⑹ 实验室制乙烯的具体解释及图解
1.药品: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1∶3)
2.装置:根据反应特点属于液、液加热制备气体,所以选用反应容器圆底烧瓶。需要控制反应物温度在反应物170℃左右,所以需要用温度计且温度计水银球浸入液面以下,但又不能与烧瓶底部接触。由于有气体生成,所以需要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暴沸。
3.反应原理:
浓H2SO4作用:既是催化剂又是脱水剂,在有机物制取时,经常要使用较大体积比的浓硫酸,通常都是起以上两点作用。
4.收集:乙烯难溶于水,且由于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仅比空气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29略小,故不用排空气取气法而采用排水取气法收集。
5.气体净化: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有一定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生成的气体中混有SO2、CO2,将导致收集到的气体带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因此收集前应用NaOH溶液吸收SO2、CO2。
6.注意事项:要严格控制温度,应设法使温度迅速上升到170℃。因为温度过低,在140℃时分子间脱水而生成过多的副产物乙醚(CH3-CH2-O-CH2-CH3)。温度过高,浓H2SO4使乙醇炭化,并与生成的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SO2等气体。
图片需要你自己找
⑺ 制乙烯装置图和中和热的测定装置图中的温度计的共同作用是
A.170℃反应得到乙烯,温度计应插入液面以下,故A错误;
B.冷凝水方向应为下进上出内,故容B错误;
C.测定中和热,大烧杯中放小烧杯,中间有泡沫来隔热,利用量筒量取酸、碱溶液,混合时利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来搅拌,并利用温度计测定初温度及完全反应的温度,故C正确;
D.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试管炸裂,故D错误.
故选C.
⑻ 实验室制乙烯的制取,除杂,验证,收集装置图
如果除去co2、so2,可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如果鉴别制得的乙烯中含有专co2、so2,可将气体属分别通过品红溶液、氯化铁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的石灰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第一个品红溶液的作用是检验so2,如果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制得乙烯中含so2;
氯化铁溶液是除去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cl3
+so2+2h2o=2fecl2+h2so4+2hcl
第二个品红溶液的作用:是检验so2是除净;
第二个品红溶液不褪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
第二个品红溶液不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制得气体中含有乙烯.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⑼ 求实验室制乙烯装置图!
书上不是有吗,那么简单。
⑽ 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A. 实验室制乙烯B. 实验室制氨气C. ...
A.实验室用浓硫酸和乙醇制取乙烯的温度是170℃,所以温度计测量混合溶液温专度,故A错误;
B.实验属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氨气,氨气常温下和空气不反应且密度小于空气,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故B正确;
C.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需要加热,该装置没有加热,所以得不到氯气,故C错误;
D.制备乙酸乙酯时导气管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否则易产生倒吸现象,故D错误;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