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建筑防雷装置的作用

建筑防雷装置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11-14 00:29:36

1. 防雷装置是干什么用的

防雷装置作抄用:防止或减少雷击建袭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
基本上所有较高的建筑物,灯塔,高耸的塔类装置等等都要做防雷。
而且对于不同的建筑不同的用途防雷装置要求也不同的。
都是一个一个字打的。您看着办吧~

2. 建筑物防雷装置的组成及作用原理是什么

防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SPD)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和。
一般将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分为两大类——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即传统的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主要用来减小建筑物内部的雷电流及其电磁效应,如采用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和装设电涌保护器(SPD)等措施,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可能造成的危害。
接地装置是防雷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限制防雷装置对地电压不致过高。除独立避雷针外,在接地电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防雷接地装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1)避雷针
避雷针一般用镀锌圆钢或镀锌焊接钢管制成。它通常安装在构架、支柱或建筑物上,其下端经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焊接。由于避雷针高于被保护物,又和大地直接相连,当雷云先导接近时,它与雷云之间的电场强度最大,所以可将雷云放电的通路吸引到避雷针本身并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安全地泄放到大地中去,使被保护物体免受直接雷击。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以它能防护直击雷的空间来表示。避雷针保护范围按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计算。
(2)避雷线
避雷线架设在架空线路的上边,用以保护架空线路或其他物体(包括建筑物)免受直接雷击。由于避雷线既架空又接地,所以又叫做架空地线。避雷线的原理和功能与避雷针基本相同,其保护范围按GB50057-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计算。
(3)避雷带和避雷网
避雷带和避雷网普遍用来保护较高的建筑物免受雷击。避雷带一般沿屋顶周围装设,高出屋面100mm~150mm,支持卡间距离1m~1.5m。避雷网除沿屋顶周围装设外,需要时屋顶上面还用圆钢或扁钢纵横连接成网。避雷带和避雷网必须经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可靠地连接。
(4)避雷器
避雷器并联在被保护设备或设施上,正常时装置与地绝缘,当出现雷击过电压时,装置与地由绝缘变成导通,并击穿放电,将雷电流或过电压引入大地,起到保护作用。过电压终止后,避雷器迅速恢复不通状态,恢复正常工作。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线路,也用作防止高电压侵入室内的安全措施。避雷器有保护间隙、管型避雷器和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
避雷器是一种过电压保护设备,用来防止雷电所产生的大气过电压沿架空线路侵入变电所或其他建筑物内。避雷器也可以限制内部过电压。避雷器一般与被保护设备并联,且位于电源侧,其放电电压低于被保护设备的绝缘耐压值。当过电压沿线路侵入时,将首先使避雷器击穿并对地放电,从而保护了后面的设备。

3. 建筑物分类对防雷装置检测的意义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分为防直击雷、侧击雷和感应雷装置三大部分。雷电直接击中建内筑物称为直击容雷击;击中天面以下,地面以上为侧击雷击;因雷电电磁感应作用形成的过电压经各类金属管道、电缆线或信号线等损坏建筑物内的电器设备称之为感应雷击。直击雷、侧击雷的防护主要是使击在建筑物上的强大雷电流,沿建筑物柱筋或外设引下线泄入大地,从而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击损害;感应雷的防护是通过受电信连接屏蔽等手段阻止雷电脉冲通过金属管道、线缆进入建筑物,从而保护建筑物内各类电器设备免遭雷击。
据省防雷减灾中心多年调查发现:由于有的单位和个人防雷安全意识淡薄,对防雷装置的概念缺少全面的认识,对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是否合格更是缺乏深入了解,使得许多建筑物因避雷带、引下线锈断、接地装置腐蚀、接地电阻不达标、防感应雷措施不完善等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整改而遭受雷击的事件经常发生。为确保建筑物免遭雷击损失,定期对其防雷装置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及时发现并消除雷击隐患十分重要。当前,对防雷装置进行定期检测工作已纳入法制管理多年,各单位更应积极配合防雷减灾管理部门做好本单位的防雷装置检测工作。

4. 土建防雷接地有什么作用

广播中心的接地系统包括声频(工艺)接地、高频接地、计算机系统接地、电话接地、电力接地和防雷接地。接地系统的任务是:旁路杂散能量,使它从灵敏度高的声频、高频装置及计算机设备转移出去,对电噪声进行防护;防止电子设备因瞬时干扰而受到破坏;保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防止建筑物遭受雷击。信息由
发布

