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简述熔点的测定原理
熔点测定的原理:任何纯净的固体有机化合物都具有恒定的熔点,且熔点距一般都不超过 1 ℃,所以通过测定熔点可以鉴别未知固态有机物和判断有机物的纯度
❷ 熔点仪的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熔点仪的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进入正式测试前,必须进行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硅油的灌入
用注射器(附件)吸取硅油(附件)10ml从溢出口注入,重复6次,共需注入60ml硅油,然后将溢油瓶套在溢出口上(如长期测量熔点低于90℃时,可用蒸馏水代替硅油)。
2、油浴管的更换
首先取下溢油瓶,然后卸下侧板;用手伸进仪器箱体内,一手托住油浴管,一手拉下弹簧,然后竖直向下再水平取出油浴管,取出油浴管时,须小心谨慎,以免玻璃破损。
把油管装入仪器内,按上述方法相反次序进行。
熔点测定
1、通过起始温度拔盘输入所需要的起始温度,设置的起始温度应低于待测物质的熔点(不大于280℃)。
2、开启电源形状,通过观察窗可以看到照明灯亮,硅油被电机搅拌,说明仪器已处于接通状态,同时显示屏会显示出当前的油浴温度,此后仪器自动达到预置设定温度并自动平衡,若要修改预置温度,则重新输入所需的预置温度,按一下“置入”键即可。
3、仪器预热20分钟,将装有待测物质的毛细管从插入口中内的小孔中置入到油浴管中(插入及取出毛细管进必须小心谨慎,切勿折曲)。
4、根据需要选择升温速率,按下相应的键,左上方即有光亮指示,说明仪器已进入线性升温工作状态,四档线性升温速率键可随时变换,对于未知熔点值的样品可先用快速升温得到初步熔点范围后而精测。
5、通过观察窗观毛细管内的样品的熔化过程,出现初熔时,按下“按熔”键,初熔存贮指示灯亮,说明初熔已被贮存。出现终熔时,按下终熔键,显示屏上的数字被保持不动,这个数值就是终熔值。
说明:如果发生误动,则无法修改初、终熔读数,只好重新测量。
6、若要读出初熔,按一下初熔读出键,显示屏上数字就是初熔值,但几秒后,显示屏上的数字又转换到终熔值。这样一直可以重复读出。
7、谨慎取出测量完毕的毛细管。
8、如果要重复测同种样品,那么按一下“置入”键,仪器自动进入起始温度设定,等平衡后重复3-7的步骤即可。
9、如果要测其它物质的熔点,可通过起始温度拔盘重新输入新的起始温度,然后按一下“置入”键重复3-7的步骤即可。
10、一般推荐用户先测量低熔点物质,后测高熔点物质。
11、如果仪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及时和成都雅源科技技术部工程师联系,以免影响你的实验操作。
❸ 熔点仪的熔点测定
1.通过起始温度拔盘输入所需要的起始温度,设置的起始温度应低于待测物质的熔点(不大于280℃),根据线性升温速率,选择推荐如下表;供用户参考。
速率选择 起始温度低于熔点
0.5℃/min 3℃
1℃/min 3~5℃
1.5℃/min 6~10℃
3℃/min 9~15℃
2.开启电源形状,通过观察窗可以看到照明灯亮,硅油被电机搅拌,说明仪器已处于接通状态,同时显示屏会显示出当前的油浴温度,此后仪器自动达到预置设定温度并自动平衡,若要修改预置温度,则重新输入所需的预置温度,按一下“置入”键即可。
3.仪器预热20分钟,将装有待测物质的毛细管从插入口中内的小孔中置入到油浴管中(插入及取出毛细管进必须小心谨慎,切勿折曲)。
4.根据需要选择升温速率,按下相应的键,左上方即有光亮指示,说明仪器已进入线性升温工作状态,四档线性升温速率键可随时变换,对于未知熔点值的样品可先用快速升温得到初步熔点范围后而精测。
5.通过观察窗观毛细管内的样品的熔化过程,出现初熔时,按下“按熔”键,初熔存贮指示灯亮,说明初熔已被贮存。出现终熔时,按下终熔键,显示屏上的数字被保持不动,这个数值就是终熔值。
说明:如果发生误动,则无法修改初、终熔读数,只好重新测量。
6.若要读出初熔,按一下初熔读出键,显示屏上数字就是初熔值,但几秒后,显示屏上的数字又转换到终熔值。这样一直可以重复读出。
7.谨慎取出测量完毕的毛细管。
8.如果要重复测同种样品,那么按一下“置入”键,仪器自动进入起始温度设定,等平衡后重复3-7的步骤即可。
9.如果要测其它物质的熔点,可通过起始温度拔盘重新输入新的起始温度,然后按一下“置入”键重复3-7的步骤即可。
10.一般推荐用户先测量低熔点物质,后测高熔点物质
11.如果仪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及时和成都雅源科技技术部工程师联系,以免影响你的实验操作.
