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实验室砾石过滤装置

实验室砾石过滤装置

发布时间:2021-11-20 08:31:43

① 中央净水器有必要装吗

个人觉得没有必要。

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追求过有品质的生活,所以各种产品开始畅销,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买了这些东西,对它们的新鲜度只有一段时间,在对它们失去兴趣之后,那些物品理所当然的就被闲置了。

所以对于有重复性的物品来说,没有必要买那么多,在生活中,你也只会选择其中一件来使用。

当然买不买也还是要看自己的选择及生活需求,如果你觉得值得的话,那也是可以买的。

② 活性炭过滤器的选择窍门

活性炭过滤器如果要求用于高湿度、高温度环境中的高效过滤器,必须选取耐高温、耐高湿度的滤纸与分隔板、框体材料,以满足生产的要求。如果工作环境位于生物洁净室和医药洁净室,必须选用金属框体的过滤器,且其表面要求不易生锈,不允许使用木框板的过滤器,以防产生细菌,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使用说明:
1.设备选型
在选用前,必须明确系统名称、进水水质、出水水质、系统压力、自动化程度等基本参数。
2.设备安装
①安装好集水系统,开启上盖(或上法兰盖)。
②取下布水系统。
③依次向过滤器内装入洗净的大砾石、小砾石(即承托层)。
④装入洗净的活性炭(即滤料层)。
⑤装上上盖(或上法兰盖)和相应的密封圈,拧紧(或拧紧固定螺栓)。
⑥连接操作系统管路和相应的其它连接件。
注意:上盖(或上法兰盖)、布水系统、集水系统与筒体间的密封圈必须正确安装,以免结合部位漏水。
3.设备使用
①合上总电源,电源指示灯亮, 同时检查确认进水阀开启正常、进水泵运行正常。进水箱处于中液位以上。
②运行
a.开启活性炭过滤器的上进水阀V2和下排水阀V5及进水阀V1。
b.启动进水泵。当下排水阀V5出水时,调节进水流量到额定值。
当出水清澈时,开启出水阀V7,关闭下排水阀V5,可向后道设备送水。
③反洗
当活性炭过滤器运行时间延长,其出水压差增加,当过滤器压差增加0.05—0.07Mpa时,设备需要反洗。
a.开启下进水阀V4及进水阀V1,上排水阀V3。
b.启动进水泵,调节进水阀V1,使进水量尽可能大。
反洗时间约20—45分钟。然后关闭进水泵,关闭各阀。
④正洗
每次反洗结束后,需进行正洗。
a.开启上进水阀V2和进水阀V1,下排水阀V5。
b.启动进水泵,调节进水阀V1,控制进水量为正常水量。
主要技术参数:
工作压力:0.05MPa~0.6MPa
工作温度:5℃~40℃(特殊温度可定做)
单机流量:0.5 m/h ~125 m/h
操作方式:手动或自动控制
产品规格:ф173~ф3500
过滤速度:5m/h~12m/h 最大15m/h
简体材质:304、316L、Q235衬胶或涂环氧
正洗时间约15—30分钟,至下排出水清澈为止。然后关闭进水泵,关闭各阀。

③ 多介质过滤器由什么组成——中热机械

多介质过滤器是利用一种或几种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回一定厚度的粒答状或非粒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的过程,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锰砂等,主要用于水处理除浊,软化水,纯水的前级预处理等,出水浊度可达3度以下。多介质过滤器广泛用于水处理的工艺中,多介质过滤器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配套管线和阀门。其中过滤器体又包括:① 筒体;②反洗气管;③布水组件;④支撑组件;⑤滤料;⑥排气阀(外置)等
作用:去除水中的泥砂、悬浮物、胶体等杂质和藻类等生物,降低对反渗透膜元件的机械损伤及污染。
内滤层构成:过滤器内多介质滤料为优质均粒砾石、石英砂、磁铁矿、无烟煤等滤料,这些滤料根据其比重和粒径的大小在过滤器罐体内科学有序的分布,如比重小而粒径稍大的无烟煤放在滤床的最上层,比重适中和粒径小的石英砂放在滤床的中层,比重大和粒径大的砾石放在滤床的最下层。这样的配比保证了过滤器在进行反洗的时候不会产生乱层现象,从而保证了滤料的截留能力。

