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西太工矿业教学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徐州翰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金1006万,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产品有:现代化矿井开采设计综合模型、综采工作面仿真配套设备系统装置、现代化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综合演示装置、智能型瓦斯(煤尘)爆炸实验演示装置(微机操作)、斜井串车(箕斗)提升仿真装置、井底车场巷道布置、特殊工种实操实训系列产品等.公司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产品口碑优良,并设立客户服务中心。
法定代表人:邢少彬
成立时间:2012-09-11
注册资本:1006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40400101043981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山西省长治县苏店镇长治技师学院海棠校区
Ⅱ 位村矿井山西组二<sub>1</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位村煤矿瓦斯地质简介
一、矿井概况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村煤矿位于焦作市东北25km处,南距修武县城15km。井田范围内有铁路专用线,交通便利。井田走向N 35°~42°E,倾向SE,走向长3.08km,倾向长1.02km,井田总面积3.16km2。1991年建成投产,设计能力50×104t/a,采用一对竖井、三条下山开拓方式。
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共含煤13层,可采煤层2层,为山西组的二1煤层和太原组的一2煤层。二1煤层赋存稳定,平均煤厚5m,为主要可采煤层。
位村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自建井以来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3次,始突深度为256m,标高为-147m。
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位村井田位于魏村断层和北碑村断层之间,其基本构造轮廓呈一单斜构造,走向N 35°~42°E,倾向SE,煤层倾角13°~21°,平均16°。井田内构造形式以断裂为主,局部出现小的挠曲,主要断层为NE、NNE、NEE、NW向四组,总体构造简单。位村井田靠近北碑村断层,处于断层的上升盘,形成宽缓的单斜构造,同时断层以南,主要发育近EW 向小断裂。
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位村井田靠近北碑村断层,处于断层的上升盘,形成宽缓的单斜构造,有利于瓦斯的封存富集,同时断层以南,主要发育近EW 向小断裂,构造比较简单,适合开采煤层气。井田内普遍发育的正断层是造成煤层瓦斯含量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在断层附近,特别是大断层附近,煤层瓦斯含量普遍降低。在井田西部,由于受NW向界碑断层(落差100~210m)的影响,瓦斯含量降低,含量等值线沿煤层倾向延展。就整个井田总体而言,瓦斯含量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
四、瓦斯含量及资源量分布
根据位村煤矿地勘瓦斯含量资料和生产测定的瓦斯含量数据,在煤层底板标高-52.9~-488.63m,埋深162.79~584m 范围,瓦斯含量为8.47~28.88m3/t,瓦斯含量大。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认为断层、顶底板泥岩厚度和煤层底板标高对煤层瓦斯煤层瓦斯含量(W)有重要影响(见下表),煤层底板标高为主控因素,控制二1煤层瓦斯含量的整体分布(图4-1),其他地质因素影响局部变化。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不同煤层底板标高深度所对应的瓦斯含量为:-61m 处的瓦斯含量趋势值是10m3/t;-172m 处的瓦斯含量趋势值是15m3/t;-284m 处的瓦斯含量趋势值是20m3/t;-396m 处的瓦斯含量趋势值是25m3/t;煤层底板标高-508m 处的瓦斯含量趋势值是30m3/t。
图4-1 瓦斯含量与煤层底板标高回归趋势图
