14.1设置每个衔接动作切换速度及时间。 4.14.2完全开模时,机械手快速下降。

4.14.3顶出时机械手快速前进并吸住或夹住产品。 4.14.4机械手快速后退,顶针退回。

5. 汽车设计答案123

§1-2 汽车形式的选择
一、轴数
1、影响选取轴数的因 (1)汽车的总质量(2)道路法规对轴载质量的限制 (3) 轮胎的负荷能
二、驱动形式 三、布置形式
汽车的主要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汽车性能参数。
1 尺寸参数: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长度尺寸。
2质量参数:整车整备质量,载客量,装载质量,质量系数,汽车总质量,轴荷分配。
3汽车性能参数:动力性参数,燃油经济性参数,汽车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几何参数,操纵稳定性参数。制动性参数,舒适性。
1-6 汽车总体布置
一、基准线
1、车架上平面线(垂直方向尺寸的基准线)
2、前轮中心线(纵向方向尺寸的基准线)
3、汽车中心线(横向尺寸基准线)
4、地面线(标车高、货台高、接近角、离去角、离地间隙)
5、前轮垂直线(汽车轴距和前悬的基准线)
二、各部件的布置
1.发动机的布置2.传动系的布置
3.转向装置的布置4.制动系布置
5.踏板的布置
6.油箱、备胎、行李箱和蓄电池的布置
§1-6 运动校核
运动校核内容
从整车角度出发进行运动学正确性的校核
对于有相对运动的部件或零件进行运动干涉校核。
运动校核关系到汽车能否正常工作
离合器的功用
切断和实现动力的传递
三、对离合器的要求
1.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
2.主动、从动部分分离要彻底
3.接合平顺,确保起步平稳
4.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
5.避免传动系发生扭转共振,并具有吸振、缓冲、减少噪声的能力
6.吸热能力强,散热性能好
7 .操纵轻便
8 .使用中,作用到摩擦衬片上的正压力和摩擦系数变化要小
9 .应有足够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保证工作可靠,寿命长
10 .结构简单、紧凑、质量低,制造工艺性好,拆装、维修、调整方便,润滑结构简单
一、从动盘数的选择

4、膜片弹簧离合器
优点:
(5)通风散热好,寿命长(6)利于大批生产,降低成本
缺点:对材质要求高(60Si2MnA),制造工艺复杂
根据摩擦定律,静摩擦力矩为

 F∑—压盘加于摩擦片的工作压力
 Rc—摩擦片平均摩擦半径
 Z—摩擦面数目
后备系数β定义为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与发动机最大转矩之比
 一、要求离合器后备系数β不宜过大
1.若β过大,紧急接合离合器时,T传≥(2~3)Temax影响变速箱设计;
2.若β过大,不松开离合器制动时,T传=(15~20)Temax;
3.若β过大,在D、d、F∑不变条件下,Z ↑,结构复杂;
4.若β过大,在其它尺寸及片数不变时, F∑ ↑ 、 p0 ↑,寿命↓;
5.发动机后备功率大,使用条件良好,离合器弹簧压力在使用中可以调整或变化不大时,β可以取小;
6.可以减少分离时踏板力
7.衬片磨损后弹簧伸长F∑ ↓ 、 Tc ↓,故β不宜取小
8.使用条件恶劣,对拖挂小的牵引车,为提高起步能力,减少滑磨 , β不宜取小;
机械式变速器设计
一、功用:
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作范围内工作,使汽车倒退行驶,能够分离发动机和传动系间的联系
三、对变速器的要求:
1.应正确选择变速器的挡数和传动比,保证汽车有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
2.设置空挡和倒挡,保证发动机与驱动轮能长期分离,使汽车能进行倒退行驶;
3.换挡迅速、省力,以便缩短加速时间,并提高汽车动力性能;目前自动、电子操纵机构是发展趋势;
4.工作可靠,汽车行驶过程中,变速器不得有跳挡、乱挡以及换挡冲击等现象发生;
5.应设置动力输出装置,以便必要时能进行功率输出。
6.应当满足效率高、噪声低、体小质轻、制造容易、成本低等要求。
1.两轴式变速器
结构特点:
(1)同步器多数装在输出轴上
(2)各前进挡均经过一对齿轮传递动力
(3)只有两个轴
2.中间轴式变速器
多用于前置后驱的型式汽车
结构特点:
(1)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可以布置直接挡;
(2)除直接挡外其他各挡均经过两对齿轮传递动力,故在中心距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传动比
两轴式与中间轴式的比较:
形式 两轴式 中间轴式
结构复杂程度 简单 复杂
工作噪声 低 高
传动效率 高 低
传动比范围 小 大
有无直接档 没有 有

换挡结构形式
3.同步器
优点:保证快速、无冲击、无噪声换挡
缺点:结构复杂、制造精度高、轴向尺寸大,同步环寿命短
§3-3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一、挡数
相邻挡位比值1.8以下,高挡传动比间距小于低挡
轿车4~5挡
货车4~5挡或多挡
三、中心距A
对变速器的尺寸、体积、质量与很大影响,要保证齿轮有足够的接触强度

中心距系数K
轿车 8.9~9.3 A=65~80mm
货车 8.6~9.6 A=80~170mm

第四章 万向传动轴设计
功用:实现汽车上任何一对轴线相交且相对位置经常变化的转轴之间的动力传递。
万向传动轴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保证所连接的两轴相对位置在预定范围内变动时,能可靠的传递动力
2、保证所连接的两轴尽可能等速旋转。
3、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容易维修。
十字轴式双万向节传动的等速条件
Ⅰ、第一万向节夹角与第二万向节夹角相等
Ⅱ、第一万向节从动叉与第二万向节主动叉处于同一平面
传动轴结构方案设计
一、临界转速:
由于传动轴壁厚不均匀,制造误差,装配误差,造成质心与转轴中心不重合,导致离心惯性作用,使传动轴产生弯曲振动。当传动轴转速等于它的弯曲振动固有频率时,发生共振,导致折断,此转速为临界转速。

第五章 驱动桥设计
一、驱动桥功用:
增大由传动轴传来的转矩,并将动力合理的传给车轮。
三、设计要求:
1.工作平稳,噪声低2.外形尺寸小,最小离地间隙大3.力求质量小4.主减速比保证动力性和经济性5.在各种转速和载荷下的传动效率高
6.桥壳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7.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制造容易,调整、拆装方便
8.与悬架导向机构、转向运动机构协调
断开式驱动桥特点:
 优点:可以增加最小离地间隙,减少部分簧下质量,减少车轮和车桥上的动载
 缺点:结构复杂,成本高
 用途:多用于轻、小型越野车和轿车
非断开式驱动桥特点:
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工艺性好,维修和调整易行,工作可靠
 缺点:断开式优点
§5-3 主减速器设计
1.一对螺旋圆锥齿轮
 缺点:
对啮合精度敏感,若锥顶不重合,使接触应力↑,弯曲应力↑,噪声↑,寿命↓;要求制造、装配精度高。
2.双曲面齿轮啮合
特点:
两齿轮轴线不相交,交错布置,小齿轮轴线距大齿轮水平中心线有空间偏移量 E(偏移距)
螺旋角β1≠β2, β1>β2
β定义:齿轮齿宽中点的切线和该中点与齿轮中心(节锥顶点)连线之间的夹角—螺旋角
双曲面齿轮与螺旋齿轮相比:
传动比(双曲面i0S、螺旋i0l ):