❹ 求化学实验里常用仪器的图片和名称。(差不多有30个)
干燥箱、培养箱、电阻炉、水浴锅、水浴箱、万用电炉、蒸馏水机、粉碎机、组织捣碎机、电动搅拌器、磁力搅拌器、震荡机(摇床)、显微镜、浊度仪、酸度计、电导率仪、色度计、罗维朋、离心机、以及药检仪器(熔点仪、崩解仪等)、电位滴定仪、高效液相,原子吸收、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粘度计、水分测定仪、旋光仪、阿贝折射仪、溶解氧仪、COd等。
由于种类较多,并且一种仪器型号也较多,所以建议你去网上看下他们的图片。我这里就不给您提供图片了。
❺ 熔点仪熔点测定时,为什么预置温度不能离样品预计熔点太近
一、实验目的1.了解熔点测定的原理及意义2.掌握毛细管熔点测定法和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熔点的操作方法二、基本概念及原理(添加图1。物质蒸气压随温度变化曲线,2,相随时间变化图熔点的定义:晶体化合物的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成平衡状态时的温度,称该化合的熔点。熔程:初熔至全熔的范围称熔程。纯物质的熔程不超过0.5-1.0℃。含有杂质的物质,其熔点较纯物质低,且熔程较长。意义:测定熔点对鉴定有机物和定性判断固体化合物的纯度有很大价值。三、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尿素:肉桂酸(1:1)、尿素、肉桂酸、b形管、带缺口塞的温度计、铁架台、熔点管、酒精灯、表面皿、长玻璃管、显微熔点仪四、实验装置熔点浴:液体石蜡做热浴提勒管(b形管)a.水银球应位于b形管上下叉管口之间;b.样品部分应位于水银球中部;c.b形管加入液体高度达叉管处即可;d.在图示位置加热,以使受热均匀。四、实验内容1.用毛细管法测定尿素、肉桂酸及混合样的熔点:分别粗测一次、精测两次;2.使用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尿素、肉桂酸的熔点。五、操作步骤(一)毛细管熔点测定法(1)熔点管的制备:玻璃工操作:拉制直径为1mm、长7-8c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2)样品的装入:样品要研细、样高2-3mm、药品装入要均匀,结实;(3)装配好仪器后,小火加热;(4)距熔点10-15℃时,控制升温速度为1-2℃/min;(5)记下样品开始塌落并有液相产生时(初熔)和固体完全消失时(全熔)的温度计读数,即该化合物的熔程。(6)重复以上操作,分别测定。(二)用熔点测定仪测定熔点(演示讲解)注意事项:1.所用样品必须干燥,研细,装实。2.应注意观察在初熔前是否有萎缩或软化,放出气体以及其它分解现象。例如某物质在112℃开始萎缩,在113℃时有液滴出现,在114℃时全部液化,应记录如下:熔点113-114℃,112℃萎缩。3.粗测熔点时加热速度稍快,了解样品大致熔点范围。4.精测时加热速度先快后慢,到距离熔点10-15℃时,控制加热速度1-2℃/min。5.测另一样品时,要待热浴温度降至其熔点以下30℃左右再测。六、思考与讨论1.如何用熔点熔点测定的方法来确定A和B是否是同一物质?2.测熔点时,若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1)熔点管不洁净。(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尚有一针孔。(3)熔点管壁太厚。(4)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5)加热太快。(6)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
❻ “有机实验报告:熔点的测定”
实验一 熔点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测定固体有机物熔点;鉴定固体有机物及其纯度;
2.掌握测定熔点的操作。
物质熔点的测定是有机化学工作者经常用的一种技术,所得的数据可用来鉴定晶状的有机化合物,并作为该化合物纯度的一种指标。
二、熔点测定原理
什么叫熔点——用物质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理解。熔点的定义:固液两相的蒸气压相同而且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的温度就是该固体物质的熔点。
测熔点时几个概念:始熔、全熔、熔点距、物质纯度与熔点距关系。
混合熔点测定法——鉴定熔点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试样是否为同一物质?