位村矿井煤层厚度一般为1.88~7.57m,平均5.00m,按照井田内具有相同或相近煤层气赋存特征的储层划为一个单元的原则,井田总面积约为3.18km2,瓦斯含量(煤层气含气量)最高可达26m3/t以上,其中煤层气含气量(相当于空气干燥基含气量)小于8m3/t的区域不进行计算。计算结果煤层气地质储量547.34M m3,属于中型储量规模;平均资源量丰度1.75×108m3/km2,为中等类别;煤层气埋深大部分在-400m 以深,煤层气为深部埋藏;并且二1煤属中灰,低硫无烟块煤,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厚度大、稳定,位村煤矿二1煤煤层气具一定的开发潜力。
五、瓦斯涌出特征
瓦斯涌出量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现有的开采条件和开采强度下,瓦斯含量是瓦斯涌出多少的决定因素,通过整理、收集位村煤矿建矿以来的实际瓦斯涌出资料,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具有随埋深(煤层底板标高表示)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Q 随煤层底板标高H 按式5-1变化的整体特征,局部受构造、顶底板岩性的影响,具有变大或变小的现象(图5-1);煤层底板标高H=-121m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5m3/min,煤层底板标高H=-222m 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min,煤层底板标高H=-324m 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5m3/min。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六、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划分
自建井以来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3次,始突深度256m,标高-147m,根据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和煤与瓦斯突出实际,把煤层埋藏深度大于256m 与煤层底板标高-147m 以深范围划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
Ⅲ 请问河南省哪里可以制造煤矿矿井巷道模型的。需要专业点的,附近省份的也可以。例如江苏省的。
河南天荣万华科教设备有限公司,这家是专业做煤矿安全教学模型的,各级安培中心通版风、采掘、机电、运输权提升实验室设备模型。去年我们单位在这家采购了一批三级安培中心培训模型,其中就有现代化矿井仿真综合系统模型,井上工业广场,井下全矿井生产系统,按理论制作的,外观非常漂亮,人家售后服务真好,前段时间有个小模型出了点问题我打个电话试试让来维修,没想到第二天技术人员就到我们矿上了。你要的这家应该能做的。
Ⅳ 石壕矿井山西组二<sub>1</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石壕矿井瓦斯地质简介
一、矿井概况
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石壕矿井位于河南省陕县观音堂镇境内。井田南北走向长4.54km,东西倾斜宽2.5km,面积约11.35km2。
1971年开始建矿,1984年底投产。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分区上、下山开拓方式。开采方法为炮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的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通风方式为分区式通风,即主、副两个立井进风,一、二区和三区分别用两个风井回风。其中一风井负责一、二两个采区的回风,二风井单独负责三采区回风。矿井掘进工作面均采用局部风机压入式通风,回采工作面采用“U”形全负压通风。
本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中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统上石盒子组,含煤地层总厚512.20m,分七个煤组,煤层总厚10.94m,其中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为普遍可采煤层。目前主要开采石炭—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厚度在0~34.8m 之间,平均厚度3.86m,煤种为主焦煤。煤层倾角一般12。左右,煤层松软易冒落,煤层厚度变化大,呈串珠状和鸡窝状赋存,薄煤层、无煤带呈不规则分布。
