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防雷设计方案
工程的话一般款项都上万了的。 这些就是我个人的一些认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是要施工还是要设计?0371-60917100专业防雷公司
② 广播电视局防雷设计方案
广播电视领域防雷解决方案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传输、发射台,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日益增多,音视频信号传输暴露在室外的线路越来越长,遭受雷击的概率大大增多,再加上现代电子设备中集成电路的工作电压越来越低,印刷电路板的线间距离越来越小,使得设备抗雷击能力越来越弱。对于设在高山上的发射台,由于地形特殊,更容易遭受雷击。雷电对广播、电视技术设施传输系统危害甚大,防雷与接地系统是否可靠,关系到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及接收。防雷、过电压防护与接地产品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射等方面的高频头、功分器、接收器、调制解调器等设备。广电网络庞大,有源器件又多,遭雷击的机会就多,每年因遭雷击给广电网络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统计的。尽管这样,广电网络的运营公司防雷产品使用率却很低。主要原因在于广电网络公司对防雷工作重视不够,目前,网络公司比较重视前端的防雷工作,舍得投资,而对主干传输网络、分配网络重视不够,即使有防雷措施,也没有使用专用防雷产品,只是一根接地线而已。另外影响防雷产品使用和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公司设备都投了保险,设备被雷击损坏,损失由保险公司赔偿。随着广电增值业务的开展和竞争加剧,对广电网络安全优质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以来,网络公司必然会采用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其中就包括防雷产品。因此,广电防雷产品前景广阔。
2 解决方案
广电部分分为广播、电视台及用户终端信号传送两部分,防雷方面主要涉及发射天线的直击雷保护、设备电源的保护、发射机天馈线部分及传输线路中信号放大器及终端的过电压防护。
电源防护:主要是针对电台、电视台的发射机房和节目制作机房,应将整个电台、电视台的建筑视为整体进行系统保护,并针对机房做重点部分的细致防护。在建筑系统中按电源线所处的不同位置分别在总配电、楼层分配电和机房配电安装电源多级浪涌保护,并在机房内重要设备前端安装残压足够低的末级保护器。可选型号:根据电源制式不同在良欧全系列电源浪涌保护器中选取。
信号部分防护:对发射机连接发射天线的馈线部分,应在馈线两端的接口处安装接口类型、插入损耗、工作信号频率、最大功率、工作电压与线路相匹配的天馈线浪涌保护器。终端传输部分根据所使用的电缆的不同在信号放大器及终端前安装适用的馈线浪涌保护器。直击雷保护:避雷针安装于信号发射铁塔的顶端,起到接闪的作用,将雷电发生时的雷电流引导到自身,并通过与大地中接地装置连接的引下线将雷电大部分能量泄放入地。避雷针是将一根顶部为尖形的金属棒架设在高处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向雷云发出先导电流,使可能击中其他目标的雷电先击中自己并能能量泄放。由于现代社会大量电子产品的应用,尤其是通讯领域中微电子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工作电压不断降低,其耐过电压的能力也随之下降。这样,当避雷针接闪后泄放电流瞬间所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就会在与设备连接的各种线路上感应出很高的过电压,威胁设备的安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分析,解决的办法一是抑制沿引下线通过的电流幅值,一是改变接闪后雷电流的波形使之波形陂度减缓,从而减小电磁感应的强度。接地部分:广电系统的信号发射部分、传输部分的各节点以及各种装置都需要一个合格的接地装置,常规的接地方法是在建筑或构筑物下方或周围地下埋设由水平及垂直接地体组成的接地装置,接地体一般采用镀锌钢材。在施工及使用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大、接地效果不理想及接地装置使用寿命短、维护费用高的问题。欧地安科技开发的离子长效接地单元经众多用户长期使用,证明可对上述问题有效解决。它采用导电性高、耐腐蚀的铜合金为材料,配以技术先进的填充材料,垂直敷设于土壤中,改善土壤导电性能、保持水分,使接地电阻值明显降低并长期保持稳定。
3 参照标准
IEC 664-1 1992.10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 部分原则、要求及测试
IEC 60364-1 1992 建筑物的电气装置 第1 部分适用范围、目的和基本原则
IEC 60364-2 1993 建筑物的电气装置 第2 部分 定义
IEC 60364-3 1993 建筑物的电气装置 第3 部分 一般性能评估(注:修
订1 在1994 年,修订2 在1995 年)
IEC 60364-4 1992 建筑物的电气装置 第4 部分 安全保护
IEC 60364-4-43 1977 过电流保护
IEC 60364-4-442 1995 低压电气装置防止高压系统与地之间故障的保护
IEC 60364-7 1996 特殊装置与场所的要求
IEC 61312-2 1998.3 第2 部分 建筑物的屏蔽、内部等电位联结和接地
IEC 61663 系列 通信线路防雷
IEC61643-1 1998.2 低压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第1 部分性能要求及测试