测定熔点实验关键是:由于毛细管法是间接测熔点方法,所以加热升温速度是本实验的关键,当接近熔点时升温速度一定要慢,应小于1~2℃/min;密切观察加热和熔化情况,及时记下温度变化。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毛细管法测熔点,用b形管测熔点装置(本实验使用)其它测定方法:
显微熔点测定仪
数字熔点测定仪
四、实验步骤及实验关键
1.样品填装(研碎迅速,填装结实,2~3mm为宜)
2.毛细管安装在温度计精确位置、再固定在b形管中心位置,按图2-13安装。
3.加热升温测定、注意观察、做好记录
加热升温速度:开始时可快些~5℃/min
将近熔点15℃时,1~2℃/min
接近熔点时0.2~0.3℃/min
每个样品至少填装两支毛细管,平行测定两次。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样品 1次 2次 3次
肉桂酸(℃)
尿素(℃)
混合熔点(℃)
操作要点和说明
影响毛细管法测熔点的主要因素及措施有:
1、熔点管本身要干净,管壁不能太厚,封口要均匀。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封口一端发生弯曲和封口端壁太厚,所以在毛细管封口时,一端在火焰上加热时要尽量让毛细管接近垂直方向,火焰温度不宜太高,最好用酒精灯,断断续续地加热,封口要圆滑,以不漏气为原则。
2、样品一定要干燥,并要研成细粉末,往毛细管内装样品时,一定要反复冲撞夯实,管外样品要用卫生纸擦干净。
3、用橡皮圈将毛细管缚在温度计旁,并使装样部分和温度计水银球处在同一水平位置,同时要使温度计水银球处于b形管两侧管中心部位。
4、升温速度不宜太快,特别是当温度将要接近该样品的熔点时,升温速度更不能快。一般情况是,开始升温时速度可稍快些(5℃/min)但接近该样品熔点时,升温速度要慢(1-2℃/min),对未知物熔点的测定,第一次可快速升温,测定化合物的大概熔点。
5、熔点温度范围(熔程、熔点、熔距)的观察和记录,注意观察时,样品开始萎缩(蹋落)并非熔化开始的指示信号,实际的熔化开始于能看到第一滴液体时,记下此时的温度,到所有晶体完全消失呈透明液体时再记下这时的温度,这两个温度即为该样品的熔点范围。
6、熔点的测定至少要有两次重复的数据,每一次测定都必须用新的熔点管,装新样品。进行第二次测定时,要等浴温冷至其熔点以下约30℃左右再进行。
7、使用硫酸作加热浴液(加热介质)要特别小心,不能让有机物碰到浓硫酸,否则使溶液颜色变深,有碍熔点的观察。若出现这种情况,可加人少许硝酸钾晶体共热后使之脱色。采用浓硫酸作热浴,适用于测熔点在220℃以下的样品。若要测熔点在220℃以上的样品可用其它热浴液。见兰大、复旦书P431。
思考题
1、测熔点时,若有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1)熔点管壁太厚。
(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尚有一针孔。
(3)熔点管不洁净。
(4)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
(5)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
(6)加热太快。
答:(1)管壁太厚样品受热不均匀,熔点测不准,熔点数据易偏高,熔程大。
(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有一针孔,空气会进人,加热时,可看到有气泡从溶液中跑出接着溶液进人,结晶很快熔化,也测不准,偏低。
(3)熔点管不洁净,等于样品中有杂质,致使测得熔点偏低,熔程加大。
(4)样品未完全干燥,内有水分和其它溶剂,加热,溶剂气化,使样品松动熔化,也使所测熔点数据偏低,熔程加大.样品含有杂质的话情况同上。
(5)样品研得不细和装得不紧密,里面含有空隙,充满空气,而空气导热系数小传热慢,会使所测熔点数据偏高熔程大。
(6)加热太快,升温大快,会使所测熔点数据偏高,熔程大,所以加热不能太快。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让热量由管外传至管内,以使固体熔化。另一方面因观察者不能同时观察温度计所示度数和样品的变化情况,只有缓慢加热才能使此项误差变小。
2、是否可以使用第一次测过熔点时已经熔化的有机化合物再作第二次测定呢?为什么?