目前,矿井为低瓦斯矿井,2000~2006年矿井瓦斯涌出量统计见下表。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石壕井田位于陕渑煤田西部,处于EW 向构造与NE向构造的交汇处,两种构造体系相互影响,相互改造,使矿井地质构造变的较为复杂,区内地层为一宽缓的单斜,西北部地层平缓,走向N 40°~70°E,倾向SE,倾角10°~20°;而西南部地层起伏急剧变陡,走向N 30°~70°W,倾向NE,倾角20°~40°,以至增大直立及倒转。
区内构造形态以断层为主,褶曲次之,断层主要发育在渑池向斜的北翼,断层的延伸方向多与向斜轴方向垂直。断层发育近SN、NWW和N NW向三组,以近SN向为主。本区发育落差10~30m的断层10条,30~50m的断层1条,大于50m 断层5条,断层密度为1.6条/km2。落差小于10m的断层98条。总体来看,本区地质构造复杂,矿井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小断层以N NW向和近SN 向为主,主要分布于F45断层以西,主井和副井以北,多为高角度正断层,一般倾角60°~70°,呈密集型出现,在剖面上形成较陡的阶梯状,一般落差小,延伸距离短。
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井田总体为一向斜构造,张扭性断裂较为发育,且煤层埋深较浅,上覆有效地层厚度较薄,为煤层瓦斯逸散提供了条件,决定了本区煤层瓦斯易于逸散,瓦斯含量较低。二1煤层顶板岩性多为细—中粒砂岩,其中孔(裂)隙较为发育,利于煤层瓦斯逸散,也是本区二1煤层中瓦斯含量较低的原因之一。矿井涌水量较大,在地下水的活动过程中,由于水的循环,造成煤层瓦斯溶于水而被携带逸失,加之水分子占据煤的微孔隙空间,不仅排挤游离瓦斯,而且还降低了煤微孔隙表面的吸附能力,从而也使煤层瓦斯含量降低。
矿井向斜轴部有利于瓦斯保存,背斜轴部有利于瓦斯放散。一、二采区处于背斜顶部,除二区上部12051工作面之外,基本没有大的断层构造带,围岩受到应力的拉伸作用,煤体受到破坏,煤体裂隙增大,在加上围岩封闭条件差,有利于瓦斯沿背斜顶部的裂隙逸散,开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明显小于三采区;在12051工作面附近,尽管也处于背斜顶部,但由于该处断层发育,该区先后受到南北F44、F317以及F41等正断层影响,在断层和褶曲构造叠加影响下,煤体破坏严重,透气性差,在加上该处煤厚高达35m,地处鸡窝顶部,有利于瓦斯富集。三采区处于向斜轴部,周围岩层由于受到强力挤压,围岩透气性变的更低,有利于瓦斯封存。另外,在该区域中,由于受到F10和F45两个大断层的影响,以及次一级断层发育,造成煤体破坏严重,煤层透气性大大降低,同时由于小断层断距小,延伸短,不容易与地表连通,形成了良好的瓦斯储存环境。
煤层厚度对瓦斯赋存具有重要影响,该煤层赋存不稳定,煤层厚度变化大,煤层厚度超过8m 时,瓦斯含量将大大提高,如二采区的12051工作面和12081工作面,分别处于两个“鸡窝”顶部,煤层厚度均超过8m,在开采过程中,瓦斯经常处于临界值。
四、瓦斯含量分布
根据以往勘查钻孔采样测试结果:在205.99~635.16m 取样深度范围内,二1煤层瓦斯成分变化为:C H4成分占0~93.78%,CO2成分占2.24%~46.06%,N2成分占5.67%~97.76%。一般C H4成分随煤层埋深增加而增高,CO2和N2成分则相反,即其所占比例随煤层埋深增加而减少。
在上述取样范围内,二1煤层甲烷含量变化为0~1.884m3/t,大致有随煤层埋深增加而增大的趋势。CO2含量为0.051~2.068m3/t,氮气含量为0~7.105m3/t。
矿井范围内煤层瓦斯含量普遍较低,一般小于3m3/t,除二采区和三区的深部之外均属于瓦斯风化带范围。
五、瓦斯涌出特征
根据历年矿井瓦斯及CO2涌出鉴定结果分析:矿井瓦斯涌出量普遍较低,矿井瓦斯涌出量随煤层埋深增加而增高,基本上是煤层深度每增加170m,瓦斯涌出增大0.1m3/t,但是在煤厚在10m 以上时,瓦斯涌出将大大增加,特别是在掘进过程中,局部瓦斯积聚现象频繁出现。如:11012工作面煤层底板标高为+400m,瓦斯的涌出量为0.08m3/min;而同一采区的11021工作面煤层底板标高为+320m,瓦斯的涌出量为0.1m3/min;二、三采区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并且断层构造发育,小断层较多,尤其在12081、13231 工作面掘进期间,瓦斯涌出极为不均衡,局部地点瓦斯浓度可达到3%左右。但是该两采区涌水量较大,由于地下水的循环,造成煤层瓦斯溶于水而被携带失散,加之水分子占据煤的微孔隙空间,不仅排挤游离瓦斯,而且还降低了煤微孔隙表面的吸附能力,回采工作面一旦形成,在回采期间瓦斯涌出基本稳定。
Ⅳ 有没有专业的煤矿工业模型公司
专门做煤矿模型的公司应该说没有,大部分都是原来以房产模型为主业的公司内,如今因为房容产市场不景气,不得不接一些煤矿、电厂的单子来做。
根据我的经验,以下这几家虽说规模不大,但在煤矿模型制作上应该算是比较专业的,提供给楼主备选吧:
北京天工奇创模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乾坤创想高科技公司
北京京品天下精品工业模型
