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机与拖动实验装置及各个单元的功能
B. 电机及拖动基础
首先说明 R1需要用实验仪器精确测量, 你提供的公式 只是按照铭牌参数估计的值。是个近似值,一般控制上都不会用这个近似值的。
再来说说这个公式对不对 I1N约等于 U1N/(√3 √(〖(R1+R2/SN)〗^2+〖(X_sσ+X_rσ)〗^2 )) 这个上面公式不好打 。。。 不好意思。
X_sσ,X_rσ 为定子转子漏抗测量值。 因为 SN《《 1 (远小于1)。
因此 I1N 约等于 U1NSN/√3R2 因此R2约等于 U1NSN/(I1N√3)
对的你没看错 是R2不是R1. 你的公式中 R2变成了R1 ,(R2转子电阻)
并且前面多了 0.95,应该是作者认为 R1近似的等于R2的0.95倍。但是这个是不准确的,只能说近似咯。
如果不明白可以看看马小亮的高性能变频调速及其典型控制系统第180页。 打公式太费劲 。
C. 一个由电机控制的可以在实验台的竖直导轨上自动上下移动的装置的问题
1、垂直移动可用丝杠轴承,丝杠的转动螺母(实际不是螺母,是个小平回台)上联接所要移动的平答台,丝杠的下端联接小电机,带动平台进行上下移动。
2、位置的检测可用行程开关或光电二极管(位置可调),尽量不用传感器,因为控制线路较麻烦。
3、停止或启动的时间用时间继电器。
这是最简易的方法,简单价廉,适用于对位置要求不是十分精确的场合。
D. 小电动机实验装置图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发生转动,如果要使转动方向相反,根据影响专受力的两个因素,属可以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
线圈转过半圈后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这样将使线圈停下来,故电动机采用改变电流方向的方法,使电机继续转动,而本实验中电流无法改变方向,故可以让线圈在转过半圈时不再通电,则电机可靠惯性前进,当再转半周时,可以加上电流,电流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即可继续转动.故我们可以采取保留一半绝缘层的方式让线圈不通电.
故答案为:改变电流方向(或调换电源的正负极);改变磁场的方向(或调换磁极);惯性.
E. 在研究电动机原理的实验装置图中必须具备哪些器材
A、此图是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此版实验研究权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是电动机的原理,符合题意,故B正确;
C、此图是通电线圈能够在磁场中转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实验装置,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此图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B
F. 电机与拖动实验装置及各个单元的功能
G. 电机拖动实验
当然是回电网了,这部分电能和电网的电能之间进行叠加,根据回馈的频率相位的不同,这些叠加后的电能可能在电网中表现为畸形波形,甚至会产生多种谐波,影响电网的质量,所以大功率的电动机是不允许工作在发电状态的.否则会对电网的电能质量产生影响.
H. 电机与拖动实验总结
兄弟也在求啊,有了给一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