答:不可以,这是因为第一次测过熔点后,有时有些物质会产生部分分解,有些会转变成具有不同熔点的其它结晶形式。
❼ 熔点测定仪原理
根据物理化学的定义,物质的熔点是指该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在有机化学领域中,熔点测定是辨认物质本性的基本手段,也是纯度测定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熔点测定仪在化学工业、医药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生产药物、香料、染料及其他有机晶体物质的必备仪器。
WRR熔点仪是按照药典规定的熔点检测方法而设计的,该仪器利用电子技术实现温度程控,初熔和终熔数字显示。应用了线性校正的铂电阻作检测元件,并用电子线路实现了快速“起始温度”设定及四档可供选择的线性的升温速率。仪器采用药典规定的毛细管作为样品管,通过高倍率的放大镜观察毛细管内样品的熔化过程,清晰直观,是制药、化工、染料、香料、橡胶等行为理想的熔点检测仪器。
共4张
海能全自动熔点仪
操作步骤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注意:进入正式测试前,必须进行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硅油的灌入
用注射器(附件)吸取硅油(附件)10ml从溢出口注入,重复6次,共需注入60ml硅油,然后将溢油瓶套在溢出口上(如长期测量熔点低于90℃时,可用蒸馏水代替硅油)。
2.油浴管的更换
首先取下溢油瓶,然后卸下侧板;
用手伸进仪器箱体内,一手托住油浴管,一手拉下弹簧,然后竖直向下再水平取出油浴管,取出油浴管时,须小心谨慎,以免玻璃破损。
把油管装入仪器内,按上述方法相反次序进行。
1.目的
规范分析人员的仪器操作,确保分析仪器的正常使用。
2.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的该型号的分析仪器。
3.基本操作
3.1装样
3.1.1将样品置于瓷研钵内,轻轻研碎成尽可能细密的粉末,以得到均一的样品。
3.1.2取一支或数支清洁、干燥的熔点管,将其开口端插入样品中,装入样品。
3.1.3取一长约0.8米的干燥玻璃管,直立于玻璃板上,将装有试样的熔点管在其中投落至少20次,使熔点管内样品紧缩至3-4mm高。如果同时测两个样品进行比较,样品的高度应该一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3.1.4所测的是易分解或易脱水样品,应将熔点管另一端熔封。
3.2熔点测定
3.2.1打开仪器电源开关,预热10min后,设置起始温度和升温速率。
3.2.2将熔点管插入样品插座,保持3-5min后,按"升温"键开始测定,仪器面板自动显示熔化曲线。
3.2.3根据熔化曲线,读出初熔温度和终熔温度。
3.2.4待炉温下降到起始温度后,重复测定,读取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测定的初熔温度加终熔温度之平均值之差不大于1℃。
3.3关机
3.3.1将熔点仪起始温度设置为30℃,待仪器温度达到设置温度后,关闭熔点仪电源开关。
4.注意事项
4.1样品必须烘干并严格按照要求制备样品和装样。
4.2样品装样的好坏及一致性将直接影响测量读数的准确性,"装样不好"可能导致熔化
曲线出现波谷或长距离的不连续,此时的测量值仅供参考。
❽ 如何使用熔点仪测熔点
所谓测熔点就是通过使用熔点仪测的样品的大致熔化范围,而熔点仪就是检测样品熔点大致范围的仪器
那如何测熔点呢?
首先,我们需要买一罐熔点毛细管,一般实验室里都会有的,比一般的点板毛细管要粗一点,并且一头密封.其次,我们需要1根直型冷凝管,用途过会我会说到.最后,拿出你要测熔点的样品,以及纸巾.
