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板栗采收方法有哪几种
(1)拾栗子
我国北方产区如辽宁、河北、山东等省以及西南各省的实生繁殖产区有拾栗子的传统,即球苞自然成熟开裂,坚果落地后拾取。此方法收获的栗实果个饱满,外形美观,有光泽,品质优良,耐贮耐运,同时还可充分利用辅助劳力。缺点是比较费工,必须每天捡拾,否则栗实长时间在地面裸露,容易失水风干,影响产量和果品质量。拾栗一般在中午之前进行,避免中午日晒失水。栗果捡回后要立即进行贮藏,避免失水风干。捡拾栗实之前要清除栗园中的杂草、枯枝等,锄松土壤。捡拾前先摇晃栗树,使果实落地,但应注意勿使棚刺扎伤眼睛。
(2)打栗棚
我国南方大部分产区采用打栗棚的方法。当全树栗棚开裂60%以上时,用竹竿将栗棚一次性或分批打落,捡起集中堆放在阴凉处。棚堆厚度不超过80厘米,每堆放20厘米。喷洒少量清水,增加棚堆内的湿度。待5~7天棚苞开裂后,将栗果剥出,注意不要损坏外果皮的光洁度。这种方法虽然省工,但坚果成熟度不够,品质较捡拾的差,不耐贮,而且容易打断一些结果枝,影响第二年产量。另外,堆放过程中也容易遭受虫害。有的栗农为了方便和快捷,栗棚开裂后用木棒击打棚苞,这样会严重损坏果皮的蜡质光泽,甚至有的出现划痕,其结果是大大降低了果品等级。
拾栗子和打栗子分别是北方和南方的传统采收方法,目前南北方均趋向于打、拾相结合的方法。成熟前期以拾为主,同时打落少量已开裂但未落下的栗子;后期以打为主,当留在树上的栗苞大部分开裂,坚果外果皮转色后一次性打落。
(3)机械采收
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生产的栗子收获机为气流吸果原理。采收后的栗实进入采收机上的分级装置进行分级。机械采收可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在我国尚无应用。
㈡ 对于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2020年)的主题为“智慧家居、幸福家庭”,主要包括助老机械和智能家居机械,不管选哪一类,机械结构要新颖不繁琐、选材要合适、传动要可靠。站在使用者角度去构思(满足人机工程学)。充分考虑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做相应的保护处理(满足安全性)。在满足使用性、安全性、新颖性后对机械装置植入人性化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物联网,可远程监控及操作。不要束缚自己的想法,有了好的构思就去逐个实现并不断完善。自己把主体思路理顺后,可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同学参与评审。在评审过程中记录大家提出的疑问,并仔细考虑,不能人云亦云,要保持“初心”,也不能听不进好的的意见。好的机械设计都是在不断的完善后得到的。希望对你帮助。
㈢ 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都有哪些
创新设计的正常开展和完成,必须正确运用创新设计方法。常用的创新设计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智力激励法
智力激励法又叫集思广益法,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提出的。人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直觉思维在受激发情况下能得到较好的发挥。一批人集合在一起,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时,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各异,提出的各种意见能互相启发,从而诱导出更多创意。通过激智、集智、交流,可实现创新的目的。智力激励法可以通过召开会议,也可以通过信函、书面等形式,达到互相启发、补充和完善见解,或发展为新的见解。
二、提问追溯法
提问追溯法是有针对性地、系统地提出问题,在回答问题过程中,便可能产生各种解决问题的设想,使设计所需要的信息更充分,解法更完善。提问追溯法提出的问题如下:
1)有没有其他用途?有没有新的用途?稍加改进有没有其他用途?
2)能否借用其他经验或发明?是否有相似的东西?是否有可模仿或可借用的东西?3)能否在结构、造型或其他方面变化一下?能否增加或减少什么?能否加高或降低一点?能否加长或缩短一点?能否加厚或减薄一点?能否减轻或加重一点?能否扩大或缩小一点?能否重新组合或再分解?
4)能否用其他东西代替?能否用代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或其他的代用制造方法?
5)能否增加或减少功能?
6)能否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性能?
7)能否采用廉价代用材料、简化结构、使用简单而高效的制造工艺、提高零部件的标准化程度来降低成本?
