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中国全面开放防雷装置检测市场

中国全面开放防雷装置检测市场

发布时间:2021-11-30 23:30:34

1. 防雷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迎来迅猛发展,高层建筑物拔地而起,不断刷新着记录。在此背景下,防雷减灾需求持续增长,防雷行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雷电灾害威胁着社会公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为此必须高度重视防雷减灾工作。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防雷已成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据《中国防雷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研究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因雷害造成的损失高达十亿美元以上。最近几年,随着国家、行业对于防雷工作的重视,监控系统的防雷要求被提到一个相当高的地位。
随着中国信息系统的高速发展,各个行业进入以微电子控制的信息时代,防雷行业进入市场化运作的快速发展时期,未来前景看好。

2. 国家承认的防雷检测公司有哪些

3. 开防雷装置检测公司,应该如何开展业务

这一类的检测公司想要更好的开展业务,必须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及学习,然后针对性的把优势展现给客户看,激起客户购买的欲望。

4. 贵州省防雷减灾中心有那些拥有贵州防雷检测资质的企业

据了解:寻找合作一定要找大品牌,大企业。

防雷工程 科比特防雷---防雷设计施工双甲级资质;

防雷检测 新中天防雷---防雷检测甲级资质+CMA计量认证;

其它的品牌不一一列出……

连续多年获得1000余家服务企业极大认可。

现在防雷检测全面放开,新中天防雷已申请甲级防雷检测资质。

一、国家全面开放防雷装置检测市场,允许企事业单位申请防雷检测资质,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防雷技术服务,促进防雷减灾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二、有些地区放开了准入,但在细节和资质上有附加条件,所以实际上还是不能进入;

三、防雷检测资质受理条件:
1、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2、经当地设区市气象主管机构初审同意且具有事业法人资格的专门机构。
3、具有当地物价部门颁发的防雷装置质量检测检验收费许可证。
4、已取得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防雷装置质量检测检验计量认证合格证。
5、具有规定数量和技术职称专业的技术人员,具体要求:
a、检测单位负责人应熟悉检测技术和管理业务,有任命证书,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b、必须具有气象、电气或相关专业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2名以上,中级技术职称人员4名以上和相关的辅助技术 人员,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高空作业)》证人员2名;
c、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总人数的90%,其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者不低于40%。
d、检测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由省气象学会颁发的《防雷检测资格证》。
e、技术负责人、质量保证人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从事检测工作5年以上。
6、具有与检测检验资质相适应的仪器设备
7、具有完善的规章制度。

四、需要材料:
1、单位书面申请报告。
2、单位基本情况。
3、单位事业法人的有效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4、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防雷装置质量检测检验计量认证合格证原件及复印件。
5、防雷装置质量检测检验资质认证申请表。
6、质量管理手册。
7、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
8、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资格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每个区域具体实施办法大同小异!!!

5. 毕节市防雷检测中心认定的防雷装置检测资质实施单位有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31号)
第四条 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等级回分为甲、乙两级。答
甲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检测。
乙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三类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检测。
不存在丙级防雷装置检测资质。。。如果遇到请举报。。。

6. 防雷装置验收由气象局转至建设局验收是哪个文件

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

国发〔2016〕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的改革要求,为减少建设工程防雷重复许可、重复监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政府相关部门责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建设工程防雷安全,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整合部分建设工程防雷许可
(一)将气象部门承担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许可,整合纳入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备案,统一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监管,切实优化流程、缩短时限、提高效率。
(二)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仍由气象部门负责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许可。
(三)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专业建设工程防雷管理,由各专业部门负责。
二、清理规范防雷单位资质许可
取消气象部门对防雷专业工程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许可;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防雷的设计、施工,可由取得相应建设、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专业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同时,规范防雷检测行为,降低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准入门槛,全面开放防雷装置检测市场,允许企事业单位申请防雷检测资质,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防雷技术服务,促进防雷减灾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7. 防雷市场的前景在哪里

质量不是价格/因地制宜不是一概而论/前途好但要调整洗排/国货取代进口/2009年开始占领亚洲/2015年走向世界。理由:告诉大家许多优秀的SPD是中国制造的,中国正在给欧洲OEM,努力吧朋友!

