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呼吸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任何呼吸机的工作原理都在于气体的压力差,一般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分两种方式。
㈡ 呼吸机的原理是什么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 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
呼吸机”——此名词是“沙利文”所创造!——全球首台睡眠呼吸机的发明者沙利文教授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 当婴幼儿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时,经过积极的保守治疗无效,呼吸减弱和痰多且稠,排痰困难,阻塞气道或发生肺不张,应考虑气管插管及呼吸机。 呼吸机必须具备四个基本功能,即向肺充气、吸气向呼气转换,排出肺泡气以及呼气向吸气转换,依次循环往复。因此必须有:⑴能提供输送气体的动力,代替人体呼吸肌的工作;⑵能产生一定 的呼吸节律,包括呼吸频率和吸呼比,以代替人体呼吸中枢神经支配呼吸节律的功能;⑶能提供合适的潮气量 (VT)或分钟通气量(MV),以满足呼吸代谢的需要;⑷供给的气体最好经过加温和湿化,代替人体鼻腔功能 ,并能供给高于大气中所含的O2量,以提高吸入O2浓度,改善氧合。动力源:可用压缩气体作动力(气动)或电机作为动力(电动)呼吸频率及吸呼比亦 可利用气动气控、电动电控、气动电控等类型,呼与吸气时相的切换,常于吸气时于呼吸环路内达到预定压力 后切换为呼气(定压型)或吸气时达到预定容量后切换为呼气(定容型),不过现代呼吸机都兼有以上两种形 式。 治疗用的呼吸机,常用于病情较复杂较重的病人,要求功能较齐全,可进行各种呼吸模式,以适应病情变 化的需要。而麻醉呼吸机主要用于麻醉手术中的病人,病人大多无重大心肺异常,要求的呼吸机,只要可变通气量、 呼吸频率及吸呼比者,能行IPPV,基本上就可使用。
编辑本段工作过程
呼吸机
注入病人气体的压力,由机内涡轮泵产生\r。工程过程:大气通过过滤器进入安需阀,安需阀开启的大小 和泵的转速由CPU控制,通气的压力和容量大小由医生根据SARS病人的需要设定,调节适量的气体通过单向阀 进入人体面罩,并进人人体,即吸人正压;单向阀关小,吸人压力降低,病人肺部的吸人正压自动流出,即通 过面罩呼出。 注入病人气体的压力,氧气瓶的氧气压力和正压空气产生\r。 工作过程:医用氧气通过减压阀与经过过滤器的空气混合进入储气罐,流量调节器由CPU控制,通气的压力 和容量由医生根据SARS病人的需要设定,调节适量的气体通过单向阀进人人体面罩,并进人人体,即吸人正压 ,病人呼气时,单向阀关小,吸人压降低,病人肺部吸人正压自动流出,即通过面罩呼出
编辑本段呼吸机分类
1、按照与患者的连接方式分为: 无创呼吸机:呼吸机通过面罩与患者连接 有创呼吸机:呼吸机通过气管插管连接到患者 2、按用途分类(六类): 呼吸机
急救呼吸机:专用于现场急救。n 呼吸治疗通气机:对呼吸功能不全患者进行长时间通气支持和呼吸治疗。n 麻醉呼吸机:专用于麻醉呼吸管理。n 小儿呼吸机:专用于小儿和新生儿通气支持和呼吸治疗。n 高频呼吸机:具备通气频率>60次/min功能。n 无创呼吸机:经面罩或鼻罩完成通气支持。n 3、按驱动方式分类(三类): 气动气控呼吸机:通气源和控制系统均只以氧气为动力来源。多为便携式急救呼吸机。 电动电控呼吸机:通气源和控制系统均以电源为动力,内部有汽缸、活塞泵等,功能较简单的呼吸机。 气动电控呼吸机:通气源以氧气为动力,控制系统以电源为动力。多功能呼吸机的主流设计。 4、按通气模式分类(四类): 定时通气机(时间切换):按预设时间完成呼气与吸气转换。n 定容通气机(容量切换):按预设输出气量完成呼气与吸气转换。n 定压通气机(压力切换):按预设气道压力值完成呼气与吸气转换。n 定流通气机(流速切换):按预设气体流速值完成呼气与吸气转换。n 5、按压力和流量发生器分类(四类):Mapleson(1959) 恒压发生器:通气源驱动压低,吸气期恒压,吸气流随肺内压而变化。n 非恒压发生器:通气源驱动压低,在吸气期发生规律变化,吸气流受驱动压和肺内压双重影响。n 恒流发生器:通气源驱动压高,气流在吸气期不变。n 非恒流发生器:通气源驱动压高,气流在吸气期发生规律性变化。n 压力发生器适用于肺功能正常患者,流量发生器适用于肺顺应性较差的患者。n
编辑本段通气方式
呼吸机
1. 间歇正压呼吸(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最基本的通气方式。吸气时 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身体自身压力呼出气体。 2. 呼气平台(plateau):也叫吸气末正压呼吸(end inspiratory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EIPPB), 吸气末,呼气前,呼气阀继续关闭一段时间,再开放呼气,这段时间一般不超过呼吸周期的5%,能减少VD/VT (死腔量/潮气量) 3. 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在间歇正压通气的前提下,使呼气末 气道内保持一定压力,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时起重要作用。 