通过一连串从不同角度的发问,可启发思维,提出新的设计方案。
三、缺点列举法
运用缺点列举法始于发现事物的缺点,挑出事物的毛病。在明确需要克服的缺点后,有的放矢地进行创造性思考,并通过改进设计去获得新的设计方案。例如,一家生产汽车喇叭继电器的小厂,为了改变产品销路不畅的被动局面,厂长和技术人员、销售人员一起对有关产品进行分析,在广泛收集用户意见的基础上,分析产品的缺点,然后针对缺点采取各种不同的措施,改进了原有的产品,很快打开了销路,销售量一年内便增长了一倍。
四、希望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从设计者(发明者)或用户的意愿出发提出新设想、新要求,从而激发人们去开发新产品或改进原有的产品。例如有了黑白电视机,还希望有彩色的、遥控的。又如人们希望在给别人打电话时不仅能闻其声,而且能见其人,为适应这种要求,开发了可视电话。
希望点列举法与缺点列举法都是将思维收敛于某“点”,然后发散思维,最后又集中于某种创意。但希望点列举法比缺点列举法涉及的目标更广,而且更侧重自由联想。
五、联想类比法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对应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与其对立的另一事物。例如由小想到大,由集中想到分散等。要增强联想能力,必须注意增加知识和经验,不但注意吸纳本专业及其他专业的学科知识,更要重视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利用联想进行发明创造是一种常用而且十分有效的方法,很多发明家都善于联想,也得益于联想的妙用。例如,贝尔发明电话,开始没有成功,以后从吉他的声音中想到了共鸣原理,改进了装置,才使电话发明成功。又如布拉特从看到蜘蛛织网联想到可以从上到下造桥,从而发明了吊桥,突破了传统的造桥模式。
联想类比由一事物或现象联想到与其有类似特点(如性质、外形、结构、功能等)的其他事物或现象。例如,由水波想到声波、光波;由水波可出现干涉现象,想到光也有干涉现象等。
六、反向探求法
反向探求将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转过来,从背逆常规的途径探寻新的解法,因此反向探求法亦称为逆向思维法。例如在钨丝灯泡发明初期,为了避免钨丝在高温下的氧化,需要将灯泡内抽真空,但是使用后发现抽真空后的灯丝通电后仍会变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多数人的意见是继续提高灯泡内的真空度。而美国科学家兰米尔却应用反向探求法提出向灯泡内充气的方法,他分别试验了将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气、水蒸气等充入灯泡,试验结果表明氮气有明显的减少钨蒸发的作用,可使钨丝在其中长期工作,因而发明了充气灯泡。又例如:化学能为什么不能变成电能?声音既是振动,那么振动为什么不能复现原声?根据这些反问,相继发明了电池、留声机。
七、组合创新法
组合创新法是将现有技术或产品通过功能、原理、结构等方面的组合变化形成新的技术思想或新产品。组合法的优点是组合形式多样,应用广泛,便于操作,经济有效。组合创新法应用的技术单元一般是已经成熟或比较成熟的技术,不需要从头开始,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当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已经开发出来的技术,只要合理组合,就能创造出适合需要的技术系统。例如,美国的“阿波罗”宇宙飞船由700万个零件组成,但没有一个零件是新研制的,用这些已有的零件组合出把人送上月球又重返地球的神奇系统。同样“阿波罗”宇宙飞船技术中的全部技术都是现有技术的组合。
组合创新法的类型很多。常用的有性能组合、原理组合、功能组合、结构重组、模块组合等。虽然组合创新法所使用的技术是已有的技术,但适当组合后,同样可以做出重大的发明。
㈣ 机械创新大赛设计 急求创新点子
你自己设计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创造!这难道不是一个灰常有意思的挑战吧?!
甚至只要想一下……你的创造还有可能挑战世界上顶尖的科学家或发明家,
从这一点,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激动一生的事情吗?
难道你不喜欢做这些与众不同的创意工作?
至于“家庭用机械指‘对家庭或宿舍内物品进行清洁、整理、储存和维护用机械'。”就别选择这个了,没什么市场!
普遍家庭不会吃饱了撑的购买自动扫描机、全自动包饺子机、自动面条机、自动……
就连面包机……现在都在打折卖,还卖不出去!
自动吸尘器?算了吧,全世界都发明过了,你又怎么能成为全世界第一的发明?
将来的社会是面向娱乐机,这方面才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才会有更多的钱可赚!
因为人们的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开车的人越来越多,长期每天10几个小时办公室无奈疯狂工作!
疯狂的加班!每天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得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高血压的人们越来越年轻,甚至20多岁就有高血压的人群了……
得癌症的人更是每天都在增加……
所以,只有……甚至可以说唯一娱乐机械装置才可以让人们的身心得到临时的休息与锻炼!
