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2)1.00,1.20(3)2.00
『贰』 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后,小球A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小球B
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后,小球A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小球B自由落下,则两球同时落地.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初速度为:v0=.
故答案为:同时,.
『叁』 请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1)将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所受到的重力G,并记录到实验数据记录表中。(或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所受到的重力G,并记录在表格中。) (2)按示意图组装实验器材。 (3)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绳子自由端,使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位置A'匀速竖直上升到位置B',钩码从位置A匀速上升到位置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F,用刻度尺测出AB间的距离h,A'B'间的距离s,将F、s和h的数值记录到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4)根据 |
『肆』 一同学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甲所示,接通电源释放
(1)①打点计时器接了直流电;②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2)每两个点之间有一个计时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04s.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vC=
=3.9m/s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
2,
物体下落的加速度a=
(16.33?14.77)×0.01m |
(0.04s)2 |
=9.75m/s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mg-f=ma,
所以f=mg-ma=m(g-a)=1×(10-9.75)N=0.25N,
(3)A、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会使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大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不可避免,只能减小,所以它是系统误差;
B、测量纸带上的点距时存在的误差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与测量的人、测量的方法等有关,属于偶然误差;
C.测量点距时,将6个点误计为7个点属于计算过程的错误,不属于误差.
D.该实验中,不用秒表测量下落时间,也不是使用公式h=
gt
2算出重物下落的高度.该选项与题目的要求无关.
E.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会使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大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是实验的原理中的一种缺陷,所以它是系统误差;
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E;属于偶然误差的是B.
故答案为:(1)打点计时器接了直流电;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2)3.9,0.25
(3)AE;B.
『伍』 结合图1、2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 .
『陆』 利用图2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是()A.用①③B.用②③C.用②④D.用①
装置①可以用于固体的加热反应,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催化剂)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以用装置①进行;装置②用于液体和固体的不加热反应,所以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以用装置②进行;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④向上排空气法或⑤排水法收集. 所以利用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是:②④或①⑤. 故选:CD.
『柒』 某同学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
(1)从纸带上的数据分析得知:在点计数点6之前,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增大,是加速运版动,权在计数点7之后,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减小,是减速运动,所以物块在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设7到8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3-x1=2a1T2 x4-x2=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 (a 1+a 2)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 0.046+0.066?0.0861?0.1060 | 4×(0.1)2 |
m/s 2=-2.00m/s 2所以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2.00m/s 2 . (3)在减速阶段产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的阻力,若用 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 所以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素的真实值偏大. 故答案为:(1)6和7 (2)2.00 (3)偏大
『捌』 小岩同学想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请你和她一起来完成探究过程.(1)点燃蜡烛
(1)根据实验的要求,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 (2)因为只有清晰的像才能准确的测量物距与像距,所以为了找到像的准确位置,必须做好光屏的微调; (3)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u=v=2f=20cm,则f=10cm. (4)保持蜡烛位置不动,把凸透镜从距蜡烛一倍焦距处向蜡烛移动2cm,即此时的物距是8cm,即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像在同一侧,因此可以从光屏这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利用此原理.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最清晰;(3)10;(4)光屏一侧;放大;放大镜.
『玖』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填空.(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1)铁架台,分液漏斗,水槽,故答案为:铁架台;分液漏斗;水槽;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故答案为:AC或AD;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