尺寸相同时, i0S>i0l ;
i0和D2相同时,双曲面主动齿轮D1大,轮齿强度高,支承强度高。i0和D1相同时,双曲面从动齿轮D2小,离地间隙大。有偏移距E,利于汽车的总体布置。(降低车身高度),存在沿齿高方向的侧向滑动,还有沿齿长方向的纵向滑动,运转更平稳。传动效率低(0.96),低于螺旋齿轮(0.99 ),高于蜗轮蜗杆;
 主动锥齿轮大,加工时刀盘刀顶距大,刀具寿命长
主动齿轮螺旋角β1大,不产生根切的最小齿数可减少,有利于增大传动比。主动齿轮直径D1和螺旋角β1大,因此齿面接触强度高。
(二)单级主减速器
 优点:结构最简单、质量小、制造容易、拆装简便
 缺点:只能用于主传动比较小的车上,i0 < 7
(三)双级主减速器
特点:尺寸大,质量大,成本高,与单级相比,同样传动比,可以增大离地间隙,用于中重型货车、越野车、大型客车
(四)双速主减速器
 种类:
1)圆柱齿轮组:尺寸大,质量大,主减速比大
2)行星齿轮组:结构紧凑,刚度和强度大
 用途:单桥驱动重型汽车
§5-4 差速器设计
二、对称锥齿轮差速器
1.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图5-19):
差速器锁紧系数k=0.05~0.15
慢、快半轴的转矩比kb=1.11~1.35
运动关系:

第六章 悬架设计
一 主要作用 传递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
缓和、抑制路面对车身的冲击和振动;
保证车轮在路面不平和载荷变化时有理想的运动特 性。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1 非独立悬架
优点 :结构简单 制造容易 维修方便 工作可靠
缺点 :平顺性较差 操稳性差 轿车不利于发动机、行李舱的布置
应用 :货车、大客车的前、后悬架以及某些轿车的后悬架
2 独立悬架
优点 :簧下质量小;悬架占用的空间小;
可以用刚度小的弹簧,改善了汽车行驶平顺性;
由于有可能降低发动机的位置高度,使整车的质心高度下 降,又改善了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 左、右车轮各自独立运动互不影响,可减少车身的倾斜和
振动,同时在起伏的路面上能获得良好的地面附着能力。
缺点: 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维修困难
应用 :轿车和部分轻型货车、客车及越野车
1)静挠度
汽车满载静止时悬架上的载荷Fw与此时悬架刚度c之比,即fc=Fw/c。
 是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主要参数之一
2)动挠度
指从满载静平衡位置开始悬架压缩到结构允许的最大变形(通常指缓冲块压缩到其自由高度的1/2或2/3)时,车轮中心相对车回(或车身)的垂直位移
二、悬架的弹性特征
1、定义
悬架受到垂直外力F与由此所引起的车轮中心相对于在车身位移f(即悬架的变形)的关系曲线 。
2、分类
悬架的弹性特性有线性弹性特性和非线性弹性特性两种
1)线性弹性特性
定义:当悬架变形f与所受垂直外力F之间呈固定比例变化时,弹
性特性为一直线,此时悬架刚度为常数 。
特点:随载荷的变化,平顺性变化
2)非线性弹性特性
定义:当悬架变形f与所受垂直外力F之间不呈固定比例变化时
特点
 在满载位置(图中点8)附近,刚度小且曲线变化平缓,因而平顺性良好
 距满载较远的两端,曲线变陡,刚度增大
作用
在有限的动挠度fd范围内,得到比线性悬架更多的动容量
悬架的运容量系指悬架从静载荷的位置起,变形到结构允许的最大变形为止消耗的功 (悬架的运容量越大,对缓冲块击穿的可能性越小 )
三、货车后悬的主、副簧的刚度匹配
使副簧开始起作用时的悬架挠度fa等于汽车空载时悬架的挠度f0,而使副簧开始起作用前一瞬间的挠度fK等于满载时悬架的挠度fc 。副簧、主簧的刚度比为
使副簧开始起作用时的载荷等于空载与满载时悬架载荷的平均值,即FK=0.5(F0+FW),并使F0和FK间平均载荷对应的频率与FK和FW间平均载荷对应的频率相等,此时副簧与主簧的刚度比为 ca/cm=(2λ-2)(λ+3)
§6-4 弹性元件的计算
1、钢板弹簧主要参数的确定
1)满载弧高fa
 满载弧同fa是指钢板弹簧装到车轴(桥)上,汽车满载时钢板弹簧主片上表面与两端(不包括卷耳半径)连线间的最大高度差
 fa用来保证汽车具有给定的高度
 当fa=0时,钢板弹簧在对称位置上工作 ,为了在车架高度已限定时能得到足够的支挠度值,常fa=10~20mm。
2)钢板弹簧长度L的确定
 钢板弹簧长度L是指弹簧伸直后两卷耳中心之间的距离
 在总布置可能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将钢板弹簧取长些。
3)钢板断面尺寸及片数的确定
a.钢板断面宽度b的确定
有关钢板弹簧 的刚度、强度等,可按等截面简支梁的计算公式计算,但需引入挠度增大系数δ加以修正。因此,可根据修正后的简支梁公式计算钢板弹簧所需要的总惯性矩J0。对于对称钢板弹簧
J0=[(K-ks)3cδ]/48E
式中,
s为U形螺栓中心距(mm);
k为考虑U形螺栓夹紧弹簧后的无效长度系数(如刚性夹紧,取k=0.5,挠性夹紧,取k=0);
c为钢板弹簧垂直刚度(N/mm),c=FW/fc;
δ为挠度增大系数(先确定与主片等长的重叠片数n1,再估计一个总片数n0,求得η=n1/m0,然后用δ=1.5/[1.04(1+0.5η)]初定δ)
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
钢板弹簧总截面系数W0用下式计算
W0≥[FW(L-ks)]/4[σW]
式中,[σW]为许用弯曲应力。
对于55SiMnVB或60Si2Mn等材料,表面经喷丸处理后,推荐[σW]在下列范围内选取;前弹簧和平衡悬架弹簧为350-450N/mm2;后副簧为220-250N/mm2。
将式(6-6)代入下式计算钢板弹簧平均厚度hp

b.钢板弹簧片厚h的选择
矩形断面等厚钢板弹簧的总惯性矩J0用下式计算
J0=nbh3/12
式中,n为钢板弹簧片数。
说明:
1、改变片数n、片宽b和片厚h三者之一,都影响到总惯性矩J0的变化;
2、总惯性矩J0的改变又会影响到钢板弹簧垂直刚度c的变化,也就是影响汽车的平顺性变化。其中,片厚h变化对钢板弹簧总惯性矩J0影响最大。
※2、钢板弹簧各片长度的确定
将各片厚度hi的立方值hi3按同一比例尺沿纵坐标绘制在图上
沿横坐标量出主片长度的一半L/2和U形螺栓中心距的一半s/2,得到A、B两点,连接A、B即得到三角形的钢板弹簧展开图。
AB线与各叶片上侧边的交点即为各片长度,如果存在与主片等长的重叠片,就从B点到最后一个重叠片的上侧边端点一直线,此直线与各片上侧边的交点即为各片长度。
各片实际长度尺寸需经圆整后确定。
※ 4、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及曲率半径计算
1)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H0
定义:钢板弹簧各片装配后,在预压缩和U形螺栓夹紧前,其主片上表面与两端(不包括卷耳孔半径)连线间的最大高度差(如上图),称为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H0,
用下式计算
H0=(fc+fa+△f)
式中,fc为静挠度; fa为满载弧高; △f为钢板弹簧总成用U形螺栓夹紧后引起的弧高变化.
s为U形螺栓中心距;L为钢板弹簧主片长度。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曲率半径R0=L2/8H0
(2)钢板弹簧各片自由状态下曲率半径的确定
原则:因钢板弹簧各片在自由状态下和装配后的曲率半径不同,装配后各片产生预应力,其值确定了自由状态下的曲率半径Ri。各片自由状态下做成不同曲率半径的目的是:使各片厚度相同的钢板弹簧装配后能很好地贴紧,减少主片工作应力,使各片寿命接近。
矩形断面钢板弹簧装配前各片曲率半径由下式确定
Ri=R0/[1+(2σ0iR0)/Ehi] ※
式中,Ri为第i片弹簧自由状态下的曲率半径(mm);R0为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曲率半径(mm);σ0i为各片弹簧的预应力(N/mm2);E为材料弹性模量(N/mm2),取E=2.1×105N/mm2;hi为第i片的弹簧厚度(mm)。
第七章 转向系设计
二、设计要求:
1.保证汽车有较高的机动性
2.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一个瞬心旋转,不应有侧滑;
3.传给转向盘的反冲,要尽可能小
4.悬架导向装置和车轮传动机构共同工作时,由于运动不协调造成的车轮摆动应小;
5.操纵轻便
6.转向后,方向盘应能够自动回正,是汽车保持在稳定的直线行驶状态;
7.转向器和转向机构的球头处,有消除因磨损产生间隙的调整机构;
8.车祸中,转向系要有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1、齿轮齿条式
特点:结构简单,紧凑;转向器质量小;传动效率高;转向器占用体积小;没有转向摇臂和直拉杆;出现反冲现象,难以准确控制行驶方向。
应用在乘用车上。载质量不大,前轮采用独立悬架的货车和客车上。
2、循环球式
优点:传动效率高;足够的硬度和磨损性能,保证有足够的寿命;转向器的传动比可变化;工作平稳可靠;齿条和齿扇间的间隙调整工作容易进行,适合用来做整体式动力转向器。
缺点:逆效率高;结构复杂,制造困难,制造精度要求高
应用在商用车上
第三节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一、转向效率
1.正效率:功率由转向轴输入,经转向摇臂输出所得到的效率
影响因素:
转向器类型和结构特点 结构参数 制造质量
2.逆效率:影响汽车的使用性能
根据逆效率分类
可逆式:逆效率较高,如循环球式、齿轮齿条式
不可逆式:逆效率较低
极限可逆式: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二、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角传动比:
转向盘角速度与同侧转向节偏转角速度之比
力传动比:
轮胎与地面之间转向阻力与方向盘上手力之比
2.力传动ip比与角传动比iω0的关系