这方面,家庭越来越开始重视!很多家庭也越来越开始注意锻炼……
你统计一下 跑步机 从2008年一直到2011年的现在,它的销售量在不断的增高!
将来还会更高……因为开车的人越来越多,办公室拼命的人更多,得不到锻炼的人越来越多……
将来……知道健康最重要的人会因为更想得到健康而选择健身,
而跑步机……等家庭娱乐与健身机械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家庭所青睐!
将来的时代,一定是一个娱乐健身机械与电子结合的时代产品……
象游戏机一样的健身!可以连接网络的健身器模(WIFI普及了!)。
交互式、网络型 娱乐健身器械很可能是 明天 下一代 的优秀创意!
你照着这个方面设计就行了!
现在老乔退休了,而他的永无止境的创意与设计……让全世界的人心中都有了一个美丽梦想!
现在,这个梦想很可能就要在你的身上闪亮!
希望你靠自己的想法与完美创意来夺得这个“第一”!
㈤ 求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设计方案
我在大学的时候也想过这个问题。当时我就想做个自动黑板擦,按钮一按。整面黑板搽干净 ^……需要两条导轨 几个同步带轮 一台电机 一条大绵刷 再加一些行程开关等等就行了
你最后是设计的什么啊?我是做非标设备的,有的话可以相互讨论讨论。
㈥ 第八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辅助人工摘水果小型机械装置指的是设计摘一种
这个问题不太清楚,不过你想问这个干嘛呢,一等奖二等奖每个省全国都不一样呀,到机械创新设计家园看看吧,关于大赛的一些消息我都去那边找呢。希望能帮到你。
㈦ 急,求机械创新的答案
2011
年
9
月(
上
)
创新是一个行业发展的灵魂,对古老的机械行业来说,也是如此
。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生产生活的方式不断的改变,需要解决的问题也
逐步趋于多样化,因此就对机械行业提出的要求
。
只有在创新的基础上
发展,机械行业才会在以后焕发出新的活力,才能不断的解决出现的新
问题
。
机械领域的创造性设计将会为提高行业的工作效率,减少能耗降
低污染,提升设备的可靠性与精度,简化设备的内部构造
。
发展绿色机
械工业等做出重要的贡献
。
一个好的机械原理方案能否实现,机构设计是关键的部分
。
机构
设计中最富有创造性,最关键的环节是机构形式设计,常用的机构形式
设计方法有两大类:机构的选型和机构的构型,本文主要从后者介绍机
构创新设计方法
。
然而机械机构的创新设计并不是漫无目的的随意想象
。
机械行业
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许多设计方面的原则,只有在遵循这些原则
的前提之下才能设计出实用的机械结构,这几项原则如下:
1
)
机构的运动链应该尽量短
。
这主要是从节约成本,减少累积误
差,减少震动的角度考虑
。
2
)
适当选择运动副
。
应先了解高副与低副各自的特点,能充分发
挥它们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
。
3
)
适当选择原动机
。
应该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原动机
。
在一
些情况下可以考虑选用多个原动机的方案
。
4
)
尽量缩小机构的尺寸,较小的机构尺寸对空间的利用率更高,
适当的选用凸轮,连杆,滑块等可以有效缩小机构尺寸
。
1
机构构型创新设计
1.1
利用组合原理构型新机构
如今在生产实践中,仅仅利用一种单一的机构往往无法完成多种
要求
。
齿轮机构有良好的运动和动力特性,但是运动形式简单;棘轮机
构可间歇运动,但是动力特性不理想;连杆机构简单方便,但是难以实
现一些特殊的运动规律;凸轮机构虽然可以实现任意运动规律,但是行
程不可调,也不可能太大
。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把两种或以上
的基本结构进行组合,充分利用各自的良好性能,改善其不足,创造出
符合要求具有良好的运动及动力特性的新型机构
。
下面我们讲一个利用组合原理构型新机构的实例:
设计一个间歇冲压装置安装在一条流水生产线上
。
要求压力符合
要求,结构紧凑,效率高
。
解决方案如上图,电动机输出的是旋转运动,通过齿轮机构与大
轮相啮合,连杆
1
,连杆
2
与大轮构成凸轮
-
连杆
-
滑块机构;将旋转
运动转化成直线往复运动
。
直线往复运动作用于由连杆
3
,连杆
4
,连
杆
5
一起构成了肘杆增力机构,满足了工作压力的要求
。
同时连杆
3
,
连杆
4
,连杆
5
与中心线呈对称布置,其好处之一是有两个输出装置,
可以一机两用,间接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之二是提高了加工产品的效
率
。
设计此装置的意图也非常清晰,首先是要将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
往复运动,再利用增力机构最后输出
。
组合原理构型的效果十分显著
。
1.2
利用机构的变异构型新机构
为了实现一定的工艺动作要求或者使机构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而
改变机构的结构,演变发展出新结构,这种方法称为机构的变异构型
。
下面来研究一个实例:
上图左侧为传统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理论上除了两个特殊
点之外,摆杆的运动规律只能是近似的,摆角越大,准确度越差
。
右图
为经过局部改进的方案,由图可见,凸轮
2
以角速度
ω
转动时,导杆
3
随着滚子
4