④ 细沙过滤器中的石英砂怎么分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部标准
水处理用石英砂滤料
CJ 24•1—88
石英砂滤料垂询:0539-6817758;
15963915858
山东临沂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饮用水过滤用石英砂滤料(或以含硅物质为主的天然砂)及砾石承托料(用于池中承托滤料的砾石)。用于工业用水过滤的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可参照执行。
2 石英砂滤料的技术要求
2.1 石英砂滤料的破碎率和磨损率之和不应大于1.5%(百分率按质量计,下同)。2.2 石英砂滤料的密度不应小于2.55g/cm3。使用中对平均密度有特殊要求者除外。2.3 石英砂滤料应不含可见泥土、云母和有机杂质,滤料的水浸出液应不含有毒物质。含泥量不应大于1%。密度大于2g/cm3的轻物质的含量不应大于0.2%。2.4 石英砂滤料的钓烧减量不应大于0.7% 2.5 石英砂滤料的盐酸可溶率不应大于3.5%2.6 石英砂滤料的粒径2.6.1 单层或双层滤料滤池的石英砂滤料粒径范围,一般为0.5~1.2mm。三层滤料滤池的石英砂滤料粒径范围,一般为0.5~0.8mm。2.6.2 在各种粒径范围的石英砂滤料中,小于指定下限粒径的不应大于3%,大于指定上限粒径的不应大于2%。2.6.3 石英砂滤料的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由使用单位确定。
3 砾石承托料的技术要求
3.1 砾石承托料中的大部分颗料宜接近球形或等边体。3.2 砾石承托料的密度不应小于2.5g/cm3。
3.3 砾石承托料应不含可见泥土、页岩和有机杂质,承托料的水浸出液应不含有毒物质。含泥量应大于1%。3.4 砾石承托料的盐酸可溶率不应大于5%。3.5 砾石承托料的粒径
3.5.1 用于单层或双层滤料滤池的砾石承托料粒径范围,一般为2~4、4~8、8~16、16~32和32~64mm。
3.5.2 在各种粒径范围的砾石承托料中,小于指定下限粒径的不应大于5%;大于指定上限粒径的不应大于5%。
4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5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5.1 标志
5.1.1 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的包装袋上应印字标明产品名称、粒径范围和生产厂名。
5.1.2 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的包装袋上,应按表1规定的颜色印字。
表1