当a和D不变时,力传动比i越大,虽然转向越轻,但i也越大,表明转向不灵敏。

6. 急!!!求数控技术毕业论文设计

第一部分:数控机床应用调查
一、 品正数控深孔钻床外型及简介
品正数控深孔钻床外型如图1-1

图1-1
品正数控深孔钻床简介:
深孔钻 : 自1982年生产以来, 一直占据生产的重要位置。 现市场对模具生产交期需求迫切, 深孔加工机快捷,便利, 不需要铰孔, 一步到位, 成了不可或缺的工具。更兼投资回收成本快速, 是抢占市场的利器。
二、深孔钻在设计上的优点
合运水道,热流道,顶针孔,油泵深孔,轧辊孔等深孔加工。 敝司深孔钻在设计上有以下的优点 :
1. 工作台, 底座机身, 立柱, 升降台, 全部 FC30铸铁成型, 加工时达至最佳的吸震效果。
2. 床身工作台底座一体成型, 结构一致, 筋骨强壮, 没有立柱与工作台分开的设计。
3. 滑轨, 工作台导轨, 采用V型导轨, 保证准确的导向性, 无方轨之侧间隙。滑动时无蛇行现象, 亦能维持滑动之顺畅。在强压下承载座与滑动座更紧密结合。两者接触而能平均受力。长时间运动能维持稳定之动静态精度, 而能达到增长机件寿命及提高加工品质。
4. 滑轨经热处理研磨, 更能保证耐用与刚性。
5. 采用良好的油压泵设计, 控制流量与压力, 确保使用寿命。
6. 另外更采用CNC 换刀系统装置, 只用轻轻按下控制键, 气动锁刀系统。 更换刀具方便。
7. 纸带与磁铁过滤装置, 能将钢材加工中铁屑与切削油废弃的微量元素过滤, 循环再用。
三、品正深孔钻规格表
深孔钻规格表
型号 MGD-813 MGD-1015 MGD-1520 MGD-1525
Table (单位 mm)
工作台尺寸 400x1500 600x2000 800x2300 800x2800
作业面积 1300x600x800(z1)x400(z2) 1500x600x1000 2000x1000x1500 2500x1000x1500
T型槽 18mmx63mmx5 22x34x5 22x34x7 22x34x7
主轴
主轴进给行程 800 1000 1250 1500
主轴进给速度 (mm/min) 20-5000mm
主轴直径 Φ120
主轴端至台面距离 70 mm
电动机
主轴(kw) 7.5kw
磁力分离器(W) 25W
纸带过滤器 25W
铁削排除机 (W) 0.375
油压泵 10HPx6P
润滑油泵 150Wx2
加工能力
加工深度 800 1000 1250 1500
钻孔能力 Φ3-25mm(32)
油压系统
切削油桶 (L) 1800LT
高压泵压力 (kg/cm2 ) 0-120
高压泵吐出量 (L/min) 5-70
最大载重 (kg) 1000 3000 5000 7000
机械净重 (kg) App.9000 App.10500 App.14500 App.16500
占地面积 App.3125x2046 App.5000x5000 App.5500x5500 App.6000x6000

第二部分: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要求:能够根据图纸的几何特征和技术要求,运用数控加工工艺知识,选择加工方法、装夹定位方式、合理地选择加工所用的刀具及几何参数,划分加工工序和工步,安排加工路线,确定切削参数。在此基础上,能够完成中等复杂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至少两个零件的工艺分析)。

一、加工平面凸轮零件上的槽与孔,外部轮廓已加工完,零件材料为HT200。

图2.1
1、零件图工艺分析
凸轮槽形内、外轮廓由直线和圆弧组成,几何元素之间关系描述清楚完整,凸轮槽侧面与 、 两个内孔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为Ra1.6。凸轮槽内外轮廓面和 孔与底面有垂直度要求。零件材料为HT200,切削加工性能较好。
根据上述分析,凸轮槽内、外轮廓及 、 两个孔的加工应分粗、精加工两个阶段进行,以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同时以底面A定位,提高装夹刚度以满足垂直度要求。
2、确定装夹方案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加工 、 两个孔时,以底面A定位(必要时可设工艺孔),采用螺旋压板机构夹紧。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时,采用“一面两孔”方式定位,既以底面A和 、 两个孔为定位基准。
3、确定加工顺序及走刀路线
加工顺序的拟定按照基面先行、先粗后精的原则确定。因此应先加工用做定位基准的 、 两个孔,然后再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表面。为保证加工精度,粗、精加工分开,其中 、 两个孔的加工采用钻孔—粗铰—精铰方案。走刀路线包括平面进给和深度进给两部分。平面进给时,外凸轮廓从切线方向切入,内凹轮廓从过渡圆弧切入。为使凸轮槽表面具有较好的表面质量,采用顺铣方式铣削。深度进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XOY平面(或YOX平面)来回铣削逐渐进刀到既定深度;另一种方法是先打一个工艺孔,然后从工艺孔进刀到既定深度。
4、刀具选择
根据零件特点选用8把刀具,如下表:
序号 刀具号 刀具 加工表面 备注
规格名称 数量 刀长/mm
1 T01 ¢5中心钻 1 钻¢5mm中心孔
2 T02 ¢19.6钻头 1 45 ¢20孔粗加工
3 T03 ¢11.6钻头 1 30 ¢12孔粗加工
4 T04 ¢20铰刀 1 45 ¢20孔精加工
5 T05 ¢12铰刀 1 30 ¢12孔精加工
6 T06 90°倒角铣刀 1 ¢20孔倒角1.5×45°
7 T07 ¢6高速钢立铣刀 1 20 粗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 底圆角R0.5
8 T08 ¢6硬质合金立铣刀 1 20 精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
5、切削用量选择
凸轮槽内、外轮廓精加工时留0.1㎜铣削余量,精铰 、 两个孔时留0.1㎜铰削余量。主轴转数是1000r/min。