上下移动
。
滚子
4
又带动摆杆
5
以角速度
ω
0
上下摆动;
与此同时摆杆
5
与摇块
6
作相对移动,摇块
6
与机架
1
相对转动实现了
运动过程的自适应
。
该机构克服了传统机构的不足突破了其对摆角的局限,并且摆动
的运动规律也十分精确
。
是机构变异构型新机构的典型
。
2
总结
如前文所述,机构构型创新不是漫无目的的空想,而是基于现有
的技术的改进或者创新以满足生产生活中的新要求
。
在具有一定的专业
水平之后,如何激活创新意识和掌握创新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
本
文所述的创新方法比较倾向于实用性,而实例则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
希
望本文能够给读者一定的帮助
。
中图分类号:
TP
文献标识码:
A
浅谈机械机构构型的创新设计
胡
健
(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机械工程系,湖北武汉
430072
)
[
摘
要
]
机械创新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机械系十分重视的教学工作之一,通过机械创新设计才能使机械行业更加趋近于绿色,节能,高效,实
用
。
而机械机构创新在机械领域中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加工制造,以及各种机械创新竞赛和机器人大赛中都具有重要的位置
。
本文主要讲
述的组合创新机构设计和机构变异创新设计是以满足机构的实用性出发,通过一些实例来帮助阐述机械机构创新重要性,作用和方法
。
让读
者更深的体会机械创新给生产生活以及工业加工过程中的带来的有利变化
。
其中的一些实例也可作为以后工业设计的典型参考
。
[
关键词
]
机械;机构;构型;创新;设计
[
参考文献
]
[1]
孙桓
,
陈作模
,
葛文杰
.
机械原理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濮良贵
,
纪名刚
.
机械设计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
华大年
,
华志宏
.
连杆机构设计与应用创新
[M].
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8.
[4]
谢存禧
,
李琳
.
空间机构设计与应用创新
[M].
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5]
高志
,
黄纯颖
.
机械创新设计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black box method;
“黑箱法”是指一个系统内部结构不清楚.或根本无法弄清楚时,从外部输入控制信息,使系统内部发生反应后输出信息,再恨据其输出信息来研究其功能和特性的一种方法。
1945年,控制论创始人N.维纳提出了“封闭盒”概念及其研究途径。1948年,W.R.阿什比提出了黑箱概念,他说的黑箱就是维纳所说的封闭盒。所谓“黑箱”,就是指那些既不能打开,又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体的系统,比如人们的大脑只能通过信息的输入输出来确定其结构和参数。“黑箱”研究方法的出发点在于:自然界中没有孤立的事物,任何事物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所以,即使我们不清楚黑箱的内部结构,仅注意到它对于信息刺激如何作出反映,注意到它的输入--输出关系,就可以对它作出研究。
黑箱法从综合的角度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尤其对某些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系统,对迄今为止人们的力量尚不能分解的系统,黑箱理论提供的研究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㈧ 跪求:有关于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一些好点子
机械创新大赛来设计
急求创新点子第五自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2012年)的主题为“幸福生活——今天和明天”;内容为“休闲娱乐机械和家庭用机械的设计和制作”。
学生们可根据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或根据对未来若干年以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状态的设想,设计并制作出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便利的机械装置。
家庭用机械指“对家庭或宿舍内物品进行清洁、整理、储存和维护用机械”。休闲娱乐机械指“机械玩具或在家庭、校园、社区内设置的健康益智的生活、娱乐机
械”。凡参加过本赛事以前比赛的作品原则上不得再参加本届比赛;如果作品在功能或原理上确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参赛时须对突破和创新之处做出说明。
各位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觉得有什么东西需要设计的,请给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