4. 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属于辅助通气方式,呼吸机管道中有持续气流,(可自主呼 吸)若干次自主呼吸后给一次正压通气,保证每分钟通气量,IMV的呼吸频率成人一般小于 10次/分,儿童为正常频率的1/2~1/10 5. 呼气延迟,也叫滞后呼气(expiratory retard):主要用于气道早期萎陷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如哮喘 等,应用时间不宜太久。 6. 深呼吸或叹息(sigh) 7. 压力支持(pressure support):自主呼吸基础上,提供一定压力支持,使每次呼吸时压力均能达到预定 峰压值。 8. 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e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除了调节CPAP旋钮外,一 定要保证足够的流量,应使流量加大3~4倍。CPAP正常值一般4~12cm水柱,特殊情况下可达15厘米水柱。 (呼气压4厘米水柱)。 9.分钟指令性通气(MMV):保证病人活的设置的目标分钟通气量。 10.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即在给定的时间内设置2个不同的压力水平值,病人在2个不同的压力水平上自主呼吸。 11.辅助控制通气模式(Assist/Controlled):属于纯指令性通气,其中包括:压力控制,压力限制和容量控制。
㈢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
(1)⑤③④⑥⑦②①⑧(⑥⑦可换位) (2)大理石;盐酸 (3)除去混在O 2 中未反应的CO 2 ;吸收CO 2 中混有的HCl (4)a ;c |
㈣ 如图1所示为模拟呼吸运动的装置图,如图2所示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当手向上顶起4时
(1)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当手向上顶起4时,4膈肌顶部升高,2肺缩小,表示呼气, (3)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与此相适应,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4)在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发生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根据气体扩散作用,将扩散到肺泡中,肺泡中的氧气根据气体的扩散作用将扩散到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中,这样经过肺泡毛细胞血管的血液成分会由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含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了.在血液在肺泡处发生气体交换后,汇集到肺静脉,由肺静脉运回到心脏的左心房. (5)一氧化碳容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结合后分离速度极慢,从而使氧失去了结合的机会,造成人体全身缺氧,严重的就会危及生命.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救护时,如发现停止呼吸,应立即在空气新鲜的场所对其实施人工呼吸,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求助. 故答案为:(1)缩小、呼气;舒张;(2)小肠绒毛;吸收营养物质;(3)左心房;(4)血红蛋白;人工呼吸. |
㈤ 呼吸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间隙性正压通气(IPPV)的工作原理:呼吸机在吸气相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压力上升到一 定的水平或吸入的容量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呼吸机停止供气,呼气阀打开,病人的胸廓和肺被动性萎陷,产生呼气。
间隙性正、负压通气(IPNPV)的工作原理:呼吸机在吸气相和呼气相均可以起作用。
持续正压气道通气(CPAP)的工作原理:吸气相给予持续正压气流,呼气相也给予一定的阻力,使吸、 呼气相的气道压均高于大气压。
压力支持通气(PSV)的工作原理:吸气压力随病人的吸气动作开始,随吸气流速减少到一定程 度或病人有努力呼气而结束。与IPPV相比其支持的压力恒定,受吸气流速的反馈调节;与SIMV相比其每次吸气均可以得到压力支持,但支持的水平可随需要不同而可设定。
双相或双水平正压通气的工作原理:P1相当于吸气压力,P2相当于呼吸压力,T1相当于吸气时间, T2相当于呼气时间。
(5)呼吸的动能装置设计原理扩展阅读
呼吸机的分类
一、按使用或应用的类型分类
1、控制性机械通气(CMV):病人在自主呼吸减弱或消失的情况下,完全由机械通气机产生、 控制和调节病人的呼吸。