二、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与实例

一渗碳主轴(如图2-2),每批40件,材料20Cr,除内外螺纹外S0.9~C59。渗碳件工艺比较复杂,必须对粗加工工艺绘制工艺草图(如图)。
主轴加工工艺过程
工 序 工种 工步 工序内容及要求 机床设备(略) 夹具 刀具 量具
1 车 按工艺草图车全部至尺寸
工艺要求:(1)一端钻中心孔φ2。(2)1:5锥度及莫氏3#内锥涂色检验,接触面>60%。(3)各需磨削的外圆对中心孔径向跳动不得大于0.1
CA6140 莫氏3号铰刀 莫氏3号塞规1:5环规
检查
2 淬 热处理S0.9-C59
3 车 去碳。一端夹牢,一端搭中心架
<1> 车端面,保证φ36右端面台阶到轴端长度为40
<2> 修钻中心孔φ5B型
<3> 调头
车端面,取总长340至尺寸,继续钻深至85,60°倒角
检查
4 车 一夹一顶 CA6140
<1> 车M30×1.5–6g左螺纹大径及ф30JS5处至
Φ30

<2> 车φ25至φ25 、长43

<3> 车φ35至φ35

<4> 车砂轮越程槽
5 车 调头,一夹一顶
<1> 车M30×1.5–6g螺纹大径及φ30JS5处至φ30

<2> 车φ40至φ40

<3> 车砂轮越程槽
6 铣 铣19 二平面至尺寸

7 热 热处理HRC59
8 研 研磨二端中心孔
9 外磨 二顶尖,(另一端用锥堵) M1430A
<1> 粗磨φ40外圆,留0.1~0.15余量
<2> 粗磨φ30js外圆至φ30t (二处)台阶磨出即可
<3> 粗磨1:5锥度,留磨余量
10 内磨 用V型夹具(ф30js5二外圆处定位) M1432A
磨莫氏3#内锥(重配莫氏3#锥堵)精磨余量
0.2~0.25
11 热 低温时效处理(烘),消除内应力
12 车 一端夹住,一端搭中心架
<1> 钻φ10.5孔,用导向套定位,螺纹不攻 Z–2027
<2> 调头,钻孔φ5攻M6–6H内螺纹
<3> 锪孔口60°中心孔
<4> 调头套钻套钻孔ф10.5×25(螺纹不改)
<5> 锪60°中心孔,表面精糙度0.8 60°锪钻
检查
13 钳 <1> 锥孔内塞入攻丝套
<2> 攻M12–6H内螺纹至尺寸
14 研 研中心孔Ra0.8
15 外磨 工件装夹于二顶尖间
<1> 精磨φ40及φ35φ25外圆至尺寸
<2> 磨M30×1.5 M30×1.5左螺纹大径至30

<3> 半精磨ф30js5二处至ф30

<4> 精磨1:5锥度至尺寸,用涂色法检查按触面大于85% 1:5环规
16 磨 工件装夹二顶尖间,磨螺纹
<1> 磨M30×1.5–6g左螺纹至尺寸 M33×1.5左环规
<2> 磨M30×1.5–6g螺纹至尺寸 M33×1.5环规
17 研 精研中心孔Ra0.4
18 外磨 精磨、工件装夹于二顶尖间 M1432A
精磨2-φ30 至尺寸,注意形位公差

19 内磨 工件装在V型夹具中,以1–ф30外圆为基准,精磨莫氏3号内锥孔(卸堵,以2–ф30js5外圆定位),涂色检查接触面大于80%,注意技术要求“1”“2” MG1432A
检查
20 普 清洗涂防锈油,入库工件垂直吊挂

该轴类零件加工过程中几点说明:
1.采用了二中心孔为定位基准,符合前述的基准重合及基准统一原则。
2.该零件先以外圆作为粗基准,车端面和钻中心孔,再以二中心孔为定位基准粗车外圆,又以粗车外圆为定位基准加工锥孔,此即为互为基准原则,使加工有一次比一次精度更高的定位基准面。3号莫氏圆锥精度要求很高。因此,需用V型夹具以2-ф30js5外圆为定位基准达到形位公差要求。车内锥时,一端用卡爪夹住,一端搭中心架,亦是以外圆作为精基准。
3.半精加工、精加工外圆时,采用了锥堵,以锥堵中心孔作为精加工该轴外圆面的定位基准。
对锥堵要求:
① 锥堵具有较高精度,保证锥堵的锥面与其顶尖孔有较高同轴度。
② 锥堵安装后不宜更换,以减少重复安装引起的安装误差。
③ 锥堵外径靠近轴端处须制有外螺纹,以方便取卸锥堵。
4.主轴用20Cr低碳合金钢渗碳淬硬,对工件不需要淬硬部分发(M30×1.5-6g左、M30×1.5-6g、M12-6H、M6-6H)表面留2.5-3mm去碳层。
5.螺纹因淬火后,在车床上无法加工,如先车好螺纹后再淬火,会使螺纹产生变形。因此,螺纹一般不允许淬硬,所以在工件中的螺纹部分的直径和长度上必需留去碳层。对于内螺纹,在孔口也应留出3mm去碳层。
6.为保证中心孔精度,工件中心孔也不允许淬硬,为此,毛坯总长放长6mm。
7.为保证工件外圆的磨削精度,热处理后须安排研磨中心孔的工序,并要求达到较细的表面粗糙度。外圆磨削时,影响工件的圆度主要是由于二顶尖孔的同轴度,及顶尖孔的圆度误差。
8.为消除磨削应力,粗磨后安排低温时效工序(烘)。
9.要获高精度外圆,磨削时应分粗磨、半精磨、精磨工序。精磨安排在高精度磨床上加工。

第三部分: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要求:能够根据图纸的技术要求和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格式与编程方法,正确地编制中等复杂典型零件的加工程序,或应用CAD/CAM自动编程软件编制较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至少两个零件)。
一、 编制轴类零件(1)数控加工程序
如图3.1所示的零件。
毛坯为 42㎜的棒料,从右端至左端轴向走刀切削;粗加工每次进给深度1.5㎜,进给量为0.15㎜/r;精加工余量X向0.5㎜,Z向0.1㎜,切断刀刃宽4㎜。工件程序原点如图 图3.1所示。

该零件结构较为简单,属典型轴类零件,轴向尺寸80㎜,采用三爪卡盘装夹即可,选工件回转轴线及右侧面的交点为加工坐标系原点。
1. 选择刀具编号并确定换刀点
根据加工要求选用3包刀具:1号为外圆左边偏粗车刀,2号为外圆左偏精车刀,3号刀为外圆切断刀,换刀点与对刀点重合
2.确定加工路线
1)粗车外圆。从右至左切削外轮廓,采用粗车循环。
2)精车外圆。左端倒角→ 20㎜外圆→倒角→ 30㎜外圆→倒角→ 40㎜外圆。
(3)切断
3选择切削用量
选择切削用量参数见表3.1.
表3.1 选择切削用量参数

转数指令 进给速度(mm/r) 刀具
粗车外圆 M43 0.15 1号
精车外圆 M44 0.1 2号
切断 M43 0.1 2号

编写程序
O0001
M03T0101 M43 F0.15
G00 X43.Z0.
G01X0.
G00X42.Z0.
G71 U2.R0.3
G71 P1 Q2 U0.25 W0.1 F0.15
N1 G01 X18.
X20.Z-1.
Z-20.
X28.
X30.Z-21.
Z-50.
X38.
X40.Z-51.
Z-82.
N2 X44.
G00Z0
M00
M03 M44 T0202
G70 P1 Q2
G00Z5.
M00
M03 M43 T0303
G00 Z-44.
G01X0.
X44.
G00Z5.
M30

二、 编制轴类零件(2)数控加工程序
加工如图3-2所示零件,材料45钢,坯料 60×122。
1、刀具:T1——硬质合金93°右偏刀;
T2——宽3mm硬质合金割刀,D1——左刀尖。

加工工序 材料 刀具
车外圆 硬质合金 T1
切槽 硬质合金 T2
该零件结构较为简单,属典型轴类零件,轴向尺寸120㎜,采用三爪卡盘装夹即可,选工件回转轴线及右侧面的交点为加工坐标系原点。
2、 选择刀具编号并确定换刀点
根据加工要求选用2包刀具:1号为外圆左边偏粗车刀,2号刀为外圆切断刀和切槽刀,换刀点与对刀点重合

