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dcs机柜间与装置距离设计要求

dcs机柜间与装置距离设计要求

发布时间:2021-11-19 13:47:25

㈠ DCS机柜间绝缘垫铺设有相关规定吗

据我所知没有,DCS机柜间一般不铺设绝缘垫,而是铺设静电地板,把机柜底座的接地和DCS机柜内的接地铜牌做好接地。

㈡ DCS单独接地

DCS系统的可靠接地,是保证电厂DCS安全,可靠运行的首要条件。我根据对一些电厂的系统设计、现场经验,对DCS系统的接地,进行了探讨和简要介绍。

前 言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热工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分散控制系统(DCS)已在国内各电厂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对保证电厂安全、经济和文明运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DCS合理、可靠的系统接地,是DCS 系统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了保证DCS 系统的监测控制精度和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对系统接地方式、接地要求、信号屏蔽、接地线截面选择、接地极设计、接地箱布置等方面,进行认真设计和统筹考虑。本文根据DCS系统的设计规范要求,对DCS系统接地进行讨论和简要的介绍,以供大家在DCS系统设计、安装、维护中参考。

1、DCS系统接地的基本要求
DCS系统接地是为了保证当进入DCS系统的信号、供电电源或DCS系统设备本身出现问题时,有效的接地系统能承受过载电流并可以迅速将过载电流导入大地。接地系统能够为DCS提供屏蔽层,消除电子噪声干扰,并为整个控制系统提供公共信号参考点(即参考零电位)。当接地系统发生问题时(接地电阻过大,多点接地,接地线断线或接地线与高电压、大电流设备相接触等),会造成人员的触电伤害及设备的损坏,据了解,有些电厂DCS系统经常“死机” (或不明原因的“死机”),大多是因为接地系统不良或存在问题所引起的。 因此,完善、可靠、正确的接地,是DCS 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和良好运行的关键。
1.1DCS接地分类
在一般情况下,DCS控制系统需要两种接地:保护地和工作地(逻辑地、屏蔽地等)。对于装有安全栅防爆措施的系统如化工行业所用的系统,还要求有本安地。
1.1.1保护地(CG,Cabinet Grounding) 是为了防止设备外壳的静电荷积累、避免造成人身伤害而采取的保护措施。DCS系统所有的操作员机柜、现场控制站机柜、打印机、端子柜等均应接保护地。保护地应接至厂区电气专业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4Ω。
1.1.2逻辑地:也叫机器逻辑地、主机电源地,是计算机内部的逻辑电平负端公共地,也是+5V等的电源输出地。如CPU的正负5伏、正负12伏的负端。需要接入公共接地极。
1.1.3屏蔽地(AG,Analog Grounding) 也叫模拟地,它可以把现场信号传输时所受到的干扰屏蔽掉,以提高信号精度。DCS系统中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应做屏蔽接地。线缆屏蔽层必须一端接地,防止形成闭合回路干扰。铠装电缆的金属铠不应作为屏蔽保护接地,必须是铜丝网或镀铝屏蔽层接地。接入公共接地极。
1.1.4本安地 应独立设置接地系统,接地电阻≤4Ω。本安地的接地系统应保持独立,与厂区电气地网或其它仪表系统接地网的距离应在5m以上。

1.2DCS系统接地方式 DCS系统一般接地方式
1.2.1利用电气接地网作为DCS接地网,即与电气接地网共地;
1.2.2设DCS系统专用独立的接地网;
1.2.3设DCS专用接地网,经接地线、再接至电气接地网;
由于第三种接地方式与第二种接地方式有较多相同处,过去,计算机或DCS系统曾经较多的采用过专用的接地网。但这种接地方式存在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太大,投资高,电缆及接地网钢材耗量大,距厂房有相当的距离(因不易在厂房内找到合适的位置),管理、维护、测量及查找接地极和接地线不方便,且效果不甚良好。根据实际运行表明,设置专用的DCS接地网是既困难又不安全的。如某电厂曾因接地问题,造成机组跳闸数十次。根据调查,不少电厂DCS后来改用电气接地网接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对公共接地极(网)的要求
1.3.1当厂区电气接地网对地分布电阻≤4Ω时,可将厂区电气接地网当着DCS系统的公共接地极(网)。
1.3.2当厂区电气接地网接地电阻较大或杂乱时,应独立设置接地系统,即为DCS系统的公共接地极(网)。
1.3.3没有本安地接入的公共接地极(网)的对地分布电阻小于4欧姆;有本安地的小于1欧姆。接地总干线的线路阻抗小于0.1欧姆。
1.3.4接地极周围15米内无避雷地的接入点,8米内无 30KW 以上的高低压用电设备外壳的接入点。当现场无法满足该条件时,防雷保护地通过避雷器/冲击波抑制器与公共接地极的主干线相连。电焊地切勿与公共接地极及其接地网搭接在一起,二者应距离10米以上。