我发觉中国是防雷学术界、管理部门应该搞出一个让大家看的懂、用的上、用的对的可操作性很强的书面材料。
有个学者说:中国的标准是内行人不爱看,外行人看不懂。看来标准还需要有一个注解资料!据悉银行发了一个计算机系统防雷标准,还在东北办了一个普及班,但这个属于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有许多矛盾之处,谁服从谁啊!气象局按照国家标准验收,银行执行行业标准,干工程的人要两头兼顾,否则,出了事情,就开始扯皮了!

8. 防雷检测政策放开了,怎样去开拓市场

防雷检测政策放开了吗?好像还没有吧
垄断和专制放开了,市场运作与其他行业没有多大的区别哦

9. 防雷装置检测是必须的吗

防雷装置检测是必须的,根据中国气象局第24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修订版)》第四章权 防雷检测 第十九条: 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防雷装置应当每年检测一次,对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10. 福州市防雷检测中心认定的防雷装置检测资质实施单位有

据我了解:寻找合作一定要找大品牌,大企业。

防雷工程 科比特防雷---防雷设计施工双甲级资质+特种防雷工程资质;

防雷检测 新中天防雷---防雷检测甲级资质+CMA计量认证;

其它的品牌不一一列出……

连续多年获得1000余家服务企业极大认可。

现在防雷检测全面放开,新中天防雷已获得甲级防雷检测资质。

一、国家全面开放防雷装置检测市场,允许企事业单位申请防雷检测资质,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防雷技术服务,促进防雷减灾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二、有些地区放开了准入,但在细节和资质上有附加条件,所以实际上还是不能进入;

三、防雷检测资质受理条件:
1、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2、经当地设区市气象主管机构初审同意且具有事业法人资格的专门机构。
3、具有当地物价部门颁发的防雷装置质量检测检验收费许可证。
4、已取得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防雷装置质量检测检验计量认证合格证。
5、具有规定数量和技术职称专业的技术人员,具体要求:
a、检测单位负责人应熟悉检测技术和管理业务,有任命证书,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b、必须具有气象、电气或相关专业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2名以上,中级技术职称人员4名以上和相关的辅助技术 人员,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高空作业)》证人员2名;
c、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总人数的90%,其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者不低于40%。
d、检测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由省气象学会颁发的《防雷检测资格证》。
e、技术负责人、质量保证人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从事检测工作5年以上。
6、具有与检测检验资质相适应的仪器设备。
7、具有完善的规章制度。

四、需要材料:
1、单位书面申请报告。
2、单位基本情况。
3、单位事业法人的有效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4、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防雷装置质量检测检验计量认证合格证原件及复印件。
5、防雷装置质量检测检验资质认证申请表。
6、质量管理手册。
7、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
8、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资格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每个区域具体实施办法大同小异!!!

阅读全文

与中国全面开放防雷装置检测市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换右后轴承多少钱 浏览:289
以太网接入设备叫什么 浏览:797
深圳拓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851
燕秀工具箱如何安装到cad中 浏览:601
阀门泄漏量怎么计算 浏览:869
61O8轴承外圆直径多少 浏览:668
博正阀门厂 浏览:59
防盗门轴承松了怎么办 浏览:262
简易感应装置设计 浏览:933
博越仪表盘模糊怎么办 浏览:540
vgod机械杆配什么电池 浏览:881
湿度自动控制装置 浏览:895
工程机械底盘主要由什么组成 浏览:59
如何看轴承极限转速最高 浏览:393
船用消防设备有哪些 浏览:845
快速制冷应该是什么循环 浏览:895
起车排气阀门制作 浏览:161
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 浏览:203
大众仪表全红报警是什么意思 浏览:294
如何根据承重重量选择合适的轴承 浏览: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