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果要证明光照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应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请简要说明对照实验的设置方法
选取一片大的树叶,实验前对其进行充分饥饿处理,也就是放在无光的地方一段时间,让其自身的养料消耗完毕。然后取出,将树叶分成A、B两部分,让A接受光照,B用不透光物覆盖,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去除A部分和B部分树叶的表皮,在叶肉处滴加碘酒,可以看到A接受光照的部分碘酒变蓝,B暗处理的部分不变化,说明光照的部分合成了淀粉,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结合实验得知,光照参与条件下植物才能合成养料。可以参照下高中的生物书光合作用那一节会对你有点帮助的。
⑵ 光对植物的影响实验器材、实验方法
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研究方法:实验法
1、实验材料:小麦种子若干、向日葵种子若干、卫生纸、塑料盒子
2、仪器用具:培养皿、光照培养箱
3、研究方法:对比实验法
4、实验步骤:
实验组:黑暗环境
(1)首先分别在两个塑料盒子中铺好卫生纸并加适量的水。 (2)然后将小麦种子和向日葵种子(剥去外壳),分别放在两个塑料盒子中。每天往盒内添加适量的水,待种子发芽。
(3)接着在几个培养皿中铺好卫生纸,添加适量的水后,将已经发芽并生长三天的小麦种子和向日葵种子移植到培养皿中。测量此时每株植物的长度并记录。
(4)将这些培养皿放到光照培养箱中。
(5)控制光照培养箱内光照为0,并将其内部温度控制在22摄氏度左右。
(6)将植物放入光照培养箱三天后,再次测量每株植物长度并记录。 对照组:有光照
(7)重复步骤(1)、(2)、(3)、(4)
(8)控制光照培养箱内光照为50,并将其内部温度控制在22摄氏度左右。
(9)将植物放入光照培养箱三天后,再次测量每株植物长度并记录。
⑶ 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图甲表示实验组的装置,图乙表示在不同光照强
(1)图甲中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图中B装的是碳酸氢钠,目的是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根据图乙,在光照强度为2千勒司的时候,氧气既不吸收也不释放,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图甲内的气体的体积不会增加,液面不移动.
(2)在光照强度为4千勒司的时候,净光合作用强度为6mgO2/100cm2叶片?小时,根据光合作用的方程式可知:每100cm2叶片每小时有机物(假设产物是葡萄糖)增重:180×6÷(6×32)≈5.6mg.
(3)在F点和F点以后,在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所以光照强度不再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因素可能是CO2浓度、温度等.
(4)若图甲中的叶片过密,导致呼吸作用增大,所以图乙中的曲线整体下移.
(5)在B瓶中加入离体的叶绿体为实验材料后,植物不再进行呼吸作用,而植物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在光照强度为8Klx时,每100cm2叶片每小时氧气为12mg+6mg=18mg.
(6)将该植物叶片从光下移到黑暗中,光反应停止,[H]和ATP减少,则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减弱,导致三碳的消耗减少,而三碳的合成不变,所以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短时间内的变化上升.
故答案为:(1)碳酸氢钠(或Na2CO3);不变(或液面等高)
(2)5.6mg(保留1位小数)
(3)CO2浓度、温度等(回答一种即可)
(4)向下.
(5)18mg
(6)上升
⑷ 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有哪些
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
1、光照
光合作用是一个光生物化学反应,所以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光合速率的增加变慢,直到不再增加。光合速率可以用CO2的吸收量来表示,CO2的吸收量越大,表示光合速率越快。
2、温度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较为复杂。由于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部分,光反应主要涉及光物理和光化学反应过程,尤其是与光有直接关系的步骤,不包括酶促反应,因此光反应部分受温度的影响小,甚至不受温度影响;而暗反应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明显地受温度变化影响和制约。
当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25℃)时,光合速率明显地表现出随温度上升而下降,这是由于高温引起催化暗反应的有关酶钝化、变性甚至遭到破坏,同时高温还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和受损;高温加剧植物的呼吸作用,而且使二氧化碳溶解度的下降超过氧溶解度的下降,结果利于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在高温下,叶子的蒸腾速率增高,叶子失水严重,造成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供应不足,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必然导致光合速率急剧下降。当温度上升到热限温度,净光合速率便降为零,如果温度继续上升,叶片会因严重失水而萎蔫,甚至干枯死亡。
⑸ 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图甲表示实验组的装置;图乙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
(1)碳酸氢钠(或NaHCO 3 ) 不变(或液面等高) (2)5.6mg(保留1位小数) CO 2 浓度、温度等(回答1种即可) (3)18mg (4)基质 下降 (5)见下图,起点、拐点、终点要正确 ![]() |
⑹ 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图甲表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实验结果.
