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还能做什么实验
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是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装置,可以用于固体加热类的实验,如碳酸氢铵、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实验,用氯化铵与碱石灰加热制取氨气的实验等。
B. 如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1)通过看图,不难发现A是酒精灯,B是试管,C是集气瓶,D水槽; (2)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高加热速度快,效果较好,通常是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3)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这是因为如果有水生成,当水流到试管底部时,试管突然遇冷会破裂; (4)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当集气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已经集满了,又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要检验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5)高锰酸钾晶粒受热会迸溅,如果进入导管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故答案是: (1)酒精灯、试管、集气瓶、水槽; (2)外,温度高、加热快; (3)下、防止有水生成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4)排水、较大气泡、上、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5)防止高锰酸钾晶粒进入导管而产生不良影响. |
C. 下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指出图中下述仪器名称 当集气
(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专水槽是盛水的仪器属,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试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
(2)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当集气瓶内的水完全排出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小心移出水槽后,瓶子应正放,这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答案:
(1)酒精灯;试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
(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正;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先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D.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步骤
1、装配实验装置(试管内的导管稍伸出胶塞即可,便于气体导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管口放一小团棉花(防止热的氧气流把高锰酸钾粉末吹入导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酒精灯外焰要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5、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放出时开始收集。
(①在加热前就应把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等待收集;②开始有气泡不要就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③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溢出时,证明已满。)
6、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面。
7、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先预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
3、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4、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
5、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
6、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
7、实验结束时,先移走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8、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E. 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1)指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2)
(1)这些仪器都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故答案是:酒精灯,试管,铁架台;
(专2)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属导管只要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故答案是:
①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②夹试管没有夹在离试管口
1 |
3 |
加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