分类 石英砂滤料 砾石承托料mm
2~4 4~8 8~16 16~32 32~64
字的颜色 棕 黄 蓝 绿 黑 紫
5.2 包装
5.2.1 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宜使用耐用织物袋包装运输。粒径大于16mm的粒石承托料,其包装要求可适当降低。
5.2.2 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的每袋包装质量为40±0.5kg2。
5.3 运输和贮存
5.3.1 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在运输和贮存期间应防止包装袋破损,以免漏失或混入杂物。
5.3.2 石英砂滤料不宜与承托料及其它滤料一起堆放。
5.3.3 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不宜与其它材料一起堆放。
附录A 石英砂滤料检验方法(补充件)
A.1 总则
A.1.1 本检验方法适用于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
A.1.2 称取石英砂滤料和砾石承托料样品时应准确至所称样品质量的0.1%。样品用量与测定步骤,应按照本方法的规定进行。
A.1.3 本方法所用的容量器皿,应进行校正。
A.1.4 本方法用的试验筛,按照GB6003—85规定执行。
A.2 取样
A.2.1 堆积石英砂滤料的取样。在滤料堆上取样时,应将滤料堆表面划分成若干个面积相同的方形块,于每一方块的中心点用采样器或铁铲伸入到滤料表面150mm以下采取。然后将从所有方块中取出的等量(以下取样均为等量合并)样品置于一块洁净、光滑的塑料布上,充分混匀,摊平成一正方形,在正方形上划对角线,分为四块,取相对的二块混匀,作为一份样品(即四分法取样),装入一个洁净容器内。样品采取量应不少于4kg。
A.2.2 袋装石英砂滤料的取样。取袋装滤料样品时,由每批产品总袋数的5%中取样,批量小时不少于3袋。用取样器从袋口中心垂直插入二分之一深度处采取。然后将从每袋中取出样品合并,充分混匀,用四分法缩减至4kg,装入一个洁净容器内。砾石承托料的取样量可根据测定项目计算。
A.2.3 试验室样品的制备。试验室收到石英砂滤料试样后,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进行筛选和缩分。然后在105~110ºC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置于磨口瓶中保存。
*本方法中的“灼烧或干燥至恒量”,系指灼烧或烘干,并于干燥器中冷却室温后称量,重复进行至最后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所称样品质量的0.1%时,即为恒量,取最后一次质量作为计算依据。
A.3 检验方法
A.3.1 破碎率和磨损率
称取经洗净干燥并通过筛孔径1mm而截留于筛孔径0.5mm筛上的滤料样品50g,置于内径50mm,高150mm的金属圆筒内。加入6颗直径8mm的轴承钢珠,盖紧筒盖,在行程为140mm、频率150次/min的振荡机上振荡15min。取出样品,分别称量通过筛孔径0.25mm的样品质量和截留于筛孔径0.25mm筛上的样品质量。
破碎率和磨损率分别按式(A1)和式(A2)计算。
破碎率(%)=G1/G×100 (A1)
磨损率(%)=G2/G×100 (A2)
式中 G1——孔径0.25mm筛上的样品质量,g;
G2——孔径0.25mm筛下的样品质量,g。
G——样品的总质量,g;
A.3.2 密度
向李氏比重瓶中加入煮沸并冷却至约20°C的蒸馏水至零刻度,塞紧瓶盖。在20±1ºC的恒温水槽中静置1h后,调整水面准确对准零刻度,擦干瓶颈内壁附着水,通过长颈玻璃漏斗慢慢加入洗净干燥的砂滤料样品50g,边加边向上提升漏斗,避免漏斗附着水及瓶颈内壁粘附样品颗粒。旋转并用手轻拍比重瓶,以驱除气泡。塞紧瓶盖,在20±1ºC的恒温水槽中静置1h后,再用手轻拍比重瓶,以驱除气泡,记录瓶中水面刻度体积。
样品的密度按式(A3)计算。
p=G/V (A3)
式中 p——样品的密度,g/cm3;
G——样品的质量,g;
V——加样品后瓶中水面刻度体积,cm3。
A.3.3 含泥量
称取干燥滤料样品500g,置于1000mL洗料筒中,加入清水,充分搅拌5min,浸泡2h,然后在水中搅拌淘洗样品,约1min后,把浑水慢慢倒入孔径为0.08mm的筛中。测定前筛的两面先用水湿润。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砂粒损失。再向筒中加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筒中的水清澈为止。用水冲洗截留在筛上的颗粒,并将筛放在水中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8mm颗粒。然后将筛上截留的颗粒和筒中洗净的样品一并倒入搪瓷盘中,置于105~110°C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
含泥量按式(A4)计算。
含泥量(%)=G-G1/G ×100 (A4)
式中 G——淘洗前样品的质量,g;
G1——淘洗后样品的质量,g;
A.3.4 轻物质含量
