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哪几种情况,必须加挂机械锁对加挂机械锁有何管理要求
如果是安全管理方面的事项,一般在无法实现,或者没实现的必要性,可以采取简单的挂机械锁,管理要求就是要落实责任,实现专人办理。
Ⅱ 为什么高压断路器与隔离开关之间要加装闭锁装置
隔离开关没有灭弧装置。
所以为了防止带负荷拉隔离开关产生电弧,引发短路事故,必须在高压断路器与隔离开关之间要加装闭锁装置。即停电时必须先拉高压断路器,再拉隔离开关。送电时操作顺序与停电时相反。
Ⅲ 什么是防误闭锁装置的管理规定
【电气工程师考讯】 (1)高压电气设备都应安装完善的防误操作闭锁装置。防误闭锁装置不得随意退出运行,停用防误闭锁装置应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短时间退出防误闭锁装置时,应经站长批准,并按程序尽快投入运行。防误闭锁装置的解锁工具(钥匙)应封存管理。 (2)若遇特殊情况,应经值班调度员或站长批准,并履行批准手续后,方能使用解锁工具(钥匙)。解锁工具(钥匙)使用后应及时封存。 (3)防误闭锁装置应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变电站现场规程中应有明确的使用规定。运行巡视应等同主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记入缺陷记录并及时上报处理。检修和维护,应有明确分工和专门单位负责。
Ⅳ 配电装置机械联锁装置为什么不能采用钢丝
配电装置机械联锁装置为什么不能采用钢丝?是你想得“过多”了,配电装置中机械联锁装置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只能让其中之一连接导通,这就要求两个连接触点之间为钢性连接,当其中A点接通时,B点要是一定断开的,而当需要B点接通时,那A点一定要是断开的。所以A、B两个连接点需要是钢性的,以保证其动作的一致性,当需要从A连通变成B连通这个动作时,B连通则A是要回位到断开壮态。反之一样,当需要从B连通变成A连通这个动作时,A连通则B是要回位到断开壮态。如果A、B之间用钢丝连接,这就是所谓的弹性连接,不能保证A、B两个连接的动作一致性,而起到机械联锁的作用。用两个小汽车拖车来解释就一目了然了,假如B小汽车坏了,需要A小汽车帮助拖到修理厂,假如A小汽车用一根软绳或钢丝绳拖,是很容易出问题的,因为A、B之间是弹性连接而不是钢性连接,这是因为当A小汽车前面遇到什么问题刹车时,B小汽车没有钢性机械联锁,还会继续前进。而假如A小汽车是用一根钢管拖B小汽车的话,遇到刹车时,A小汽车与B小汽车是钢性的机械联锁了,B小汽车也会停下来,从而保证两个小汽车的安全。这就是机械联锁装置的相互保证安全意义所在,而用弹性连接则起不到这个机械联锁装置的作用,那就完全失去了这个装置的意义。
Ⅳ 防误闭锁装置的管理规定有哪些
答:(来1)高压电气设备源都应安装完善的防误操作闭锁装置。防误闭锁装置不得随意退出运行,停用防误闭锁装置应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短时间退出防误闭锁装置时,应经站长批准,并按程序尽快投入运行。防误闭锁装置的解锁工具(钥匙)应封存管理。
(2)若遇特殊情况,应经值班调度员或站长批准,并履行批准手续后,方能使用解锁工具(钥匙)。解锁工具(钥匙)使用后应及时封存。(3)防误闭锁装置应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变电站现场规程中应有明确的使用规定。运行巡视应等同主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记入缺陷记录并及时上报处理。检修和维护,应有明确分工和专门单位负责。
Ⅵ 在工作中应如何才能做好防止人身伤害,设备事故的安全工作
在工作中需要非常的注意,怎么才能防止人身伤害设备事故等工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学习安全性能书
Ⅶ 什么叫电气闭锁
电气闭锁是将断路器、隔离开关、 接地刀闸等设备的辅助接点内接入相关电气设备的操容作电源回路构成的闭锁,广泛用于电动操作设备。
电气闭锁回路一般只能防止断路器、 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误操作, 对误入带电间隔、接地线挂接 (拆除)等则无能为力,无法独立实现完整的“五防”功能。
现阶段的防误闭锁主要包括:电气闭锁、电磁闭锁(电磁锁) 、机械闭锁、机械程序锁、带电显示装置、微机防误、测控闭锁、后台逻辑闭锁等。
电气闭锁的优缺点:
1、电气闭锁结构严谨、可靠。
2、 电气闭锁一般能防止隔离开关、接地刀闸和网门的误操作。
3、电气闭锁可以很好地防止误入电容器组、站用接地变等的间隔,做到防误入带电间隔。
4、由于其接线复杂,涉及的元件较多,需掌握一定电气技术的工人才能进行人为解锁,因此能达到强制性防误操作的目的。
5、需要接入大量的二次电缆,接线方式较为复杂,运行维护较为困难。
Ⅷ 对防误操作闭锁装置为什么不能求解答
为什么各大电网公司、发电公司年年都在通报电气误操作事故呢?个中原因?笔者做了充分的调查与分析,在这里拿出来与电力系统内的各位同仁分享,纯属个人观点,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笔者从事安全监督工作已整整十八年了,在这十八年的工作中,电力系统内没有一年电气误操作事故间断过,以前也仅仅是看一下误操作事故发生的过程、原因以及防范措施,接下来与一线员工进行一下沟通,听听他们的意见或见解,针对别人暴露的问题制定自己的防范措施或整改措施,过了也就过了。但近几年看到的事故通报或快报反映出来的电气误操作事故却让我深感困惑,现场安装有防误操作闭锁装置且装置正常,但是我们的操作人员采用解锁强行操作的方式来进行操作,最终导致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操作人员盲目地进行解锁强行操作呢?为什么那么多事故通报我们的操作人员不能从中汲取教训呢?误操作事故的考核力度难道我们的操作人员没有感受到还是麻木了?这些问题的提出逼着笔者进行了必要的调查与思考,找出如下的原因与对策及措施,请电力系统的各位同行批评、指正。