3、程序编写
程序指令 说明
N10 G56 S300 M3 M7 T1; 选择刀具,设定工艺数据
N20 G96 S50 LIMS=3000 F0.3; 设定粗车恒线速度
N30 G0 X65 Z0; 快速引刀接近工件,准备车端面
N40 G1 X-2; 车端面
N50 G0 X65 Z10; 退刀
N60 CNAME=“LK2”; 轮廓调用
N70 R105=1 R106=0.2 R108=4 R109=0
R110=2 R111=0.3 R112=0.15; 毛坯循环参数设定
N80 LCYC95; 调用LCYC95循环轮廓粗加工
N90 G96 S80 LIMS=3000 F0.15; 设定精车恒线速度
N100 R105=5; 调整循环参数
N110 LCYC95; 调用LCYC95循环轮廓精加工
N120 G0 X100 Z150; 快速退刀,准备换割刀
N125 G97; 取消恒线速度
N130 T2 F.1 S250; 换T2割刀D1有效,调整工艺数据
N140 G0 X42 Z-33; 快速引刀至槽Z向左侧
N150 LCEXP2 P8; 调用子程序8次割8槽
N160 G0 X100 Z150 M9; 快速退刀,关冷却
N170 M2; 程序结束
LK2
N10 G1 X0 Z0;
N20 G3 X20 Z-10 CR=10;
N30 G1 Z-20;
N40 G2 X30 Z-25 CR=5;
N50 G1 X39.98 CHF=2.818;
N60 Z-100;
N70 X60 Z-105;
N80 M17;
LCEXP2
N10 G91 G1 X-14;
N20 G4 S2;
N30 G1 X14;
N40 G0 Z-8;
N50 G90 M17;

第四部分:绘制CAD零件图

参考文献:[1]《机械加工工艺学》范崇洛、谢黎明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发行,02年4月第6次印刷
[2]《数控编程加工技术》张思弟、贺曙新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05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
[3]《基础数控技术》韩鸿鸾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00年第2次印刷
[4]《数控机床与编程》刘书华主编,机械工程出版社出版,01年第3次印刷
[5]《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傅水根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03年第1次印刷

7. 常用的夹紧机构有哪些

1、定心夹紧机构:工件在夹紧过程中,利用定位夹紧元件的等速移动或均匀弹性变形来消除定位副制造不准确或定位尺寸偏差对定心的影响,使这些误差或偏差能均匀而对称地分配在工件的定位基准面上。

2、螺旋夹紧机构:螺旋副与其他元件相结合,对工件实施夹紧的机构。螺旋夹紧机构在生产中使用极为普遍,螺旋夹紧机构结构简单,夹紧行程大,且自锁性能好,增力比大,是手动夹紧中用的最多的一种夹紧机构。

3、联动夹紧机构:联动夹紧是指操纵一个手柄或利用一个动力装置,就能对一个工件的同一方向或不同方向的多点进行均匀夹紧,或同时夹紧若干个工件。前者称为多点联动夹紧,后者称为多件联动夹紧。

4、绞链夹紧机构:绞链夹紧机构是指用绞链将杠杆连接,组合后用于夹紧的机构。绞链夹紧机构常设计成增力机构,其结构简单,夹紧动作快,机构摩擦损耗小。在绞链臂为小倾角时,增力比较大,与其它联动的压板常可获得大张量,方便了工件的装卸,它常用于气动夹紧机构中。

5、斜楔夹紧机构:斜楔夹紧机构主要是利用其斜面移动时所产生的压力夹紧工件。斜楔夹紧机构工作原理是:将工件装入,敲击斜楔大头,夹紧工件;加工完毕,敲击斜楔小头,使工件松开。生产中很少单独使用斜楔夹紧机构。

8. 机械毕业翻译

Mechanics is the branch of physics concerned with the behaviour of physical bodies when subjected to forces or displacements, and the subsequent effect of the bodies on their environment.

The discipline has its roots in several ancient civilizations. During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scientists such as Galileo, Kepler, and especially Newton,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what is now known as Classical mechanics.

Significance
Mechanics is the original discipline of physics, dealing with the macroscopic world that humans perceive. It is therefore a huge body of knowledge about the natural world. Mechanics encompasses the movement of all matter in the universe under the four fundamental interactions (or forces): gravity, the strong and weak interactions,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

Mechanics also constitutes a central part of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knowledge for humanly defined purposes. In this connection, the discipline is often known as engineering or applied mechanics. In this sense, mechanics is used to design and analyze the behavior of structures, mechanisms, and machines.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field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erospace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engineer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biomechanics were spawned from the study of mechanics.

Classical versus quantum
The major division of the mechanics discipline separates classical mechanics from quantum mechanics.

Historically, classical mechanics came first, while quantum mechanics is a comparatively recent invention. Classical mechanics originated with Isaac Newton's Laws of motion in Principia Mathematica, while quantum mechanics didn't appear until 1900. Both are commonly held to constitute the most certain knowledge that exists about physical nature. Classical mechanics has especially often been viewed as a model for other so-called exact sciences. Essential in this respect is the relentless use of mathematics in theories, as well as the decisive role played by experiment in generating and testing them.

Quantum mechanics is of a wider scope, as it encompasses classical mechanics as a sub-discipline which applies under certain restricted circumstances.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ence principle, there is no contradiction or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subjects, each simply pertains to specific situations. Quantum mechanics has superseded classical mechanics at foundational level and is indispensable for the explanation and prediction of processes at molecular and (sub)atomic level. However, for macroscopical processes classical mechanics is able to solve problems which are unmanageably difficult in quantum mechanics and hence remains useful and well used.

Einsteinian versus Newtonian
Analogous to the quantum versus classical reformation, Einstein's general and special theories of relativity have expanded the scope of mechanics beyond the mechanics of Newton and Galileo, and made small corrections to them. Relativistic corrections were also needed for quantum mechanics, although relativity is categorized as a classical theory.

There are no contradictions or conflicts between the two, so long as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are carefully kept in mind. Just as one could, in the loosest possible sense, characterize classical mechanics as dealing with "large" bodies (such as engine parts), and quantum mechanics with "small" ones (such as particles), it could be said that relativistic mechanics deals with "fast" bodies, and non-relativistic mechanics with "slow" ones. However, "fast" and "slow" are subjective concepts, depending on the state of motion of the observer. This means that all mechanics, whether classical or quantum, potentially needs to be described relativistically. On the other hand, as an observer, one may frequently arrange the situation in such a way that this is not really required.

Types of mechanical bodies
Thus the often-used term body needs to stand for a wide assortment of objects, including particles, projectiles, spacecraft, stars, parts of machinery, parts of solids, parts of fluids (gases and liquids), etc.

Other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various sub-disciplines of mechanics, concern the nature of the bodies being described. Particles are bodies with little (known) internal structure, treated as mathematical points in classical mechanics. Rigid bodies have size and shape, but retain a simplicity close to that of the particle, adding just a few so-called degrees of freedom, such as orientation in space.

Otherwise, bodies may be semi-rigid, i.e. elastic, or non-rigid, i.e. fluid. These subjects have both classical and quantum divisions of study.

For instance: The motion of a spacecraft, regarding its orbit and attitude (rotation), is described by the relativistic theory of classical mechanics. While analogous motions of an atomic nucleus are described by quantum mechanics.

Sub-disciplines in mechanics
The following are two lists of various subjects that are studied in mechanics.

Note that there is also the "theory of fields" which constitutes a separate discipline in physics, formally treated as distinct from mechanics, whether classical fields or quantum fields. But in actual practice, subjects belonging to mechanics and fields are closely interwoven. Thus, for instance, forces that act on particles are frequently derived from fields (electromagnetic or gravitational), and particles generate fields by acting as sources. In fact, in quantum mechanics, particles themselves are fields, as described theoretically by the wave function.