Ⅵ 陈四楼矿井山西组二<sub>2</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陈四楼矿井瓦斯地质简介
一、矿井概况
永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四楼煤矿位于河南省永夏煤田中部,永城隐伏背斜的西翼,行政区划隶属于永城市。井田南北长12.5km,东西宽5.9km,勘探面积73.8km2。
陈四楼煤矿为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于1990年开工建设,1997年11月6日建成投产。矿井设计年产能力240×104t,2007年实际生产313×104t。
目前矿井开采二2煤层,二2煤层赋存于山西组中部,层位稳定—较稳定,可采厚度0.8~3.85m,平均厚度2.45m,倾角8°~15°。二2煤层底板多为中、细粒砂岩,局部为黑色泥岩及砂质泥岩,顶板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次为中、粗粒砂岩。
本井田瓦斯普遍较低,井田大部分位于瓦斯风氧化带,仅个别区段有瓦斯富集现象。2000~2006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见下表。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本井田位于永城隐伏背斜的西翼,地层总体走向NNW,向NWW倾斜,基本为一单斜构造。由于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井田内NW、NWW和NE、NNE向断层、褶曲及岩浆活动均较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次之。井田构造以NW和NWW向断层和近EW 向的断层为主,并形成地堑、地垒构造。井田煤层倾角浅部较大,02~03号勘探线及65号勘探线以北,一般为15°~20°,向深部逐渐变缓,中部10°左右,深部为4°~8°。
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井田构造受一系列N W、NWW 正断层控制,断层一般落差40~50m,最大落差160m,长期表现为拉张作用,使得瓦斯大量释放,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在接受新生代沉积之前,各煤层露头长期暴露在地表,导致煤层瓦斯大量逸散,是煤层瓦斯含量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井田NE、NNE和NW、NWW向断层、褶曲及岩浆活动,均较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次之。近EW 向断裂,由于落差大、延展较长,起控制作用,在剖面上将煤层切割成地堑、地垒式的构造形态,加之井田内小构造发育,如此构造特征增加了断裂间以及煤层与上覆岩层的连通性,有利于瓦斯的逸散,也是煤层瓦斯较低的另一原因。
受岩浆侵入和构造的影响,导致瓦斯局部富集。如二2煤层6707孔和6919孔一带,瓦斯含量相对较高,主要受岩浆侵入和断层的影响。
四、瓦斯含量分布
根据瓦斯含量测试数据,二2煤层瓦斯含量普遍较低,唯有6707孔和6919孔瓦斯含量相比稍大,达6.56m3/t和3.49m3/t,且甲烷成分在80%以上,其他钻孔测得含量和甲烷成分都相对偏低,甚至为零。瓦斯含量及瓦斯成分总趋势均随煤层埋深增加而增高,东部含量及成分均较西部较低。结合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分析认为,二2煤层瓦斯含量普遍较低,大部分位于瓦斯风化带,仅个别区段由于受岩浆岩侵入和构造的影响,有瓦斯富集现象。
五、瓦斯涌出特征
从实际瓦斯涌出可知,井田生产期间瓦斯涌出量较少,绝对瓦斯涌出量在2m3/min以下,大都在0.6~0.8m3/min之间,相对瓦斯涌出量大都在1m3/t以下,少数在1~6m3/t之间(图5-1、图5-2)。
根据瓦斯含量分布特征分析及实际瓦斯涌出统计资料来看,本井田二2煤层瓦斯含量普遍较低,开采期间瓦斯涌出量较少,因此预测未采区大部分区域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在5m3/min以下,个别区段由于受岩浆岩侵入和构造的影响,瓦斯涌出量有增大的现象。
图5-1 回采工作面实际绝对瓦斯涌出量
图5-2 回采工作面实际相对对瓦斯涌出量
Ⅶ 刘河矿井山西组二<sub>2</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刘河矿井瓦斯地质简介
一、矿井概况
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刘河煤矿位于河南省永城市东北21km处,行政区划隶属于永城市刘河乡,区内交通方便。