IEC61643-2 19977 低压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第2 部分选择与使用原理
IEC 61643-3 草案 低压系统的电涌保护器 第3 部分
CISPR 13 音像广播接收机及相关设备射频干扰测量方法和极限值
CISPR 15 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射频干扰测量方法和极限值
K 11 1990 过电压和过电流防护的原则
K 12 1988 电信装置保护用气体放电管的特性
K 15 1995 远供系统和线路中继电器对雷电和邻近电力线路引起的干扰的防护
K 20 1990 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
K 28 1993 电信设备保护用半导体避雷器组件的特性
K 29 1992 地下通信电缆、光缆的综合保护方案
GB 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T 17949.1-2000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
③ 有哪些比较好的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方案
1、考虑到雷电或其他电信设备的干扰,计算机房不宜设置在大楼的顶层或靠外墙侧,特殊情况限制的,应设置屏蔽层防止雷电干扰。对于特别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考虑设置独立的屏蔽机房。建筑物(包括计算机机房)内设备及管线接地安装应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做好等电位联结;2、防止雷电危害还应防雷击引起的电磁脉冲,计算机房的配电箱应设置SPD(防电磁浪涌)保护装置,防止机房供电电源由于雷击电磁脉冲而造成断电。另外,对于重要的系统主机,其通讯电缆也应设置SPD保护装置,由于通讯电缆数量一般比较多,因此通讯线的保护设置应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合理设置;3、电气接地系统宜采用TN-S接地系统,PE线与相线分开,机房电源接入处应做重复接地;4、机房接地一般分为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工作接地、防雷保护接地。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的要求,防雷设计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时,各接地系统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信息系统的所有外露导电物(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金属组件)应建立一等电位联结网络。因此,电气防雷设计应在计算机房设置专用的等电位联结排,通过引下线与大楼总等电位联结排连接。根据共用接地系统的层层等电位原则,采用结构主钢筋作为引下线,更适用于共用接地系统。另外强调,大楼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④ 申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应提交什么材料
申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应提交的材料:
1.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①包括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原件1份、法人授权委托证明书原件1份和被授权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验原件;申请人为个人的,提供身份证复印件1份、验原件。②非法人机构应提交法人机构授权书原件);
2.《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原件1份,①建设项目名称、地址须填写准确,相关内容须与《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报告》内容一致;②申请书盖建设单位公章);
3.设计单位资质证书(①新、改、扩建项目提交防雷专业设计资质证书或建设工程设
计资质证书;②证书提交复印件并盖设计单位公章,所盖公章应与设计资质证书名称一致,
验原件。)
4.设计人员资格证书(①须是参与项目建设的设计人员;②设计单位资质证书提交的是防雷专业设计资质证书的,须提交2名防雷工程个人资格证书;③设计单位资质证书提交的是建设工程设计资质证书的,须提交1名项目负责人注册建筑师证书和2名注册电气工程师;④证书提交复印件并盖设计单位公章,验原件。)
5.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①经市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专业技术审图机构审查合格。
②盖设计单位、审图单位公章和双方的骑缝章;
③总规划平面图原件1份,防雷整改工程须提交设计方案。
6.防雷产品检测报告(①限提交浪涌保护器的检测报告。②浪涌保护器的检测报告须是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授权的防雷产品检测机构出具的测试合格报告。③提交复印件(封面及1—4页即可)1份加盖设计单位公章,若在设计阶段,浪涌保护器型号未确定的,可不予提供。
7.防雷产品合格证(相应浪涌保护器合格证原件1份,若是复印件应加盖设计单位公章),若在设计阶段,浪涌保护器型号未确定的,可不予提供。