2、DCS系统的接地原则
2.1DCS系统设置的接地装置
2.2.1操作台、打印台、服务器柜:设有保护地螺钉。
2.2.2继电器柜、UPS柜、配电柜:设有保护地螺钉。
2.2.3DCS的I/O机柜:设有屏蔽接地汇流排,保护地螺钉。系统地(+24V地)悬浮。
2.2.4仪表柜、手操盘台:设有屏蔽地接地汇流排,保护地螺钉。
2.2.5安全栅柜:设有屏蔽地接地汇流排,本安地接地汇流排,保护地螺钉。
2.2信号屏蔽及其接地
2.2.1根据有关技术规定要求,计算机或 DCS系统信号电缆的屏蔽层不得浮空,必须接地,其接地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2.2.1.1当信号源浮空时,屏蔽层应在计算机侧接地;
2.2.1.2当信号源接地时,屏蔽层应在信号源侧接地;
2.2.1.3当放大器浮空时,屏蔽层的一端与屏蔽罩相连,另一端宜接共模地(当信号源接地时,接信号地。当信号源浮空时接现场地)。
2.2.1.4当屏蔽电缆途经接线盒分断或合并时,应在接线盒内将其两端电缆的屏蔽层连接。
2.2.2 DCS系统信号电缆的选择与敷设,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按以上要求进行接地。为了提高DCS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DCS系统开关量输入/输出信号,选用阻燃型对绞铜网屏蔽计算机电缆还是比较恰当的。

3、DCS系统的接地方法
3.1集中布置的DCS设备接地方法

3.2分散布置的DCS设备接地方法
分散布置DCS系统设备之间的连接一般是网络(通讯)线,例如:现场控制站分散到现场,而操作员站位于不同的控制室,分散直径在500米的范围内,各站点间使用多模光纤或5类双绞线或DP屏蔽双绞线等连接。
3.2.1使用光纤连接的站点:各站点内的接地方法同集中布置的DCS设备。
3.2.2使用5类双绞线或DP屏蔽双绞线连接的站点:
3.2.2.1控制室的各类地线先连接到公共连接板,公共连接板通过接地总干线与公共接地极相连。从公共接地极看过去,整个接地网络是一个星型结构。
3.2.2.2 使用5类双绞线或DP屏蔽双绞线两头通过网络浪涌保护设备(信号避雷器、通流量不小于5KA)与DCS的SWITCH、HUB、REPEAT、或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两边的站点有各自的公共接地极,二者不必有金属连接,各站点的接地方法同集中布置的DCS设备。5类双绞线或DP屏蔽双绞线必须穿镀锌钢管或金属桥架敷设,钢管或桥架必须可靠接地。当雷击,或者电气事故造成两边地电位差过大时,信号避雷器可以保护两边的设备。

3.3 DCS设备接地安装
3.3.1接地体:为钉入地下的良导体,由接地总干线传来的电流通过接地体导入大地。接地体与接地总干线之间采用铜焊,焊接后应做防腐处理。可用接地网干线把多个接地体连接成网,接地网应满足DCS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当接地网干线与接地体采用搭接焊时,其搭接长度必须为扁钢宽度的2倍或圆钢直径的6倍。图3-2为典型的多接地体安装图。

3.4 DCS系统接地降低土壤电阻率的方法
3.4.1改变接地体周围的土壤结构。在接地体周围的土壤2~3m范围内,掺入不容于水的、有良好吸水性的物质,如木炭、焦碳煤渣或矿渣等,该法可使土壤电阻率降低到原来的1/5~1/10。
3.4.2用食盐、木炭降低土壤电阻率用食盐、木炭分层夯实。木炭和细掺匀为一层,约10~15cm厚,再铺2~3cm的食盐,共5~8层。铺好后打入接地体。此法可使电阻率降至原来的1/3~1/5。但食盐日久会随流水流失,一般超过两年就要补充一次。
3.4.3用长效化学降阻剂。用长效化学降阻剂方法可使土壤电阻率降至原来的40%。