刘河煤矿为新建矿井,2006年12月正式进入联合试运转阶段。井田面积约6.5km2,地质储量2268×104t,可采储量1121×104t,设计生产能力30×104t/a,服务年限26.7年。井田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以一对立井2个水平开拓全井田,第一水平标高-400m,第二水平标高-575m。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通风系统相对简单。
本区含煤地层有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一、二段,共含煤22层,煤层总厚7.15m,仅下二叠统山西组二2煤全区发育,层位稳定,普遍可采,为本矿井主采煤层,平均厚度2.67m,煤种主要为贫煤,局部为无烟煤。下石河子组
刘河煤矿2007年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6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86m3/t,为低瓦斯矿井。
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刘河井田位于永夏复式背斜北端东翼,夹持于F28断层和F101断层之间,受NNE向断裂的控制。地层走向40勘探线以南为N NE向,以北逐渐变为N NW向,倾向SE—NE,倾角为5°~32°,井田构造以NNE向断裂为主,并发育有宽缓褶皱。大的主干断层两侧多发育次一级的小型分支断层。
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井田处于F28、F4高角度正断层所夹持区域,张性裂隙比较发育,煤层瓦斯容易逸散,井田内瓦斯含量普遍较少。区内外侵入岩体分布较广,多以似层状、脉状等形式出现,侵入于煤系或煤层中,使煤层在部分范围变成天然焦或半天然焦,不具备吸附瓦斯能力。
四、瓦斯含量分布
从瓦斯地质规律和测试的瓦斯含量数据来分析,井田范围内瓦斯含量普遍较少。唯有3608钻孔测得含量相比稍大一点,达4.53m3/t,daf,其他钻孔测得含量都相对偏低,甚至为零。从瓦斯成分来看,除3608钻孔的C H4达90.32%以外,其他钻孔C H4都很低,可见除3608钻孔以外的其他5个钻孔均处于瓦斯风化带。F4大断层为井田分界性断层,该断层以西为瓦斯风化带,处于开采区,瓦斯含量小,该断层以东为勘探区,埋藏相对较深,瓦斯含量相对偏大,3608钻孔就处于F4断层东侧。
五、瓦斯涌出特征
刘河矿井大部分位于瓦斯风化带内,瓦斯涌出量较小。首采的几个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均很小,绝对瓦斯涌出量最大0.19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最大0.17m3/t。刘河煤矿2007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0.86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6m3/min,为低瓦斯矿井。从瓦斯含量的分布规律分析,瓦斯含量测点分布在采区的不同区域,对应着不同底板标高处的瓦斯大小,由此可知井田内F4断层西侧区域瓦斯不大。预测井田范围内F4断层西侧区域工作面回采瓦斯涌出量不超过5m3/min。F4断层东侧区域处于勘探区,目前缺少实测资料,根据井田区域构造对瓦斯的控制理论分析,F4和F101断层所夹条状块段瓦斯会稍大一些。
Ⅷ 告成矿井山西组二<sub>1</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告成煤矿瓦斯地质简介
一、矿井概况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告成煤矿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部,井田范围属告成、芦店和大治三个乡,郑州市西南60km,距登封市12km。井田北与芦店勘探区毗邻,南以告F2(石淙河)断层为界,井田长10km,东西宽3.5km,面积35km2。
1992年开始建井,1999年建成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104t/a,2001年达产。采用双立井水平大巷方式开拓,采煤方法为倾斜长壁,一次采全厚,全部陷落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
告成煤矿2005年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二1煤层,煤层厚度0~18.3m,平均4.86m,煤层倾角8°~26°,平均12°。告成煤矿历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统计见下表。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告成井田位于颍阳—芦店向斜的东段南翼。主体形态为走向NE,倾向NW的单斜构造。因井田位于嵩山背斜和箕山背斜之间,也处于北西向的嵩山和五指岭平移断层之间,地层走向NE,又因位于芦店滑动构造的西部,井田整体受滑动构造控制,并主要受石淙河断层(告F2)的控制,井田内二1煤层分布面积30km2,受滑动构造作用的面积27km2。滑动构造的主滑面沿着二1煤层上部通过,受其铲蚀和推挤的影响,煤层厚度变化大,煤厚突变点较多,出现了12个无煤带和不可采带,合计面积2km2以上,占二1煤层分布面积的6.7%,煤厚为0~18.23m。