A.3.4.1 配制氯化锌水溶液(相对密度为2.0)。向1000mL的量杯中加水至500mL刻度处,再加入1500g氯化锌,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锌全部溶解(氯化锌在溶解过程中将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待冷却至室温后,取部分溶液倒入250mL量筒中,用比重计测其相对密度。如溶液相对密度大于要求值,则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混合均匀,再测其相对密度,直至溶液相对密度达到要求数值为止。
A.3.4.2 称取干燥滤料样品150g置于盛有氯化锌溶液(约500mL)的1000mL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5min后,将浮起的轻物质连同部分氯化锌溶液倒入筛网中(剩余的氯化锌溶液与滤料表面相距2~3cm时即停止倒出),轻物质留在筛网上,而氯化锌溶液通过筛网流入另一容器,再将通过筛网的氯化锌溶液倒回烧杯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无轻物质浮起为止。
A.3.4.3 用清水冲净留在筛网中的轻物质,然后将其移入已恒量的蒸发皿中,在105~110°C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
轻物质含量按式(A5)计算。
轻物质(%)=G1/G ×100 (A5)
式中 G——干燥滤料样品的质量,g;
G1——干燥的轻物质的质量,g。
A.3.5 灼烧减量
称取干燥滤料样品10g,置于已灼烧至恒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 ,从低温升起,在850±10°C高温下灼烧30min,冷却后称量。
灼烧减量按式(A6)计算。
灼烧减量(%)=G-G1/G ×100 (A6)
式中 G——灼烧前干燥样品的质量,g;
G1——灼烧后样品的质量,g。
A.3.6 盐酸可溶率
将滤料样品用蒸馏水洗净,在105~110°C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称取洗净干燥样品50g,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1+1盐酸(1体积分析纯盐酸与1体积蒸馏水混合)160mL(使样品完全浸没),在室温下静置,偶作搅拌,待停止发泡30min后,倾出盐酸溶液,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样品(注意不要让样品流失),直至用pH试纸检查洗净水呈中性为止。把洗净后的样品移入已恒量的称量瓶中,在105~110°C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
盐酸可溶率按式(A7)计算。
盐酸可溶率(%)=G-G1/G ×100 (A7)
式中 G——加盐酸前样品的质量,g;
G1——加盐酸后样品的质量,g;
A.3.7 筛分
称取干燥的滤料样品100g,置于一组试验筛(按筛孔由大至小的顺序从上到下套在一起)的最上一只筛上,底盘放在最下部。然后盖上顶盖,在行程140mm、频率150 次/min的振荡机上振荡20min,以每分钟内通过筛的样品质量小于样品总质量的0.1%,作为筛分终点。然后称出每只筛上截留的滤料质量,按表A1填写和计算所得结果,并以表A1中筛的孔径为横坐标,以通过该筛孔样品的百分数为纵坐标绘制筛分曲线。根据筛分曲线确定石英砂滤料的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
表A1
筛孔径
mm 截留在筛上的样品质量
g 通过筛的样品
质量g 百分数%
表A1中:G——石英砂滤料样品的总质量,g。
A.3.8 砾石密度
砾石密度的测定,按照砾石承托料的辅料层次及粒径范围分组测定。测定前将样品洗净和干燥至恒量,并按下述步骤分别测定。
粒径2~4mm的样品,按照本检验方法A.3.2条的规定测定。
粒径4~8mm或8~16mm的样品,称取300g,慢慢加入盛有250mL(V1)煮沸并冷却至20°C左右水的500mL量筒中,以驱除气泡,记录量筒中水面刻度体积(V2)。
粒径16~32mm的样品,称取量为1000g,用1000mL量筒,加500mL水。粒径32~64mm的样品,称取量为1500g,用2000mL量筒,加1000mL水,按照上述方法测定。
砾石的密度按式(A8)计算。
p=G/ V2-V1 (A8)
式中 p——样品的密度,g/cm3;
G——样品的质量,g;
V1——加样品前量筒中水面刻度体积,cm3;
V2——加样品后量筒中水面刻度体积,cm3。
A.3.9 砾石含泥量
将样品在105~110°C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并按表A2规定分别测定。
称取上表中规定的样品质量,置于搪瓷盆中并加入清水浸泡2h后,在水中搅拌淘洗样品。以下操作按照本检验方法A.3.3条作。其含泥量按式(A4)计算。
表A2 样品粒径
mm 2~4 4~8 8~16 16~32 32~64
样品质量
g 500 1500 2500 5000 5000