5. 防雷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性

雷电是一种自然灾害天气,它发生在因强对流天气而形成的雷雨云之间或雷雨云与大地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自然界的雷击主要有直击雷和感应雷两种,在雷暴活动区域内,直击雷是指雷云直接通过人体,建筑物或设备等对地放电所产生的电击现象,此时雷电的主要破坏力在于电流特性而不在于放电产生的高电位。雷电击中人体、建筑物或设备时,强大的雷电流转变成热能。雷击放电的电量大约为25~100C。据此估算,雷击点的发热量大约500~2000J。该能量可以熔化50~200mm3的钢材。因此雷电流的高温热效应将灼伤人体,引起建筑物燃烧,使设备部件熔化。
在雷电流流过的通道上,物体水分受热汽化而剧烈膨胀,产生强大的冲击性机械力。该机械力可以达到5000~6000N,因而可使人体组织,建筑物结构、设备部件等断裂破碎,从而导致人员伤亡、建筑物破坏,以及设备毁坏等;感应雷是指雷电在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的放电时,在附近的户外传输信号线路、埋地电力线、设备间连接线和电磁感应侵入设备,使串联在线路中间或终端的电子设备遭到损害。
感应雷虽然没有直击雷猛烈,但其发生的几率比直击雷高得多。直击雷只发生在雷云对地闪击时才会对地面造成灾害,而感应雷则不论雷云对地闪击或者雷云对雷云之间闪击,都可能发生并造成灾害。此外直击雷一次只能袭击一个小范围的目标,而一次雷闪击都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多个小局部同时产生感应雷过电压现象并且这种感应高压可以通过电力线、电话线等传输到很远,致使雷害范围扩大。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子设备日益向自动化、多功能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器件的大量使用,都存在防雷电冲击能力弱的问题。因此电子设备在日常运行中常常被雷电击坏,甚至造成系统瘫痪和人员伤亡。因此加强对雷电灾害的关注,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现代防雷分为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
所谓外部防雷就是防直击雷(不包括防止防雷装置受到直接雷击时向其它物体的反击),内部防雷包括防雷电感应、防反击以及防雷电波侵入和防生命危险。
外部防雷装置(即传统的常规避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接闪器(也叫接闪装置)有三种形式: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它位于建筑物的顶部,其作用是引雷或叫截获闪电,即把雷电流引下。引下线,上与接闪器连接,下与接地装置连接,它的作用是把接闪器截获的雷电流引至接地装置。接地装置位于地下一定深度之处,它的作用是使雷电流顺利流散到大地中去。
内部防雷装置的作用是减少建筑物内的雷电流和所产生的电磁效应以及防止反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二次雷害。除外部防雷装置外,所有为达到此目的所采用的设施、手段和措施均为内部防雷装置,它包括等电位连接设施(物)、屏蔽设施、加装的避雷器以及合理布线和良好接地等措施。
现代防雷技术强调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建立一套完整的防雷系统,并把防雷看做一个系统工程。应符合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对电源系统、信号系统、地电位反击等各个方面作好雷电防护工作,形成一套由室外到室内雷电防护体系,通过防雷产品的有效动作来防止雷电波侵入设备,形成等电位保护结构,其设备在雷电环境中安全可靠工作,确保国家、人民财产得到安全保障。防雷工程主要包括六项重要因素:
1、接闪功能: 指实现接闪功能所应具备的条件,包括接闪器的形式(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耐流耐压能力、连续接闪效果、造价以及接闪器与建筑物的美学统一性等。
