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右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试判断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A.先通氢气再通氧气,
氢气具有可燃性,若不纯点燃可能会引起爆炸,所以要先通氢气,排尽空气,点燃后再通氧气. 故选C. |
Ⅱ 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氢气,进行氢气在氯气(Cl 2 )中燃烧的实验.纯净的氢气可以在黄绿色的氯气中安静
(1)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 2 SO 4 ═ZnSO 4 +H 2 ↑;长颈漏斗插入以下的原因防止生成的气体沿长颈漏斗逸出从而收集不到氢气; (2)氢气有可燃性,点燃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H 2 +Cl
(3)以前说的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不需要有氧气参加; (4)根据提供的信息,氯气的物理性质是:黄绿色气体,密度大于空气 答案:(1)Zn+H 2 SO 4 ═ZnSO 4 +H 2 ↑;防止生成的气体沿长颈漏斗逸出(;(2)氢气的纯度;H 2 +Cl 2
|
Ⅲ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什么!!
发生装置抄和收集装置袭: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具体如下图所示:
1、反应原理:Zn+H₂SO4=ZnSO₄+H₂↑
2、反应物的选择:选用锌粒和稀硫酸。
3、不使用稀盐酸,因为: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4、不用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快,不用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慢。
5、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化学中常用的装置:
1、固固加热型装置;用于两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反应,并且需要加热。
2、固固不加热型装置;用于两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反应,并且不需要加热。
3、固液加热型装置;用于一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和另一种或多种液体化学试剂和反应,并且需要加热。
4、固液不加热装置;用于一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和另一种或多种液体化学试剂和反应,并且不需要加热。
Ⅳ 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图和微观模拟图,请回答.(1)通过上述微观模拟图,可判断生成物属于
(1)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且分子由不同原子构成内,属于纯净物容中的化合物;
(2)由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可知,该变化的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氯化氢分子.
故答为:(1)化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且分子由不同原子构成;(2)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氯化氢分子.
Ⅳ 宏宁和白宁同学用氢气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用夹子B夹住橡胶
A、氢气不纯时遇明火可能产生爆炸,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故A合理;
B、当氢气燃烧的火焰刚好熄灭时,对夹子的操作应是立即夹紧夹子A,以免氢气过量,测定不合理,故B正确;
C、甲装置漏气,则空气会进入集气瓶中,导致测的结果偏小,故C合理;
D、一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压强不变,无法测定,故D不合理;
故选D.
Ⅵ 实验室制备氢气的方法及装置图
原理Zn+H2SO4=ZnSO4+H2装置从左至右来,从上到自下为,长颈漏斗,烧瓶,导管,水槽,集气瓶注意事项是点燃氢气或加热氢气之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否则有爆炸的危险.因为在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中,当含氢的体积在4%~74.2%的范围遇到火就会立即爆炸.而纯净的氢气则能在空气中安静燃烧.连续检验氢气时,不要用同一个试管,需要更换一只试管(为什么
)重新检验.
使用启普发生器时,要远离火源,防止氢气不纯而引起爆炸.
Ⅶ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氢气,并进行氢气在氯气(Cl 2 )中燃烧的实验.纯净的H 2 可以在黄绿色的Cl 2 中安
(1)图中a是试管,b是集气瓶.(2)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之前,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故答案为:氢气的纯度; (3)氢气点燃后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反应化学式是:H 2 +Cl 2
(4)从(3)小题可知,氢气不但在空气中燃烧,也可在氯气中的燃烧,说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5)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而形成盐酸,所以瓶口有较多的白雾是盐酸的小液滴,盐酸能与硝酸银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1)试管、集气瓶;(2)H 2 +Cl 2
|
Ⅷ 右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试判断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A.先通氢气再通氧气,然后点
氢气具有可燃性,若不纯点燃可能会引起爆炸,所以要先通氢气,排尽空气,点燃后再通氧气.
故选C.
Ⅸ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用氢气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写出仪器名
(1)仪器名称:A长颈漏斗;D烧杯; (2)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专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 2 SO 4 (稀)=ZnSO 4 +H 2 ↑; (3)对于操作的填写,根据上面关于关闭开关B后冷却至室温后,此时乙装置处于密闭状态,所以要观察现象就要改变乙装置的密闭状态,所以应该打开开关C.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倒吸入乙装置,大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4)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虽然消耗掉氧气,但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不能用CO气体代替氢气进行上述实验;如果用CO气体代替氢气改进措施:验前在乙瓶内壁先附着一层浓NaOH溶液. 故答案为:(属1)长颈漏斗;烧杯; (2)Zn+H 2 SO 4 (稀)=ZnSO 4 +H 2 ↑; (3)打开开关C;丙中的水倒流入乙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乙瓶容积的
(4)不能;实验前在乙瓶内壁先附着一层浓NaOH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