A.3.10 砾石盐酸可溶率
将样品用蒸馏水洗净,在105~110°C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并按表A3的规定分别测定。
表A3;样品粒径;mm 2~4 4~8 8~16 16~32 32~64
样品质量
g 100 100 250 250 500
1+1盐酸量
mL 320 320 800 800 1600
称取上表中规定的样品质量,置于1000mL的烧杯中(样品质量500g用2000mL烧杯),加入上表中规定的盐酸量,在室温下静置,待停止发泡30min后,倾出盐酸溶液,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样品(注意不要让样品损失),直至用pH试纸检查洗净水呈中性为止。把洗净后的样品在105~110°C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
盐酸可溶率按照式(A7)计算。
附录B 滤料和承托料的铺装方法(参考件)
本铺装方法适用于单层和多层滤料滤池。
B.1 准备
B.1.1 配水系统安装完毕以后,先将滤池内杂物全部清除,并疏通配水孔眼和配水缝隙,然后再用反冲洗法检查配水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1.2 在滤池内壁按承托料和滤料的各层顶高画水平线,作为铺装高度标记。
B.1.3 仔细检查不同粒径范围(三层滤料滤池中还要检查不同种类)的承托料,按其粒径范围,从大到小依次清洗,以备铺装。
B.2 铺装
B.2.1 铺装最下一层承托料时,应注意避免损坏滤池的配水系统。待装承托料应吊运到池内,再行铺撒;或者使池内充水至排水槽顶,再向水中均匀撒料,然后排水,使水面降至该层顶面高度水平上线,用锹铺匀,铺装人员不应直接在承托料上站立或行走,而宜站在木板上操作在池内的操作人员应尽量少,以免造成承托料的移动。在下一层铺装完成后,才能铺装上一层承托料。
B.2.2 每层承托料的厚度应准确、均匀,用锹或刮板刮动表面,使其接近于水平面,高度应与铺装高度标记水平线相吻合。
B.2.3 在铺毕粒径范围等于或小于2~4mm的承托料后,应用该滤池上限冲洗强度冲洗。停止冲洗前,应先逐渐降低冲洗强度,以完成有效的水力分级,使轻物质升至承托料的表面。再排水、刮除轻物质。
B.2.4 承托料全部分层铺装就位后,采用从池顶向水中均匀撒料的方法,撒入预计数量的滤料(包括应刮除的轻物质和小于指定下限粒径的细颗粒)。然后进行冲洗,冲洗后刮除轻物质和小于指定下限粒径的颗粒。按上述方法操作后如滤料厚度达不到规定的数值,应重复上述操作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如果是双层或三层滤料滤池,则应在冲洗下层滤料并完成刮除轻物质和小于指定下限粒径颗粒后,才能铺装上一层滤料。无烟煤滤料投入滤池后,应在水中浸泡24h以后,方可进行冲洗和刮除的操作。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市建设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山东沂南鑫鑫石英砂厂负责起草及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允涛、乐丽孙、徐均官、徐广祥。

