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用来测量婴儿感觉偏好的实验装置

用来测量婴儿感觉偏好的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1-11-15 11:39:11

1. 婴儿注意出现的视觉偏好指的是

怎样认识婴儿的视觉偏爱现象
1.是一种视觉生理现象
0至2、3个月的小婴儿喜欢看正常的人的面孔图像,也比较偏好看五官位置颠倒的人面图像,这说明他们的注视兴趣在于人面图像的特征,如图形的模式、大小、颜色对比等。这与这个时期婴儿的视觉生理功能相一致。所以说婴儿的这种视觉偏爱现象属于一种视觉生理现象。
2.是先天具有的视觉模式
对这么一点点的小宝贝,没有任何人可以教会他们优先去看什么,多看什么或者少看什么。而且这种现象是古今中外的小婴儿所共有的,所以说这是先天带来的视觉倾向。小宝贝的视觉偏爱是一种模式化了的现象。因而把这种视觉偏好成为先天具有的模式视觉。
3.促进视觉模式的发展
婴儿初期显示出来的视觉偏好行为,主要是针对他们比较容易看清一些的东西,他们搜索这类视觉刺激物。这样的活动有助于视觉器官和视觉中枢的发展。3个月的婴儿才开始形成心理表现,以人的面孔为例,经过几个月,他们逐渐积累了人的面孔的经验,形成了开始模糊而后渐渐清晰的人的面孔的表象。当他们熟悉了人的面孔,就更加喜欢人

2. 视觉悬崖实验主要测查幼儿的什么知觉

视崖是用来评估婴儿 【深度知觉】 的一种能够产生深度幻觉的平台式装置。 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R.D.Walk & E.J.Gibson)设计首创的视觉悬崖是 一种用来观察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装置。 【2011合肥包河区教师招聘,36】吉布森等人通过视觉悬崖装置实验发现6个月的婴儿已具有 ( C ) A.大小知觉 B.形状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3. 最早利用视觉视觉偏好法进行婴儿自觉研究的学者是谁

最早的实验研究者:罗伯特·范兹(Robert Fantz,1961)
实验方法: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更感兴趣。范茨同时给婴儿出示两个图案,测量婴儿注视每个图案的时间。结果发现婴儿喜欢中等复杂水平的某一类图案。

4. 视觉悬崖装置是用来测量婴儿什么觉

不知图片能否看清,视崖是用来评估婴儿; ;【深度知觉】; ;的一种能够产生深度幻觉的平台式装置。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R.D.Walk;&;E.J.Gibson)设计首创的视觉悬崖是; 一种用来观察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装置。;【2011合肥包河区教师招聘,36】吉布森等人通过视觉悬崖装置实验发现6个月的婴儿已具有;(; ; C; ;)A.大小知觉; ; B.形状知觉; ; C.深度知觉; ; D.方位知觉

5. 正常婴儿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那婴儿依靠什么能感觉进行定位婴儿感觉的话,他大概肯定就是我们说的就是小秋脑呀,他会有一个自己的,一个传说就是感觉的

6. 名词解释:视觉偏好法

视觉偏好是指婴儿注视具有某一特点目标的时间明显超过注视其他目标的时间的现象。位于婴儿上方的观察者将婴儿注视每一目标的时间记录下来。如果婴儿注视一种形状较长,就可以假定,婴儿喜欢这种形状。

结果表明:出生不到2天至6个月的婴儿都能够辨别视觉图案。婴儿注视人的脸面、报纸和靶心图的时间比注视无图案的颜色刺激的时间长。

(6)用来测量婴儿感觉偏好的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视觉偏爱法是由著名心理学家范茨创立的一种研究婴儿知觉的方法技术。

他运用此方法的目的在于考察婴儿能否在视觉上区分两种刺激。即是否具有视觉分辨能力。在研究时,婴儿平卧于小床上,并可以注视出现在小床上方的两种刺激。

两刺激呈现时其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儿童的视线无法同时聚焦于两个刺激,只有稍稍偏动头部,某个刺激才能完整地投入视线中。研究者在实验时,可以从这个特制装置的上方向下观察婴儿眼中的刺激物映象。

一旦发觉婴儿注视某侧的刺激即按动相应一侧的按钮记录婴儿注视该刺激的时间。本方法的假设在于,如果儿童能够在某个刺激物上注视了更长的时间,说明他对该刺激有所“偏爱”,也就表明他区分了这两种刺激。

7. 什么是视崖实验

视崖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R.D.Walk & E.J.Gibson)设计首创的视觉悬崖是一种用来观察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装置。这种装置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把婴儿或小动物放在视崖上,观察他们是否能知觉这种悬崖并进行躲避。

视崖装置的组成:一张 1.2米高的桌子,顶部是一块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浅滩)是用红白图案组成的结实桌面。另一半是同样的图案,但它在桌面下面的地板上(深渊)。在浅滩边上,图案垂直降到地面,虽然从上面看是直落到地上的,但实际上有玻璃贯穿整个桌面。在浅滩和深渊的中间是一块0.3 米宽的中间板。

这项研究的被试是 36 名年龄在 6 ~ 14个月之间的婴儿。这些婴儿的母亲也参加了实验。每个婴儿都被放在视崖的中间板上,先让母亲在深的一侧呼唤自己孩子,然后再在浅的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