2、分流影响: 指引下线对分流效果的影响。引下线的粗细和数量直接影响分流效果,引下线多,每根引下线通过的雷电流就小,其感应范围就小。引下线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规范中的规定。当建筑物很高,引下线很长时,应在建筑物的中间部位增加均压环,以减小引下线的电感电压降。这不仅可以分流,而且还可以降低反击电压。
3、均衡电位: 指使建筑物内的各个部位都形成一个相等的电位,即等电位。若建筑物内的结构钢筋与各种金属设置及金属管线都能连接成统一的导电体,建筑物内当然就不会产生不同的电位,这样就可保证建筑物内不会产生反击和危及人身安全的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对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干扰微电子设备也有很大的好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最具备实现等电位的条件,因为其内部结构钢筋的大部分都是自然而然地焊接或绑扎在一起的。为满足防雷装置的要求,应有目的地把接闪装置与梁、板、柱和基础可靠地焊接、绑扎或搭接在一起,同时再把各种金属设备和金属管线与之焊接或卡接在一起,这就使整个建筑物成为良好的等电位体。
4、屏蔽作用: 屏蔽的主要目的是使建筑物内的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精密仪器以及自动控制系统免遭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建筑物内的这些设施,不仅在防雷装置接闪时会受到电磁干扰,而且由于它们本身灵敏性高且耐压水平低,有时附近打雷或接闪时,也会受到雷电波的电磁辐射的影响,甚至在其他建筑物接闪时,还会受到从该处传来的电磁波的影响。因此应尽量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即建筑物内地板、顶板、墙面、及梁、柱内的钢筋,使其构成一个六面体的网笼,即笼式避雷网,从而实现屏蔽。由于结构构造的不同,墙内和楼板内的钢筋有疏有密,钢筋密度不够时,设计时应按各种设备的不同需要增加网格的密度。良好的屏蔽不仅使等电位和分流这两个问题迎刃而解,而且对防御雷电电磁脉冲也是最有效的措施。此外,建筑物的整体屏蔽还能防球雷、侧击和绕击雷的袭击。
5、接地效果: 指接地效果的好坏。良好的接地效果也是防雷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每个建筑物都要考虑哪种接地方式的效果最好和最经济。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符合规范条件时,应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当达不到规范中规定的条件或基础包在防水卷材层内时,可做周圈式接地装置,但应将周圈式接地装置预先埋在基础槽的最外边(不必离开建筑物3m以外)。接地体靠近基础内的钢筋有利于均衡电位,同时还可节省为挖深沟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在基础完工后再挖深沟则易影响基础的稳定性。
对砖混结构建筑物,必须做独立引下线并采用独立接地方式。当土壤电阻率大,使用接地极较多时,也可做周围式接地装置。因为周圈式接地装置的冲击阻抗小于独立接地装置的冲击阻抗,而且有利于改善建筑物内的地电位分布,减小跨步电压。采用独立式接地方式时,以钻孔深埋接地极(约4~12m)的效果为最好,深孔接地极容易达到地下水位,且能减少接地极的用钢量。
6、合理布线: 指如何布线才能获得最好的综合效果。现代化的建筑物都离不开照明、动力、电话、电视和计算机等设备的管线,在防雷设计中,必须考虑防雷系统与这些管线的关系。为了保证在防雷装置接闪时这些管线不受影响:
首先,应该将这些电线穿于金属管内,以实现可靠的屏蔽;
其次,应该把这些线路的主干线的垂直部分设置在高层建筑物的中心部位,且避免靠近用作引下线的柱筋,以尽量缩小被感应的范围。在管线较长或桥架等设施较长的路线上,还需要两端接地;
第三,应该注意电源线、天线和屋顶高处的彩灯及航空障碍灯等线路的引入做法,防止雷电波侵入。除考虑布线的部位和屏蔽外,还应在需要的线路上加装避雷器、压敏电阻等浪涌保护器。因此,设计室内各种管线时,必须与防雷系统统一考虑。

