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球体展开图什么样
球体展开图是这样
这还有图例
你可看看
把两个半球组合起来
就是一个整球了
㈡ 球体上偶极装置的视电阻率异常
根据点源电流场中有球体存在时的球外电位表达式(1-3-85),当只取n=1的一次项时,对AB=MN=a和BM=na的偶极装置(见图2-1-22)而言,可近似地写出球体主剖面上的表达式: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这里n表示双偶极的间隔系数。利用公式(2-1-46),可算出不同μ12和不同极距(n+1)a的剖面曲线。另外,在偶极剖面法中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不同深度的地质情况和进一步对异常作解释,通常还根据3~4 种电极距所获得的视电阻率值作所谓的等值断面图(或似断面图)。这种图件的制作方法如图2-1-23所示。
图2-1-22 球体上偶极装置的计算简图
图2-1-23 偶极装置等值断面图的绘制方法图示
以供电偶极AB之中点O和测量偶极之中点O′的连线长度为底边,作等腰三角形,取直角顶点为记录点,并将此时之ρs值标在旁边。当改变电极距(简单说,改变n)时,按同样方法又可画出同一测点不同n值的直角顶点,依次将每一测点不同n值的直角顶点均画到图纸上,并同时标出相应的ρs值,便可按一定间隔勾绘ρs的等值线。一般说,随着极距的加大,探测深度也加大。故这种图件的上部反映浅部情况,下部反映深部情况。下面结合具体的地电断面,可逐步了解这种图件的作用。
对于低阻球体上的′剖面曲线及其等值断面异常而言,按公式(2-1-46)取h0 =1.5 r0 ,μ12 =0.05和a=1时,计算结果示于图2-1-24中。
由图2-1-24可见,剖面曲线在电极距(n)较小时,球顶上方有极小值,两侧有两个对称但不大的极大值。随着极距(n)的增加,球顶上的极小开始向更小的量值增加,而后又变大(如 n=3 的情况),并在球体两侧出现两个极小值,形成向下的“双峰”。当极距进一步加大时,球顶上的极小值再次减小,同时双峰向球体两侧位移且距离变大。当极距很大(如n=5 的情况)时,球顶上不再有极小值,而变为ρs>ρ1 的极大值。与此同时,“双峰”的两个极小点间距离变得很大(近似等于OO′),实际上大极距的曲线,可看成是两个中间梯度异常。容易理解,剖面曲线随着极距的增加而出现的“双峰”,是当供电偶极(AB)或测量偶极(MN)通过球顶时形成的。因为在那种情况下,由于低阻球体吸引电流的作用最强或MN处的电流密度最小,故在那里便出现极小值。
关于偶极剖面曲线随电极距(n)的变化过程,可用前面所讲供电偶极在地面供电时,地下电流场的分布规律进行解释。即根据球体所处不同位置,将其用一具有不同偶极矩方向的等效电流偶极源代替,然后由供电偶极在测量偶极处的正常电流分布方向与球体异常电流在测量偶极处的方向叠加,便可得到较满意的定性解释。
图2-1-24 低阻球体上偶极装置的ρs剖面曲线及等值断面异常图(球体半径为r0)
另外,上述结果表明,′在某一极距时取得异常极大值,说明有最佳极距。图中条件下的最佳极距为n=3。计算结果表明;最佳极距的大小与球心埋藏深度(h0 )有关,对h0 =1.5r0 的球体而言,最佳 n=2r0 (约为1.3h0 );对 h0 =2r0 而言,则最佳 n=3r0(约为1.5h0 )。因此,对埋藏较深的矿体,采用较大电极距时,方能取得最大异常值。
上述剖面曲线随极距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反映到图2-1-24 中的等值断面图上,则呈现为中间有ρs极小等值圈,两侧有上窄下宽的“八”字形曲线。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异常变宽。而根据最小量值的等值圈,可指出低阻球体的大致空间位置,但由等值断面图指出矿体的形状和范围,则较困难。故等值断面图除半定量地估计矿体位置外,只能作为一种了解视电阻率随深度变化的定性解释图件加以利用。
综上所述,偶极剖面法异常较复杂,形态和大小均与电极距密切相关。随着极距的变化,异常曲线可由单峰变为双峰,异常强度可由小变大然后再减小。因此偶极装置采用多种极距并辅以等值断面图作解释是必要的。
对于高阻球体上的剖面曲线和等值断面异常形态特点而言,它与低阻球体的情况相同,只是将低阻换成高阻而已。但对异常强度而言,乃是低阻球较高阻球的异常大。
图2-1-25 直立板状体上偶极装置的ρs剖面曲线及等值断面异常图
㈢ 有一个关于外星人的电影,有个镜头是房子里一个球体的装置可以吸走屋里的所有东西
外星人入侵[1996] The Arrival