Classical mechanics
The following are described as forming Classical mechanics:

Newtonian mechanics, the original theory of motion (kinematics) and forces (dynamics)
Lagrangian mechanics, a theoretical formalism
Hamiltonian mechanics, another theoretical formalism
Celestial mechanics, the motion of stars, galaxies, etc.
Astrodynamics, spacecraft navigation, etc.
Solid mechanics, elasticity, the properties of (semi-)rigid bodies
Acoustics, sound in solids, fluids, etc.
Statics, semi-rigid bodies in mechanical equilibrium
Fluid mechanics, the motion of fluids
Soil mechanics, mechanical behavior of soils
Continuum mechanics, mechanics of continua (both solid and fluid)
Hydraulics, fluids in equilibrium
Applied / Engineering mechanics
Biomechanics, solids, fluids, etc. in biology
Statistical mechanics, large assemblies of particles
Relativistic or Einsteinian mechanics, universal gravitation

Quantum mechanics
The following are categorized as being part of Quantum mechanics:

Particle physics, the motion, structure, and reactions of particles
Nuclear physics, the motion, structure, and reactions of nuclei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quantum gases, solids, liquids, etc.
Quantum statistical mechanics, large assemblies of particles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Applied Mechanics Division,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Fluid Dynamics Division,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9. 急用~~~~

这位仁兄这是使用说明说的正版翻译版本,因为字数有限我就不全部贴上来了你可以到网站上看,希望对你能有大的帮助.......
http://bbs.qichetuangou.com/simple/index.php?t30868.html
尊敬的菲亚特轿车用户:

您好!感谢您信赖菲亚特轿车,同时也祝贺您选择了菲亚特轿车,因为您即将享受到世界级的品质和服务。我们也将欣慰地看到菲亚特轿车成为您工作和生活中的好伙伴,伴您的人生路途一路顺风。

本说明是与您的随车说明书配套使用的,目的是让您尽快了解菲亚特轿车的特点,并能按最佳方式使用。共分为:起步准备、熟悉车辆、汽车驾驶、汽车维护四节。如果您在看的过程中有疑惑的地方请参阅说明书的相应章节。

第一节 起步准备

本节的目的是为了让您很快地熟悉驾驶室内的控制装置、警告灯、仪表和主要装置。

首先,请您坐到驾驶座上。正对驾驶座的是仪表板,上面有基本的燃油表、转速表、车速表、里程数记录器和发动机水温表,不同的车型还加有车外温度显示器或变速器档位显示器。各仪表的具体位置请参阅说明书第 10 页的图示。

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菲亚特 Code 第二代防盗系统。为了增强防盗能力,派力奥轿车装有发动机电子锁止系统,在拔出点火开关钥匙时这个系统就会自动起动。实际上,每把钥匙手柄中均内含一个电子装置,此装置每次在起动发动机时通过在点火开关内的一个天线环而发出一个无线电频率波。调制后的信号成为电脑用来识别钥匙的密码,只有在识别无误的条件下,发动机才能起动。所以有了还有菲亚特 Code 第二代防盗系统,真的可以让您高枕无忧了。还有转向柱锁止系统。将钥匙拔出点火开关时,转向柱锁止系统就会自动接合,这样就不能旋转方向盘使轮胎转动。将钥匙转动到位置 MAR 时,转向器锁止系统就脱开。

然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怎么调节座椅和头枕的位置。您可以拉起座位下面的开关调节前后距离,还可以旋转座位旁边的黑色旋钮来调节靠背倾斜度,这样可以把座椅调整到使您感觉最舒适的状态。调整头枕时,应使其支撑在头部而非颈部,并确保头枕在合适的位置上固定。因为如果有车从后面撞来,只有头枕支撑在头的后部才能起保护作用。头枕还可以取下,具体操作参阅说明书第 29 页。使用安全带时,为了获得最大程度的保护,保持座椅靠背处于直立位置,靠紧靠背,使安全带贴紧上半身和骨盆。在座椅过分倾斜后躺的状态下,切勿使用安全带。转向灯及雨刷等部件的控制是通过转向柱两旁的操纵杆进行控制的。

接着,让我们来看一下怎样调节车外后视镜。根据不同的车型有不同的后视镜,所以分为手动调整和电动调整。手动调整时通过拨动车内的一个旋钮来调整角度;电动后视镜则只需选择按动按钮就可以完成。后视镜的位置根据您驾车时的视角来调整,调整到使您的观察车后范围最佳的角度为止。但应注意由于车的右后视镜反射面为抛物面,使视野变大,影像变小,产生镜内影像物体比实际物体远的印象,所以要把握好距离。

然后,我们来看空调的控制开关。本车空调是环保空调,空调系统使用 R134a 制冷剂,在意外泄漏的情况下,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禁止使用与本空调系统部件不相容的 R12 制冷剂。空调的控制区域在控制面板下方,共有四个控制开关,分别是空调温度调节旋钮、空气内循环调节杆、风扇风速调节及空调系统开关旋钮和空气流向分配旋钮。在控制面板的中央一个大的红色按钮,上面标有三角形符号的是紧急信号灯的开关,需要注意:紧急故障信号灯的使用,必须按交通法规执行,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法规规定。

然后,我们再来看紧急信号灯上面的按钮,它们从左到右分别是前雾灯开关、后雾灯开关和后风挡加热开关,他们和左操纵杆配合使用,具体操作方法请参阅说明书第 15 页。

接着,让我们来看一下车门上电动窗的控制按钮。按不同车型,配有手动窗、前电动窗和前后电动窗三种。配有电动窗的车车内除了驾驶座旁的车门上有四个车窗的控制按钮外,另外三个车门上都有一个控制本车窗的按钮,提起或按下按钮就能控制车窗的升降,但若是按下驾驶室车门上的 LOCK 按钮,则另三个车门上的按钮将不起作用,这样可以在行车途中使坐在后排的小孩子打不开车窗,以免造成危险。了解完电动窗的使用方法后,我们来看一下怎样开启行李箱。您可以用点火钥匙从外部打开行李箱,也可以提起在驾驶座底板上的手柄来打开行李箱。注意只有在停车状态下才能打开行李箱,因此当轿车在行驶时,不要拉动行李箱门开关。在关 闭行李箱时,应先放下箱门,然后猛然压下,使箱门锁住,同时可听到锁扣的“咔嗒”声。行李箱内有一顶灯可以照明,当箱门被打开时,顶灯即亮。 发动机舱盖用驾驶台下的手柄来打开。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请参阅说明书第 65 到 66 页。

最后,让我们了解加油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第一 EX 、 HL 和 HLX 车型使用辛烷值( R.O.N )不低于 91 的无铅汽油; SPEEDGEAR 车型使用辛烷值( R.O.N )不低于 93 的无铅汽油。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也禁止在燃油箱中加注含铅汽油。因为三元触媒转化器装置会受到损害,失去效率,并且无法维修。第二尽量在油量传感器最低油位指示灯亮之前加油,至少在最低油位指示灯亮后尽快加油。不要油量不足时行车旅行,因为燃油供给的间断可能导致对排气系统和三元触媒转化装置的损坏。打开加油盖的车内开关在驾驶座旁边的地板上,提起它,就能打开油箱盖。若不能打开,就拉动行李舱内右侧的一个拉环。有了车内开启装置后,能给您加油带来很大的方便。听完这段内容后,相信您对车内的主要部件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接下来的一节,我们将带您熟悉整个车辆,让您对自己的爱车了如指掌。

第二节 熟悉车辆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菲亚特第二代 CODE 防盗系统。请检查一下,您手里现在应该有两把钥匙和一张代码卡。

钥匙的功能有:起动发动机、打开 / 关闭车门、打开 / 关闭行李箱门和关闭副驾驶座安全气囊这几项。如果车上配有电子报警系统,钥匙在以上功能外还增加了门锁和电子报警系统的遥控操作。

代码卡的作用是:第一,用于紧急启动,第二是需要配制钥匙时,也需要代码卡。因此代码卡十分重要,不能复制因此要妥善保管不要放在车里,而且应当熟记代码卡上注明的电子代码,以便需要时进行紧急起动。如果要配钥匙,应同南京菲亚特经销商联系,并带上所有的钥匙和代码卡。南京菲亚特经销商将存贮所有新的钥匙和原有钥匙数据,南京菲亚特经销商可以要求用户出示有关证明。注意,连原来的钥匙,最多只能配到八把。