3.5 DCS系统接地材料及要求
3.5.1接地体与接地网干线的材料要求
接地体和接地网干线所用钢材规格可按下表选用,若接地电阻满足不了要求时,也可选用铜材。如果接地体和接地网干线安装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应根据腐蚀的性质采取热镀锌、热镀锡等防腐措施或适当加大截面。

3.5.2接地连线要求
DCS系统的保护地和屏蔽地连线应使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连接到厂区电气专用接地网或接地体上。小表列出各类接地电缆可选用的规格。当接地连线距离较长、DCS系统对接地电阻要求较高或接地干线分接的支线数量较多时,宜选用表中截面较大的电线电缆。

4、现场接地常用注意事项
4.1现场控制站:接地螺丝因机柜本体与底座间有胶皮形成绝缘,屏蔽地汇流排与底座间绝缘,现场控制站必须按规定做好接地处理。即分别接至现场控制站接地汇流排上。I/O柜的电源地与UPS的电源地必须接至同一个地,保证等电位。
4.2现场控制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网络交换机、服务器主机、系统显示器等采用外壳接地或直接将电源地线连接至电气接地网。
4.3 I/O模件:模拟量模件的40端即直流24伏的负端接至逻辑地汇流排上,逻辑地汇流排接至屏蔽地,再接入总接地汇流排。
4.4.现场控制站的保护地应从机柜下方的接地螺钉接至接地分干线, 现场控制站的屏蔽地应从接地汇流排接至公共连接板。
4.5接地系统的电阻必须进行测试,以保证接地能满足控制系统制造商的要求。

㈢ 服务器机柜与机柜之间要多少间距

同排服务器机柜并机紧靠的放置就可以了。上下排机柜之间的间距一般要求预留能开门和搬运方便的距离,所以一般会设计为大于等于800mm的间距。

㈣ 机柜离墙距离

没有后门,一般留几公分就可以了。
如果有后门,双开后门一般要留机柜宽度尺寸的一半以上,还要加上人的操作空间,600宽的机柜,一般都会留到800mm左右,800宽的机柜,一般留900mm左右。单开后门,600宽的机柜,留1000mm左右,800宽的机柜,留1200mm左右,如果没那么多空间,可以稍微少一些。

㈤ 机柜间距

这个是有要求的,数据机房按国家标准(GB50174-2017)对物理环境要求有明确规定,包括为了冷却对流的需要对机柜摆放形态和间距、墙距、距天花板、地板高度都有要求,具体你可自行搜索GB50174

㈥ DCS控制系统现场安装时有什么要求

静电地板,配备空调,DCS机柜和角钢基础底座之间要有绝缘胶垫,不能靠墙和窗太紧,至少大于1米,其实最好1.5,为的是防止雷击。DCS电子设备间要做好防尘工作,DCS是绝不能工作在粉尘过高的环境,这样容易产生静电,静电是电子设备的最大致命杀手。操作电脑电源插排必须接地,最好2.5MM2的单股接地线。DCS最好打独立地桩,地桩要采用2.5米八号或十号角钢,有三种做法,一种是4跟角钢垂直打如地下(距离全场电气要至少15米元,离控制室大楼外墙地基至少十米远),第二种是三角形接法,第三种就是四根或三根直线排列法。地桩角钢水平间距四到五米为宜,最好使用扁铁焊烧在一起,拉到控制室里的单独设置的总接地铜排箱子。总接地线25MM2,安全接地16MM2,屏蔽接地16MM2等。DCS最好不要和电气设备放置一个室内,最坏的情况也是两者不能靠得过近。DCS总接地线到地桩不能超过50米。如果无法避免,这还要加穿管子起屏蔽作用。接地线阻使用摇表检测,方法不好描述,电阻值低于4欧姆,但如果是国外的DCS可能接地电阻值要放得高些,可能10欧姆,可能100欧姆也行,没办法,就是强大,谁叫人家是我国的老师呢。

㈦ DCS机柜间跨接线是怎样计算的

跨接线的长度一般为 2.0米*2+机柜距离+下垂距离,如果两个相邻机柜,跨接线7米一要基本够用了。

㈧ DCS机柜控制室环境条件有什么要求

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

㈨ 机房中机柜摆放时,机柜之间的距离有没有要求,标准之类的

1、配电柜一般都有基础槽钢,国人的常规做法是槽钢接地(吧接地线用扁钢接到基础槽钢上),基础槽钢上可以焊接些螺栓,用铜导线从槽钢的螺栓连接到盘的外壳上。
2、电气热控专业一般也都这么做