⑤ 抽水井的基本构造和过滤器

1. 抽水井的基本构造

抽水试验工作大多数是通过钻孔进行的。抽水试验孔的构造及设计和生产用取水管井基本相同,这里只从抽水试验的角度,简单地介绍一下抽水孔的基本构造及其作用。

抽水孔的构造如图13-2所示。孔室位于最上部,用以保护孔口和安装抽水设备等;井管是为了保护井壁不受冲刷,防止不稳固孔壁的塌落、吊块和隔绝不良水质的含水层;过滤器与井管直接连接,它可看作是井管的进水部分,同时可防止含水层中的颗粒大量涌入孔内;人工填砾是为了保护井孔、扩大进水面积和减少水流阻力;沉砂管位于井管最下端,用以沉积进入井内的砂粒,一般长度为2~4m,或更长一些;人工封闭物是为了防止地表污水污染地下水或隔离不同含水层而进行的回填,一般用粘土或水泥。

图13-2 抽水孔的构造

1—井室图;2—井壁管;3—井壁;4—过滤器;5—人工填砾;6—沉砂管;7—人工封闭物;8—隔水层;9—含水层

2. 过滤器

为了防止井壁坍塌与井内淤塞以及增大井径与井壁进水断面,在抽水试验或长期抽取地下水使用的钻孔中,尤其当含水层为松散砂层、卵砾石层及裂隙发育孔段井壁不稳固条件下,使用过滤器是非常必要的。

过滤器必须保证具有一定的渗透和过滤能力,还要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下管的负荷和地层压力。

过滤器的结构类型:过滤器由上部管、工作管和下部沉淀管三部分组成。工作管一般由骨架、垫条、网和缠丝组成。过滤器的骨架可用不同材料的管子(如钢管、铁管、塑料管、水泥管、陶瓷管等)钻凿圆孔或直缝而成(图13-3)。按目前常用的过滤器结构形态可分为骨架式过滤器、缠丝过滤器、网状过滤器和砾石过滤器等多种类型。

⑥ 多介质过滤器的原理

多介质过滤器是利用一种或几种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的过程,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锰砂等,主要用于水处理除浊,软化水,纯水的前级预处理等,出水浊度可达3度以下。

床的顶层由最轻和最粗品级的材料组成,而最重和最细品级的材料放在床的低部。其原理为按深度过滤——水中较大的颗粒在顶层被去除,较小的颗粒在过滤器介质的较深处被去除。从而使水质达到粗过滤后的标准。

设备是压力式的,其原理是当原水自上而下通过滤料时,水中悬浮物由于吸附和机械阻流作用被滤层表面截留下来。

当水流进滤层中间时,由于滤料层中的砂粒排列的更紧密,使水中微粒有更多的机会与砂粒碰撞,于是水中凝絮物、悬浮物和砂粒表面相互粘附,水中杂质截留在滤料层中,从而得到澄清的水质。经过滤后的出水悬浮物可在5毫克/升以下。

(6)实验室砾石过滤装置扩展阅读:

一、特点

1、多孔介质过滤器广泛用于水处理的工艺中,可以单独使用,但多数是做为水质深度处理(交换树脂、电渗析、反渗透)的预过滤。

2、多介质过滤器是常用的水质深度净化的预处理装置,可根据工艺要求填加不同的滤料。

3、多介质过滤器材质可采用玻璃钢、A3钢防腐或衬胶、全不锈钢。操作方式有全自动和手动两种形式,自动控制是采用美国进口的自动控制器及气、液动阀控制,操作简便易于维护保养,在各行各业水处理工艺的前处理装置得到广泛的应用。

4、多介质过滤器(含双滤料过滤器)的过滤材料应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各介质的相对密度和粒径应有一定差别,由无烟煤与石英砂组成的双层滤料过滤器所用的无烟煤相对密度为1.4—1.6,粒径为0.8—1.8mm,石英砂相对密度为2.6—2.65,粒径为0.5—1.2mm。