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滑动构造为井田主体构造,它对瓦斯的赋存起着控制作用,由于滑动构造作用,造成煤系地层破坏,滑面附近岩层破碎,使得瓦斯不仅沿煤层向浅部运移,而且沿破碎带垂向放散以及滑动面向浅部运移。破碎带的分布不均匀,其厚度和破碎程度存在差异,对瓦斯赋存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煤层顶板破碎易于瓦斯放散;煤层顶板完整,易于瓦斯富集,如副12206孔~副12214孔一线,煤层顶板完好,应力相对集中,瓦斯含量高,13051工作面掘进和回采量瓦斯涌出量较高,13051上下副巷发生过5次动力现象。
断层影响瓦斯的赋存主要取决于断层性质的差异。正断层多有利于瓦斯释放,逆断层对瓦斯起封闭作用,如付12902孔受告F21正断层影响,含量仅1.76m3/t·r,明显偏低。而12010孔处于告F3逆断层中,孔深345.8m,含量却高达11.66m3/t。井田煤层厚度变化大,煤厚突变点较多,煤层厚度对瓦斯赋存有较大影响,煤层较厚区域瓦斯含量大,特别是煤层突然变厚的地带是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地带。
四、矿井瓦斯含量分布
煤层露头及告F2断层为瓦斯放散的边界,告F3逆断层对瓦斯有一定的封闭作用,因此沿煤层露头向深部水平宽800~1400m和告F2~告F3之间的狭长条带应属瓦斯风化带,井田南西段和北东段深部为瓦斯富集区。在瓦斯风化带以深范围瓦斯含量2~14.4m3/t,daf,瓦斯含量有随煤层埋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的整体规律。
五、瓦斯涌出特征
在现有的开采条件和开采强度下,通过统计分析告成煤矿历年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数据,在瓦斯带内瓦斯涌出量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大的整体特征,局部受滑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厚等的影响,具有变大或变小的现象。
煤层底板标高+100m 以浅,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5m3/min;+100~-10m,绝对瓦斯涌出量在5~10m3/min;-10~-120m,绝对瓦斯涌出量10~15m3/min;-120m以深,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5m3/min。
六、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划分
(1)2004年1月15日,21021工作面下顺槽辅助巷发生动力现象,其煤层底板标高为-100m。从实测资料看,在煤层底板标高-93m 处实测瓦斯压力为0.63MPa,-160m 处测定瓦斯压力为1.1MPa。并且受滑动构造的影响,构造煤全区发育,根据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瓦斯动力现象和郑州矿区低临界值突出的特点,将煤层底板标高-20m 以深划为突出危险区。
(2)分布于13081工作面两侧的13071、13091工作面回采后造成13081工作面瓦斯的大量释放,瓦斯压力降低,况且13071、13091工作面回采时没有发生瓦斯动力现象,13081工作面定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13121炮放工作面,其南侧相邻的13111工作面已炮放回采结束,没有发生过瓦斯动力现象,回采已使13121炮放工作面释放一些瓦斯,13121工作面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13021工作面,其范围内已经进行过小条带工作面回采,分别为13011、13013、13015三个条带开采。在日产量分别为612t/d、552t/d、521t/d的情况下,13021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分别为1.41m3/t、0.6m3/min;1.3m3/t、0.5m3/min;4.73m3/t、1.71m3/min。小条带工作面回采时已释放一些瓦斯,况且瓦斯涌出量比较低,13021工作面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