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记录了下列实验步骤.合理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写步
先组装器材,然后进行实验操作,所以首先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再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然后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恰能在平板上作匀速运动,此步骤是为了平衡摩擦力;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最后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两三次.故合理的操作顺序为:BACD
故答案为:BACD
⑵ 某学生利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m=50g的钩码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钩码
①实验中安装、调整好器材,穿好纸带,在打点之前,应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整理器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 2 ,有: s 6 -s 3 =3a 1 T 2 ① s 5 -s 2 =3a 2 T 2 ② s 4 -s 1 =3a 3 T 2 ③ a=
解得:a=
带入数据解得a=9.60m/s 2 . ②根据实验原理可知,造成该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物体下落过程中存在摩擦阻力,一是小球下落的空气阻力,二是纸带和限位孔之间的摩擦,故具体采取的具体措施为:将钩码换成较大质量的重锤. 故答案为:①交流,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纸带,关闭打点计时器电源; a=
a=9.60m/s 2 ②将钩码换成大质量的重锤. |
⑶ 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m=50g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
(1)①实验操作:先接通电源,然后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再关闭电源.
②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有:
x6-x3=3a1(2T)2…①
x5-x2=3a2(2T)2…②
x4-x1=3a3(2T)2…③
a=
a1+a2+a3 |
3 |
(x6+x5+x4)?(x3+x2+x1) |
36T2 |
(x6+x5+x4)?(x3+x2+x1) |
36T2 |
⑷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
(1)由实验装置图象可知,打点计时器用的必须是交回流电,图中用的是直流电,所以采答用的电源不对, 小车释放的位置应该靠近计时器,以便测量更多的数据来减小误差. (2)根据推论公式△x=aT 2 ,有: S 2 - S 1 =2a T 2 解得 a=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世间内的位移之差为一个恒量,故: BC-AB=CD-BC 解得: BC=
B点瞬时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故: v B =
故答案为:(1)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重物释放时应紧靠打点计时器;(2)
|
⑸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如下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来测小车的加速度,由导轨标尺
由于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
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1=
d |
t1 |
d |
t2 |
1 |
2 |
d |
t2 |
1 |
2 |
d |
t1 |
1 |
2 |
d |
t2 |
1 |
2 |
d |
t1 |
⑹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B.让小车拖着纸带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内开关外,在容下列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给打点计时器供电,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处理数据,故选:AD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个定值得:
s3-s2=s2-s1
解得:s3+s1=2s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vc=
=s2+s3 2T s2+s3 10t
故答案为:
(1)AD;(2)s3+s1=2s2;s2+s3 10t
⑺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
(1)①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 ;②重物释放时应紧内靠打点计时器 .(2) 0.49 0.42
⑻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来测小车的加速度,由导轨标尺可
⑼ (1)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