(1)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所以自变量是光合强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温度和CO2浓度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为了保证二氧化碳浓度的很定,图甲A中加入的是适宜浓度的培养液,则B中加入的最可能是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或NaHCO3或CO2缓冲液).
(2)由于“U型管的C、D两管内有色液体液面依然等高”,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呼吸作用强度,所以装置放置于强度为2klx的光照下;在该条件下,既进行光合作用有进行呼吸作用,所以该条件下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3)由图乙知,当光照强度为4klx时,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为6mg/100cm2叶?小时,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是6mg/100cm2叶?小时,因此该植物叶片总光合作用速率是每100cm2叶每小时产生O212mg.
(4)若降低光照强度为4klx时,重新测定,由于光照强度下降,导致[H]和ATP减少,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减弱,生成的五碳化合物减少,所以短时间内叶绿体基质中的C5浓度减少;光照强度降低,需要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所以曲线中b点应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
(1)无关 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或NaHCO3或CO2缓冲液)
(2)2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3)12
(4)减少 左
⑺ 如图是某生物小组研究光照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表是各实验组玻璃罩内的CO2含量变化(+表示增
(1)B组植物叶肉细胞在黑暗条件下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能消耗ADP从而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小鼠1h呼吸作用产生3mgCO2,植物1h呼吸作用产生6mgCO2,C组植物1h净光合作用为-3mgCO2.根据真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C组植物光合作用1h固定了-3+3+6=6mgCO2.
(3)D组钟罩内若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则CO2含量将减少;若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则CO2含量将增加;若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则CO2含量将不变.若光照为3klx达到了光饱和点,则D组变化同C组相同.
(4)水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2)6
(3)增加、减少、不变 光照为3klx达到了光饱和点
(4)水
⑻ 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有哪些
在叶绿素的吸收光谱中,有两个最强的吸收区域,即红光区及蓝紫光区;而对绿色吸收很少。所以从理论上说,白光(太阳光)的光合作用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因为它同时具有红光区及蓝紫光区;而茶色光和蓝色光对光合作用的效果不如白光,因为它们只是在其中一个吸收区域附近;而绿光的光合作用的效果应该是最差的,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很少。本次实验的结果完全印证了理论,通过这次实验得知太阳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佳光波,而其它的色光或多或少对光合作用有负面影响。另在这次实验中,通过观察得知,用茶色玻璃遮盖的那一盆植物的叶子特别小,而且叶子变黄的程度较深,这可能说明了茶色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最大,因为叶绿素更新很快,当影响叶绿素合成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就能迅速地反应在叶绿素含量上。所以在农业生产上如需适当减少叶绿素含量但不影响正常光合作用进行时,可考虑采用茶色光或其波长相近的光根据需要减少叶绿素含量的多少,有选择性对植物进行照射。
⑼ 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在25℃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
(1)组别1中,光照强度为0,此时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由于小室中CO2缓冲液能够保持小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对稳定,因此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此装置中气体总量减少,引起该组液滴左移.
(2)组别3的光照强度为4000lx,组别4的光照强度为6000lx,因此与组别4相比,限制组别3液滴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表中光照为10000lx和12000lx时,液滴移动的距离相等,表明此时光合作用达到光饱和点,因此光照强度不再是主要环境因素,此时限制装置内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
(3)表中右移的值表示光合作用氧气的净释放量,因此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右移的值+左移的2.2.则光照强度为8000lx时,植物真光合速率=5.9+2.2=8.1mL/h,因此植物光合作用2小时产生氧气16.2mL.若光照强度由8000lx突然降低到2000lx,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这将抑制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而二氧化碳固定仍在发生,因此此时叶绿体内C3的相对含量将升高,用于暗反应的ATP来自光反应中水的光解.
(4)25℃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当升高温度时,是光合作用强度减弱,而呼吸作用增强,因此氧气的净生成量减少.因此在6000lx光照条件下,将实验装置的温度提升至30℃,由于氧气净生成量减少,导致液滴右移明显减慢.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导致装置中气体总量减少
(2)光照强度 二氧化碳浓度
(3)16.2 升高 光反应中水的光解
(4)25℃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当升高温度时,是光合作用强度减弱,而呼吸作用增强,因此氧气的净生成量减少
⑽ 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据图分析回答:
(1)根据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时内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容.可知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光是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吗?) (2)根据生活经验,你作出的假设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的影响(或植物的光合作用不需要光). 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因素,根据做探究“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可知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光,其它条件相同.从图中看出,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得出结论:光是绿色植物产生氧不可缺少的条件;甲和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绿色植物,得出结论:氧气是绿色植物产生的;乙和丙有两个变量.因此应选择甲和乙两组实验装置做对照. (3)若要探究在光照条件下,氧气是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的变量是绿色植物.因此应选择甲丙两组实验装置作对照. 故答案为:(1)光是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受光的影响) (2)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的影响;光;(3)起对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