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漏氯吸收装置的选型参数
1、吸收能力是否考虑氯气的吸收速度与气体中氯气的浓度成正比因素。
吸收能力是衡量一套装置性能好坏的重要参数,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氯气的量,它是反映装置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的综合参数。现在市面上销售的产品标明吸收量多少公斤,这个参数是生产厂家在产品出厂时通过试验得出的结果,有一个先决条件,即装置在常温、常压下、进风口气体中氯气的浓度达到100%时,一个小时内能够吸收氯气的量,当气体中氯气的浓度发生变化时,那么吸收等量的氯气所需的时间就会延长。
2、吸收塔是否选择单塔多层大塔径的结构。
漏氯吸收装置属于化工填料塔的范畴,空塔流速一般都在2~3米/秒。有的片面追求大风量,会造成吸收塔内传质状况恶化,吸收能力下降,甚至会产生液泛。风量过小,吸收时间就长。吸收装置的常见塔体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塔多层(多塔并联),另一种是双塔串连,由于双塔串连塔径小、弯头多、风阻大、系统通过的气量小等缺点,已逐步被单塔多层结构的塔体结构所替代。各种类型装置选用的均是离心式风机,由于该类风机全压低,若系统阻力大,风量就小,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吸收完泄漏的氯气,就应选择吸收塔径较大且设计合理的装置。
3、风量是否满足气体循环次数要求及考虑氯库房体积因素。
氯库房内混合气体与漏氯吸收装置构成一个闭路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气体的循环次数会影响到氯气的吸收效果:在《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58- 2009中规定:漏氯吸收装置风机风量要满足气体循环次数8-12次/小时,并以此作为设计装置的重要参数。氯气的泄漏是由于氯气钢瓶、管道突然爆裂,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扩散,并在地面进行沉积,同时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等特点。要求漏氯吸收装置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氯气的浓度降低到安全范围内。漏氯吸收装置的循环次数在设计上应大于12次/时。因此在选择漏氯吸收装置时,氯库房的大小(由此决定了循环风量)是选择漏氯吸收装置类型的关键因素。以塔径为1300mm的漏氯吸收装置为例,同类型装置对应的氯库房容积及循环风量对应关系如下(表一):
(表一) 序号 型号 系统风量(m3/hr) 适用氯库房体积(m3) 1 500型(单塔) 5465 50~250 2 1000型(单塔) 9580 250~500 3 准2000型(单塔) 12300 500~700 4 2000型(双塔并联) 19160 700~1200 5 3000型(双塔并联) 24600 1200~1800 6 4000型(三塔并联) 28740 1800~2500 7 5000型(三塔并联) 36900 2500~3200 表格中的各参数为氯库房结构较为简单的选型建议,若氯库房结构较为复杂(如在线氯瓶区与空、满瓶堆放间分隔放置或氯库房为双层结构等)的情况下,则根据氯库房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配置。
4、布风系统设计是否合理。
布风系统是“高效”的代名词,是漏氯吸收装置专业度的体现,是氯库房气体循环次数达到8~12次/小时的重要保障之一。以往漏氯吸收装置的布风由简单的吸风管和送风管来完成氯库房内气体的循环,易产生气流死角,影响吸收效率。而布风系统的出现使得漏氯吸收装置具有更高的吸收效率,可以很大程度的缩短泄氯事故的处理时间。布风系统由吸风系统和送风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吸风系统采用面源吸风的方式,在氯库房氯瓶区形成一个整体的负压区,使氯库房内产生含氯混合气体的单向循环系统,促进泄氯吸收系统对氯气的有效吸收;而送风系统采用空间立体布风的方式,对氯库房氯气混合气体产生推动力,使混合气体平稳流动,便于吸收,避免在氯库房出现气流死角的现象。
『贰』 谁是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吸收塔系统的CAD和设计方案,跪求 有没有这方面的高手,急等请教。。。
你要的东西也太多了 人家搞一个设计几十万,你在网络上就想拿走~~~~~~~~~~~~~~~~~
『叁』 污水处理溢流堰布水器的设计。
一般抄以堰负荷考虑,150~250CMD/m.d,扰动大选负荷小,反之亦同.
堰之水沟约60cm深,约15~40cm 宽,请以流速较核之.
堰体之高约40cm,突出水沟约17.5cm,堰之波谷与谷之距约30cm.
堰体与水沟间一有橡胶垫防水,以30~50cm距固定之.因堰之目的之一为均匀堰之辐射方向出水,故堰体打孔为长椭圆形,以利将来水平校正.
『肆』 制冷系统冷却塔中布水器的喷水方向如何确定
一般布水器都是向下喷水的,布水管上的孔是固定的,一般不能调整。
『伍』 什么是变流量冷却塔是不是可以均匀布水
空调冷气与冷却塔是两个概念,空调冷气是由机组制冷量控制,冷却塔布水是由水泵控制,如果冷却塔循环水温度过高,就要检查冷却塔的布水装置是否堵塞、填料是否需要更换,风机运转是否正常,如果需要设计请与北京冰凉冷却塔设计研究院联系,这是国内第一家专门从事冷却塔研究的设计院。
『陆』 【题目】某金刚砂生产间净化系统中的吸收塔设计
❤爷~
建议请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吸收部分
如果不懂
请看《环境工程原理》、《化工原理》
还不懂的话~~~
请看《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有关绘图 请参考《工程制图》
『柒』 吸收塔设计
吸收塔无非就是那几种,设计主要要注意,吸收什么的,有机废气,酸,碱等等,记得内壁要做f防腐,外壁可选做保温,还有救填料,布水什么的 形状各异。这里有相关解答http://www.doc88.com/p-302944776613.html
『捌』 一个日处理10吨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里面是怎么设置布水和集水的
进出水系统的布置:湿地床的进水系统应保证配水的均匀性,一般采用多孔管和三角堰等配水装置。进水管应比湿地床高出0.5m。湿地的出水系统一般根据对床中水位调节的要求,出水区的末端的砾石填料层的底部设置穿孔集水管,并设置旋转弯头和控制阀门以调节床内的水位。
填料的使用:湿地床由三层组成表层土层、中层砾石、下层小豆石。表层土钙含量在2~2.5kg/100kg为好;砾石层粒径在5~50mm,铺设厚度0.4~0.7m。
潜流式湿地床的水位控制:当接纳最大设计流量时,进水端不能出现雍水现象;当接纳最小流量时,出水端不能出现填料床面的淹没现象;有利于植物生长,床中水面浸没植物根系的深度应尽可能均匀。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比较常见的几种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
1、颗粒型生物膜反应器
1.1上流式污泥床(USB)
上
流式污泥床(USB)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荷兰Lettinga开发的又一项新的颗粒型生物膜反应器,主要用于厌氧生物处理系统中,即UASB。它主要
由配水系统、污泥床、三相分离器等组成。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将污泥和污水进行充分混合,三相分离器将颗粒污泥、气体和污水进行分离,污泥保留在反应器
中,气体和处理后的出水排出反应器,其结构示意见图1。
4.2无泡曝气的特点:
与常规曝气相比,采用中空纤维膜进行无泡曝气具有如下优点:
①由于曝气不产生气泡,氧直接以分子状态扩散进入生物膜,几乎百分之百地被吸收,传质效率可高达100%,因此溶解氧不再是限制微生物生长的决定因素。
②由于生物膜生长在中空纤维膜的外表面,所以在供氧过程中,生物膜不会受到气体摩擦,不易脱落。