查理辛主演的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505/
㈣ 如何制作机械手臂抓球我们需要画出具体的传动结构,如:机械臂是如何伸缩,机械抓如何开合。
机械复臂的伸缩式通过丝杆螺母来制设计的 通过丝杆的正反转来带动前进后退 从而带动螺母上的工装前进后退。 开合的话只要一根杆分两边 左边左旋螺纹 右边右旋螺纹 这样的话 只要转动杆 就可以达到开合的作用了
㈤ 球体上中梯装置的激电异常
为了解在中梯装置建立的均匀电流场中极化球体上激电异常场的空间分布特征,我们以体极化球体为例,根据前面提供的理论计算方法,用等效电阻率法可很容易地写出体极化球体在地面上的一级近似异常表达式: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式中μ12=ρ2/ρ1,其他符号所代表的内容见图2⁃2⁃2。由以上两式代入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即可得到视激电率 Gs和视极化率 ηs的公式,根据其计算结果便可讨论异常的空间分布了。
(一)主剖面上球体异常的分布特征
在图2⁃2⁃2中给出了极化球体主剖面(y=0)上ρs、Gs和ηs三种参数的异常变化曲线。
图2⁃2⁃2 极化球体主剖面中梯装置的ρs、Gs、ηs、异常曲线
由图可见,三种参数的异常曲线相对球体中心均呈对称状,由于给出的是低阻极化球体,所以视电阻率ρs异常在球体正上方有极小值,而视激电率 Gs和视极化率ηs则有极大值。在球体两侧三种曲线均有与球体上方相反的次级极值。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对不同埋深和具有不同μ12值的球体而言,ρs和Gs曲线过正常背景线的两点间的距离Δx 与球心埋藏深度h0均有以下关系: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在解释实测ρs和Gs曲线时,可依此关系确定等轴状矿体的中心深度。但由于野外多数情况下,次级极值不明显,Δx 不易准确量出,故这种方法求深度的精度不高。另外,确定球心深度的方法则是利用半极值点间的弦长q或利用过拐点的弦切距m。它们与h0有如下关系: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图2⁃2⁃3 极化球体主剖面不同μ12值的中梯装置ρs、ηs异常曲线
对于ηs曲线来说利用以上三个关系式仍能近似地确定球心深度h0,虽然ηs曲线的特征参数q和m与h0间的系数值随μ12的不同有些变化,但变化不大。
为了解μ12对异常空间分布的作用规律,下面给出不同μ12值的ρs和ηs主剖面曲线(图2⁃2⁃3)。
由图2⁃2⁃3 可以看出,在极化率参数(η1,η2)一定而电阻率参数改变时,则反映球体导电性的参数ρs和反映球体激电性参数ηs的剖面曲线将有以下变化特征:
ρs曲线 当μ12<1时球顶上有极小值,μ12>1时有极大值,而当μ12=1时则无异常;
ηs曲线 无论μ12<1,μ12>1 还是μ12=1,球顶上均有极大值出现。Gs曲线也有同样规律。
以上结果表明,在ρ2=ρ1而η2≠η1时,ρs无异常,ηs和Gs有异常;反之当η2=η1而ρ2≠ρ1时,ηs和Gs无异常,ρs有异常。ηs和Gs异常只能反映球体的激电效应而不能反映球体导电性的好坏。因此,根据条件选用参数和综合利用它们是很必要的。
图2⁃2⁃3的两组曲线还反映了球体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异常与μ12的量值关系。由图可见,ρs的相对异常值(Δρs/ρ1)不是随着μ12的增减而无限地增大或减小,而是在ρ2与ρ1有10倍之差时,异常已接近饱和值。对ηs异常值而言,μ12很大或很小时 Δηs/η1均变小,而在 μ12=0.5时,Δηs/η1有极大。这就是所谓“饱和效应”的表现(赛吉尔 H O,1965)。
(二)平面上球体异常的分布特征
为了解在均匀电流场中,极化球体所产生的异常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根据理论计算结果绘出了ηs平面等值线图(图2⁃2⁃4)。
图2⁃2⁃4 均匀电流场中极化球体的ηs平面等值线图
h0/r0=2;μ12=0.5;η1=0.01;η2=0.5
由图可见,ηs等值线的形态并非等轴而呈拉长状,且中间部位变窄,两条背景值(η1=1%)连线为双曲线形。顺便指出,ρs和Gs的平面等值线分布亦有此特征。
上述球体异常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不难用地下水平电流偶极子在地面产生的电场特征加以解释。由于沿X方向(异常偶极子轴向)的异常电场比沿赤道(Y)方向衰减得快,所以平面等值线拉长方向将与(Y)轴一致,而与供电电流方向垂直。
