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
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不能显示,但是确实存在.
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从EO入射,从OF反射;从FO入射,从OE反射.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等于20°,则反射角也等于20°.
故答案为:存在;OE;20.
B.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
(1)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版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权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蜡烛的像,因此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4)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5)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6)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像与物大小相等可知,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不变.
(7)在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白纸上不会接到平面镜所成的像,因为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承接到光屏上;
故答案为:(1)较暗;(2)确定像的位置;(3)2;(4)到镜面距离;(5)大小;(6)不变;(7)不能;虚.
C. (2013义乌市)如图所示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图,其中甲为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点燃的蜡烛,乙为平面
甲为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点燃的蜡烛,乙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拿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好像被点燃,玻璃板后面的蜡烛跟乙完全重合,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故答案为:未点燃;乙.
D. (1)如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
(1)①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不能显示在右边纸板上,但是确实存在.
②在光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光从EO入射,从OF反射;如果光从FO入射,则从OE反射.
(2)①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通过玻璃板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物体,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
②选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蜡烛和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以证明像与物大小相同,因此选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可以判断像和物体是否等大.
故答案为(1)存在;OE;(2)①能看到玻璃后面的物体;②判断像和物体是否等大.
E.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光屏各一,两支外
(1)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距离,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回
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答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确定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4)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会变化.
故答案为:(1)刻度尺;位置;(2)未点燃;A;等效替代法;(3)虚;(4)不变.
F. 如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
![]() G. 如图所示为小孙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将一块茶色透明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