㈩ DCS机柜接地

【DCS机柜接地】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热工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分散控制系统(DCS)已在国内各电厂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对保证电厂安全、经济和文明运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DCS合理、可靠的系统接地,是DCS 系统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了保证DCS系统的监测控制精度和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对系统接地方式、接地要求、信号屏蔽、接地线截面选择、接地极设计、接地箱布置等方面,进行认真设计和统筹考虑。
一、接地的分类和作用:
1、安全接地:
(1)保护接地(CG,电气专业中称PE)是将DCS中正常情况下不应带电的金属部分(机柜外壳、操作台外壳、接线盒、电线管、电缆架以及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人体有可能接触到危险电压的裸露金属部件等)与地之间形成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因为DCS的供电是强电供电(一般是220V),通常情况下机壳等是不带电的,当故障发生造成电源的高压部分与外壳等导电金属部件短路时,这些金属部件或外壳就形成了带电体,如果没有很好的接地,那么这带电体和地之间就有很高的电位差,如果人不小心触到这些带电体,那么就会通过人身形成通路,产生危险。因此,必须将金属外壳和地之间作很好的连接,使机壳和地等电位。此外,保护接地还可以防止静电的积聚。
(2)防雷接地:当DCS系统的信号线路从室外进入室内后,在架空线引入或可能受感应雷的场合,应实施防雷接地连接。使雷击放电电流可从接地通路直接流入大地,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DCS系统防雷接地应与电气专业防雷接地系统共用,但不得与独立避雷装置共用接地装置。我们可用金属电缆管或槽铺设信号线,电缆管或金属槽有很好的接地可有效消除因信号电缆附近受到雷击,通过分布电容和电感耦合到信号线,在信号线上产生很大的脉冲干扰。
(3)防静电接地:安装DCS的控制室,应考虑防静电接地。使静电放电电流可从接地通路直接流入大地,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这些室内的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等都应进行防静电接地。已经做了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的仪表和设备,不必再另做防静电接地。
2、工作接地:工作接地是为了使DCS以及与之相连的仪表均能可靠运行并保证测量和控制精度而设的接地。工作接地分为逻辑地、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
(1)逻辑地,也叫直流系统地(PG),是计算机内部的逻辑电平负端公共地,电子设备中各级电路电流的传输、信息转换要求有一个参考的电位。这个“地”不一定是“地理地”,可能是电子设备的金属机壳、底座、印刷电路板上的地线或建筑物内的总接地端子、接地干线等;它为电子装置各个部分、各个环节提供稳定的基准电位(一般是零点位)。这个地可以接大地,也可以仅仅是一个公共点。系统地如果与大地不相连,即系统地处于悬浮工作状态,称之为浮空地。
(2)信号地,也叫信号回路地,是现场返回信号的负端,如各变送器的负端接地,开关量信号的负端接地等。
(3)屏蔽接地,也叫模拟地(AG,信号电缆屏蔽层的接地)。电磁屏蔽是电磁兼容技术的主要措施之一。即用金属屏蔽材料将电磁干扰源封闭起来,使其外部电磁场强度低于允许值的一种措施;或用金属屏蔽材料将电磁敏感电路封闭起来,使其内部电磁场强度低于允许值的一种措施。金属屏蔽体良好接地,对静电屏蔽而言,将使屏蔽体外侧的感应电荷流入大地,而不会有感应电场存在。对交变电场屏蔽而言,由于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的耦合干扰电压大小取决于交变电场电压、耦合电容和金属屏蔽体接地电阻之积,只要设法使金属屏蔽体良好接地,就能使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的耦合干扰电压变得很小。