在有的车型上配置有电子报警系统,它有轮廓监视功能和容积监视功能,当有下列情况时,电子报警系统会发出报警声。当车门、发动机仓盖或者行李箱门被打开;蓄电池断开或者电子警报系统电源被切断;在车内有物体移动容积监视;钥匙转到 MAR 位置时菲亚特 CODE 密码系统不能识别。报警系统发出报警声的同时,指示灯会闪烁。这样持续 26 秒。如果造成报警的原因仍然存在,将会再次触发警报器响和转向指示灯闪烁直至最终仅有转向指示灯闪烁。报警时指示灯闪烁的次数是有意义的: 1 次闪烁表示一个或多个车门; 2 次闪烁表示后行李箱; 3 次闪烁表示发动机仓; 4 次闪烁表示容积感应器; 6 次闪烁表示点火钥匙电源; 7 次闪烁表示蓄电池连线切断; 8 次闪烁表示警报器连线切断; 9 次闪烁表示至少有 3 个原因如果一直亮表示遥控开关电池缺电。电子报警系统的打开和关闭是通过点火钥匙来进行的。

要打开电子报警系统时轻轻按下钥匙上的遥控按钮。你将听到“嘀”的一声同时转向指示灯将会亮大约 3 秒。同时仪表板上的报警指示灯将会闪烁,表示报警系统已打开;再次按下遥控开关上的按钮。你将听到两声“嘀”并且转向指示灯将会闪烁 2 次,表示报警系统已关闭。如果当遥控按键按下后,信号灯只闪烁一次或是仪表板上指示灯在点火钥匙转到 MAR 位置后只亮 60 秒,表示点火钥匙内的电量不足。

接着,我们来介绍一下使用点火钥匙时的注意事项。点火钥匙插入钥匙孔后,可以转到 4 个位置。转到 STOP 时,发动机熄火,钥匙可拔出,转向柱锁止。有些电气装置比如:汽车收放机、 中央门锁等可工作。转到 MAR 位置时:车辆驾驶位置。所有的电气装置均可工作。转到 AVV 位置时:发动机起动;转到 PARK 位置时:发动机熄火、停车灯发亮、钥匙可拔出,转向器锁止。

需要注意的是。方向盘可以通过转向柱上的开关来调节角度。首先将开关向上拉,然后调整方向盘到满意的角度后,把开关按下,固定方向盘的位置。就这样,角度调节的同时方向盘的上下也得到了调整。在汽车行驶中,安全带对保障您和家人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请仔细阅读特别是有关的注意事项。

为了提高安全带的保护作用,菲亚特轿车都配有预张紧器,不同的车型上还配有安全气囊。预张紧器通过一个传感器在碰撞发生时,将安全带织带收回几厘米,这样确保安全带贴紧乘员身体之后再开始限制作用。预张紧器是否触发,可由卷轴装置的锁止看出,安全带不会再可以被抽出。可能会产生一些轻烟,它对人体无害,也不表示着火。预张紧器无需维护和润滑。对原来状态的任何更改措施,均会使预张紧器失效。因(洪水、风暴等)例外的自然事件,预张紧装置如果受潮和沾上污泥,就必须更换。为获得预张紧器最大的保护作用,安全带佩戴时贴紧胸部和髋部。任何条件下不要对预张紧装置的组件进行拆装或维修,所有这方面的工作应由专业授权人员操作,请同南京菲亚特经销商联系。预张紧器只能使用一次。在事故之后,若预紧装置已启用,请同南京菲亚特经销商联系进行更换。预张紧器有效期,从标牌上标注的制造日期算起为 10 年。在接近失效期时,预张紧器应更换。在预张紧器部位引起碰撞、振动或局部加热( 100 ℃以上,持续时间最长 6 小时),可能会对预张紧器造成损坏或触发预张紧器。这些情况不包括路面高低不平,偶然越过人行道小障碍物等引起的振动。必要时,同南京菲亚特经销商联系。

安全气囊是一种在正面碰撞情况下工作的安全装置。安全气囊包括一个瞬时充气袋,充气袋装在专用箱中,具体位置如下:对于驾驶员,在方向盘中部;对于乘员,在仪表板上,充气垫体积比较大。安全气囊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在驾乘者和方向盘或仪表板之间放置充气垫,在中、高严重程度的正面碰撞情况下保护驾乘人员。如果遇碰撞,未佩戴安全带的人员就会向前移动,就可能碰到仍在打开阶段的充气垫。在这种情况下,充气垫所提供的保护就会降低。因此,安全气囊是安全带使用的辅助装置,而不是替代装置。如遇低严重程度的碰撞,(安全带所产生的约束作用就足够),安全气囊就不会激活。在同可变形或可活动物体(比如,道路标志牌、冰块或雪堆、停着的汽车等)碰撞中,在后部碰撞中(比如,其它车辆追尾),侧面碰撞,如钻入其它车辆或保护隔杆(比如,卡车或护栏)下方,与安全带比较,安全气囊不会提供附加保护,其激活条件不满足,因此,安全气囊就不会激活。在这种情况下,安全气囊未激活并不表示气囊系统工作不正常。

如果您的车型配有副驾驶座安全气囊,必须注意:千万不要将儿童放在副驾驶座上,否则会造成危险。如果关闭副驾驶座用点火钥匙。在手刹的前面有一个小盖,打开盖子,将点火钥匙插入并旋转到 OFF 位置,副驾驶座安全气囊即可关闭。反之,旋到 ON 位置,就是打开气囊。对安全气囊,还应该注意的是:将点火钥匙开关转动到位置 MAR ,安全气囊警告灯亮,约 4 秒之后熄灭。如果指示灯不亮,如果指示灯不熄灭,如果行车中指示灯亮,就立即同南京菲亚特经销商联系。(在乘员侧正面安全气囊关闭开关在位置 ON 时),将点火钥匙转动到位置 MAR ,气囊指示灯就亮约 4 秒钟,再闪烁约 4 秒钟,以提醒如遇撞车安全气囊将打开,然后,警告灯应熄灭。在方向盘或副驾驶座侧安全气囊盒上,切勿贴胶条或其它物品。行驶时切勿在胸前怀抱物品,切勿嘴含烟斗、铅笔等。如遇碰撞,安全气囊工作就可能造成严重伤害。驾驶时双手握稳方向盘边缘,这样,安全气囊如工作充气,不会遇到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的障碍物。驾驶时身体切勿向前弯曲,挺直后背紧靠座椅靠背。如果汽车遭到盗窃或盗窃未遂,如果汽车受到破坏作用、洪水或淹没,须要由南京菲亚特经销商对安全气囊系统进行检查。记住点火钥匙插入并在位置 MAR 时,即使发动机已熄火,如果停止的汽车被另一辆行驶的汽车碰撞,安全气囊也可能会激活。因此,即使汽车静止时也禁止将儿童放置在前座椅上。

另一方面,汽车停止时,如果钥匙未插入,安全气囊就不会因碰撞而激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安全气囊未激活,不能作为安全气囊系统工作不正常的迹象。只有在汽车未超载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正面安全气囊和预张紧器工作正常。切勿超过最大允许载重量。安全气囊不能替代安全带,但能提高安全带的效力。另外,如遇低速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或翻车,由于正面前安全气囊不会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驾乘人员受到安全带的保护,所以,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气囊必须在正确的使用方法下才能发挥其保护作用,所以请您完全按照厂家所规定的使用,如果还有疑问,请查阅说明书的相关部分。

介绍完气囊后,我们来看一下空调系统的使用方法。空调系统的出风口按位置共分为 5 类,大部分在驾驶台上,有些出风口是方向可调式的,可以调节出风量和出风方向。请您先看说明书相关内容,认识一下空调系统的四个控制键和旋钮,然后就可按照下面的过程进行制冷和制热的操作。制冷时,在汽车发动的情况下,将空气温度调节旋钮转到蓝色区域,因为蓝色区域是代表制冷区域,红色代表制热。然后调节风扇速度调节旋钮,数字 1234 代表风速大小, 1 是最小, 4 是最大。再拨动空气循环调节滑块,形成车内空气循环,接着旋转空气分配按钮,选择您希望的出风口出风。最后,按下风扇调节旋钮,空调系统就开始工作了。相应的,制热时,把空气温度调节旋钮旋到红色区域,其于的操作和制冷相同。如果想为挡风玻璃和侧窗除霜时,只需将空气分配按钮调到除霜的位置即可。为后窗除霜时,按下主出风口上方的四个按钮中的除霜按钮就可以了,除霜完毕后,立即关闭除霜开关。