应用于:疾病造成的自主呼吸消失或减弱;自主呼吸不规则或频率过快, 机械通气无法与病人协调时,用人为的方法将自主呼吸抑制或减弱。
2、辅助性机械通气(AMV):病人呼吸存在的情况下,由呼吸机辅助或增强病人的自主呼吸。机 械通气的各种主要由病人的吸气负压或吸气气流所触发。
应用于:自主呼吸虽然存在且较规则,但自主呼吸减弱而通气不足的病人。
二. 按机械通气的使用途径分类
1、 胸内或气道加压型
2、 胸外型
三. 按吸、呼气相的切换方式分类
1、定压型:呼吸道内压力达到预计值后,呼吸机打开呼气阀,胸廓和 肺被动性萎陷或由负压产生呼气,当气道内压力不断下降,呼吸机再次通过正压产生气流,并引起吸气。
2、 定容型:通过正压将预计潮气量送入肺内,达到预计潮气量后,停 止供气,进入呼气状态。
3、定时型:按照预先设计的吸气及呼气时间供气。
4、混合型(多功能型)。
㈥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
(1)⑤③④⑥⑦②①⑧(⑥、⑦可换位) (2)大理石;盐酸 (3)除去混在O 2 中未反应的CO 2 ;吸收CO 2 中混有的HCl (4)“略” (5)ac |
㈦ 呼吸机的原理
呼吸机根据不同的工作方式有不同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间隙性回正压通气。这答种方式下的吸气相是正压,而呼气相的压力则为零。依据的工作原理是:呼吸机在吸气相的时候会产生正压,患者会将气体压入到肺内,当压力上升到一定的水平时候,或者是吸入的容量达到一定水平,那么呼吸机就会停止供气,呼气阀也会相继跟着打开,病人的胸廓和肺就会产生被动性的萎陷,产生呼气。
2、间隙性正、负压通气。在这种工作状态下,呼吸机的吸气相为正压,呼气相则为负压。所应用的工作原理是呼吸机在吸气相以及呼气相的时候均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3、持续性的正压气道通气。这种工作状态指的是病人在自主呼吸的条件下,以及整个的呼吸周期内,都加以一定的正压。所应用的工作原理是:吸气相给予正压,呼气相给予阻力,使吸、呼气相均高于大气压。
4、压力支持通气。工作原理:吸气压随吸气开始,随吸气流速减少到一定程度而结束。压力恒定,受吸气流速调节,每次吸气均得到压力支持,可随需要不同设定。
㈧ 负压吸气装置工作原理是什么
佩带人员从肺部呼出的气体,由面罩、三通、呼气软管和呼气阀进入清净罐,版经清净罐权内的吸收剂吸收了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成分后,其余气体进入气囊。
另外,氧气瓶中贮存的氧气经高压导管、减压器进入气囊,气体汇合组成含氧气体,当佩带人员吸气时,含氧气体从气囊经吸气阀、吸气软管、面具进入人体肺部,从而完成一个呼吸循环。在这一循环中,由于呼气阀和吸气阀是单向阀,因此气流始终是向一个方面流动。
(8)呼吸的动能装置设计原理扩展阅读
供氧方式:
(1)定量供氧。呼吸器以固定的速率的氧气流量向气囊中供氧,可以满足配戴人员在中等劳动强度下的呼吸需要。
(2)自动补给供氧。当劳动强度增大,定量供氧满足不了佩带人员需要时,自动补给装置向气囊中自动补给氧气,气囊充满时自动关闭。
(3)手动补给供氧。当气囊中聚集废气过多而需要清除或自动补给供氧也不能满足需要或发生故障时,可以采用手动补给供氧。
㈨ (实验化学)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图所示的
(1)仪器C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连接3用来除去HCl,4连接6可使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然后连接2可除去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最后连接8测量气体的体积,所以顺序为53467218(6、7可颠倒),
故答案为:53467218(6、7可颠倒);
(2)只有仪器C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制气原料应该采用大理石和盐酸,可在C中加止水夹,可控制反应的进行,
故答案为:大理石;盐酸;
(3)仪器C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此法制得的二氧化碳中会含有少量氯化氢,须通过装有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以除去这些氯化氢,净化后的二氧化碳通过过氧化钠来制取氧气,为了除去生成的氧气中混有未反应的二氧化碳,可以使它们通过仪器A,故答案为:吸收氧气中未反应的二氧化碳;吸收中混有的HCl;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①读数时要调节E中甲乙的液面使其同一高度;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答案为:a、c.
㈩ 00后大学生发明宿舍关灯神器,这个装置的设计原理是什么
杠杆原理和气压推动原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现在灯的开关都是固定在墙壁上的按压式开关。在以前我们灯的开关都是拉绳式的,绳子一拉灯就关了。这样也是很方便的。随着一系列各种各样发明的产生,未来的世界肯定会变得越来越便捷,我们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