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机器人由那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什么功能
机器人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和复杂机械等组成。
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一、执行机构
执行驱动装置发出的系统指令;
二、驱动装置
是驱使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构,按照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信号,借助于动力元件使机器人进行动作。
三、检测装置
是实时检测机器人的运动及工作情况,根据需要反馈给控制系统,与设定信息进行比较后,对执行机构进行调整,以保证机器人的动作符合预定的要求。
四、控制系统
常用于负责系统的管理、通讯、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并向下级微机发送指令信息;
拓展资料
能力评价
机器人能力的评价标准包括:智能,指感觉和感知,包括记忆、运算、比较、鉴别、判断、决策、学习和逻辑推理等;机能,指变通性、通用性或空间占有性等;物理能,指力、速度、可靠性、联用性和寿命等。因此,可以说机器人就是具有生物功能的实际空间运行工具,可以代替人类完成一些危险或难以进行的劳作、任务等。
按照用途主要可以分为:
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家用机器人、医用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 排险救灾机器人、 教育教学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
按照功能可以分为:
操作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 信息 机器人, 人机机器人
按照装置可以分为:
电力驱动机器人,液压机器人,气动机器人
按照受控方式可以分为:
点位控制型机器人,连续控制型机器人
Ⅱ 工业机器人的传动装置有哪些
传动装置分类:轴承,丝杆,齿轮,行星齿轮,RV减速器,柔性元件。
轴承:等截面薄壁轴承、交叉滚子轴承;
丝杠:普通丝杠驱动、滚珠丝杠;
齿轮:两轴平行齿轮,两轴不平行齿轮;
柔性元件:谐波齿轮、同步带传动、缆绳传动。
Ⅲ 说说移动机器人有哪几种驱动方式
一般有电动驱动,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等方式。小微型机器人一是电动驱动。工业用机器人一般是电控液压驱动或电控气压驱动。
液压驱动系统:由于液压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它具有动力大、力(或力矩)与惯量比大、快速响应高、易于实现直接驱动等特点。适于在承载能力大,惯量大以及在防焊环境中工作的这些机器人中应用。但液压系统需进行能量转换(电能转 换成液压能),速度控制多数情况下采用节流调速,效率比电动驱动系统低。液压系统的液体泄泥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工作噪声也较高。因这些弱点,近年来,在负荷为100kz以下的机器人中往往被电动系统所取代。
气动驱动系统:具有速度快、系统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等特点。适于在中、小负荷的机器人中采用。但因难于实现伺服控制,多用于程序控制的机械人中,如在上、下料和冲压机器人中应用较多。
电动驱动系统:由于低惯量,大转矩交、直流伺服电机及其配套的伺服驱动器(交流变频器、直流脉冲宽度调制器)的广泛采用,这类驱动系统在机器人中被大量选用。这类系统不需能量转换,使用方便,控制灵活。大多数电机后面需安装精密的传动机构。直流有刷电机不能直接用于要求防爆的环境中,成本也较上两种驱动系统的高。但因这类驱动系统优点比较突出,因此在机器人中被广泛的选用。
Ⅳ 工业机器人常用的传动装置有哪一些类型
工业机器人常用的传动装置:轴承、齿轮、减速器、带传动、缆绳
轴承作用: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影响着机器人运转平稳性,重复定位精度,动作精确度。
直齿轮或斜齿轮作用:为机器人提供了密封的、维护成本低的动力传递,它们应用于机器人手腕;
大直径的转盘齿轮作用:用于大型机器人的基座关节,用以提供高刚度来传递高转矩;
双齿轮驱动作用:被用来提供主动的预紧力,常被应用于大型龙门式机器人和轨道机器人;
蜗轮蜗杆作用:被应用于低速机器人或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中。
行星齿轮作用:降低转速增大扭矩和降低负载/电机的转动惯量比,常应用于伺服电机、步进电机与直流电机等传动系统;
减速器:减速机是工业机器人三大重要构件之一。
同步带传动作用:常用于两个减速机之间,同步带传动的带轮和传动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能够保证严格的传动比。
缆绳作用:使驱动器布置在机器人机座附近,从而提高动力学效率,多用于多关节柔性手爪。
Ⅳ 机器人结构设计和驱动传动分别包括什么
从大类上分析,机器人结构设计指的是可以活动的零部件和外壳;机器人驱动传动指的是运动的类型,例如是气动还是电动、动力传递给活动零部件是采用齿轮传动还是连杆传动、或者是凸轮传动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机械范畴的。
要想让机器人执行规定的动作,如走路、跳舞做操等,还需要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计算机程序,它相当于人的大小脑。
Ⅵ 工业机器人驱动机构有几种,试述每种机构的结构及原理
工业机器人驱动机构是工业机械手的重要组成部分,驱动机构主要有4种: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电气驱动和机械驱动。其中以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用得最多。
Ⅶ 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
机器人目前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由机械本体、控制系统、传感器、驱动器和输入/输出系统接口等五部分组成。为对本体进行精确控制,传感器应提供机器人本体或其所处环境的信息,控制系统依据控制程序产生指令信号,通过控制各关节运动坐标的驱动器,使各臂杆端点按照要求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以一定的姿态达到空间指定的位置。驱动器将控制系统输出的信号变换成大功率的信号,以驱动执行器工作。