3层滤料过滤器除了以上两种滤料外还可以用锰砂、磁铁矿之类的重质矿石,其相对密度为4.7—5.0,粒径为0.5—4mm。

二、注意事项

(1)要求出水槽与滤板的平行允差不大于2 mm。

(2)滤板的水平度及不平度均小于±1.5 mm。滤板的结构,采用整体加工最优。当筒体直径较大时,或受原材料、运输等方面制约时,也可采用两瓣拼接成形。

(3)对滤板和筒体各接合部位的合理处理,对空气反洗环节尤为重要。

①为消除因滤板加工和筒体卷制等方面误差造成的滤板和筒体的径向间隙,一般采用圆弧环板逐段焊接。接触部位必需采用满焊。

②中心管道和滤板的径向间隙处理方法同上。

备注:上述措施,确保了过滤和反洗只能通过滤帽或排管间隙连通。同时,也就保证了反洗和过滤通道的分布均匀性。

(4)滤板上加工的通孔,径向误差为±1.5 mm。滤帽导杆和滤板通孔之间配合尺寸的增大,不利于滤帽的安装或固定。通孔的加工必须采用机械设备。

(5)滤帽的材质,尼龙最佳,ABS次之。因上部添加的滤料,对滤帽的挤压负荷极大,要求强度要高,以避免变形。滤帽与滤板的接触面(上、下表面)需加弹性橡胶垫。

⑦ 典型过滤的操作步骤有哪些使用的过滤介质有哪几种

类型:
①粒状介质:如焦炭,石砾,细砂,锯屑,活性炭,玻璃渣,酸性白土等;常用于过滤固相含量较少的悬浮液,如水的过滤和糖的脱色等。
②织物状介质:包括不锈钢丝、铜丝或镍丝等各种金属滤布及非金属织物(天然纤维布和合成纤维布),常用于含固量较大的悬浮液的过滤如淀粉糖浆、酱油、糖液、酒类等的过滤。
③多孔固体介质:多孔陶瓷,多孔玻璃,多孔塑料,不锈钢粉末冶金等;常用于过滤含有少量微粒的憨虎封臼莩铰凤歇脯忙悬浮液;如白酒、糖液、水的过滤。工业上常见介质:刚性多孔烧结金属板;多孔陶瓷;金属丝编织物;多孔塑料薄膜;天然纤维滤布和合成纤维滤布;松散粉粒;超滤膜。

⑧ V型滤池恒水位过滤如何实现

V型滤池在自动状态下运行时,内置程序会自动根据进水量控制出水阀门开度,也就是说,如果进水量大(小),阀门开度就会增大(减小),从而保持滤池液位恒定。这个恒定的液位值也是可以在程序控制面板修改的。

主要特点是:

1、可采用较粗滤料较厚滤层以增加过滤周期。

2、气、水反冲再加始终存在的横向表面扫洗,冲洗水量大大减少。

(8)实验室砾石过滤装置扩展阅读:

v型滤池的滤速可达7~20m/h,一般为12.5~15.0m/h。采用单层加厚均匀过滤材料,粒径一般为0.95~1.35mm,允许扩大到0.7~2.0mm,不均匀系数在1.2~1.6或1.8之间。

过滤速度为7~20m/h的滤池,过滤层高度为0.95~1.5m。对于更高的滤波速度,它可以相应地提高。底部采用长柄过滤底板排水系统,无砾石层。所述滤头设置在约55/m的网中。

反冲洗一般采用三种工艺,即空气冲洗、空气水反冲洗和水冲洗。反洗效果好,大大节省了反洗水和反洗功耗

⑨ 过滤器中放鹅卵石有什么作用

多介质过滤器罐体内的滤料中的鹅卵石,是一种纯天然的石材。在经过山洪冲击、流水搬运过程中不断地挤压、摩擦,饱经浪打水冲的运动后,形成规格不同大小,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不规则石头。形状像鹅蛋,敲着声音很脆,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外表光滑漂亮,色泽艳丽,表面光洁,耐磨度高,质地坚硬、不易损毁。主要用于电厂、鹅卵石滤料垫层、园林路面铺设等。

阅读全文

与实验室砾石过滤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解水实验装置的创新 浏览:338
工程原理蒸发装置设计 浏览:505
仪表中误差是什么意思 浏览:211
青木机械工资怎么样 浏览:680
湖南有哪个阀门厂有名 浏览:977
aerospace工具箱 浏览:767
安徽自动化养猪设备哪里有卖 浏览:213
根雕微型电动工具图片大全 浏览:437
钻孔夹具设计夹紧装置的选择 浏览:78
网路里面怎么会有媒体设备 浏览:262
禽类畜禽处理设备哪里有 浏览:319
仪表盘测速慢什么原因 浏览:891
燕秀工具箱转样条圆形 浏览:858
72电动工具快速充电电路 浏览:978
管桩机械连接价格多少 浏览:64
150w制冷量能干什么 浏览:413
chost工具箱 浏览:877
大型沥青路面用防水设备哪里有 浏览:474
冷风系统的主要设备有哪些 浏览:655
dnf85机械带什么装备搭配 浏览: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