6. 为什么要对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分为防直击雷、侧击雷和感应雷装置三大部分。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称为直击雷击;击中天面以下,地面以上为侧击雷击;因雷电电磁感应作用形成的过电压经各类金属管道、电缆线或信号线等损坏建筑物内的电器设备称之为感应雷击。直击雷、侧击雷的防护主要是使击在建筑物上的强大雷电流,沿建筑物柱筋或外设引下线泄入大地,从而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击损害;感应雷的防护是通过受电信连接屏蔽等手段阻止雷电脉冲通过金属管道、线缆进入建筑物,从而保护建筑物内各类电器设备免遭雷击。
据省防雷减灾中心多年调查发现:由于有的单位和个人防雷安全意识淡薄,对防雷装置的概念缺少全面的认识,对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是否合格更是缺乏深入了解,使得许多建筑物因避雷带、引下线锈断、接地装置腐蚀、接地电阻不达标、防感应雷措施不完善等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整改而遭受雷击的事件经常发生。为确保建筑物免遭雷击损失,定期对其防雷装置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及时发现并消除雷击隐患十分重要。当前,对防雷装置进行定期检测工作已纳入法制管理多年,各单位更应积极配合防雷减灾管理部门做好本单位的防雷装置检测工作。

7. 什么样的建筑需要防雷装置

一类建(构)筑物:是指存放爆炸物品或经常发生互斯、蒸汽、尘埃与空气的混合物,因电火花能发生爆炸,致使建(构)筑物损坏或人员伤亡者。

二类建(构)筑物:凡贮存大量易燃物品的房屋(构筑物),或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民用建筑物。

三类建筑物:凡不属于前两类的范围,而需要作防雷保护的建筑物。

(二)防雷装置的一般要求

一般建筑物的防雷设施有针式和带式两大类,避雷针又可分为单支、双支、多支保护等几种形式。建筑物的防雷装置,一般由3个基本部分组成:

1.接闪器:接闪器也叫做受雷装置,是接受雷电流的金属导体,即通常所指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当建筑物由于美观上的要求,不允许装设避雷针时,可采用避雷带或避雷网。利用直接敷设在屋顶和房屋突出部分的金属条(圆钢或扁钢)作为接闪器。

2.引下线:引下线又称引流器,它是把雷电流由接闪器引到接地装置的导体。一般敷设在外墙面或暗敷设于混凝土柱子内。

3.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埋在地下的接地导体(即水平连接线)和垂直打入地内的接地体的总称。其作用是把雷电流疏散到大地中去。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各防雷部分都要按照有关规范的具体要求装置,才能防止雷击的危害。

8. 建筑工程防雷装置

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连接构成。不是随便接到地下的。
接闪器——各种尖的、圆的针状、带状、球状导体,表面必须镀上锡或锌等不锈蚀。
引下线——圆的、扁的镀锌导体,截面积不小于Φ12。可以利用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不少于两根。
接地体——1至数根不小于50×50×5的镀锌角钢打入地下2500,用不小于40×4的镀锌扁铁作地母线焊接,其上有土700厚。可以利用混凝土基础及其内钢筋。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之间保证按要求焊接保证电气畅通。

9. 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的目的是

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接闪杆,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GB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

(9)建筑防雷装置的作用扩展阅读:

一、发展历史

避雷针是以前的叫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已经放弃了这一称呼,而代之以‘接闪杆’。

接闪杆与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用以接闪的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统称为接闪器;接闪器和引下线、接地装置共同组成了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外部防雷装置,用以避免或减少闪电击中建筑物(构筑物)上或其附近造成的物理损害和人身伤亡。

之所以将避雷针改名为接闪杆,是因为以前的名称不科学,没有反映出接闪杆的原理。避雷针刚刚出现在中国时,人们以为它可以避免房屋遭受雷击,所以称其为避雷针。

但事实上,避雷针保护建筑物的方式并不是避免房屋遭受雷击,而是引雷上身,然后通过其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正因为这个原因,也有人建议将避雷针改名为引雷针,但总的来说,还是接闪杆这个名称最为贴切。

二、原理

在雷雨天气,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避雷针和高楼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由于避雷针针头是尖的,所以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总是聚集了最多的电荷。

这样,避雷针就聚集了大部分电荷。避雷针又与这些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由于它较尖,即这个电容器的两极板正对面积很小,电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说它所能容纳的电荷很少。

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电荷,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入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保证了它的安全。参考资料来源:

阅读全文

与建筑防雷装置的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天然气阀门关了开不开怎么办 浏览:432
湘潭市阀门厂破产进度 浏览:782
机床按什么规定加油 浏览:572
装修吊沙子机械多少钱 浏览:536
高压微机保护装置的作用 浏览:609
机械图上m是什么意思 浏览:337
阀门ht200代表什么 浏览:357
山东电动工具绕线机 浏览:916
什么是楔式阀门 浏览:902
怎么把机械硬盘拆掉 浏览:783
为什么蝙蝠能在嘴里发出超声波 浏览:44
机械能的变化与什么力做功有关 浏览:617
推力轴承拿在手上如何判断 浏览:443
阀门厂工人倒铁水 浏览:380
智跑机械钥匙怎么启动 浏览:892
加气块设备哪里有卖 浏览:116
工程施工中机械费如何开票 浏览:383
向心滚子轴承规格多少钱 浏览:146
仪表是什么意思小汽车灯 浏览:167
湖州五金机电城房产 浏览: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