1.机械本体
机械本体,是机器人赖以完成作业任务的执行机构,一般是一台机械手,也称操作器、或操作手,可以在确定的环境中执行控制系统指定的操作。典型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本体一般由手部(末端执行器)、腕部、臂部、腰部和基座构成。机械手多采用关节式机械结构,一般具有6个自由度,其中3个用来确定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另外3个则用来确定末端执行装置的方向(姿势)。机械臂上的末端执行装置可以根据操作需要换成焊枪、吸盘、扳手等作业工具。
2.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指挥中枢,相当于人的大脑功能,负责对作业指令信息、内外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并依据预定的本体模型、环境模型和控制程序做出决策,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驱动器驱动执行机构的各个关节按所需的顺序、沿确定的位置或轨迹运动,完成特定的作业。从控制系统的构成看,有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之分;从控制方式看有程序控制系统、适应性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之分。
3.驱动器
驱动器是机器人的动力系统,相当于人的心血管系统,一般由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两部分组成。因驱动方式的不同,驱动装置可以分成电动、液动和气动三种类型。驱动装置中的电动机、液压缸、气缸可以与操作机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传动机构与执行机构相连。传动机构通常有齿轮传动、链传动、谐波齿轮传动、螺旋传动、带传动等几种类型。
4.传感器
传感器是机器人的感测系统,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是机器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两大类。内部传感器主要用来检测机器人本身的状态,为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提供必要的本体状态信息,如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外部传感器则用来感知机器人所处的工作环境或工作状况信息,又可分成环境传感器和末端执行器传感器两种类型.
前者用于识别物体和检测物体与机器人的距离等信息,后者安装在末端执行器上,检测处理精巧作业的感觉信息。常见的外部传感器有力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接近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
5. 输入/输出系统接口:为了与周边系统及相应操作进行联系与应答,还应有各种通讯接口和人机通信装置。
Ⅷ 工业机器人驱动系统包括几部分
根据机器人的应用环境,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其中,工业机器人指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机器人,主要包括人机协作机器人和工业移动机器人。
从产业链来看,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包括核心零部件、本机制造、系统集成和行业应用四个核心环节。其中,核心零部件包括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传感器,是工业机器人的重中之重,主要企业有KEBA(奥地利)、安川(日本)、住友(日本)、秦川机床、新时达等。本体制造对于上下游有拉动和引领作用,需要较好的技术积累,主要企业有机器人四大家族、沈阳新松、哈工大等。系统集成则是机器人产业的最终体现,主要企业有天奇股份、哈工智能、沈阳新松等。
工业机器人是载体,具体行业应用是焦点,两者兼具的话,本体和系统集成形成联动,渠道相互促进,有望提升产品在行业的影响力,分到更大的市场份额。而中国想要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做大做强,必须攻克核心技术难关,布局全产业链,提升自身竞争力,打造行业的护城河。
以上数据分析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Ⅸ 什么是机器人直接驱动方式,间接驱动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机器人常用的驱动方式主要有液压驱动、气压驱动和电气驱动三种基本类型。
液压驱动方式
液压驱动的特点是功率大,结构简单,可以省去减速装置,能直接与被驱动的连杆相连,响应快,伺服驱动具有较高的精度,但需要增设液压源,而且易产生液体泄漏,故目前多用于特大功率的机器人系统。
优点:
(1)液压容易达到较高的单位面积压力体积较小,可以获得较大的推力或转矩。
(2)液压系统介质的可压缩性小,工作平稳可靠,并可得到较高的位置精度。
(3)液压传动中,力、速度和方向比较容易实现自动控制。
(4)液压系统采用油液作介质,具有防锈性和自润滑性能,可以提高机械效率,使用寿命长。
缺点:
(1)油液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将影响工作性能。高温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等危险。
(2)液体的泄漏难于克服,要求液压元件有较高的精度和质量,故造价较高。
(3)需要相应的供油系统,尤其是电液伺服系统要求严格的滤油装置,否则会引起故障。
气压驱动方式
气压驱动的能源、结构都比较简单,但与液压驱动相比,同体积条件下功率较小,而且速度不易控制,所以多用于精度不高的点位控制系统。
优点:(1)压缩空气粘度小,容易达到高速(1m/s)。
(2)利用工厂集中的空气压缩机站供气,不必添加动力设备。
(3)空气介质对环境无污染,使用安全,可直接应用于高温作业。
(4)气动元件工作压力低,故制造要求也比液压元件低。
缺点:
(1)压缩空气常用压力为0.4~0.6MPa,若要获得较大的压力,其结构就要相对增大。
(2)空气压缩性大,工作平稳性差,速度控制困难,要达到准确的位置控制很困难。<br />
(3)压缩空气的除水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处理不当会使钢类零件生锈,导致机器人失灵。此外,排气还会造成噪声污染。
电气驱动方式
电气驱动所用能源简单,机构速度变化范围大,效率高,速度和位置精度都很高,且具有使用方便、噪声低和控制灵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