一、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原因初探:1、 防误操作意识差,总认为误操作事故是别人发生的事故,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有的人已经操作了上万次,没有出过误操作事故,自认为误操作事故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以致在平时的操作中根本不考虑防止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相应的规程制度早已抛在脑后。2、 习惯性违章行为严重,我们的很多老师傅,在当年自己当学徒时,自己的师傅当年就是在违章情况下带领他们进行操作的,因没有出事故(或虽出了事故但没有按规定开事故分析会进行事故分析),其违章行为长期得不到纠正与制止,到自己当师傅时其操作也仍然是在违章操作,因也未发生事故而致其违章行为也长期得不到纠正与制止,这样一代又一代地往下传,违章行为也是一代又一代地往下传了。3、 对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缺乏应有的认识与了解,很多误操作事故发生前,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已经在起作用而闭锁住不让操作了,但我们的操作人员没有进行必要的思考,也不反省自己的操作是否有问题或错误,而是盲目地解锁强行进行操作,最终导致误操作事故的发生。4、 基础知识差,对电气操作应遵守的技术顺序了解与掌握不够,不知道防误操作闭锁装置是按照电气操作应遵守的技术顺序进行编程控制的,不满足电气操作应遵守的技术顺序的操作都将被闭锁而不能操作的闭锁功能不明白,以致在装置闭锁不让操作时,操作人员则解锁强行进行操作,以致误操作事故不能得以杜绝。5、 对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缺乏应有的管理,长期以来,电力系统的事故统计在安全监督部门,而安全生产的保障部门没有进行该项工作,在绝大多数基层单位,连事故报告也基本上是由安全监督部门来进行填报,这样的历史延续下来,造成有的公司是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对防误操作闭锁装置进行管理,有的公司是安全生产保障部门对防误操作闭锁装置进行管理,管理上的不规范导致对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管理不到位,如果管理专责对防误操作闭锁装置也缺乏应有的了解与重视的话,防误操作闭锁装置能管理好吗?我见过很多供电局将断路器的紧急跳闸按钮给锁住了,这是典型的不懂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人在对装置进行管理的表现。6、 在规程制度的编写中,对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运用状态没有进行必要的定义,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对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运用状态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与认识。这里我简单的举一个规程中提到的用语,短时间退出防误闭锁装置时,应……等。这个短时间退出防误闭锁装置你是怎么理解的?7、 在《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层面上,对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及电气操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条文规定,对《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而言,应该是每一个电专业的人都非常或比较熟悉的,大家不妨回过头来再看一下,《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讲“两票”,前面是讲“两票”的选用与填写,但在操作票部分写的就非常少,连起码的电气操作应遵守的技术顺序都没有写入,后面的章节就基本没有操作票的相关内容了,写的是工作票的执行了,这不能不说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给电力系统留下的一个遗憾。8、 规程制度的更新跟不上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多设备通过技改已更新换代了,但规程仍保持不变,造成现场工作缺乏规程制度的指导与约束。9、 电力系统内的专家被神化并包罗万象了,本来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内的专家可能是一到两个专业方面的专家,不可能电力系统内所有的专业他全懂,神化专家后导致系统该推陈出新的相应规程不能得到及时更新。二、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对策及措施初探:1、提高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意识,我们经常讲违章不一定发生事故,但每次事故后通过事故分析你会发现很多违章行为,每次事故通报我们应认真学习并讨论,教育我们的员工,除了通报中通报的暴露问题外,是否还有其他可以总结的地方,我们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或隐患。2、对所有从事电气运行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防误操作闭锁装置与电气操作的培训,通过培训让电气运行人员真正懂得防误操作闭锁装置是按照电气操作应遵守的技术顺序进行编程控制的,不满足电气操作应遵守的技术顺序的操作都将被闭锁而不能操作;一旦装置闭锁不让操作时,应检查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无误,切忌盲目解锁强行操作。