接着我们来介绍一下菲亚特特有的安全装置: FPS 防火系统。 FPS 防火系统是一种安全燃油切断开关。这个开关在发生碰撞时,就会自动工作,切断供油,从而使发动机停住。它的控制是通过驾驶室下的一个开关来进行的。如果发生碰撞事故后,在查看没有任何漏油现象,而轿车也处于正常状态可以继续运行时,那您就按下控制开关,接通供油系统。若是闻到燃油的气味,或者看到漏油了,切莫打开开关,以免发生着火的危险。在发生碰撞事故后,请牢记将点火钥匙转到 STOP 位置上,以免发生蓄电池放电。

菲亚特轿车还有一个独有的安全装置,就是 FOLLOW ME HOME 带我回家系统,它是一个人性化装置。当您夜晚回家时,将车停到车库后,车库到家还有一段距离。假如在这段路上没有灯光的话,就由您的车来为您照明吧。在发动机熄火两分钟内,取下钥匙,将左控制手柄向上拉一下,前照灯就会亮 30 秒,如果时间不够的话,多拉几次,每拉一次就多亮 30 秒,最长时间达到 5 分钟。就这样,让菲亚特轿车为您服务到家。

了解完 FPS 防火系统和 FOLLOW ME HOME 系统后,让我们来看一下怎样开关车门及相关的注意事项。不同的车型配有不同的门锁系统。若有中控锁的车型,在车外关门时,您只需在四门都关好的情况下把车钥匙插入锁孔并顺时针旋转,同时听到“嗒”的一声,表示中控锁启动了;当您在车内时,可以通过按下前门上的 LOCK 开关来启动中控锁。如果有门没有关上的情况下锁门,则没关好的门没被锁上,而关好的门会被锁上。若您在车外锁门,则需要检查四门是否关好,在车内时,如果仪表板上有开门自检灯,门没关好时,它会闪烁,提醒您关好车门。如果是带有遥控门锁的车型,则在车外关门时可以通过按钥匙上的遥控按钮进行操作。菲亚特轿车还特设了一个人性化装置,儿童安全锁。这样可以避免行车时坐在后排的儿童自己打开车门造成危险。

然后来看一下发动机舱盖的开启方法。首先拉动仪表板下的拉杆,然后把手伸入发动机舱盖打开的缝隙中按压中间的一个锁扣,最后就可以掀起舱盖,并从左边的卡夹中拉出支撑杆,将杆头放入舱盖的固定位置。注意:支撑杆没有固定好,可能会造成发动机罩猛地落下。关闭发动机罩时用一只手托起发动机罩,同时用另一只手将支撑杆从支撑杆座拆下来,再放入锁止装置上夹紧。然后放下发动机罩,在距离发动机仓约 20 厘米的位置松手,机罩自然下落,发动机罩自动关闭。

最后,让我们来介绍一下制动系统。制动系统是先进的真空助力的盘式和鼓式制动系统。有些车型还配置有 ABS 和 EBD 。 ABS 和 EBD 是制动系统的辅助工具,有了它们,在刹车时,就不会产生轮胎抱死的情况,可以在刹车过程中转动方向盘,饶开障碍物。当您在刹车时,一脚踩下踏板,不要松,这时会听到连续的“嗒嗒”声,这表明 ABS 系统正在工作。当然了, ABS 并不能提高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所以当在光滑的路面上开车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EBD 电子制动力分配与 ABS 配合能提高制动系统的性能。如果 ABS 发生故障的话,仪表板上相应的警告灯会亮,此时请立刻同南京菲亚特的经销商联系排除故障。

第三节 车辆驾驶

相信您对驾车的一般步骤都是得心应手了,所以在本节中重点介绍在驾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在发动机不能起动的情况下不要用推、拉或者沿下坡滑行的方式启动发动机。因为这样会导致燃油流入氧化催化装置造成无法维修的损坏,还有在发动机起动前,伺服系统和发动机转向都是不工作的,因此,在操作制动踏板和方向盘是比平时更费力。在熄灭发动机前突然踩油门踏板没有任何实用目的,而且还浪费燃料。

停车后,关闭发动机,拉紧手制动器,使用手动变速器时如果车辆面向上坡挂入一档;如果车辆面向下坡则挂入倒档。使用 SPEEDGEAR 自动变速箱时,将变速杆放置 P 档。让车轮转向道路侧边或人行道,如果车辆停在陡坡之上,建议用楔子或石块塞住车轮请不要将点火钥匙停留在 MAR 的位置上,以避免蓄电池放电。当您离开车子时要记住拔出钥匙。注意绝对不要将无人照看的小孩单独留在车内。

接着,让我们来看一下换挡变速时的注意事项。1、操纵手动变速箱时,注意要将离合器踏板踩到底,所以应该检查一下踏板下面没有阻碍踏板的东西。2、还有在驾驶时不要将手放在变速杆上,因为轻微的外力都会导致变速箱内部件的提前磨损。如果是自动档车型,则因为有最先进的电控无级变速箱,所以换挡时十分方便而且顺畅。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所有的档位。 P 档是停车档, R 档是倒档, N 是空挡,在等红灯这种短暂的停车情况下,可以挂 N 档,让发动机怠速; D 档是常规档,在一般行车情况下使用它。 L 档是增强档,当您在上坡时可以使用 L 档来增加扭矩或者在下坡时使用 L 档来提供发动机制动。在一般的路面上不要使用 L 档,这样会增加燃油消耗。在 D 档旁边还有个标着 E 的按钮,这是经济模式的按钮,按下它,汽车在行驶时会被限制转速,这样就可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自动档车型还提供了顺序手动换挡模式。 + 号为加档,—号为减档。在 D 档时将变速杆左推,进入手动模式,这时把变速杆向前推一下就挂入高一档,同时仪表板上的档位显示器也显示出现在处于第几档;相应的,向后推一下,就挂入低一档。本变速箱一共提供了 6 个手动档位。熟悉完档位后,我们来看一下车子的起动步骤。首先,车子起动时踩下制动踏板,发动机空转。然后选择需要的档位。最后再轰油门,逐步加速,车辆将会起步。在超车等需要快速加速的情况下,可将油门踏板踩到底,启动 KICK-DOWN 功能获得快加速状态。

接下来,我们将向您讲解安全驾驶,以及在行车途中如何减少运行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方面的内容。菲亚特汽车公司在设计自己的产品时,在安全性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保障行车途中安全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司机的驾车方式,所以在接下来的一些建议中,您可能对其中的大部分都很熟悉了,但还是希望您能仔细地看完,相信我们的建议会对您的驾车方式有所启发。

阅读全文

与轴向快速锁紧装置实验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本奶茶店需要什么设备 浏览:647
分水阀上的排气阀门打不开 浏览:370
地热注水的时候没开阀门怎么办 浏览:266
阀门上开关字母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383
风扇旁边放水制冷叫什么 浏览:79
叉车仪表盘上的h代表什么 浏览:284
测风向的仪器是什么公鸡 浏览:21
5090滚柱轴承多少钱 浏览:856
凯迪拉克cts仪表盘中文怎么切换 浏览:545
为什么不能用阀门口罩 浏览:624
搅拌机传动装置运动简图 浏览:932
数控机床水堵住了怎么解决 浏览:864
机械推胸怎么做 浏览:641
混砂机传动装置的设计下载 浏览:544
vb编程的工具箱 浏览:972
父母老是不关煤气阀门 浏览:576
达芬奇机械手有多少台 浏览:277
进口五金件报关单 浏览:702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汉字是什么 浏览:929
化学选取实验装置的原则 浏览: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