8.《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报告》(由市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专业技术审图机构出具,(原件1份));
9.按《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应当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等项目,需提交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原件1
份);
10.《防雷装置检测登记表》(原件1份,①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没有确定的,可填写“待定”)。
备注:
①所有申请材料须盖公章,多页的材料还要加盖骑缝章;
②申请书须填写完整,涂改的地方应盖申请方公章。
③《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和《防雷装置检测申报登记表》的内容应与《防雷装置设计
技术评价报告》相关内容一致。
④网上下载《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报表》以及《防雷装置检
测申报登记表》。
⑤大型建设工程规模划分参照建设部《建筑行业(建筑工程)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表》,
重点工程以市政府发改立项项目为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划分参照爆炸火灾危险环境分区
和防雷分类,人员密集场所划分参照消防法,以上各项最终释义由市气象局负责。
⑤ 完整防雷方案
大楼防雷解决方案
目前各种建筑大楼大多数仍采用避雷针(带)保护建筑物的安全,经多年使用避雷针(带)防止直击雷害,不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是非常经济的措施。但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密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在各行业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运行系统中。这些高精度的微电子计算机设备内置大量的CMOS半导体集成模块,导致过压、过流保护能力极其脆弱。(美国通用研究公司提供磁场脉冲超过0.07高斯,就可引起计算机失效;磁场脉冲超过2.4高斯就可以引起集成电路永久性损坏。)无法保证在特定的空间遭受雷击时仍能安全运行。数据通信机房内有多种精密的设备如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等,而这些精密设备的耐过电压水平却都很低,越是精密的设备在出现过电压时越是显得脆弱,尤其是发生雷击事件时,这些贵重的精密设备的安全就完全没有保障。近几年来因雷电过电压引起数据通信设备损坏的事例屡见不鲜,而且由此带来的损失更是惨重,以致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我们结合移动通信大楼的具体情况,确保移动通信大楼设备的安全和正常工作,确保建筑物、站内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系数。
资料来源网络:大楼防雷解决方案http://www..com/s?wd=%B4%F3%C2%A5%B7%C0%C0%D7%BD%E2%BE%F6%B7%BD%B0%B8
⑥ 野外铁棚防雷装置怎么做
野外铁棚防雷装置就是把铁棚的四个角落都接入地。
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铁棚不是很大,比如只有4根支撑柱子,防雷除了基本的基础接地,构件之间电气贯通外,着重处理以下支柱绝缘和入地端地面绝缘,主要防止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危险。棚子接地电阻达到10欧姆就可以了。
2.如果铁棚子比较大,支柱10根以上,防止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的措施可以不用做了,就是做好基础接地和构件之间的电气贯通即可。
3.铁棚子全部是由工字钢和金属板屋面构成,如果不是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可以不用再设置避雷针或者避雷带,金属板屋面可以作为接闪器的。
⑦ 木结构的防雷如何设计
木结构防雷
木结构建筑的防雷设计,除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相关规定除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
木结构建筑的防雷等级可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划分;
木结构建筑宜采用装设在屋顶的避雷网(带)作为防直击雷的接闪器,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构建均应与防雷装置可靠焊接;
引下线应沿木结构建筑外墙明卡敷设,并应在距室外地面上1.8m处设置断接卡,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
地面上1.7m以下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应采取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等进行保护;
室内电缆、导线与防雷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