3、规范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管理,目前的电气一次设备在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安装上存在很多问题,很多电气设备的厂家在设备出厂时就安装了机械程序锁或电磁锁,到了生产单位后生产单位又安装一套微机型防误操作闭锁装置,以致一套电气装置安装有多套防误操作闭锁装置,从而造成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不严肃性与随意解锁强行操作的可能性,须知一套电气装置安装一套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已经足够了。4、在《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层面上完善并规范术语与定义章节,《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有很多术语,但对术语没有进行必要的定义,没有进行定义的术语是可能产生歧义的,换句话说就是在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对相同的术语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此外电力企业的员工文化素质是有差异的,从博士学位往下排列可能到初中生,相反在生产一线直接从事操作工作的又往往是低学历者,《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作为指导与规范现场安全工作的工具书,最多层面的受众与执行者是一线直接从事操作工作的低学历者,《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在生产现场要得到完整准确的执行,不应该是以论文形式出现,应该是让初中生能看懂并能坚决贯彻执行的白话,这样《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才能够得到完整准确的执行。孔夫子几千年的论语能看懂的人不多,但于丹的论语心得却让千百万中国老百姓知道并了解了论语。5、对员工应每年进行短期的培训教育并考试,确定其上岗资格,电力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说到底是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除对技术、文化素质有要求外,对责任文化的灌输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成年人,对家庭你有家庭责任,对社会你有社会责任,到企业工作是对社会尽义务,负社会责任,你是来为社会、为企业创造财富的,不是来出事故造成损失的。6、防误操作闭锁装置是在遇有电气操作的前提下该装置才起作用的,在没有电气操作的情况下该装置就不发挥任何作用了,故应进行经常性的演练操作。确保每一个电气运行人员懂电气操作,会电气操作,能电气操作。7、加强与规范基础管理工作,接地线、接地刀闸应严格使用与登记制度,尤其是接地线应严格执行编号并对号入座制度,有很多误操作事故就是因为漏拆接地线又核对不了而出的代接地线合闸误操作事故。8、定期组织对规程制度的学习与考试,尤其应加强对《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的学习,笔者明显感觉到,很多电力系统内的员工对《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是不了解的,什么是事故、什么是障碍都不清楚,又怎么可能按“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处理呢?!9、机关职能部室的管理人员与领导在对基层单位进行工作检查时,应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培训与讲解工作,对做得好、做得对的地方给于肯定褒奖,对做得不好、不对的地方提出批评并进行相应的整改。一线员工的工作情况应得到及时的肯定和纠正。10、机关职能部室的管理人员与领导在对基层单位进行工作检查时,应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适时安排专题讲座进行培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有人员责任的事故是每一个电力生产企业应杜绝发生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作为基础产业的电力系统,受社会的关注程度将会越来越高,人员责任事故频发的单位,企业在社会的形象必将严重受损,一个不被社会欢迎与接受的企业能有什么生存与发展空间应该是每一个人都再清楚不过的事了;所以应该牢固树立除了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事故与今天的科学技术尚未解决的学术问题外,一切事故皆可以预防的理念。坚决杜绝误操作事故的再次发生。
Ⅸ 倒闸操作时为什么不能拆除闭锁
倒闸操作时,不允许将设备的电气和机械防误操作闭锁装置解除,特殊情况下如需解除。
Ⅹ 什么是机械联锁装置
报警、联锁和停车系统是用于提高工艺生产装置及其辅助设施的安全操作的。安专全操作一般来讲就是属工厂的生产人员、生产设备和工厂周围的社区安全。
安全没有绝对的安全,通常可以理解为远离危险或最可能发生可接受的低的伤害与破坏程度,或者是只可能发生可以接受的社会、经济和法律责任的危险。因此对化工生产的工艺生产操作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安全等级的报警、联锁和停车系统。
(10)未加装机械闭锁装置造成扩展阅读
机械联锁装置的生活应用: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安全联锁装置,最常见的如:洗衣机,在洗衣机甩干的的过程中,为防止高速旋转的转桶造成意外伤害,一旦洗衣机门被打开,甩干就会自动停止;若洗衣机的门未关闭,甩干也无法启动。
需要注意的是,安全联锁装置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安装不同的地方,并非一定要求设备自带。依据更加广泛的概念,限位装置其实也是属于安全联锁装置的一种,如叉车叉齿有一定的安全高度,升到这一高度时,限位装置就会起作用,控制或限制叉车叉齿无法再向上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