(7)用来测量婴儿感觉偏好的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为了比较人类与小动物的深度知觉能力,对其他种类的动物也进行视崖实验(当然没有母亲的招手和吸引)。这些动物被放在视崖的中间“地带”,观察它们是否能区别浅滩和深滩,以避免摔下悬崖。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检测深度知觉是后天习得的还是天生的。

这个实验方法之所以巧妙,是因为可以回答或至少开始回答这个问题。毕竟,我们无法向婴儿或小动物询问他们是否知觉到深度,而且,就像上面提到过的那样,他们也不能在真正的悬崖上进行试验。

8. 一般用来测量知觉广度的仪器是什么

深度知觉测量仪,仪器可测量人视觉深度知觉的能力,并且在这种测试条件下,除了双眼视差起作用外,排除了其他深度知觉的线索。

9. 为什么说对于婴幼儿来说对其感觉器官的制度刺激十分必要

幼儿的感官没有发育完全,强烈的色彩对比,感官适度刺激,有利于感官发展。千万小心不能过度,孩子虽小,也会造成心理阴影,感官受伤,需要小心守护。

10. 测定婴儿的感知觉能力都有哪些方法

感知觉属于心理活动中较低级的形式,它出现早、发展快,许多感知觉在婴幼儿期已经达到成人水平。从个体发展的情况看,一般是先有各种具体的感觉,然后,在此基础上出现种种知觉,但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是很少见的。在出生前,孩子的感觉器官已经很完善了。并且,婴儿也已经拥有相当惊人的知觉能力和反应能力。在出生前,孩子的感觉器官已经很完善了。并且,婴儿也已经拥有相当惊人的知觉能力和反应能力。
婴儿感知觉研究的最大障碍在于,他们既不能用言语报告自己的知觉活动,也不 能以熟练的行为做出反应。因此,研究者能否机智地利用婴儿的非言语反应,作为推断他们感知觉活动的指标,就成为婴儿感知觉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方法
习惯化或去习惯化法经常用注视时间、心率、吮吸频率等作指标,来测量婴儿感知觉的辨别能力。 习惯化是指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地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习惯化。当出现新刺激时,个体又产生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象称“去习惯化”。
(二)偏爱方法
当给婴儿呈现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刺激物时,婴儿或很快地注视其中的一个,或较长时间地注视其中的一个,这种现象就是视觉偏爱。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
通常采用两种反应:一是头的转动,另个一是啄奶嘴。每当产生这两种反应时,就用婴儿感兴趣的东西予以强化。
(四)有意义的自然反应
1、视崖反应
2、抓握反应与眼动
3、回避反应
(五)其他
1、视动眼球震颤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婴儿扫视物体时不自觉的眼球运动来鉴别其视敏度。
2、诱发电位测量法:通过测量记录大脑枕叶区(视觉中枢)脑电波变化的特点来确定婴儿的视敏度。
3、配色法:萧孝嵘(1939)用配色发测定婴儿颜色辨别力,张增慧(1984)也用了这种方法做了测试,发现2岁婴儿中有30%能识别和匹配红色、白色和黄色;2.5—3岁时。95.8%能识别和匹配红、白、黄、绿、紫、蓝和橙色。
4、心理物理学方法: 对于3或4岁的幼儿而言,测量其听力的发展,则可以用心理物理学方法中成人程序的变式来加以测量(Wightman,Allen,Dolan,Kistler,&Jamieson,1989) 实验程序:通常给儿童呈现三种不同的声音间隔,但是只有其中一种信号需要加工,而且这种信号是随机地出现在一种间隔中,儿童要求选择出包含着不同声音的间隔。同时,这些声音间隔伴随着卡通图片出现,这使得整个实验程序看起来更像一种视听游戏。
目前研究婴儿视敏度的方法有三种:视觉偏爱法、视动眼球震颤法、视觉诱发电 位测量法。测定婴儿辨别颜色的方法有:视觉偏爱法、记录脑电活动、去习惯化、配色法。

阅读全文

与用来测量婴儿感觉偏好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加油加气防雷装置多久检测 浏览:475
阀门DJ41Y40P什么意思 浏览:796
轴承如何加大承重 浏览:559
天正给排水系统图怎么画阀门 浏览:264
暖气片放完水回水阀门关还是开 浏览:428
暖气进水阀门堵了什么情况 浏览:106
钢筋机械连接多少扣合格 浏览:131
机械密码锁如何打开右左右 浏览:36
管道天然气要不要关阀门 浏览:984
用电脑怎么解除设备锁 浏览:619
晚几点后怎么调机械表日期 浏览:716
长安汽车仪表盘出现i是什么 浏览:239
设备中电脑图标感叹号是什么意思啊 浏览:861
超声波流量表不热怎么回事 浏览:970
地铁阀门卡怎么拿 浏览:577
5400机械和固态差别多少 浏览:642
变电站计量装置典型设计 浏览:268
睿驰cc仪表盘系统如何 浏览:491
机械表怎么样调整日期 浏览:628
郑州最大的五金建材批发市场是哪个 浏览: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