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测熔点了.我师兄把他的样品都装在了5ML的棕色瓶中.所以,我要做的就是拧开棕色瓶的瓶盖,取一根熔点毛细管,把开口端往棕色瓶里插,多插几下,直到可以看到开口端有一段粉末被装进去了.然后,关上棕色瓶的瓶盖,将熔点毛细管的开口端向上,垂直竖起直型冷凝管,将毛细管放入其中并松手,让其自然落下,并重复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管中样品从开口端落入封口端,并要敲严实,防止固体间有间隙,会影响到我们观察初熔和终熔的变化.样品装完,用纸巾擦干净熔点毛细管的外表面,防止杂质污染熔点仪的油,影响加热速度,损坏一起.
样品装好了,就可以开始测熔点啦.由于我师兄的系列中间体的熔点大致范围都超过150度,所以,我从100度开始测量熔点.把熔点毛细管小心的插如熔点仪上的小孔中,并置于观测点中间,由于黑色的背景,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白色粉末或者晶体的熔化过程.从100度开始,调成每分钟提高3度,然后就等着看现象吧.对于新手来说,初熔的判断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总结下来,就是有个浸润现象的产生,因为液体和玻璃器皿都会有这么个现象,所以固体熔化时,会有一个很明显的与毛细管的接触面积增大的过程,并且空气体积会变大,这就是初熔.而终熔就是管中固体全部熔化成液体,记录下初熔和终熔的温度.一般两个温度间只相差2-3度.
以上就为整个测熔点的过程~~~~
❾ 全自动熔点仪测熔点的原理
全自动熔点仪是测量该温度的仪器。熔点是晶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过程中固液共存状态的温度。进行相反动作(即由液态转为固态)的温度,称之为凝固点(也称冰点),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自动测量 内置数码相机,能连续地捕捉样品的实时图像,不仅可实时显示在接收和处理数据的电脑屏幕上,还可以自动保存,以便于检测结果的后期分析回放,在自动检测技术上,MPA100熔点仪采用了光吸收及反射技术,高分辨率的数码成像检测器可准确地检测到样品瞬间的光特性变化。
操作简便 操作简便,只要选择起始温度,温度梯度,终止温度,按一下[START],就能从LCD显示屏上读出结果,使实验能在无人看管下进行。当温度稳定或熔点测定结束,熔点仪会发出声光报警,熔点仪顶部有两个玻璃架,可放置空的光细管或废弃的毛细管。如果不连接电脑,本熔点仪的触摸屏系统也可独立进行控制和操作,并显示测定的结果,操作者可从前面板观察样品,在测量过程中,可通过LCD菜单按键进行标注,每次测量,可标注六个温度。
精确的结果 MPA100熔点仪使用铂RTD传感器,温度范围可达400℃,分辨率可达0.1℃。本熔点仪可用标准品方便地校准,可记忆最后一次校准的数据,完全符合GLP规范和药典要求。
❿ 用可视熔点仪测定熔点时,仪器预设温度应比测定的熔点低多少度合适
起始温度应比熔点低3℃~5℃。
全自动快速熔点仪开机后自动预置到上一次起始温度,炉子温度高于或低于此温度都可用键盘快速设定。设定起始温度切勿超过仪器使用范围(<300℃),否则熔点仪将会损坏。
某些样品起始温度高低对熔点测定结果是有影响的,应确定一定的操作规范。建议提前3min~5min插入毛细管,如线性升温速率选1℃/min,起始温度应比熔点低3℃~5℃,线性升温速率选3℃/min,起始温度应比熔点低9℃~15℃,一般应以实验确定最佳测试条件。
(10)熔点仪测定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熔点仪使用注意事项
1、线性升温速率不同,测定结果也不一致,要求制订一定规范。一般速率越大,读数值越高。各档速率的熔点读数值可用实验修正值加以统一。未知熔点值的样品可先用快速升温或大的速率,得到初步熔点范围后再精测。
2、有参比样品时,可先测参比样品,根据要求选择一定的起始温度和升温速率进行比较测量,用参比样品的初熔点读数作考核依据。有熔点标准品作温度传递标准的单位可根据临近标准品读数对结果加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