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把同一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放在水面之下 实验得到的干涉条纹与空气中得到的条纹有何不同
在水中实验时 干涉条纹的宽度比空气中的窄.因为同一颜色的光从空气中到水中频率不变 传播速度变小 所以波长变短;而在实验装置相同条件下 干涉条纹的宽度与波长成正比.
2. 大学物理实验共振干涉法测声速的原理 简单说一下
采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后面的四项分别减去前面的四项,即N i+4 - N i =2被波长。i=1,2,3,4。取N i+4 - N i 的平均值,再除2就是波长。波长乘以频率就是波速了。最后就是测得的波速和理论值之间的百分误差=(测得的波速减去理论值)绝对值/理论值
3. 共振干涉法测量声速原理是什么
利用周期性信号相位关系来测量。
共振干涉是调节频率,找出共振频率,然后计算声速。相位法根据始波和发射波的相位差,计算声速。
时差法所用为脉冲波,可人为改变接收器到发射器的距离,测量脉冲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用距离改变量除以时间改变量即可,优点是人为因素少,测量精度高,缺点(对于实验教学来说)涉及的内容少,操作太简单。
调整仪器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1)旋松发射换能器S 固定环上的固紧螺丝,使S 的端面与卡尺游标滑动方向垂直后再旋紧,将S 移近S ,旋松S 的固紧螺丝,调S ,使其端面平行S 的端面在旋紧,两端面严格平行。
(2)调整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谐振频率 连好仪器后,调整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幅度,同时调整接收端的示波器,使示波器屏幕上有适当的讯号幅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共振干涉法
4. 请教:双缝干涉实验装置
你是不是没装虑光镜?先过滤成单色光才可以进行干涉实验。要加在单缝前的,干涉的条件是相同频率、相位差。你先加个虑光镜看看,调整下双缝和成像处的位置。
5. 用共振干涉法测量声速的误差来源
推荐答案回答得很好。还可以补充一点:声波传播距离很短的时候(近场),还不是很好的简谐波,只有远场的情况才是较好的简谐波。但是太远了信号减弱,所以接收器的距离要适当,大约100个周期之后。
6. 摩擦振子实验的实验装置,原理以及方程式都有哪些
用品:圆底
烧瓶
(250ml)、玻璃导管、滴液漏斗、双孔塞、集气瓶、玻璃片、
量筒
、
玻璃棒
.
亚硫酸钠
、浓
H2SO4
、氨水、大
烧杯
、
品红溶液
、红色鲜花、蓝色
石蕊试液
.
原理:实验室里一般用铜跟浓H2SO4或强酸跟
亚硫酸盐
反应,制取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跟水化合生成亚硫酸,很不稳定,易分解.二氧化硫还能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具有漂白性.
准备和操作:
1.二氧化硫的制取亚硫酸盐跟H2SO4反应可制得较纯的二氧化硫.例如
Na2SO3
+H2SO4=
Na2SO4
+H2O+
SO2
↑
在一个250毫升的
圆底烧瓶
里盛亚硫酸钠14克,
分液漏斗
里盛浓H2SO4,装置如图7-70所示.(见图)
实验开始时,将浓H2SO4逐滴加入烧瓶里,立即有二氧化硫气体发生,不需加热.当亚硫酸钠全部被酸浸湿而发生气体的速度减慢时,可以微微加热,以加速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硫容易跟水反应,所以要用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用玻璃棒蘸氨水放在瓶口,如果出现浓厚的
白烟
,表示二氧化硫已收集满.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
有毒气体
,勿使它逸散出来污染空气.
7. 什么是声波中的共振(resonance)和干涉(interference),希望可以得到详细解释,
共振是有型物体在外界扰动下,振动突然增大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是物体固有谐振频率;干涉是两束频率相同的声波混合的一种现象,两束频率与振幅相同的声波干涉结果:相位相同,振幅增加一倍;相位相反,振幅为零;
8. 用激光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单缝双缝应平行放置,若将单缝绕中心轴旋转(不超过90°)条纹将发生什么变化
你对光学的相干条件不清楚,光的干涉很难,要求两条光路的光程差一定要很小内很小,至少要容在0.1mm这个数量级。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即使不加单峰,也是可以看到干涉条纹的,但是能够干涉的光,一律来自双缝对称处的某一条单缝范围内(注意此时是没有放单缝的),其他地方的光因为和双缝的光程差太大而不能干涉,但是可以透过双缝形成背景光,导致条纹变暗。加上单缝后可以有效的降低背景光。
假设放上的单缝其宽度刚好等于允许的最大宽度,如果现在旋转单缝,能够干涉的光就来自现在的单缝和之前的单缝相交的区域,你可以画个示意图,会发现此面积迅速减小,导致后面的条纹变暗,而单缝只影响条纹亮度,只影响到达双缝的光子数的多少,双缝影响条纹形状,所以条纹只与双缝平行,在教材上的杨氏双缝实验中,光路图只从双缝画起,根本和单缝无关。
9. 采用共振干涉法测量声速的实验中如何判断是否产生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