3、本安接地,是本安仪表或安全栅的接地。主要用于石化和其它防爆系统中。这种接地除了抑制干扰外,还有使仪表和系统具有本质安全性质的措施之一。
4、除了上述三大类接地外,还有一个中性点接地。它是电力系统主要是变压器或发电机为了正常运行和安全需要而设的接地。中性点接地的引出线叫中性线或零线,又根据供电系统不同的工作和保护方式可分为保护零线(PE线,俗称地线)、工作零线(N线,俗称零线)、或两者合二为一,称为PEN线。
二、DCS系统接地方式:DCS系统的各种安全接地、工作接地应分别接到本机柜各地线上,各机柜相应地线连接后,再用铜芯电缆引至总接地板。根据总接地板与接地极的连接方式的不同有下列几种接地方式:
1、采用等电位接地方式进行接地。当采用等电位接地时,要求将建筑物(或装置)的金属结构、基础钢筋、金属设备、管道、进线配电箱的PE(保护接地线)母排、接闪器引下线形成等电位联结,控制系统安全接地和工作接 地应分类汇总到该总接地板,实现等电位联结,与电气装置合用接地装置并与大地连接。但控制系统在接地网上的接入点应和防雷地、大电流或高电压设备的接入点保持不小于5 米的距离。除非制造厂有明确说明,否则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机柜,不允许与建筑物钢筋直接相连。
2、利用电气接地网作为DCS接地网,即与电气接地网共地。一般情况下电气接地网做了等电位联结;在无法满足等电位接地的情况下,允许系统工作接地进行一点单独接地,同时将系统保护接地接到电气地。在系统地和保护地无法分离的情况下,可以将系统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进行一点单独接地。当与电厂电力系统共用一个接地网时,控制系统地线与电气接地网的连接须用低压绝缘动力电缆,且只允许一个连接点,接地电阻应小于0.5。且要注意选取接入点时应尽可能远离大电机的接入点,同时与避雷地的接入点间的距离也应大于20m。
3、设DCS系统专用独立的接地网;当采用独立接地网时,应尽可能远离防雷接地网,若制造厂无特殊要求,接地电阻(包括接地引线电阻在内)应不大于2Ω。且单独接地体与其他电气专业接地体应相距5m以上,和独立和防直击雷接地体须相距20 米以上。具体的一点接地的形式根据可现场条件,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选择。(以下所列情况为工作接地的连接,正常情况下保护接地应接到电气地,若无法将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分开,可以将保护接地与工作接地连接到同一单独接地体)。
4、设DCS专用接地网,经接地线、再接至电气接地网。
三、接地要求和原则:因为系统接地线和接地电阻都不可能为零,且当有大电流从接地极注入大地时,接地极及其附近的大地电位升高,如有多点地则会出现接地点间的电位差,形成干扰。即使是同一台设备中的各种地线,也应遵守一点地原则,否则就会形成接地环路,各点之间的接地电位差将会形成干扰被引入其它电路。
所以除制造厂有明确规定外,整个计算机控制系统内各种不同性质的接地,均应经绝缘电缆或绝缘线引至总接地板,以保证“一点接地”。如果装置间距较大,应采用串联一点接地方式。各种地在机柜内部各自分别汇总,最终汇于一点,然后用一根大截面铜母线(或绝缘电缆)连接各装置的柜体中心接地点,然后将接地母线直接连接接地极。接地线采用截面大于22mm2的铜导线,总母线使用截面大于60mm2的铜排。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小于1Ω,接地极最好埋在距建筑物10~ 15m远处,而且DCS系统接地点必须与强电设备接地点相距10m以上。仪表或设备的接地端子到接地极之间的导线与连接点的电阻总和,称为接地连接电阻。接地连接电阻不应大于1 欧姆。接地极对地电阻与接地连接电阻之和称为接地电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欧姆。接地干线长度若超过10 米或周围有强磁场设备,应采取屏蔽措施,将接地干线穿钢管保护,钢管间连为一体;或采用屏蔽电缆,钢管或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单端接地。若接地干线在室外走线并距离超过10 米,应采用双层屏蔽,内层单点接地,外层两端接地,以防止电磁脉冲的干扰。
接地种类不同,接地的方式和要求就不同,下面按不同的接地种类陈述接地的方式和要求。