分析异常平面分布特征的意义在于,在实际工作中,不应将等值线拉长方向误认为是地质体的走向。由于对等轴状矿体来说,当改变供电电流方向时,ηs、Gs、ρs的异常值和平面等值线图形不变,只是等值线的长轴方向改变,且这一延伸不远的长轴始终与供电电流方向垂直。这一特征是与具有一定走向的矿体产生的平面异常之间的一个重要差别,依此可将其区分开。
(三)球体异常与MN大小的关系
图2⁃2⁃5 极化球体主剖面不同MN的ηs曲线
上面讨论的都是MN→0时球体激电异常场的空间分布特征,而在实际工作中,MN总是有限的。因此,分析MN的大小对异常分布的作用规律是有意义的。由图2⁃2⁃5所给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ηs剖面曲线异常范围随MN的增加而变宽,异常强度则随MN增加而减小,且曲线变平缓。
这一规律表明,当围岩极化率不均匀或有近地表的干扰体存在时,适当加大MN可起到压制干扰和平滑 ηs曲线的作用。
另外,对ΔU2的计算结果说明,球顶上二次场的异常幅值开始随MN的增加而变大,并在MN=
㈥ 球体的平面展开图是什么
地球仪有一种展开图是一个个两头有棱角的椭圆横着排开,应该就是这个了
㈦ 内部涨紧机构能将四面开合关闭
㈧ 水塔里面的自动抽水浮球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来
浮漂始终都要自漂在水上,当水面上涨时,浮漂也跟着上升。漂上升就带动连杆也上升。连杆与另一端的阀门相连,当上升到一定位置时,连杆支起橡胶活塞垫,封闭水源。当水位下降时,浮漂也下降,连杆又带动活塞垫开启。
浮球阀是通过控制液位来调节供液量的。满液式蒸发器要求液面保持一定高度,一般适合采用浮球膨胀阀。浮球阀工作原理是依靠浮球室中的浮球受液面作用的降低和升高,去控制一个阀门的开启或关闭。浮球室置于满液式蒸发器一侧,上下用平衡管与蒸发器相通,所以两者的液面高度一致。当蒸发器中液面下降时,浮球室液面也下降,于是浮球下降,依靠杠杆作用使阀门开启度增大,加大供液量。反之亦然。
㈨ 球体的展开图怎么画
在实际的生活中球体是不能展开的,只能用投影的方式解决。
1、在抽象的数学中可以展开,要用到一系列的数学公式的变化,不过这种展开也是一种无限次的逼近,也就是说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2、这个问题可以应用到地图的绘制上来解释,由于地球是球体,在实际的绘制地图中不可能把球体在平面上展开,只能用投影的方式解决。
3、球体展开~可以想象是切西瓜那样切成月牙状的连在一起的,展成平面就要这样。
4、严格说球没有展开图, 因为球体上没有平面,都是曲面,因为球体上任何三个点都没有在一个面内。可以想象剥橘子。
(9)球体自动开合装置扩展阅读
球体基本概念
球体的定义
1、定义:一个半圆绕直径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成的空间几何体叫做球体,如图所示的图形为球体。
2、球体是一个连续曲面的立体图形,由球面围成的几何体称为球体。
3、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球体。绝对的球体只存在于理论中。
4、但在失重环境(如太空)中,液滴自动形成绝对球体。
球体的组成
1、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就叫做球面。
2、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中心叫做球心。
球体性质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球,截面是圆面。球的截面有以下性质:
1、球心和截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
2、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与球的半径R及截面的半径r有下面的关系:r^2=R^2-d^2
3、球面被经过球心的平面截得的圆叫做大圆,被不经过球心的截面截得的圆叫做小圆。
4、在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连线的长度,就是经过这两点的大圆在这两点间的一段劣弧的长度,我们把这个弧长叫做两点的球面距离。
㈩ 用单片机控制一个类似书的开合的装置,让它转动180度再转回来,需要什么机械装置
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