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探究有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前2次实验中,绳端移动距离都是物体上升高度的3倍,可知此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而第3次绳端移动距离与钩码上升高度的关系错误,应为S=8cm×3=24cm.
故答案为:3;24.
(2)第4次实验的钩码重G=3N,钩码上升高度h=10cm=0.1m.
所以有用功为:W有用=Gh=3N×0.1m=0.3J;
测力计示数即拉力为F=1.2N,绳端移动距离为s=30cm=0.3m
所以总功为:W总=Fs=1.2N×0.3m=0.36J;
所以机械效率为:η=
W有用 |
W总 |
0.3J |
0.36J |
❷ 在“探究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匀速提升钩码,测得四组数据,
![]() |
0.3J |
0.36J |
❸ 在“再探动滑轮”活动中,如图小明用手通过一个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它下面的钩
(1)测力计是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动滑轮处于平衡状态,拉力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稳定不变的;
(2)第3次实验时,η=
W有用 |
W总 |
Gh |
Fs |
8N×0.1m |
4.4N×0.2m |
❹ (2014高港区二模)小凡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图如图所示.(1)在探究定滑轮
(1)测力计倒过来使抄用时,弹簧测力计受力情况是:受到向上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钩码重),受到向下的重力和手的向下拉力.这时测力计测量的是手向下的拉力,大小等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与测力计的重力之差.所以在匀速拉动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实验会造成测量值会小于向上绳子的拉力即钩码重.
(2)人在提升重物时把动滑轮也提起了,所以动滑轮本身的重力是存在差异的最主要原因;由于转轴之间有摩擦,绳也有一定重量,导致拉力增大.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是在不考虑动滑轮和摩擦的理想情况下才成立的,在实际实验中,动滑轮的物重和摩擦是客观存在的,要减小此差异,则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将动滑轮的重力计算在提升的物体的重力里.
故答案为:(1)变小;忽略了测力计的重力;
(2)动滑轮本身有重力;将动滑轮的重力计算在提升的物体的重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