1、保护接地:DCS的所有设备均有一个保护地,该保护一般在机柜和其它设备设计加工时就已在内部接好,有的系统中已将该保护地在内部同电源进线的保护地(三极插头的中间头)连在一起,有的不允许将保护地同该线相连,用户一定要仔细阅读厂家提供的接地安装说明书,不管哪种方式,CG必须将一台设备(控制站、操作员站等)上所有的外设或系统的CG连在一起,然后用较粗的绝缘铜导线将各站的CG连在一起,最后从一点上与大地接地系统相连。还有一点值得提醒的是,DCS的所有外设必须从一条供电线上供电,而且一台设备(如操作员站位所连接的所有外设和主机系统(CRT、打印机、拷贝机主机系统)的电源必须从设备的供电分配器上取电,而不允许从其它地方取电,否则可能会烧坏接口甚至设备,对于不得不用长线连接的场合,或用较粗导线提供供电,或采取通信隔离措施。各站的CG在连接时可以采用幅射连接法,也可以采用串行接法。低于36V 供电的现场仪表,可不做保护接地,但有可能与高于36V 电压设备接触的除外。当安装在金属仪表盘、箱、柜、框架上的仪表,与已接地的金属仪表盘、箱、柜、框架电气接触良好时,可不做保护接地。电气装置的保护地PE应并人等电位连结网络中(按照网格形或星形方式)。
2、工作接地:工作接地的原则为单点接地,信号回路中应避免产生接地回路,如果一条线路上的信号源和接收仪表都不可避免接地,则应采用隔离器将两点接地隔离开。
(1)逻辑地(PG),各站内的逻辑地必须位于一点PG,然后用粗绝缘导线以辐射状接到一点上,然后接到大地接地线上。只要接地良好,这种方式的抗干扰能力是比较强的。但接地工艺复杂,一旦接地不良反会引起不必要的干扰。在有些系统中,所有的输入,输出均是隔离的,这样其内部逻辑地就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与其它部分没有电器连接,这种系统中往往不需要PG接地,而是保持内部浮空。浮空接地方法简单,但是对于与地的绝缘电阻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大于50MΩ,否则由于绝缘下降,会导致干扰。此外,浮空容易引起静电干扰。
(2)屏蔽地(模拟地AG)是所有的接地中要求最高的一种。全线路屏蔽层应有可靠的电气连续性,当屏蔽电缆经接线盒或中间端子柜分开或合并时,应在接线盒中间的端子柜内将其两端的屏蔽层通过端子连线,同一信号回路或同一线路屏蔽层只允许有一个接地点,接地电阻要小于1欧姆,各机柜之间的电阻也要<1欧姆。屏蔽电缆、屏蔽导线、屏蔽补偿导线的总屏蔽层及对绞线屏蔽层均应接地。电缆屏蔽层应在机柜侧单端接地。信号源接地时,屏蔽层应在信号侧接地。信号线中间有接头时,屏蔽层应牢固连接并进行绝缘处理,一定要避免多点接地;多个测点信号的屏蔽双绞线与多芯对绞总屏电缆连接时,各屏蔽层应相互连接好,并经绝缘处理。
(3)信号地的处理:原则上不允许各变送器和其它的传感器在现场端接地,而都应将其负端在计算机端子处一点接地。但在有些场合,现场端必须接地,这时,必须注意原信号的输入端子(上双端)绝对不许和计算机的接地线有任何电气连接,而计算机在处理这类信号时,必须在前端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
(4)安全栅的接地:采用隔离式安全栅的本质安全系统,不需要专门接地。采用齐纳式安全栅的本质安全系统则应设置接地连接系统。齐纳式安全栅的本安系统接地与仪表信号回路接地不应分开。
在不同的系统中,对这几种接地的要求不同,但大多数系统对AG的接地电阻一般要求1欧姆以下,而安全栅的接地电阻应<4欧姆,最好<1欧姆,PG和CG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

阅读全文

与dcs机柜间与装置距离设计要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实验装置 浏览:290
电动工具碳刷很大火 浏览:174
自动延时喷雾洒水装置 浏览:563
超龙五金市场 浏览:469
自动旋转喷灌装置射程10米 浏览:326
益铁五金制品厂 浏览:489
带锯切纸机自动磨刀装置 浏览:117
前列腺增大需要做什么仪器检查 浏览:24
大话西游多开工具箱 浏览:876
传送装置机械原理 浏览:300
阀门型号后面的rf是什么意思 浏览:232
屏蔽氨泵石墨轴承如何安装 浏览:842
数控机床怎么调用优盘 浏览:995
指向仪表盘箭头图标是什么 浏览:152
北京市内五金批发市场 浏览:645
梦幻神界工具箱 浏览:380
泵的出口为什么要装阀门 浏览:915
垫圈检测装置 浏览:310
常熟五金机电市场有几个 浏览:137
轿车仪表盘灯有部分不亮什么原因 浏览: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